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沈灶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沈灶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沈灶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沈灶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沈灶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沈灶中学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是美国军事专家贝文亚历山大著作的封面,书中提到美军的“中国对手”是《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A.中国工农红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C.中国人民解放军 D.中国人民志愿军2.民主政治着手抓,一九五四制《宪法》,两个“坚持”定方向,人民掌权治国家。“一九五四制《宪法》”的会议是()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一届全国人大D.中共八大3.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温故知新4.下图为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于1970年在波兰华沙一处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代表德国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宽恕的场景。这座纪念碑所纪念的殉难者是()A.塞尔维亚人 B.犹太人 C.法兰西人 D.希腊人5.“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除了讽刺的意味外,同时也()A.说明了知识分子受社会普遍尊重B.体现了宋朝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C.道出了靖康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D.反应了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6.全民族抗战时期,面对日军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取得了哪些鼓舞人心的胜利A.百团大战B.台儿庄战役C.平型关大捷D.八一三事变7.文物是鲜活的历史。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一件是()A.青铜面具B.四羊方尊C.司母戊鼎D.青铜立人像8.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是指()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9.“三角贸易”的实质是A.解放黑人、消除贫穷B.增加拉丁美洲的劳动力C.镇压印第安人D.掠夺更多的财富10.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关于近代民族工业说法正确的是①起步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③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较快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下图漫画,左边人物为肯尼迪,下边人物为赫鲁晓夫。该漫画表明“冷战”局面长期存在的原因是美苏双方:A.力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B.根本利益基本趋向一致C.敌对意识逐渐走向淡化D.企图共同主宰世界秩序12.“秦国之强,起于献公而成于孝公……孝公之立,在公元前361年,是进入战国的一百二十年了。”认为秦国之强成于孝公的主要原因是()A.一入战国,秦即最强 B.秦献公时奠定的基础C.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D.秦孝公时统一了六国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统一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凝聚各种力量开展不屈斗争,彰显出崇高的精神品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体现了哪些特点?请举出一例说明“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结合抗战胜利的意义,阐述“中华民族解放”的含义。2018年3月在会晤金正恩时指出,中朝传统友谊是两党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自缔造和精心培育的,是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下图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什么战争的前线?这场战争体现了中华儿女什么样可贵的精神品质?14.请写出《三国鼎立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国名。A.B.C.15.14—18世纪的欧洲大陆先后掀起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思想核心和表现形式方面后者比前者有什么进步和发展?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依据题干的图片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进行了抗美援朝,在朝鲜战场上和朝鲜人民共同抗击美国侵略者,D符合题意;中国工农红军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名称,A排除;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名称,B排除;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部队名称,C排除;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正确理解图片,从图片中找到有效的提示信息,结合抗美援朝的相关知识解答问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一九五四制《宪法》指的是1954年制定的宪法,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主张人不分高低贵贱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最能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思想;B项诲人不倦意思是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C项是孔子“仁”的思想;D项“述而不作”——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随意创作;“信而好古”——相信并爱好古代的物事。所以答案选C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一).。4、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里的“联邦德国总理……下跪……请求得到战争受害者的宽恕”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二战中的德国历史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以及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解读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二战前夕,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向往侵略扩张和个人独裁,他们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渴望民族复兴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迫害犹太人,为侵略制造借口,二战期间大约有600万犹太人遭到迫害,材料说的是联邦德国总理正视历史,承认历史的表现,故选B。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纳粹政权的建立,反犹狂潮5、D【解析】

根据题文的“天子好蹴鞠(宋徽宗喜欢蹴鞠),满城尽高俅(东京城流行踢球)”这两句诗,反映的是宋朝市民生活的一个侧面。ABC在题文材料不能体现,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AB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斗志,增强了必胜的信心。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党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937年9月,参加会战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八一三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上海制造的事变,不是鼓舞人心的胜利。所以AB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BC。7、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司母戊鼎,是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反映了我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都不是现存商朝青铜器中形体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不符合题意。故选C。8、C【解析】A项是1914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的,排除之。B项是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确立的,排除之。D项是雅尔塔会议上确立的,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排除之。只有C项是巴黎和会上确立的,故选C项。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角贸易指的是黑奴贸易,其实质是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奴役,其目的是资本的原始积累,掠夺更多的财富。所以答案选D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血腥的资本积累。10、D【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因为洋务运动运动的兴起,19世纪六七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生产。①正确;地区分布也不平衡,主要分布在上海、武汉等沿海大城市。而在广大内地却非常薄弱。③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④正确。故D项符合题意;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因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②说法错误,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1、A【解析】

根据漫画主要信息可知,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共同压住核武器的柜子,肯尼迪还要求加把锁,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现的是美苏双方都不希望核危机进一步升级,力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所以A符合题意,美苏根本利益没有趋向一致,B不符合题意;图片体现不出美苏敌对意识逐渐走向淡化,C不符合题意。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点睛】准确解读漫画,提取有效信息是解决漫画题的关键。本题漫画的关键信息是美苏给核武器“加把锁”。12、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田宅和爵位,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严惩叛乱;通过册封、设置机构加强管理。(2)从1931年开始,东北民族和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多种形式的抗日队伍;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3)抗美援朝;英勇不屈,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严惩叛乱,册封达赖、班禅管理西藏,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事务,故特点是严惩叛乱;通过册封、设置机构加强管理。(2)根据题干“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一九三年就开始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东北民族和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多种形式的抗日队伍,局部抗战开始;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压迫和奴役的历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所以“中华民族解放”即取得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转折点。(3)根据“中朝传统友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描述的是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前线,这场战争体现了志愿军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中华儿女英勇不屈,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14、A魏B蜀C吴【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攻取四川、云贵地区。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200年,曹丕在洛阳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蜀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故答案是A魏B蜀C吴。15、(1)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启蒙运动(2)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发挥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而且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前提。(3)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核心是宣扬“人文主义”表现形式:通过绘画、文学作品和各种著作,体现当时人们对人性回归的渴望。思想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表现形式:通过著书立说把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主张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在欧洲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开始兴起一种人文主义思潮,掀起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这是一场反对“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延续了近300年之久。18世纪开始,又兴起了一场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就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统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