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民办张江集团中学2024届中考猜题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B.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C.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D.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2.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中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③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比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电被广泛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4.下图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5.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等,请问这位作家是A.朱自清B.郑板桥C.汪曾祺D.张玉良6.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长征途中的下列事件①四渡赤水②渡过湘江③巧渡金沙江④会宁会师⑤爬雪山过草地⑥飞夺泸定桥。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⑤⑥③①②C.②①③⑥⑤④D.②①③⑤⑥④7.“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互助D.民族区域自治8.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B.581年,隋朝建立C.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9.邓小平在论述某一战略行动时说:“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这个战略行动()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C.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推翻了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10.下图漫画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态度的转变,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是A.新经济政策推动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B.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遭到经济危机破坏D.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11.某“超级女声”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她要答的题目是: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方面,采用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原则。这一原则充分肯定的政治体制是A.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封建君主制 D.联邦制12.从作用和影响的角度可以阐释“工业城市之母”这一说法,与之相对应的发明创造是()A.珍妮纺纱机 B.蒸汽机 C.轮船 D.火车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9世纪资产阶级改革的国家及名称14.根据下面提示写出相关内容。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事件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15.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人类文明演进的全过程。请结合所学和提供的信息,列举相应的制度名称。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元朝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10个行中书省。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将人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请列举此制度的名称。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在我国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以及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一样的;因经济特区在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层次上,开放时间是最早的,是对外开放的试点,所以和经济开放区相比的独特之处是发挥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故选B。点睛:结合所学分析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的作用的异同点,通过对比排除作用相同选项,选出作用不同的选项。2、D【解析】

①结合所学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党的权力,而不是使权力更加集中,故①符合题意;②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在斯大林时期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故③不符合题意;④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说明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但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失败,如中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④符合题意;由此可见,①④符合题意,即D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0年,电力逐渐取代蒸汽,成为工厂的主要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C项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A项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为主要发明的革命,B项不符合题意;第三次科技革命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要发明,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D【解析】

试题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在1984年又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所以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BC和对外开放无关,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汪曾祺的代表作有脍炙人口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等,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故C符合题意;朱自清、郑板桥、张玉良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6、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经过是从瑞金出发,渡过湘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三军在会宁会师。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故答案是C。7、D【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因此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选项D符合题意;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8、D【解析】

根据“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可知,“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是对大运河的评价,属于历史评价,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故选择D。9、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国民党军队,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据“正像刘司令员(刘伯承)所讲,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这里刚好是个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0、B【解析】

根据漫画信息可知,西方国家开始认为苏联的一五计划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到一五计划完成时大吃一惊,这一转变从侧面反映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1928-1937年苏联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故B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时间是1921年到1928年,A项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农业集体化运动主要在农村进行,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1、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美国制定了宪法,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成功应用到政治实践中.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三者之间相互牵制,防止专制,保障公民自由民主。所以这一原则充分肯定的政治体制是民主共和制。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12、B【解析】

B.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机器的普及,使得工厂的建立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因此改良蒸汽机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故B项正确。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D两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交通领域的发明成就,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俄:1861年改革日: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进行资产阶级改革有俄国、日本、中国。俄国的资产阶级改革: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实行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为挽救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日本的资产阶级改革: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它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亚洲强国。中国的资产阶级改革: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因此被称为“戊戌变法”,因这次变法仅历时103天又称它为“百日维新”。14、(1)南昌起义(2)中共十八大【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15、(1)行省制度;(2)种姓制度;【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