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_第1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_第2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_第3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_第4页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缺少独特性,没有灵魂。所以,评鉴、欣赏一个人的书法,既要外观,就是看外在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是不是符合法则;也要内观,就是看它流露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有没有独特性。好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世界,还是书写者性情的世界。后一个世界,就是书法的灵魂。

(摘编自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

材料二:

书法作为自由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需要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在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与物、人与作品都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转移,故而“移情"便成了书法艺术进行构思、创作、欣赏等系列过程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艺术转化手段。无论是外物的客观姿态对人情感的影响,还是人的主观情感移情于艺术作品,都有可能使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审美效果。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心境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情感表现。比如看到秋叶枯草,会让人产生如黛玉葬花般的伤感与悲寥;看到春暖花开,则会心胸激荡、兴致盎然。这些情形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平常,其实这些都是外物意象给人们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移情体现,而由此带来的书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变化亦是如此。

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会不由得“触景生情”,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观天地与自然之形态变化,从而娱情。古代书家从观物到内心观照并从而得到审美移情的事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王羲之通过养鹅、观鹅来写“鹅”,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都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体验,进而感受自然界带给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甚至是一种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冲动,并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提炼,转化为创作原动力。

“写字者,写志也。"不同性情的艺术家必然会在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他的性格、人品、素养,以及他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心理动态。“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陈绎曾认为,书家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在不自觉的移情过程中融入作品,从而让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强烈的感染力。反过来说,作品也通过它的表象特征与内在特质间接地展现了艺术家的精神之美。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象的。它的艺术形式、美感特质、感彩,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甚至观者通过自身的移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书家本人创作初衷完全不同也未可知。可以说,这是移情之移情的再造效果,是双重移情之后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摘编自吴胜景《书以移情——论审美移情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不能只讲求笔法、字法、章法等法则,否则就会没有灵魂,台阁体正是因此而不被推崇。

B.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有很多伤春悲秋的诗句,是由于春去秋来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的移情。

C.“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的“此”,指的是书法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展现出书法家的精神美。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能够让观者走进书法作品,感受书法家心中的审美情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艺术家会将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独到见解整理成理论著作,使之留传于世,惠及后学。

B.从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书法家要想写出神来之笔往往需要某个机缘或者某件事的激发。

C.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相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也不同。

D.观者通过双重移情从书法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卫铄《笔阵图》论书法线条:“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坠石。"

B.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敦实含蓄;王献之外向不羁,书法放纵酣畅。

C.王宠受佛教思想影响,其书法显现出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自然。

D.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所书《寒食诗帖》不自觉地流露出孤寂苦闷之情。

4.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兄颜杲卿父子平叛被俘,安禄山把宁死不屈的父子二人杀害。颜真卿找回侄子的部分尸骨,安葬时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这幅书法作品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虽秃笔而就、墨色干渴,但通篇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颜真卿的创作情感之炽烈溢于墨间,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

(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筝仙女

铁凝

①家居市区的边缘,楼房前边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才知道你每天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喝下去的也确是活的水。

②我们不必担心再会有房子遮挡抛向远处的视线了。有消息说市政建设部门在规划把这片菜地变成一座公园。这使我们在侥幸的同时,又觉出一点儿失落,公园对于一座城市算不上什么奇迹,而一座城市能拥有一片菜地才是格外地不易。公园与生俱来地有一种刻意招引市民的气质;菜地可没打算招谁,菜们自管自安稳地在泥土里成长。

③通常,四周的居民会在清晨和傍晚沿着田间土路散步,或者小心翼翼地踩着垄沟背儿在菜畦里穿行。只在正月里,当粪肥在地边刚刚备足、菜地仍显空旷、而头顶的风已经变暖了的时候,才有人在开阔的地里撒欢儿似的奔跑,人们在这里放风筝。

④我的风筝实属普通,价格也低廉,才两块五毛钱。这是一个面带材气的“仙女”,鼻梁不高,嘴有点鼓;一身的粉裙子黄飘带,胸前还有一行小字,“河北邯郸沙口村高玉修的风筝”批发优惠什么的。如此说这“仙女"的扎制者,便是这位名叫高玉修的邯郸农民了。虽说这位高玉修描画“仙女”的笔法粗陋幼稚,选用的颜料也极尽单调,但我相中了它。使我相中这风筝的,恰是“仙女"胸前的这行小字。它那表面的商业味道终究没能遮住农民高玉修骨子里的那点儿拙朴。他这种口语一般直来直去的句式让我决定,我就要这个“仙女”。

⑤傍晚之前该是放风筝的好时光,太阳明亮而不刺眼,风也柔韧并且充满并不野蛮的力。举着我的“仙女”,小跑着将她送上天空,近处有放风筝的邻人鼓励似地督促着我“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⑥【甲】放线呀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⑦这热情有力的鼓动在我耳边呼啸,在早春的空气里洋溢,丝线从手中的线拐子上扑簌簌地滑落着,我回过头去仰望长天的“仙女”,快速而小心地松着手中的线,一时间只觉得世上再也爱有比这“风筝仙女”更像“仙女"的东西了。她那一脸的村气忽然被高远的蓝天幻化成了不可企及的神秘;她那简陋的衣裙忽然被风舞得格外绚丽、飘逸;她的态势忽然就呈现出一种怡然的韵致。放眼四望,天空正飞翔着黑的燕子褐的苍鹰,花的蝴蝶银的巨龙……为什么这些纸扎的玩艺儿一旦逃离了人手,便会比真的还要逼真?就好比天上的风给了它们人间所不解的自在的灵魂,又仿佛只有在天上,它们才会找到独属自己的活生生的呼吸。

⑧【乙】放线呀放线呀快放线呀,多好的风啊!

⑨有些时候,在我们这寻常的风筝队伍里,也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人。一辆“奥迪”开过来了,车上下来两三个衣着时髦的男女,簇拥着一位手戴钻戒的青年。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

⑩“蜈蚣”缓缓地迎风而起了,确是不同凡响地好看。四周爆发出一片叫好声,善意的人们以这真诚的叫好原谅了“钻戒"不可一世的气焰。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因为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从他们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

我想起一个爱放风筝的同事。他曾告诉我,小时候在乡下时,糊风筝买不起线,就用家里没有用的碎棉线一段段接起来,代替风筝线。线的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着,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跑着追。为了那个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

我知道我开始走神儿,我的风筝线就在这时断掉了。风把“仙女"兜起又甩下,“仙女”摇摆着身子朝远处飘去。天色已暗,我开始追赶我的“仙女”,越过脚下的粪肥,越过无数条垄沟和畦背,越过土路上交错的车辙,也越过“钻戒”们不以为然的神色。我坚持着我的追赶,只因为这纯粹是“仙女"和我之间的事,与别人无关。当暮色苍茫、人声渐稀时,我终于爬上一座猪圈,在圈顶找到了歪躺在上边的“仙女”。我觉得这“仙女"本是我失散已久的一个朋友,这朋友有名有姓,她理应姓高,与邯郸沙口村那个叫做高玉修的农民是一家人。

大而圆的月亮突然就沉甸甸地悬在了天空,在一轮满月的照耀下,我在想究竟什么叫做放风筝。我不知道。但是,有了风筝的断线,有了“仙女”的失踪,有了我追逐那“仙女"的奔跑,有了我的失而复得,我方才明白,欢乐本是靠我自己的双脚,靠我自己货真价实的奔跑到达我心中的;联接地上人类和天上“仙女”之间那和平心境的,其实也不是市场上出售的风筝线。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二段,作者从精神气质的角度对比“公园"和“菜地”的不同,窥探城市文明的异变。

B.“我"决定买下仙女风筝,因为“我”从“口语一般直来直去"的广告中看出扎制者拙朴的本色。

C.甲、乙两句独立成段,构成间隔反复,充分抒发“我”对风筝自在高飞的赞叹及对自然的热爱等。

D.“我"用“钻戒”“蜈蚣"代称青年人和他的风筝,表达对被物质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厌恶。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用“你”的人称代替“我"的口吻,更能激起读者对自然原始的乡土生活的情感共鸣。

B.文章第七段以疑问句写出自然的神秘之感,让人震惊、赞叹。改写为肯定句则效果不尽相同。

C.文章第十一段插叙的故事,虽不属于中心内容,不参与情节发展,但对表达主题有积极作用。

D.文章第十二段以排比连写“我”追赶“仙女"的过程,凌乱的踪迹突显出“我”心无旁骛的执着。

7.旁批点评是一种良好的自主阅读方法。请以“风筝·生活·快乐"为关键词,结合文本第⑩~段的相关内容写一则旁批点评。

8.有人认为,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流露的对乡村的情感与她在《哦,香雪》中的表达相矛盾。对此你怎么看?简要阐述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

(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

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而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材料二:

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法曰:“信则不欺。"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幸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二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代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鹄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9.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

故人至A暮B不来C起不食D而待之E明日早F令人G求H故人。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归附、归顺,与(《论语》十二章)中“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中“归"词义不同。

B.“会天疾风”与“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兼爱》)两句中的“疾”词义不同。

C.“以大信为本"与“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本"词义相同。

D.“魏文侯与虞人期猎”与成语中“不期而遇"的“期”词义相同。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文公限定期限攻下原国,结果打了十天还没有攻克,就下令撤兵;从原国出来的士人说,再打三天就能攻下原国,但晋文公还是坚持撤兵了。

B.吴起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他吃饭,老朋友暂时离开了,但答应将回来和吴起一起进餐。吴起等着老朋友吃饭,但老朋友没有马上回来。

C.魏明帝派遣二十万大军公开声讨蜀国,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离开。

D.有人建议诸葛亮把换防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自己统兵打仗一向非常讲究信义,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

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②上好信以任诚,则下用情而无疑,故战无不胜。

13.材料中,晋文公和诸葛亮坚守信用的结果分别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三、诗歌鉴赏

(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题。

晚泊岳阳①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②失江路③。

夜深江月弄清辉④,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⑤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⑥去如飞。

【注释】①岳阳:湖南洞庭湖边岳阳城。这首诗为诗人途经岳阳所写。②苍茫:旷远迷茫的样子。③失江路,指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④清辉:皎洁的月光。⑤阕:乐曲终止。⑥短楫:小船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途经岳阳而暂泊,听到岳阳城里的钟声,诗人闲卧舟中,心中不由生发思绪。

B.“空江”,写出了洞庭湖口冷寂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从遐想中回过神来的茫然。

C.诗人的视线由明月转向江面,江面云水茫茫,烟霭沉沉,诗人探寻那归去的水路。

D.当诗人的注意力重返现实时,夜已深,诗人眼前呈现一片“江月弄清辉”的美景。

15.这首诗的后四句与杜甫《登岳阳楼》的后四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达的情感和情感抒发的方式均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6.(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诗经·卫风·氓》中男女主人公有过愉悦的往昔,“,”,就是对他们小时候欢乐相处的描写。

(3)古代婚俗礼仪“六礼”中的“亲迎"环节,就是今天的迎亲,场面热烈隆重。《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正是婚礼“六礼"中的亲迎之礼。

(4)屈原《离骚》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与孔子“逝者如斯夫"的诗句都以流水比喻时光,表达时不我待的感慨。

(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泪水"外化为艾青表达诚挚的爱国情感的意象。屈原在《离骚》中,以“泪水”表达深沉的爱国忧民情感的句子是:“___,。"

(6)“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的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___,___”。

五、语言表达

(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到江南,我转得最多的地方,是____的小巷。那一条条幽静的巷子,狭窄且悠长。小巷,是一首轻柔的诗,似一阕轻浅的词,或似一曲渺茫的戏文,它从唐朝的风,宋朝的雨,或是明清的烟云中,款款地吟出。____,曾经座无虚席的戏园已无踪影,____的古迹已光彩不再,而小巷依然是旧时容颜。江南的雨,惆怅,委婉。如梦,如歌,如韵!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犹如丝竹轻弹,声声清越,悦耳动听。老旧的青石板路,湿湿潮潮的,石隙间探出幽幽苍苔。青苔爬上老墙,攀上瓦檐,阴凉湿潮的地方,皆苔痕青郁。苔藓是大地的绿衣,小巷穿上了它,从此便不再脱下。郁郁茂茂的苔藓,寂寞地长,幽幽地生,带着些许隐逸情怀,老街人的记忆被染绿了。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写成“声声清越、悦耳动听的多情的雨,滴落在屋檐瓦楞上,敲在青石板路上”,和原文相比哪个效果更好?为什么?

19.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相较“拖延症”,“提前症"给人一种靠谱的感觉。有“提前症”的人会为了完成任务与减轻压力,做出一定的牺牲。“提前症"者超强的行动力令人羡慕,但事实上,他们①____________,而是会继续寻找和消除更多“未来的焦虑”,在消除焦虑的旋涡中无法自拔。②____________?专家建议,“提前症"归根结底是渴望增强掌控感,减少不确定性,所以“提前症”者可以试着提高自己容忍不确定性的能力以面对困扰。比如,通过向亲人倾诉自己的感受、从依恋关系中获得情绪安抚等途径获得信任感与确定性。除此之外,还需要③___,正视那些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刻,而不是排斥情绪,否定自我。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不含标点符号)。

六、材料作文

21.(2023高三下·射洪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礼记》有这样的表述:“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朱熹的《治家格言》中也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二)近年来,网络流行一个热词“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是厌战者的“嘴替";“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是贫贱者的“嘴替"。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D

3.A

4.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错误,偷换概念。由原文最后一段“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可知,书法作品是书法家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故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D.“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错误,原文只是谈“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没有将二者进行比较。故答案为:D。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A.意在强调书法法则的重要性。B.书法家的性格对书法的影响C.书法家的思想对书法的影响。D.环境对书法家的影响,间接体现在书法上。故答案为:A。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根据“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可知,《祭侄文稿》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根据“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可知,颜真卿“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体现了作品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根据“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可知,“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说明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故答案为: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答案】5.D

6.C

7.青年人拥有巨大而华贵的风筝,但他不曾碰那风筝,物质生活的富足滋生了傲慢,使他无缘体会生活中真正的快乐;同事小时候亲手制作风筝,放飞风筝,追逐风筝,生活的匮乏让他更懂得珍惜平凡而美好的事物,于贫苦中也能脚踏实地地创造并获得真实的快乐。

8.不存在根本性矛盾。本文和《哦,香雪》都赞美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清新,赞美了乡村人身上淳朴、沉稳、内敛的气质。两篇文章是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不同时期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哦,香雪》创作于八十年代改革初期,是站在山村姑娘的视角,表达她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现状的渴望;本文是站在现代都市人的视角,对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的审视,对物质发展之后所产生的功利、浮躁的心态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也表达了对乡村、对土地的亲近,意在呼唤心灵的回归。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答题时,首先表明观点,然后结合原文内容分析答题。只要能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都视为正确答案。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D.“代称青年人和他的风筝"厌恶”错误,“蜈蚣"是风筝本来的样子,代称“蜈蚣”不足以看出“表达对被物质享受包裹的青年人的厌恶";另外原文中有“我却有点为‘钻戒’感到遗憾”等相关记叙,写出“我"旁观青年人时的平和心境,并没有“厌恶”的情感。故答案为:D。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不参与情节发展"错误。文章第十一段以联想的方式插叙同事放风筝、追风筝的故事,“走神”“断线"推动了情节发展,同事的“追逐”也自然引出我对“仙女"的追逐并产生思考。故答案为:C。

7.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戴钻戒的青年”和“我的同事"放风筝是截然不同的。“戴钻戒的青年”这样放风筝:“青年本是风筝的主人,却乐于两手空空——自有人跟在身后专为他捧着风筝。那风筝是条巨大而华贵的“蜈蚣”,听说由山东潍坊特意订制而来,那线拐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器械,滑轮和丝线都闪着高贵的银光”“他不曾碰那‘蜈蚣’,也不曾碰一碰风筝线,只在随员替他将‘蜈蚣’放上蓝天之后,他才从他们手中接过线盒拎住。他那神情不像一个舵手,更像一个被大人娇纵的孩童";物质生活的富裕使他如此傲慢,以至于缺失了放风筝本身的乐趣。“我的同事”这样放风筝:“小时候在乡下时,糊风筝买不起线,就用家里没有用的碎棉线一段段接起来,代替风筝线。线的接头太多,也不结实。有一次他的风筝正在天上飞着,线断了,风筝随风飘去,他就跑着追。为了那个风筝,他一口气跑了七八里地";我的同事虽然家境不富裕,却更珍惜放风筝的不易,反而更容易从中得到快乐。快乐是在真实的、脚踏实地的追求中获得的。

故答案为:青年人拥有巨大而华贵的风筝,但他不曾碰那风筝,物质生活的富足滋生了傲慢,使他无缘体会生活中真正的快乐;同事小时候亲手制作风筝,放飞风筝,追逐风筝,生活的匮乏让他更懂得珍惜平凡而美好的事物,于贫苦中也能脚踏实地地创造并获得真实的快乐。

8.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本题是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要分析出两篇文章的主题及情感才能解答问题。《哦,香雪》创作于八十年代初期,描写了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作者还有意交代了香雪这一举动的心理动力,那就是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小说塑造了一群天真、活泼、朴实的山村姑娘的形象,赞美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清新,赞美了乡村人身上淳朴、沉稳、内敛的气质。本文通过描写在“市区的边缘”,在“楼房前边……农民的菜地"里放风筝的自由和快乐,赞美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清新。通过“戴钻戒的青年”被物质异化,不懂得放风筝的快乐,站在都市人的视角进行反思,对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的审视,对物质发展之后所产生的功利、浮躁的心态的反思,在此基础上表达对乡村、对土地的亲近,意在呼唤心灵的回归。两者都表现了对乡村的亲切感,对乡村人保留的淳朴人性的赞美。只是一个是站在山村姑娘的视角,一个是站在称呼人的视角,二者并不存在根本性矛盾。故答案为:不存在根本性矛盾。本文和《哦,香雪》都赞美了乡村生活的自然、清新,赞美了乡村人身上淳朴、沉稳、内敛的气质。两篇文章是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不同时期对现代文明的思考:《哦,香雪》创作于八十年代改革初期,是站在山村姑娘的视角,表达她们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现状的渴望;本文是站在现代都市人的视角,对高速发展的都市文明的审视,对物质发展之后所产生的功利、浮躁的心态的反思,在此基础上也表达了对乡村、对土地的亲近,意在呼唤心灵的回归。

【答案】9.CEF

10.C

11.C

12.①我和士人约定十天(的期限),(如果到了期限)不离开,这会使我的信用丢失。得到原国而失掉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

②将帅讲求信义而以诚待人,那么士卒就会尽心用力而不犹豫,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

13.①原国人和卫国人都心悦诚服地投降了,归顺了晋文公。

②启程返乡的人很高兴,愿意留下的人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交战时蜀军冲锋陷阵,以一当十,一战而获大胜。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句式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晋文公进攻原国,让军队准备十天的粮食,于是与士大夫约定了十天的期限。到了原国攻打了十天而没能攻下,就敲钟退下,收兵离开了。士人有从原国中出来的,说:“原国再

有三天就能攻下了。”群臣和身边的近侍都劝谏说:“原国已力尽粮竭了,君主姑且等几天。"晋文公说:“我和士人约定十天(的期限),(如果到了期限)不离开,这会使我的信用丢失。得到原国而失掉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便收兵撤走了。原国人听到这个消息说:“君主有像这样守信用的,能不归附他吗?"便向晋文公投降了。卫国人听到这个消息说:“君主有像这样守信用的,能不归顺他吗?”便向晋文公投降了。孔子听说后记下这件事说:“晋文公攻下原国获得卫国土地,是因为他守信用。"吴起出门,遇见了老朋友,于是留老朋友吃饭。老朋友说:“好吧,我将(很快)回来和你一块儿进餐。”吴起说:“我等你来吃饭。"老朋友到天黑也没来,吴起就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

(吴起)才和他一起吃饭。魏文侯和掌管山泽的官员约定去打猎。第二天,正巧碰到刮大风,魏文侯身边的人劝他不要去,魏文侯不听,说:“不能因为刮大风而失掉信用,这样的事我不做。”于是自己赶着车前去,冒着风告诉主管山泽的官员打猎的事作罢。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有删改)

材料二:

大凡对敌交战时,士卒们踏上万死一生的战场,而无后悔畏惧之心的,都是将帅平时真诚不欺的思想品格感化而使他们这样做的。将帅讲求信义而以诚待人,那么士卒就会尽心用力而不犹豫,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诚如兵法所说:“(将帅应当具备)诚信而不欺诈(的思想品格)。"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征讨蜀国,亲自从洛阳来到长安,派遣司马懿督统左将军张郃诸军,以及雍、凉二州的精兵二十万人,秘密进发,窥向蜀地剑阁。蜀国丞相诸葛亮当时驻屯在祁山,他把精良武器装备,都用在扼守险要之处。适逢部队换防(有些将士将要按规定离去),留在战场的只有八万人。正当魏军开始布阵之时,恰值蜀军换防交接过程,诸葛亮的参谋人员都认为敌军强盛,没有足够的兵力是制胜不了对方的,因此纷纷建议把换下来的部队暂留一月,以便壮大蜀军声威。但诸葛亮说:“我统兵打仗,一向以信义为根本,那种得利失信的做法,是为古人痛惜而不取的。现在,该换防离开的士卒已经迅速打点好行装等待归期,他们的妻子儿女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着并逐日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因此,目前我们虽然面临征战的困难,但恪守信义的原则不可废弃。”说完,便下令催促换防下来的士卒尽快启程返乡。于是,该走的都很高兴,愿意留下的参加战斗;留下的人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他们互相勉励说:“诸葛丞相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即使拼上性命也报答不完。"到了交战那天,蜀军无不拔剑争先,冲锋陷阵,以一当十,击杀了魏将张郃,打退了主帅司马懿。蜀军一战而获大胜,这正是诸葛亮以信义为治军根本所取得的成效。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老朋友到天黑也没来,吴起就不吃饭等候他。第二天早上,让人去找老朋友。“故人至暮不来”为主谓句,主语是“故人”,“暮”作状语,“不来"作谓语,主谓之间不断开,在C处断开;“起”作主语,“不食"作谓语,“而”是连词,其前后内容联系紧密,且“待"的宾语是“之”,中间不断开,故应在E处断句;“明日早"是“令人求故人”的时间状语,可在其后断开,即在F处断句。故答案为:CEF。

10.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句式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都是定语后置句,“有从原中出士"有吹洞箫客”。句意:有从原国中出来的士人。/有一个会吹洞箫的客人。B.正确。连词,表承接/连词,表假设,如果。句意:便收兵撤走了。/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怎么对待礼呢?C.“词义相同"错误。根本、关键/草木的根。句意:一向以信义为根本。/一定要稳固树根。D.正确。名词作状语,像鹄一样/天鹅。句意:他们的妻子儿女像鹄一样伸长脖子站立着并逐日计算着他们归来的时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故答案为:C。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C.“公开声讨蜀国”错误。根据原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可知,是“秘密进攻”。故答案为: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期”,约定;“去”,离开;“亡”,丢失,使……丢失。(2)“好信”,讲求信义;“任诚”,以诚待人;“下”,这里指士卒;“无疑”,不迟疑,不犹豫。

故答案为:①我和士人约定十天(的期限),(如果到了期限)不离开,这会使我的信用丢失。得到原国而失掉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②将帅讲求信义而以诚待人,那么士卒就会尽心用力而不犹豫,所以打起仗来就能无往而不胜。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可知,原国人和卫国人都心悦诚服地投降了,归顺了晋文公;根据“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郃,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等内容可知,启程返乡的人很高兴,愿意留下的人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交战时蜀军冲锋陷阵,以一当十,一战而获大胜。故答案为:①原国人和卫国人都心悦诚服地投降了,归顺了晋文公。②启程返乡的人很高兴,愿意留下的人则斗志昂扬,决心拼死一战。交战时蜀军冲锋陷阵,以一当十,一战而获大胜。

【答案】14.B

15.情感:①欧阳诗的后四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感;②杜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病漂泊、孤舟为伴的悲伤,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

抒情方式:①欧阳诗的后四句借景抒情,月洒清辉,轻舟晚归,歌声传来,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诗人久久凝视,思归之情寄寓其中;②杜诗的后四句直抒胸臆,写自己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舟为伴,亲朋故旧杳无音讯;而诗人还关注着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忧思国家安危。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抒情方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首先指出是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内容、主题、艺术效果来分析其作用。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冷寂”理解错误,应是“空旷开阔"。故答案为:B。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情感和抒情方式的能力。情感:欧阳诗的后四句意思是夜深月亮洒下清辉,又传来舟子晚归时的歌声。这歌声引起多少思绪,其中感情体味不尽,只感觉轻舟短楫,疾去如飞。渔人归家,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感;杜诗的后四句意思是,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窗远望泪流满面。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病漂泊、孤舟为伴的悲伤,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抒情方式:欧阳诗的后四句写静赏江月、倾听歌声,写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句句写景,景景关情。借景抒情、以景寓情来表现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杜诗的颈联二句,因湖山之景而触动身世之悲,写满腹的孤身漂泊之感与万里乡关之思。末联仍是登楼时所感,然已由身家及于时事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当时吐蕃入侵,西北边疆不宁。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是为国家的危难而哭。“老病孤舟”的悲与“关山戎马"的哭都是直抒胸臆,写自己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舟为伴,亲朋故旧杳无音讯;而诗人还关注着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忧思国家安危。故答案为:情感:①欧阳诗的后四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旅中思归的情感;②杜诗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老病漂泊、孤舟为伴的悲伤,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危、时局动荡的忧思。抒情方式:①欧阳诗的后四句借景抒情,月洒清辉,轻舟晚归,歌声传来,轻舟短楫,疾去如飞,诗人久久凝视,思归之情寄寓其中;②杜诗的后四句直抒胸臆,写自己羁旅漂泊,年老多病,孤舟为伴,亲朋故旧杳无音讯;而诗人还关注着关山以北的战争烽火,忧思国家安危。

16.【答案】(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贰”“晏"贿”“犹"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⑵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⑶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⑷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⑸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⑹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和开放性默写三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7.曲曲折折、斗转星移(日月轮转也可)、闻名遐迩

18.原文更好。①原文运用了比喻,将江南的雨比作轻弹的丝竹,形象优美。

②原文将“声声清越,悦耳动听”单独成句,突出了江南雨声清越悦耳的特点。

③原文运用短句,与全文段的风格一致。

19.郁郁茂茂的苔藓,幽幽地生,寂寞地长,带着些许隐逸情怀,染绿了老街人的记忆。

【知识点】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比较句子的表达效果,应先分析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如句式特点、修辞运用等,再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意加以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曲曲折折:形容弯曲。此处形容小巷,应用“曲曲折折"合适。第二空,斗转星移日月轮转:太阳和月亮轮流转换,指的是日夜交换更替,时间飞逝。应用“斗转星移或者日月轮转”。

第三空,“闻名遐迩”,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语境中修饰“古迹”,填“闻名遐迩"。

故答案为:曲曲折折、斗转星移(日月轮转也可)、闻名遐迩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原文更好。理由:修辞上看,原句本体为“雨”,用一“犹如"巧妙比喻成“丝竹轻弹”,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从多角度多侧面解读,便于读者理解;句式、成分上看,原文中“多情的雨"声声清越,悦耳动听”多用四字、六字、七字的短句,成分简单,意思表达更简洁直白易懂,突出了江南雨多情、悦耳、美妙等特点;改句“声声清越、悦耳动听的多情的雨"定语多,成分复杂,理解起来需要用心思考琢磨,不能凸显意思,语言上节奏感和气势都不如原文;结构上看上下文,原文语境有“江南的雨,惆怅,委婉。如梦,如歌,如韵!”“老旧的青石板路,湿湿潮潮的,石隙间探出幽幽苍苔。青苔爬上老墙,攀上瓦檐,阴凉湿潮的地方,皆苔痕青郁”,可见原文也大多运用短句,改句表达风格上距离原文较远,原文更契合文风。

故答案为:原文更好。①原文运用了比喻,将江南的雨比作轻弹的丝竹,形象优美。②原文将“声声清越,悦耳动听”单独成句,突出了江南雨声清越悦耳的特点。

③原文运用短句,与全文段的风格一致。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间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语序不当,“寂寞地长,幽幽地生"语序不当,应改为“幽幽地生,寂寞地长”;二是句式不当,“老街人的记忆被染绿了"句式不当,应该改为主动句“染绿了老街人的记忆”。故答案为:郁郁茂茂的苔藓,幽幽地生,寂寞地长,带着些许隐逸情怀,染绿了老街人的记忆。

20.【答案】并不会因为提前做好了事情而放松;“提前症"者该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理解并接纳自己的焦虑

【知识点】语句补写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前文说明人们羡慕“提前症”者超强的行动力;后文“但"转折,再根据“会继续寻找和消除更多‘未来的焦虑’,在消除焦虑的旋涡中无法自拔”可以推知,“提前症"者因为一直焦虑而得不到放松。因此填写“并不会因为提前做好了事情而放松”一类的句子。

第二处,空缺处是问号,后文是专家建议怎样应对“提前症”,因此填写“那么该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一类的句子。

第三处,前文介绍“试着提高自己容忍不确定性的能力以面对困扰"的方法,并举例说明;后文“除此之外”说明是另外一种方法,再根据“正视那些自己无能为力的时刻,而不是排斥情绪,否定自我"可知,是强调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焦虑,而不是排斥它,因此填写“理解并接纳自己的焦虑”一类的句子。

故答案为:并不会因为提前做好了事情而放松;“提前症"者该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理解并接纳自己的焦虑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1.【答案】【参考例文】

为己须得三缄口为公执言敢为先

人贵语迟,言多必失,其话语意义指向的是中国传统诗教中一以贯之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大潮奔涌,众声喧哗,当社会议题中出现利益与观念的激荡交锋,“沉默是金"也无法弥合矛盾与裂痕。言之一道,我辈青年应如何自处?故曰:为己须得三缄口,为公执言敢为先。

为己须得三缄口,不意味着懦弱、退让与妥协,而是心智圆熟、人格圆满的自然结果。余秋雨曾言:“成熟是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心照而不宣的背后是充斥八极的玲珑智慧;老子出关,倒骑青牛,湛湛青天下悠然无声的身影折射出无上哲学的玄妙。三缄其口,护的是内心的一方净土,抑的是人性中的蠢蠢欲动。人格圆满,方能拥有“不患人不知己"的大气;自成宇宙,方能远离一时高下的意气之辩。

为公执言敢为先,不是争扬执牛耳之威赫的浮躁,而是一种心胸光明、以义为先的不朽风姿。为公执言,为义执言,为人民执言,本身就是一种充满勇气的奋斗。五千年清浊善恶,太史公能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风雨如磐的革命暗夜中,鲁迅先生以笔为剑,铸民族之魂,占据意识形态的舆论阵地,是英勇的奋斗者、无畏的坚守者。当社会达尔文主义甚嚣尘上、弱者的话语权被无形剥夺之时,坚守捍卫公序良俗的发言制高点,使舆论场域重归风清气正,其重要性不亚于赢得一场正义之战。执言当先,躬身入局,自成直言之辩、浩然之气。

覃思今日,社会舆论场域的高度娱乐化促生了公共言语场所的无序,“键盘侠”“打字机"大行其道,无意义的喧嚣争论不绝于耳;公共议题中的性别对立、阶层冲突在以营利为目的劣质自媒体中被层层放大……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了物质大潮,国人的精神文明发展却未曾追赶上经济的脚步。是的,在喧嚣中坚守一份以沉默为外壳的淡静与从容,在喧哗中敢于遵循公序良俗而发出有理有据的掷地之声,是我国所迫切需要的公民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青年人生发展过程的应有之义。

李叔同有言:“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摒却车尘马足的功利之辩,弃了辗转沉浮的名利之争,方能心如水月,作如是观。另一方面,为正义发声,为道德张本,响应时代的价值选择,赓续浩然之气的精神血脉,亦是我辈青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钙质。为己须得三缄口,为公执言敢为先,刚柔并济,方是为言之道。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思辨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一主要由名言构成。“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意指“慢言”,有智慧、有阅历的人说话总是经过反复考虑,不轻易论断。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智慧(道德)。而“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意指“少言"不言”,因多言易错,甚至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这里指出“言"关联为人处世的考量(代价)。由此可见,材料一的两句名言,一是强调人“言”不仅是几个词语或句子而已,“言"承载的还有发声者为人处世的考量和权衡。二是从表述的倾向看,将人们导向要“慢言”“少言"。从中华传统为人处世方面普世价值的承袭来看,事实上确实有不少人将此奉为金律。我们应当思考:对人们一直认同、奉行的“沉默是金”的传统观念在当下仍否是普遍适用的人生智慧?如果“慢言"少言”甚至“不言"成为社会群体普遍的选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的核心关键词是“嘴替”,由名词诠释和举例印证两部分组成。根据“‘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说出来"这一诠释,把“嘴替”理解为“代他人、社会、时代言"的“要说”“敢说"能说”的责任和担当,是准确的。而材料二中所举杜甫、白居易皆为现实主义诗人,他们关心民生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甚至不惜触怒当权者,为厌战者和天下贫苦者发声,是替别人说,是为民请命,他们的“敢说"能说”,是为他人,为社会谋利益,是为时代发声,他们的“替言"彰显了责任和担当。由此可知“嘴替”应为正面之意,需要肯定和提倡。

两则材料借助“语句"和“词语”的不同“言语"形式,表象是探讨“言语”中“慢言"少言”“慎言"替言”的问题,实则是要引导考生思考“言语"背后个体关于为人处世中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权衡的问题,希望考生拥有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普世情怀,敢于站上“群众先锋”的位置,敢于承担“为民代言"的风险,这是此则作文整体立意的出发点。

关联两则材料,可得出写作的整体立意:材料一“慢言”“少言"不是不说,是在藏而思之后的发声,虽有不盲目,不跟风,不妄言的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坚守,但也不乏明哲保身的利己因素,更多的是强调个体自我层面,缺乏的也许就是社会的担当、责任。材料二“嘴替”是敢说,为别人说,为社会说,为时代说,是个体(或者某一群体)在明辨是非,深思熟虑后的情况下的大声疾呼,为民请命,是在明晰“言"的利弊后主动承担的“公众责任”,体现了为人处世的担当精神和贵任意识,强调的是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

写作时,应当首先理解并指出“言"的本质指向为人的责任和担当,对此,在比较中表现出认可并阐述“嘴替”或“敢言"的正向价值(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还可适当分析造成“慢言”“少言"与“敢言”“勇言"背后的原因是利益的考量和责任担当的权衡(关键要素1),以及阐述社会层面“慢言”“少言"可能产生的不当后果(关键要素2)。总的来说,考生应在作文中阐述“要言”“敢言"勇言”“能言”,体现作为当代青年为他人、社会、时代发声的责任担当。

立意:

1.少言以自律,发言为当下。

2.言多虽必失,必要应多言。

3.为生民言,为社会不公言。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材料作文的写作,我们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如果是比喻、寓言类材料,先概括材料大意,再通过寻找与生活的对应点,深入理解题旨;第二步选择恰当角度立意构思,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第三具体作文时,要恰当巧妙使用材料。一般来说,引用材料有两种形式,即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化用)。根据文体的不同,使用材料也有不同,一般而言,写成议论文,开头最好引述材料,以便更好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其他文体也不能完全脱开材料,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和间接引用一下材料,否则容易造成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湖南省长沙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学情检测试卷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4高二下·长沙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说到书法,你一定不陌生,它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中国历史上,每个读书人都是书法的创作者,他们借此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字如其人”说的不是人的外表,而是性情、修养、审美这些无形的东西,其中性情又是最主要的。所谓性情,性是个性,情是情绪。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有一本用草书写的理论著作《书谱》,他在书中提出,书法艺术本质上就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用来传达一个人的个性和情绪的,这才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每个人的书写笔迹都是有个性的,所以才会有“笔迹学”这个学科。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只看笔迹,就差不多猜出是谁写的。字的个性背后,是人的个性,艺术风格是作者个性的流露。欧阳修曾经评价颜真卿的楷书说:“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

个性通常是比较长期的、恒定的,情绪则跟某个当下的时刻有关。情绪的出现,往往都是基于某个机缘、某件事,是外在的条件激发了人的情绪。在情绪影响之下,书写往往会跟常态有所不同。比如王羲之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环境中,与大家一起欢聚在兰亭,品酒吟诗。在这种氛围里,王羲之兴致极高,心手双畅,写出书法名篇《兰亭集序》。

性情对书法艺术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构成了书法世界非常重要的一维——书法的灵魂。字写得中规中矩,符合法则,只是基础。明代流行的台阁体,其笔法与字法都符合法则,却不被书法界推崇,甚至常常被批评。究其原因,就在于它缺少独特性,没有灵魂。所以,评鉴、欣赏一个人的书法,既要外观,就是看外在的笔法、字法、章法等是不是符合法则;也要内观,就是看它流露出来的艺术家的内在精神气质有没有独特性。好的书法,不仅是笔墨的世界,还是书写者性情的世界。后一个世界,就是书法的灵魂。

(摘编自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

材料二:

书法作为自由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必然需要融入作者的审美情趣与情感。在艺术实践的时候,人与物、人与作品都可能会产生共鸣,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转移,故而“移情”便成了书法艺术进行构思、创作、欣赏等系列过程中一种不可小觑的艺术转化手段。无论是外物的客观姿态对人情感的影响,还是人的主观情感移情于艺术作品,都有可能使艺术家在创作时产生诸多不可预见的审美效果。

心理学实验证明,人的心境容易受外在环境影响,产生一定的情感表现。比如看到秋叶枯草,会让人产生如黛玉葬花般的伤感与悲寥;看到春暖花开,则会心胸激荡、兴致盎然。这些情形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笔下尤为平常,其实这些都是外物意象给人们带来的不由自主的移情体现,而由此带来的书家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变化亦是如此。

书家看到大自然中外物的某些色彩或形态变化,会不由得“触景生情”,产生艺术冲动,从而再付诸艺术创作。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曾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通过观天地与自然之形态变化,从而娱情。古代书家从观物到内心观照并从而得到审美移情的事例比比皆是。最典型的如王羲之通过养鹅、观鹅来写“鹅”,雷太简闻江声而笔法进,文与可见蛇斗而草书长,都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体验,进而感受自然界带给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甚至是一种创作灵感或者创作冲动,并通过艺术家的筛选、提炼,转化为创作原动力。

“写字者,写志也。”不同性情的艺术家必然会在他所创作的书法作品中体现出他的性格、人品、素养,以及他当时的创作环境与心理动态。“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陈绎曾认为,书家在书写作品的时候,“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艺术家强烈的情绪在不自觉的移情过程中融入作品,从而让作品不断得到升华,使艺术作品展现出更强烈的感染力。反过来说,作品也通过它的表象特征与内在特质间接地展现了艺术家的精神之美。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蕴含着一定的审美意象的。它的艺术形式、美感特质、感彩,要能传递出一定的审美信息,并且让观者愿意与作品接近,走进作品和作品对话,与书家间接对话,甚至感染到观者的情感,让观者感受到书家的审美情趣,感受到书家当初的创作状态与内心情感体验过程,最终使观者与作品、观者与书家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得到一致的审美体验,这是观赏者与书法作品之间的移情。甚至观者通过自身的移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与书家本人创作初衷完全不同也未可知。可以说,这是移情之移情的再造效果,是双重移情之后所产生的审美体验。

(摘编自吴胜景《书以移情——论审美移情在书法艺术中的体现》)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作品不能只讲求笔法、字法、章法等法则,否则就会没有灵魂,台阁体正是因此而不被推崇。

B.中国古代文人笔下有很多伤春悲秋的诗句,是由于春去秋来等自然环境的变化引发了他们的移情。

C.“所谓‘字如其人’即是如此”的“此”,指的是书法家创作的作品能够展现出书法家的精神美。

D.书法家是书法作品和观者间的审美桥梁,能够让观者走进书法作品,感受书法家心中的审美情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艺术家会将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些独到见解整理成理论著作,使之留传于世,惠及后学。

B.从材料一第三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书法家要想写出神来之笔往往需要某个机缘或者某件事的激发。

C.同一个书法家,在不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不同;不同的书法家,在相同状态下写的字意态也不同。

D.观者通过双重移情从书法作品中得到的审美体验,要比和书家之间产生共鸣得到的审美体验丰厚。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卫铄《笔阵图》论书法线条:“横当如千里阵云,点当如高峰坠石。”

B.王羲之性格内敛,书法敦实含蓄;王献之外向不羁,书法放纵酣畅。

C.王宠受佛教思想影响,其书法显现出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平静自然。

D.苏轼在黄州寒食节所书《寒食诗帖》不自觉地流露出孤寂苦闷之情。

4.请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颜真卿的书法作品《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原因。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兄颜杲卿父子平叛被俘,安禄山把宁死不屈的父子二人杀害。颜真卿找回侄子的部分尸骨,安葬时心中悲愤不已,写下了《祭侄文稿》。这幅书法作品用笔疾厉跌宕,字里行间血泪淋漓,虽秃笔而就、墨色干渴,但通篇气势惊天地、泣鬼神,令观者动容。颜真卿的创作情感之炽烈溢于墨间,忠义天性和爱国精神跃然纸上。

【答案】1.D

2.D

3.A

4.作品中蕴含着颜真卿的个性,彰显着他的忠义和爱国;②作品中融入颜真卿悲愤的情绪,饱含他炽烈的情感;③作品艺术感染力强,使观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体验。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