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同步练习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选择题1.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逐案通过……A.中共七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制宪权的具体行使在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通过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它统一行使制宪权,而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宪机关。这说明《共同纲领》()A.体现全国人民的智慧B.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C.由各界代表投票通过D.是不完善的法律文件3.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其中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海的一些投机商人狂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由此引发了()A.物价上涨 B.“银元之战”C.“米棉之战” D.土地改革5.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6.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A.1919年巴黎和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方针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8.分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土地改革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党内部分同志出现的“关门主义”倾向,毛泽东提出了“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观点,指出,民主党派背后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把头发,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体现这一认识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济建设步骤——首先恢复农业及一切可能恢复的工业,其次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少数必要的重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然后倚靠已经建立起来的重工业,进一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任务》(1951年7月)材料二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解决道路问题。毛泽东以中国经济的落后性为前提,指出,中国的工业化,既不能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不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因此,选择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一直为全党所认同,直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毛泽东和党中央才真正放弃了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设想。材料三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而苏联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已分别达到45.2%和39.5%。1952年我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千克,印度为4千克,美国为538.3千克;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最初选择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工业化道路上的变化及变化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也是非常重要的舆论工具。以下是1949年《人民日报》部分社论的目录摘编。时间社论标题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2月4日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3月17日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7月29日严厉取缔投机活动,保持物价平衡!9月7日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10月6日中苏友好万岁!10月20日人民民主专政的机构11月13日严惩怙恶不悛的反革命分子11月21日地方人民政权建设的示范12月4日战胜财政困难,争取物价稳定!12月15日斯大林同志——列宁伟大事业的继承者《人民日报》的社论折射了我国当时多个领域的走向。根据材料指出其中任一领域的走向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紧扣材料,史实准确,史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选择题1.以下内容摘自著名学者、作家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事件是()各单位代表发言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逐案通过……A.中共七大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B2.制宪权的具体行使在客观上需要一定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通过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它统一行使制宪权,而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因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制宪机关。这说明《共同纲领》()A.体现全国人民的智慧B.仅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C.由各界代表投票通过D.是不完善的法律文件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最基本的条件是,通过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并不符合这个条件”,可知题干材料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其颁布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故B项正确。3.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其中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农田水利的兴修C.土地所有制的改革 D.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答案:C解析:1950年实行的土地改革和1953年实行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属于土地所有制的改革,故C项正确。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上海的一些投机商人狂称:“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由此引发了()A.物价上涨 B.“银元之战”C.“米棉之战” D.土地改革答案:B5.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答案:A6.为进一步缓和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中国派代表团参加了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并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会议是()A.1919年巴黎和会 B.1954年日内瓦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 D.1971年联合国大会答案:B解析:1954年,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到日内瓦,出席由苏、美等国参加的旨在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故选B项。7.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利的局势”。基于此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放弃“一边倒”方针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答案:B解析:中国政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以打破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故B项正确;A、D两项是为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而提出的,故排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方针,故C项错误。8.分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土地改革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可知当时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反映的是所有制领域的变化,故A项正确。B项是三大改造的内容之一,不全面,排除。C项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不是公有制,排除。D项反映的是产业结构领域的变化,排除。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党内部分同志出现的“关门主义”倾向,毛泽东提出了“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观点,指出,民主党派背后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把头发,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还要继续发展。体现这一认识的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民主党派背后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不但要继续存在,而且还要继续发展”,可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1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变革”是()A.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B.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答案:C解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保障,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经济建设步骤——首先恢复农业及一切可能恢复的工业,其次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以及少数必要的重工业,然后发展重工业,然后倚靠已经建立起来的重工业,进一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历史任务》(1951年7月)材料二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解决道路问题。毛泽东以中国经济的落后性为前提,指出,中国的工业化,既不能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不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因此,选择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构想一直为全党所认同,直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毛泽东和党中央才真正放弃了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设想。材料三1952年现代工业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而苏联在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前的1928年已分别达到45.2%和39.5%。1952年我国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也落后于1950年的印度。如钢产量中国为2.37千克,印度为4千克,美国为538.3千克;发电量中国为2.76度,印度为10.9度,美国为2949度。——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最初选择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工业化道路上的变化及变化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参考答案:(1)原因:中国经济落后;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是保证工业化完成的政治条件;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状况,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变化:由选择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到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原因: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3)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工业落后,基础薄弱;巩固国防的需要;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突出成就,中国借鉴苏联建设经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包围封锁、武力威胁。1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材料社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是报纸编辑部就重大问题发表的评论,也是非常重要的舆论工具。以下是1949年《人民日报》部分社论的目录摘编。时间社论标题1月1日将革命进行到底一九四九年新年献词2月4日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3月17日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7月29日严厉取缔投机活动,保持物价平衡!9月7日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西藏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10月6日中苏友好万岁!10月20日人民民主专政的机构11月13日严惩怙恶不悛的反革命分子11月21日地方人民政权建设的示范12月4日战胜财政困难,争取物价稳定!12月15日斯大林同志——列宁伟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