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5讲 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5讲 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5讲 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5讲 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讲义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两汉至隋唐的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一、两汉至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时间汉朝时期曹魏创立,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①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②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③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④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标准德行和才能初创时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才学特点地方官按德行和才能推荐,中央经考试量才录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实质)相对公平作用否定了世官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①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②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①扩大了统治的基础。②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③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①选官方式(由举荐、评定等级授官逐渐发展到考试选拔官员)、选官标准(由家世逐渐发展到才学)和选官权属(由地方逐渐收归中央)的变化。②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联想——选择性必修1·P31~32隋唐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选拔制度:科举制①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②特点: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③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考核制度①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②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监察制度①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②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2.三省六部制(1)历程eq\b\lc\{\rc\(\a\vs4\al\co1(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②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③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3)特点: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4)意义: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论拓展|唐朝政治运行机制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摘编自《当代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联想——选择性必修1·P6隋唐地方政治制度(1)隋朝:废郡,以州统县,实行州、县二级制。(2)唐朝①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②唐中期以后,在战略重地设节度使统兵征战,部分节度使兼并役使州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势力。3.赋税制度魏晋南北朝:租调制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唐初:租庸调制①内容: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至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唐后期:两税法背景天宝年间,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意义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二、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三教并立局面的出现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三教开始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三教合归儒”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三教并行政策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复兴儒学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反佛教斗争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表现: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三、文学艺术 文学魏晋南北朝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书法艺术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世称“书圣”隋唐颜真卿的颜体和柳公权的柳体最为有名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以顾恺之为代表,《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图解历史书体演变及其特点四、科技1.魏晋南北朝(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3)地理: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2)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3)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4)天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5)医学: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五、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的传播与交流(1)从东汉到北朝,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2)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3)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4)唐朝高僧鉴真曾六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等国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回国时带走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其他方面(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日本、新罗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联想——选择性必修3·P52~53物质和技术交流中国输出①随着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③瓷器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④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输入中国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文化交流中国输出中医药知识也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输入中国①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②继佛教之后,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③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基础性概念】1.九品中正制:自曹魏开始,由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九品中正制下,把人物分为九等,称九品,然后按品级选官。据门第高低划分品级上下,按品级上下决定官阶大小,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地主操纵政权、发展权势的工具,至隋改行科举制,此制逐渐没落。2.政事堂制度: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讨论军国大政,最后由皇帝裁定的制度。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3.均田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推行的一种土地国有制度。首创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封建政府将掌握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受田的农户向国家缴纳一定的赋税。此后北齐、北周、隋、唐都继续推行;唐朝中期,随着土地兼并现象的盛行和赋税制度的变化,均田制随之消失。4.租庸调制:隋朝及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以征收谷物、布匹或者为政府服役为主,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多少,均按丁缴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的制定和实施须均田制的配合,一旦均田被破坏,租庸调法则会随之失败。5.建安文学:以风骨遒劲著称,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以曹氏父子、建安七子、蔡琰等为代表。【关键处提问】1.阅读教材P40“历史纵横”,相比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哪里?[提示]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2.《旧唐书·元万顷传》记载:“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时人谓‘北门学士’。”为“分宰相之权”,唐朝时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设置政事堂,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给予宰相身份。3.近代学者陈寅恪把唐诗当作史料,史诗互证,开创了诗文证史研究历史的新方法。如何认识唐诗的史料价值?[提示]唐诗是研究唐朝历史的一手史料,可以反映唐朝社会兴衰、重大历史事件及民众生活等,如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4.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封建经济繁荣;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选官制度和官僚政治的成熟;民族交融和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主题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创新与演变【维度1】魏晋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近年来,根据高考考查要求,高考历史不断强化对历史基本概念的考查,如2022年广东选考第2题引入“奉朝请”这一历史概念,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考生首先要掌握教材中常见的基本历史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理解教材外的陌生历史概念,最终构建起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典例1](2023·重庆等级考,3)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 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 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解析:新科进士向主考官谢恩,结成座主、门生关系,新科进士对主考官执弟子礼,主考官对新科进士加以教导、提携,容易发展成朋党势力,A项正确;新科进士与主考官形成特殊的亲近关系,主要是影响官场势力和风气,对于官员施政能力、官吏考核制度影响不大,排除B、D两项;材料并非强调官场礼仪,排除C项。故选A项。[典例2](2024·安徽蚌埠模拟)唐后期,在“请托”(即通过关系谋求录取)之风盛行的背景下,每榜进士中权贵子弟都占相当大的比例。长庆元年(821年),科举复试制度化。复试一般在礼部录取放榜之后,由中书门下主持,主要是为了“覆落”那些权贵子弟中艺业尤差者。唐代科举复试制度()A.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B.革除了贵族政治的基础C.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标准 D.开辟了全新的选官途径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复试制度打击了“进士中权贵子弟”,淘汰的是权贵子弟中艺业尤差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养,A项正确;“革除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与人才选拔标准无关,排除C项;唐代科举复试制度属于科举制度的一部分,并不属于全新的选官途径,排除D项。【重点理解】1.历史解释——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2.唯物史观——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学的传承与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为东亚文化圈其他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一些西方国家吸收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择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品德的考察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对社会还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维度2】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作用[典例3](2024·湖南长郡中学模拟)唐朝,尚书省既参与机要决策,又掌管国家政务,但尚书令多阙而不设。对此,《新唐书》解释: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所以臣下都不再担任这一职务。但《旧唐书》中记载,李世民还担任过中书令,中书令的设置却未出现此情况。由此可知,对于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合理解释是()A.皇帝不在意中书令职位 B.借此削弱尚书省的权力C.唐朝基本遵循避讳制度 D.三省体制由此开始瓦解解析:根据材料无法判断皇帝对中书令职位的态度,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并非尚书令多阙而不设的真正原因,排除C项:唐代三省体制并未瓦解,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重点理解】历史解释——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维度3】唐朝赋税制度的变化[典例4](2023·浙江6月选考,22,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魏晋有户调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调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赋;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绢而当庸直;调则户税,各随乡土所出,岁输绢绫纯绵,其无蚕桑之处,则输布麻。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逮唐之中叶,均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摘编自万国鼎《中国田制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唐代户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调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简析租庸调制“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的原因。解析:(1)解题思路如下表所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所学知识关系“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户籍制度是均田制的基础(或均田制以户籍制度为本)“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户籍制度是租庸调制实施的依据“惟田赋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均田制度以户籍为本,籍既失实,欲不废而不能矣……均田制度坏……改为两税法矣”户籍制度、均田制遭到破坏所学知识土地兼并;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答案:(1)关系:户籍制度是均田制的基础(或均田制以户籍制度为本),户籍制度是租庸调制实施的依据,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基础。原因:土地兼并;均田制、户籍制度遭破坏、政府财政收入锐减;两税法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多角度认识唐朝的两税法(1)从实施原因上看,唐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减少。(2)从目的上看,唐朝政府是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而实施的两税法。(3)从特点上看,以资产和土地为主要纳税标准,一年分两次收税。(4)从评价上看,既有赋税制度改革、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积极性;又有土地兼并严重、大地主转嫁赋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的局限性。主题三国魏晋至隋唐思想文化的多元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维度1】魏晋至隋唐思想领域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佛、道发展较快,但这一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发展只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挑战,并没有改变儒学的主流地位。宋代儒学在发展中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和精神,形成了新的哲学体系——理学。[典例5](2024·四川蓉城名校联盟联考)唐后期以来的许多知识分子,有的从儒家经典著作中吸取抽象的义理,有的把佛、道作为异端加以排斥,更有人援法入儒、援佛入儒或援道入儒。这种现象反映了()A.儒学复兴的文化觉醒 B.学术思想的派别林立C.程朱理学的道统观念 D.儒、释、道三教和谐共存解析:题干信息强调的是唐后期知识分子对儒学的发展和对佛、道的排斥,这不能说明当时学术思想的派别林立,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程朱理学的道统观念,排除C项;材料涉及儒家知识分子排斥佛教、道教的信息,不能说明三教和谐共存,排除D项。[典例6](2023·北京等级考,16)南学与北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注重探寻玄学义理;北学严守汉儒传统,注重名物训诂。南、北儒士研习经书,偏重不同的注本(对儒家经典的注释本)。以《左传》为例,南朝流行“杜预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灵恩常引用“服虔注本”来诘难“杜预注本”,引领论辩之风。北魏有名儒“兼读杜、服,隐括(修订)两家,异同悉举”。这一时期,南北政权常互派使节,他们也往往借机相互考校儒学。隋灭陈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隋炀帝大举征召儒生,“使相与讲论得失于东都(洛阳)之下”,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其后他们大多在北方活动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和注释。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成为官方经学定本。(1)指出南北朝时期南学与北学分立的时代背景。(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儒学走向统一的过程及意义。解析:(1)据材料“南北朝时期……之分”结合所学得出国家分裂,南北朝政权对峙,南北文化交流受阻;据材料“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风”结合所学得出南方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第一小问过程,据材料“偏重不同的注本……名儒‘兼……异同悉举’……考校儒学”结合所学得出南北朝时南学与北学各偏重不同经书的注本,有名儒兼采异同,南北儒学互相交流、考校;据材料“隋灭陈后……胜出者多为南方儒士”结合所学得出隋朝完成统一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得到广泛传播;据材料“孔颖达兼采南北……官方经学定本”结合所学得出唐朝时期,孔颖达兼采南北,撰写《五经正义》并成为官方定本,南北儒学统一。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唐太宗下诏统一五经文本……定本”结合所学可从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其主流地位;为唐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奠基;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局面等角度入手。答案:(1)背景:国家分裂,南北朝政权对峙,南北文化交流受阻;南方儒学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2)过程:南北朝时南学与北学各偏重不同经书的注本,有名儒兼采异同,南北儒学互相交流、考校;隋朝完成统一后,将大量士人迁至北方,南学得到广泛传播;唐朝时期,孔颖达兼采南北,撰写《五经正义》并成为官方定本,南北儒学统一。意义:扩大了儒学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了其主流地位;为唐中期儒学复兴运动奠基;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局面。【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儒学正统地位丧失。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盛行和佛、道影响的扩大,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很大削弱。但由于儒学本质上是服务于现实政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的,其作为社会统治思想的正统地位并未丧失。【维度2】魏晋至隋唐文学艺术成就的特点及影响[典例7](2023·辽宁选考,3)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收录两汉及以前画家16人,收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家128人,其中包括顾恺之、张僧繇等杰出画家。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有()①纸张的普遍使用②门阀士族的推动③北人的大量南迁④儒家思想的影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①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已经得到广泛使用,为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故选A项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得以发展,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门阀士族的推动直接相关√③北人南迁促进了南方民族融合,有利于南方绘画艺术的发展,但材料强调的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发展的原因,而非某一地区绘画艺术发展的原因×④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正统地位,魏晋至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在中国盛行,且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代《历代名画记》收录的两汉及以前的画家人数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人数多,其中顾恺之、张僧繇是道释画的代表人物。综上分析可知,材料中变化发生的原因之一应是佛教、道教在中国的发展,而不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典例8](2024·辽宁重点中学协作体模拟)五牛图为唐代画家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史书中记载,韩滉就任宰相期间,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据此可知()①中国古代造纸工艺高于西方②重农思想主导了绘画艺术③蕴含作者鼓励重视农耕之意④画作承载丰富的历史信息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中并没有西方造纸工艺的信息,没有对比无法得出中国古代造纸工艺高于西方,①错误;绘画艺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导了”表述过于绝对,②错误;据材料“五牛图为唐代画家韩滉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韩滉就任宰相期间,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可知,韩滉将鼓励农耕的意愿表达在绘画中,③正确;通过画作内容可知作者重视农业发展,从印章可窥知文字演变,从题字内容可探知当时历史信息,以及纸张的质量可研究造纸术等,因而画作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④正确。D项符合题意。【重点理解】1.历史解释——综合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1)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崇佛和反佛斗争激烈,儒、佛、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2)体现民族交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3)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此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迥异。2.历史解释——唐代文化的三个基本特点(1)文化体系庞大完整,发展程度高。唐文化体系中,基本覆盖了当时世界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发达程度居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2)唐代文化极具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有保持自己特性的信心和吸收消化其他文化内容的能力;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开明态度,唐朝政府还设专门机构掌管对外文化交流事务。(3)唐文化具有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世界、不僵守古制的特征。【维度3】书法艺术发展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拟定论题论证类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的图片、文字等信息,寻找合适的角度,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进行论证。该题型的设问语一般为“提取……信息,自拟论题”。具体解题步骤如下:[典例9](2023·河北选考,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书法源于实用的汉字书写,逐渐成为一门表现汉字形体美韵的书写艺术。下表为各时期汉字、书法发展概况。时期汉字、书法发展概况商甲骨文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字西周通行金文;晚期使用正体大篆春秋战国使用小篆、鸟书、凤书、龙书、虫书等书体秦统一使用小篆汉隶书取代篆书,成为应用性书体;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已经出现魏晋士族书法家引领书法潮流,草书、行书、楷书流行唐选官要求“楷书遒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名家,影响深远宋北宋书法注重意趣;南宋书法受理学影响,信奉“心正则笔正”元书法呈现复古现象,以赵孟頫为代表明明初,朝野盛行“台阁体”;晚明,徐渭、董其昌等人的书法表现出个性解放意识清应科举需求,形成“馆阁体”书法;金石学大兴,碑派书法应运而生民国有学者试图以拼音文字改造汉字;传统书法日渐衰落;1943年,书学研究会成立,致力于书法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国务院推行汉字简化方案;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后多次举办全国性书法展览,并通过学术、教育、国际交流等渠道,推动书法发展与普及——摘编自丛文俊等《中国书法史》等围绕“汉字、书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解析:据“围绕‘汉字、书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一主题”可知,在提取信息与确定论题时,应揭示出汉字、书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据“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可知,可整体上把握材料,也可以就某部分或某一个时期的材料展开论述。据材料“南宋书法受理学影响,信奉‘心正则笔正’”“晚明,徐渭、董其昌等人的书法表现出个性解放意识”“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这三个信息并结合所学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表现,也极大地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得出论题为“汉字与书法的发展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按选取信息的时空先后顺序,从背景、概况、作用三个角度展开阐述。最后归纳总结,升华主题,完成表述,如中国汉字、书法表现出的美韵、气度、风格、精神等,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也丰富发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意论述过程中必须要突出汉字、书法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应做到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可以引用试题中的部分材料,但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答案:论题:汉字与书法的发展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述:南宋时期,程朱理学逐渐被确立为官方哲学,理学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故南宋时期书法信奉“心正则笔正”,而南宋书法反过来又传达了引人向上的高尚的审美趣味,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晚明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徐渭、董其昌等人的书法表现出了个性解放意识,尤其是董其昌把晋之韵、唐之法、宋之意很好地结合起来。晚明书法发扬了传统文化中优秀遗产的精髓,这也使得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意识开始走向真性情化;近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入侵和救亡图存的需要,传统书法日渐衰落,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之后多次举办全国性书法展览,并通过学术、教育、国际交流等渠道,推动书法发展与普及,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总之,中国汉字、书法表现出的美韵、气度、风格、精神等,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也丰富发展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理解】家国情怀——王羲之与《兰亭序》《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用笔方圆结合,刚柔兼济,既严谨又潇洒,传为王羲之醉酒后的作品;醒来后王羲之又写多幅,均无第一幅的神韵,可以说至今无人可与之比肩。兰亭序所代表的姿媚瘦硬的笔风,在后世极为流行,所谓“学书先学王”。《兰亭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通篇语言流畅,不勉强藻饰、通俗自然,结合骈句、骈散,堪称历代名篇。主题“古典时代”——西方学者视角下的西周至魏晋【维度】“中国古典学”与“古典时代”的认识内容类试题的设问中多含有“内容”“措施”“观念”“表现”“内涵”等词语,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进行归纳、辨别的能力,解题时对材料信息的提炼、转化是关键。具体解题步骤如下:[典例10](2023·海南选考,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古典”指以“六经”为代表的先秦典籍。《史记》太史公曰:“书缺有间矣。”唐司马贞解释说:“言古典残缺有年载,故曰有间。”《后汉书》称孝明皇帝“垂情古典,游意经艺……正坐自讲,诸儒并听”。有学者提出,对“中国古典”的学术研究可称为“中国古典学”,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以《汉书·艺文志》中所列六类书目为代表。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如陶玉石器上的刻划文字、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两汉今古文以及相关的音韵学、训诂学,以汉代的《尔雅》《释名》《说文解字》为代表。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统合研究“中国古典”,如古代文明、思想文化、学术史研究等。有西方学者认为,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进入古典时代后,技术发展使得农业和整个文明的扩展速度与强度都大大超越过去。秦汉帝国确立了其后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要素。该文明要素的结构不仅包括庞大的官僚体系和国内服务系统,还包括把这个广大的文明连接起来的道路和运河,支持着农业基础的灌溉网络,以及保护中国内地免于游牧民族袭扰的庞大的边墙。正如这些成就所表明的,中华文明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明之一。——摘编自《百年考古推动中国古典学步入黄金时代》《全球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典学”的研究对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在“古典时代”的开创性贡献。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它至少涵盖三个层面。其一,商周文献、诸子之学、秦汉典籍……其二,与典籍相关的文字学……其三,以传世经典与文字资料为线索,充分利用考古资料……学术史研究等”→先秦及秦汉典籍;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资料等。第(2)问,根据材料“从西周到魏晋时期为中华文明的‘古典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归纳。答案:(1)研究对象:先秦及秦汉典籍;文字学、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考古资料等。(2)贡献:宗法分封制,中央集权制,统一多民族国家;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甲骨文、金文等;百家争鸣,儒学成为主流思想;长城的修建等。【重点理解】历史解释——古典时代古典时代是西方史学研究概念。古典时代(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古希腊历史上重要的历史时代。分两个时段,前期是民主城邦的繁荣昌盛时代,后期城邦制度则盛极而衰。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起点是希腊与波斯的战争,希腊各邦战胜波斯后,彼此互相争霸。至前431年,斯巴达和雅典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元气大伤,此后爱奥尼亚起义,斯巴达衰落,而马其顿则在北方兴起。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战役之后,希腊各邦正式被马其顿所控制,古典时代结束。1.(2023·广东选考,3)下表的变化反映了()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19.1%32.9%东晋78.4%7.4%14.2%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解析:据图表信息,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中,高门士族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当时士族门阀政治盛行,专制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故选D项。答案:D2.(2022·湖南选考,3)据下表可知()时间事件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废除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始置进士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恢复九品中正制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A.世家大族没落B.科举制存在严重弊端C.门阀观念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相关内容。材料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被废除,虽然中间有所恢复但最终还是被废除,是因为作为维护士族特权工具的九品中正制随着世家大族的衰落,不再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科举制的弊端主要显现于明清时期,如“八股文”等使科举制成为统治者钳制人们思想和巩固统治的工具,B项不正确;门阀观念呈现逐渐弱化的趋势,C项不正确;九品中正制第二次被废除后就被科举制取代,“仍可延续”不符合史实,D项不正确。答案:A3.(2022·广东选考,3)下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解析:图示内容显示北齐时期的一系列政府机构到隋唐时期形成了六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划分使中央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故选D项;图示内容主要体现的是中央机构分工更加明确,并不能体现中枢决策权的加强,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避免了”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隋唐行政机构分工更加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答案:D1.(2024·河北邯郸模拟)唐代科举主试官可依据举子平日成就与声望决定是否录取。进士科的录取以文辞优劣为标准,应试举子重视新鲜题材,尽可能将个人创作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司(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此之谓“行卷”。由此可见,唐代的科举()A.推动了考试的公正公平B.进士科选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