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磴口县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内蒙古磴口县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内蒙古磴口县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内蒙古磴口县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内蒙古磴口县中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内蒙古磴口县中考历史五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使英国生产力迅速提高B.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C.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D.工业革命加快了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2.如下图是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3.中世纪西欧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对这句谚语理解正确的是A.城市经济发展速度非B.许多西欧城市拥有自由和自治权C.西欧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D.西欧城市规模很大4.下图旗帜所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宗旨是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等。该国际组织是A.北约 B.世界贸易组织C.联合国 D.欧洲联盟5.观察下面中国古代史朝代线索,对于其的叙述,符合史实的一组是①A朝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②B朝代在统治后期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③C朝代统治末年火药外传④D朝代统治者初期采用了重武轻文的措施,加强了皇权专制⑤E朝代完成统一与A朝代的建立相距了1491年⑥F朝推行文字狱,阻碍了社会的进步A.①②⑥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⑤6.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先进知识分子A.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发动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等武装起义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C.发动“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统治D.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掀起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7.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②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③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⑤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8.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了A.变法违背民意B.变法深入贯彻C.变法遇到阻力D.变法宣告失败9.在《告同胞书》4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A.尊重两岸制度差异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D.加强两岸经贸往来10.“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畅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段《航海日志》应当出自A.哥伦布B.达伽马C.郑和D.麦哲伦11.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材料反映的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是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B.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C.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D.强大的物质保障12.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A.农奴是廉价的劳动力B.工业革命发展滞后C.奴隶贸易非常繁盛D.缺乏自由的劳动力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保险人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让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一出自什么文件?这个文件的作者是谁?该文件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恩格斯的这段话,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该历史事件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14.通过世界史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清从中选一位以表格形式列出他们的主要成就15.这次革命从发明珍妮机开始,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为资本主义的巩固打下了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进行?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一、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性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后强大起来的英国,对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发动侵略,把他们变化殖民地或半殖地,客观上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的史实。ACD对材料理解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化,所以B不正确,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2、D【解析】

据“苏、美、英、法四国1928~1936年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图”可知,④折线图工业发展不断迅速提高,反映了1928﹣1936年苏联工业生产指数变化趋势。苏联在1928﹣﹣1937年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重点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工业总产值迅速提高。因而题干④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苏联(俄)工业产值增减情况。A、B和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自由”是市民阶级的合法身份,它不仅是一个人的特权,而且是城市土地所具有的地区特权,就像庄园土地上的奴隶制度一样。逃亡的农奴只要在城市范围内居住一年零一天而不被抓获,就可获得自由。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4、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是联合国的会徽,地球和橄榄枝象征着用和平包围着整个地球,表达了人们渴望世界和平、团结的愿望。1945年联合国成立,其宗旨是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等,故C符合题意;北约、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5、A【解析】

根据图片可知A是秦朝,并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所以①符合史实,必选,因此可以排除B选项。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B是东汉,东汉统治后期出现了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所以②符合史实,必选,因此可以排除C、D选项。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C是唐朝,火药外传是在唐朝之后,所以③不符合史实。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D是宋朝,统治者初期采用了重文轻武而不是重武轻文的措施,所以④不符合史实。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E是元朝,元朝完成统一与A朝代秦朝的建立相距了1492年而不是1491年,所以⑤不符合史实。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F是清朝,清朝推行了文字狱和八股取士,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所以⑥符合史实。综上所述,本题选A。【点睛】本题选项属于组合型,一般用排除法可尽快选出答案。6、D【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为了反对“旧的观念、旧的礼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人们的思想。ABC项与题意不符,D项符合题意,故选D。7、C【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型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①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商朝时期的典型青铜器代表,清朝时期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不属于题干的时间范围,应该排除①⑤。所以答案选C【点睛】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8、B【解析】根据题干的“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在秦国得到贯彻执行。故B符合题意;变法违背民意、变法遇到阻力和变法宣告失败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解析】

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B项正确。AD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说法错误,大陆实行和平统一政策,但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排除ACD,故选B。10、A【解析】

由题干材料关键信息“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资助下,从西班牙起程,走向西的海路,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航行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自己到达了亚洲的印度,所以称当地居民为印第安人,实际上哥伦布发现了一个原来不被欧洲人所知的新大陆,故A符合题意。达伽马是向东航行到达印度,故B不符合题意。郑和是受明成祖的派遣,到达亚非众多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麦哲伦是在哥伦布之后,实现了环球航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共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根据材料“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可知,材料体现了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的支撑有关,故B项正确。AC是长征胜利的原因之一,但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2、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美国独立战争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和南方种植园经济都发展起来,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而南方种植园使用了大量奴隶,造成北方劳动力缺乏,工业发展缓慢,只有解放黑人奴隶才能获得自由劳动力;俄国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者中近一半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农奴,他们没有劳动积极性,生产效率低,致使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国家。因此,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缺乏自由的雇佣劳动力,只有解放黑人和农奴才能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D项符合题意;农奴是俄国农奴制下廉价的劳动力,A项不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工业革命,B项不合题意;美国南方奴隶贸易繁盛,使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更多的自由劳动力,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点睛:“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解题的关键。材料“19世纪初,俄国全国人口中农奴占很大比重。农奴世代被来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美国由于种植园使用大量奴隶从事棉花种植,利润丰厚,因此南方的奴隶贸易非常繁盛。”反映了俄国的农奴制、美国南方的奴隶制,限制了人身自由,使资本主义的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可确定答案。二、简答题(共3小题,满分26分)13、(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文艺复兴。(4)人文主义精神。【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出自《共产党宣言》。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以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根据材料“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产生了巨人,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弘扬和宣传了人文主义精神。14、如近代艺术家名称国家称谓代表作品达·芬奇意大利画家《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可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