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商丘名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的三十一个君主中,真正被尊为天下共主者,只有六人,他们所赖以发号施令的,不过是本部族人口较多,兵力较强而已;但西周则不同,周天子不但实现了“天下共主”的权力认同,而且还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国家。这一政治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渐构建 B.宗法分封制度确立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控 D.家国一体亲贵合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与商代相比,周天子能实现天下共主的权力认同,主要原因是宗法分封制度的建立。周天子通过宗法分封制度,确立和巩固了自己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B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的构建始于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排除A项;“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控”是郡县制的作用,排除C项;“家国一体亲贵合一”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2.较之春秋战国,秦朝的商业文书数量大幅增加,文书种类也逐渐丰富,其条理规范更是趋于完备;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商业文书体系初步形成,并对后世的商业文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可用来说明()A.国家统一有利于商业发展 B.全国范围贸易网络逐步形成C.商人的契约意识有所提高 D.秦朝重视商业的立法和规范〖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而且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这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信息相符合,A项正确;明清时期全国范围的贸易网络逐步形成,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商业发展,没有涉及商人的契约意识,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而且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到商业立法,排除。故选A项。3.春秋时期的历史名人大多既掌管民政,又带兵打仗,而到了战国时期,诸国的文官和武官大多做了区分,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这表明,战国时期()A.贵族势力逐渐衰落 B.职业官僚开始形成C.专制皇权有所强化 D.文官政治日趋成熟〖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贵族势力较大,贵族作为封君,掌握民政、军事的权力,而战国时期贵族势力逐渐衰落,君主用官僚取代贵族,官僚区分文武,职业官僚开始形成,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强调权力阶层变动导致官僚政治开始形成,并非贵族势力逐渐衰落,排除A项;战国尚无皇帝,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文官政治指的是文官高于武官,文官掌握行政系统,而战国如秦国是军功爵位制,武官更强势,排除D项。故选B项。4.“范”是中国古代的模具,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铁范,铁范之内均铸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研究发现这些铁范中的“李”、“汜”、“山”均是当地姓氏。据此可以推断,西汉初期()A.北方的冶铁技术较为成熟 B.政府尚未实现对铁器的全面管控C.山东地区手工业高度发达 D.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越官营手工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铁范,铁范之内均铸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研究发现这些铁范中的‘李’、‘汜’、‘山’均是当地姓氏”信息可以得出,西汉初期政府允许私人铸造铁器,并未实现对铁器的专卖和全面管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私人铸造现象,仅从材料中的铁范及文字标志无法得出“冶铁技术较为成熟”,排除A项;材料仅仅提供了与山东莱芜地区铁范相关的信息,不能得出“山东地区手工业高度发达”的结论,排除C项;“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越官营手工业”发生在明朝中期以后而非西汉初期,排除D项。故选B项。5.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继出土了东汉铁农具,有锄、铲、锈、斧等。湖南出土的东汉铁农具有锄、锈、斧等;三国时期桂阳都的耒阳县(今湖南)“出铁石”,设“铁官”。这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A.江南精耕细作农业的确立 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C.南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D.江南铁犁牛耕方式的成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南北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东汉至三国时期,铁农具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这说明南方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C项正确;“江南精耕细作农业的确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是以隋唐时期曲辕犁的问世为标志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朝廷决定"九流常选",规定年未满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甘罗:战国名士)、颜(颜回),勿限年次。这一决定()A.将选官权完全收归中央 B.有助于寒门子弟的崛起C.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D.消除了士族的政治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年未满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甘罗:战国名士)、颜(颜回),勿限年次。”可知,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可知选官注重对才学考察,这有利于寒门有才之士的崛起,B项正确;将选官权完全收归中央,是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排除C项;消除了士族的政治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7.唐玄宗时,宰相科举出身者超过半数,由此引发了唐代宰相等“清望官”选拔的一个大转变,打破了秦汉以来“文武不殊途,而将相可兼任”的观念。这表明,科举制度()A.优化了官僚政治的结构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C.促进了新兴士族的崛起 D.打击了门阀贵族的势力〖答案〗A〖解析〗秦汉时期文武不分,武将可以兼任文官,但唐玄宗时这一现象得以改变,文武分职,各负其责,这有利于官僚队伍的优化,A项正确;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度促进了新兴士族的崛起,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打击了门阀贵族的势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8.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迫使以前与太祖皇帝“比肩同气”的武将接受“君臣大义”与尊卑之别,而其他所谓“宰相须用读书人”的说法,在当时更多只是一种导向。宋太祖重用文士的根本出发点在于()A.崇文抑武重建政治秩序 B.构建以文治国的国策C.推动科举取士制度发展 D.促进传统儒学的复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宋建国初,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改变唐末五代武人专权、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遵循儒家伦理纲常,根本目的是重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秩序,A项正确;B项是材料的目的之一,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CD项是宋太祖倡导武将遵循儒家伦理纲常的客观作用,不是宋太祖的根本目的,排除CD项。故选A项。9.古装剧《梦华录》讲述的是赵盼儿等女性在北宋京城开了一家茶坊,开始了现在俗称的"避袭”奋斗之旅行。而在真实的宋史上,女子经商,算得上比较常见的事。《东京梦华录》中就记录了北宋都城汴梁诸多“网红”名店,其中即有女性开办的“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这可用来说明,宋代()A.商业运行环境相对宽松 B.妇女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政府鼓励私人发展工商业 D.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女子经商比较常见,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政府实行宽松的抑商政策,理学也没有成为官方思想,因此商业环境相对宽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均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0.乾隆年间、官至闽浙总督的陈辉祖,因贪恋苏州的纷华靡丽,不愿回湖南原籍,不仅在苏州“买房一所”,而且在吴江县卢溪镇开有当铺。他这种“忍弃祖父坟墓,贪恋繁华”的行径,受到乾隆帝的严词斥责。这反映出当时的苏州()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城市以及工商业的繁荣C.重农抑商政策初步松动 D.世俗文化波及官僚队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乾隆年间、官至闽浙总督的陈辉祖,因贪恋苏州的纷华靡丽,不愿回湖南原籍,不仅在苏州‘买房一所’,而且在吴江县卢溪镇开有当铺。”可知,陈辉祖不愿回湖南原籍的主要原因在于苏州的繁华和靡丽,由于苏州城市的繁荣他才在苏州买房子,开当铺,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苏州城市及工商业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士大夫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怎样的颠覆,排除A项;清朝乾隆年间虽然商业繁荣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C项;世俗文化波及官僚队伍,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从戊戌维新起,相当一些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就是寻求根本性的整体变革。变法期间百政并举以图迅速破旧立新,正体现了这种急迫心态。而维新不成反致政变,是一个重要转折。这一转折造成的长远政治后果是()A.民主革命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B.向西方学习的目标有所变化C.清朝覆灭和千年帝制的终结 D.民主科学逐渐成为时人共识〖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维新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随之崛起,他们发动辛亥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结束了千年帝制,C项正确;近代民主革命方向发生改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排除A项;甲午战争之后,向西方学习的目标有所变化,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排除D项。故选C项。12.史料记载:郑观应所办上海织布局在开办之前,专办官务的龚寿图就任意挥霍,办事不实……李鸿章接手后掌握全厂管理大权,直至该厂结束,股东丝毫没有分红。这一记载说明近代中国()A.营商环境日益恶化 B.官督商办企业经营困难C.腐败侵蚀实体经济 D.洋务运动具有先天局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郑观应所办上海织布局在开办之前,专办官务龚寿图就任意挥霍,办事不实……李鸿章接手后掌握全厂管理大权,直至该厂结束,股东丝毫没有分红”可知,近代洋务企业存在封建势力干涉,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说明腐败侵蚀实体经济,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营商环境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上海织布局的情况,无法说明整个官督商办企业经营困难,排除B项;洋务运动先天局限是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排除D项。故选C项。13.1953—1957年期间各年度的各级预算编制草案等文件揭示,这一时期财政工作的重心始终是增加收入积累资金。1953——1957年间,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支出,中央占比均在70%以上,地方占比则在30%以下,中央在财政收支、财政管理权限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一财政体制()A.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B.旨在巩固新生的政权C.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D.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答案〗C〖解析〗由材料1953-1957可知是一五计划时期,因此这一财政体制的形成旨在服务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排除A项;建国初期的统一全国财政,土地改革等巩固了政权,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经济建设,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排除D项。故选C项。14.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创建了三级会议。第三等级是“一切不属于贵族的人,统称为‘平民’”,其中包括金融家、港口的船主、城里的富商、律师、医生、教授、雇工作坊主,甚至包括手工工匠、帮工等。这表明()A.城市利益得到重视 B.城市自治兴起C.王权开始高于教权 D.议会制度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级会议主要成员是“平民”,由“金融家、港口的船主、城里的富商、律师、医生、教授、雇工作坊主,甚至包括手工工匠、帮工”组成的城市市民代表是三级会议的主要成员,当时能够出现对政治产生影响的三级会议,说明市民阶级的力量壮大,国王开始重视市民阶级,城市利益得到了重视,A项正确;公元11世纪以后,法国市民们利用分裂割据,王权与各封建主矛盾尖锐的机会取得了城市自治权,城市自治兴起,排除B项;14世纪初的法国,教权高于王权,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现代意义上的议会民主制可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材料未涉及“议会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15.1506年9月25日,威尼斯一对青年男女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风光无限、贵客如云,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装饰奢华的礼堂中摆满了各种珍馐美味,席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助兴,这场婚礼也成了当时奢侈之风的缩影。该婚礼折射出当时的意大利社会A.财富增长人性欲望较为自由 B.工商业资本主义高度繁荣C.率先冲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D.商业中心的地位坚不可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奢侈之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意大利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的结果,A项正确;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状态,排除B项;C项是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地区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非体现商业的中心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6.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这一变化反映了()A.质询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 B.议会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C.分权制衡保障民主与决策科学 D.议会成权力中心掌握国家实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体现的是议会从1721年至1835年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不断制度化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质询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历史现象,而非本质,排除A项;制衡是双向的,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彼此制衡,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也无从体现“议会成权力中心掌握国家实权”,材料只是体现议会对行政权的监督,排除D项。故选B项。17.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太平洋自由贸易骤兴。欧美国家以清帝国的庞大商业市场为中心,在既有的欧洲和东方海上贸易网络基础上,开辟出直接联通大洋两岸的北太平洋国际贸易商路,北太平洋由此被纳入近代世界经济体系。这一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 B.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空前加快 D.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加剧〖答案〗B〖解析〗由材料“在既有的欧洲和东方海上贸易网络基础上,开辟出直接联通大洋两岸的北太平洋国际贸易商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大西洋航路受到挑战,B项正确;A项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按不符,排除A项;C、D项出现在20世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18.“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C.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 D.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种作物的传播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排除D项。故选C项。19.18世纪以后,天花接种首先从英国传人北美。民众在天花爆发时求助于它,殖民地和地方政府也不断规范和推广这一技术。为了更好实施接种,各地相继建立天花接种医院,以避免接种可能带来的传播天花的风险。天花接种技术在北美的推广()A.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 B.推动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C.消除了天花对人类健康危害 D.极大提高了当地政府的职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为了更好实施接种,各地相继建立天花接种医院,以避免接种可能带来的传播天花的风险。”可知天花技术在北美的推广有利于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医学技术,排除B项;“消除了天花对人类健康危害”此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当地政府职能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20.夜生活是一种夜间经济,也是由经济活动支撑起来的一种社交生活。到19世纪末,夜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欧洲社会流行起来。在夜生活已经铺开的地方,黑夜不再漫长,不再让人煎熬和恐惧,反而成为一天中最有生活情调的时段。夜生活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消费主义的兴起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西方人文主义的高涨 D.大众生活方式的变化〖答案〗B〖解析〗夜生活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材料提到19世纪末期夜生活在欧洲流行,根本原因在于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电灯等照明技术的发明使夜生活成了可能,B项正确;欧洲消费主义的兴起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人文主义的高涨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项;题干设问要求分析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1.电子商务是消费者与销售者双方的网络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在线电子支付活动以及商务活动的一类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1998年,电子商务开始在中国兴起,并不断发展,创造出诸如淘宝、京东等著名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的兴起()A.突破了商品交易的时空障碍 B.降低了商品服务的费用C.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 D.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A〖解析〗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商品交易时空的限制,A项正确;电子商务并没有降低商品服务费,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排除C项;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是商品、资本在全球的流通,排除D项。故选A项。22.今天,美国和英国等国家人口分布的一个最突出的趋势,是人们定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和邻近的农村,即外城。人们通常在外城生活,在城市中心城区工作,一个更广阔的城市业已出现。这一现象()A.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B.加大了城乡之间的隔阂C.推动了城市交通事业的进步 D.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人们通常在外城生活,在城市中心城区工作……”,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状况需要交通工具作辅助,进而推动了城市交通事业的进步,C项正确;材料现象与贫富差距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现象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排除B项;“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资源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该学者意在强调()A.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 B.货币和贸易体系急需构建C.区域集团化受到诸多挑战 D.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资源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货币和贸易体系已经构建,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4.2004年英国政府明确规定高级文官任期一般不超过四年,在招收文官时,向妇女,少数族裔、残疾人倾斜。目前,文官系统中妇女的比例达到51%,少数族裔文官的比例为5.4%,超过英国劳动力中少数族裔的平均比例。残疾人文官的比例为1.6%,也不低于其他企业和部门的比例。这些做法()A.保障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持续 B.旨在提高广大妇女的政治地位C.导致了文官人数的急剧膨胀 D.有利于文官系统构成的多元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招收文官时向妇女、少数族裔、残疾人倾斜”可知通过这些做法,有利于文官系统构成的多元化,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文官系统构成的多元化,并没有涉及文官制度的作用和妇女地位是否提高,排除A、B两项;材料主旨强调文官系统的构成,无法得出文官人数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千百年来的王朝统治者多实行积极的粮食储备政策,广泛营建官方和民间仓廪,形成了“积贮为国本”的态势。《礼记·王制》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直观表述出粮食储存与国家政权存续之间的关系。从储粮数量上看,国家官仓在全国粮食总储量中占比大,体现为官营仓廪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改良粮食加工及储存技术,营建多种类型的储粮设施,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粮食储备调节机制。粮食储备作为农业生产及社会发展变革的调节器,可以用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灾年的有效供给,同时将粮食储备以赈贷的形式发放,成为农民从事农业再生产的储备周转资源。可以说,中国古代仓廪制度经过长期的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之一,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维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功不可没。材料二汉唐时期都将粮食视为国家管控的战略物资,以国有官营的方式统一管理粮食调运、中转、分配。汉唐用以储备粮谷的官方和民间仓廪种类繁多,形成了仓、廪、庾、国、窖等十余种仓储类型。各类型储粮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对维系政权稳定、救荒赈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代官仓中广泛采用了地面房式仓的做法,虽然唐代至今未有涉及地面房式仓的考古成果发现,但从宋刻唐太极宫图残石中对太仓的刻画描绘与留存至今与唐代基本同期的日本正仓院中正仓的仓储形式,或能间接显示出唐代应也采用地面房式仓的储粮做法。汉唐时期的储粮形式中呈现出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交织并存的演进历程。汉唐以来形成了以常平仓、正仓、太仓、军仓为代表的官方“集中存贮”和以义仓、社仓为代表的民间“分散存放”现象。皇家仓廪因其重要性与规模性,承担了更为广泛的赈济职责;而民间系统则有效弥补了在官方难以维系时的不足,显示出对于百姓生活的保障属性。——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国河、王祖远《光明日报:汉唐时期储粮制度和方式之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储粮制度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储粮制度的相同之处,并分析造就这些相同之处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点:以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为出发点;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官方主导,统治者重视;官方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不断完善发展,机制成熟;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等功能。(2)相同之处:都把粮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予以管控;广泛采用多种储粮方式;均使用地面房式仓;储粮形式都体现了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并存的模式;都体现了国家意志。主要原因:汉唐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汉唐时期中央集权政体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解析〗【小问1详析】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王朝统治者多实行积极的粮食储备政策,……形成了‘积贮为国本’的态势”、“直观表述出粮食储存与国家政权存续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可得出,以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为出发点;根据材料一中的“千百年来”、“《礼记·王制》载”等信息可得出,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中的“从储粮数量上看,国家官仓在全国粮食总储量中占比大,体现为官营仓廪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信息可得出,官方主导,统治者重视;根据材料一中的“广泛营建官方和民间仓廪”信息可得出,官方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改良粮食加工及储存技术,营建多种类型的储粮设施,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粮食储备调节机制”信息可得出,不断完善发展,机制成熟;根据材料一中的“粮食储备作为农业生产及社会发展变革的调节器,可以用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灾年的有效供给,同时将粮食储备以赈贷的形式发放,成为农民从事农业再生产的储备周转资源。可以说,中国古代仓廪制度经过长期的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之一,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维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功不可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等功能。【小问2详析】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二中的“汉唐时期都将粮食视为国家管控的战略物资,以国有官营的方式统一管理粮食调运、中转、分配”信息可得出,都把粮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予以管控;根据材料二中的“汉唐用以储备粮谷的官方和民间仓廪种类繁多,形成了仓、廪、庾、国、窖等十余种仓储类型”信息可得出,广泛采用多种储粮方式;根据材料二中的“汉代官仓中广泛采用了地面房式仓的做法,虽然唐代至今未有涉及地面房式仓的考古成果发现,但从宋刻唐太极宫图残石中对太仓的刻画描绘与留存至今与唐代基本同期的日本正仓院中正仓的仓储形式,或能间接显示出唐代应也采用地面房式仓的储粮做法”信息可得出,均使用地面房式仓;根据材料二中的“汉唐时期的储粮形式中呈现出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交织并存的演进历程”信息可得出,储粮形式都体现了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并存的模式;根据材料二中的“各类型储粮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对维系政权稳定、救荒赈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皇家仓廪因其重要性与规模性,承担了更为广泛的赈济职责”等信息可得出,都体现了国家意志。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得出,汉唐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汉唐时期中央集权政体都得到发展和完善;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的100年里,工业化使很多欧洲国家资产阶级的影响不断增长。从1815年到1914年,官吏、教师、金融家、律师、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在挪威人口中所占比例从6%增至22%,这些人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社会阶级,他们最初通过各种交往形式结成社会群体,比如19世纪的阅读圈子、咖啡馆、社交俱乐部或文化组织。身为中产阶级一员意味着不仅识字,还拥有文凭,最好是高中和大学或职业资格证书都有,参加各种团体、恶善事业或社会开展的活动,有足够的收入在环境宜人的郊区买一栋别墅或一套舒适的公寓房子。赢得社会地位不是靠爵位或世袭,而是凭个人奋斗、品德高尚、生活方式和“体面”的外在表现。19世纪初,形形色色的中产阶级人士仍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诸多方面也是政治中坚力量,但他们越发感到,必须与社会底层成员分享权力。——摘编自西蒙·普莱斯等《企鹅欧洲史》材料二186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430万初等教育适龄儿童中,有近200万人处于失学状态,而当时英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使其普及义务教育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这种紧迫感使英国议会在1870年和1876年先后通过了两部教育法,规定实行强制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责令教育官员定期巡察公立学校运作状况,以保证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教学秩序。1870-1880年间,英国建立公立小学近4000所,缓解了普通劳工子女的入学问题。1896年教育法进一步将初等教育改为免费教育,大大减轻了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原来在工厂、作坊或街头的孩童进入一种专业化的"学习空间",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更加系统和彻底地区隔开来。尤为重要的是,现代学校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看重儿童的经济价值,而是更加重视其身心健康和成长价值。在英国政府的积极干预下,英国初等教育就这样得到了普及。——摘编自《光明日报:许志强:十九世纪英国儿童福利的演进》(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给欧洲社会带来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普及初等教育的历史背景。〖答案〗(1)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繁荣;造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推动了欧洲社会改革运动的开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调整;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使民主和平等意识深入人心;推动了中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但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2)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客观上需要更多有知识、懂技能的新型劳动者;19世纪后期,随着德国、美国的日益崛起,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英国政府的积极干预;〖解析〗(1)影响:可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从经济上来说,工业化的进步使欧洲社会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促进了欧洲各国的经济繁荣;从政治上来说,推动了欧洲社会改革运动的开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调整;从思想上来说,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使民主和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并根据材料一“19世纪的100年里,工业化使很多欧洲国家资产阶级的影响不断增长。”和材料一“19世纪初,形形色色的中产阶级人士仍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诸多方面也是政治中坚力量,但他们越发感到,必须与社会底层成员分享权力。”并结合所学可知,造成了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推动了中产阶级文化的兴起,但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2)背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61年”“1896年”并结合所学可推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客观上需要更多有知识、懂技能的新型劳动者;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德国、美国的日益崛起,使得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根据材料二“在英国政府的积极干预下,英国初等教育就这样得到了普及。”可推出英国政府的积极干预。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有的公共卫生护理是近期发展的成果,但其根源却可追溯至遥远的过去。其中之一便来自启蒙运动的教海,即期望通过向穷人们提供能够让他们自救的信息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另一个则是向生病的穷人提供医疗和护理的患善传统。正是由于这两者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和卫生背景下的相互作用,英国、美国的公共卫生护理逐步发展起来。19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一些社区做出了努力,在有组织的基础上为患病的穷人提供家庭护理。同时、健康家访作为公共卫生护理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也于19世纪60年代率先在英国兴起,20世纪初,许多城镇都拥有了自己的健康家访员。英美公共卫生护理发展的一个趋势,最初可见于专科护理活动,但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其他类型的护理活动也得到了发展,并融入公共卫生护理的主流。例如,1908年,由于国家规定学校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性体检以及教育委员会的不断督促,英国诞生了学校护士一职。于是乎,结核病护士、骨科护士、市立助产士等也相继诞生。近年来,虽然有些工作如助产士等仍具有专业性,但公共卫生护士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综合化。材料二1904年,据估计,仅在纽约就有六七万儿童挨饿上学,而且很多时候,学童课业表现不佳是由营养不良引起的。1908年,学校午餐运动在纽约发起,费城、芝加哥和其他中心城市纷纷效仿纽约,也为贫困儿童提供食物补给。纽约市卫生局的约瑟芬·贝克医生在1917年指出,在纽约的学校中,大约有21%的儿童营养不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补充膳食的工作。1918年,根据托马斯·伍德博士的估计,美国有15%至25%的学童有这样的问题。1935年,联邦剩余物资公司在重组后采取了一项积极的方案来减少剩余农产品。这个方案的内容之一就是学校午餐计划。到1938年底,有45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参与了该计划,在运行的五年中,总共约有1.3亿份饭菜提供给了学童。毫无疑问,这项计划在改善儿童健康方面产生了直接效益。同时,营养教育也得到了重视,这个科目在1918年被纳入公立学校的课程,并在此后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常规部分。《1946年全国学校午餐法》使这种发展成为正式文书,该法案为各州执行的学校午餐计划提供资助。——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乔治·罗森《公共卫生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期西方公共护理事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并概括西方公共护理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学校午餐制度在美国兴起的历史背景。〖答案〗(1)主要趋势: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启蒙运动等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传统慈善思想的影响;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2)长期营养不良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进步人士的努力;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推动。〖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材料“近年来,虽然有些工作如助产士等仍具有专业性,但公共卫生护士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综合化”可知主要趋势为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来自启蒙运动的教海,即期望通过向穷人们提供能够让他们自救的信息来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向生病的穷人提供医疗和护理的患善传统”可知原因为启蒙运动等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传统慈善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健康家访作为公共卫生护理的另一个发展方向,也于19世纪60年代率先在英国兴起,20世纪初,许多城镇都拥有了自己的健康家访员。英美公共卫生护理发展的一个趋势,最初可见于专科护理活动,但在过去的三四十年中,其他类型的护理活动也得到了发展,并融入公共卫生护理的主流”可知原因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有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1904年,据估计,仅在纽约就有六七万儿童挨饿上学,而且很多时候,学童课业表现不佳是由营养不良引起的。”可知长期营养不良严重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绩;根据材料“纽约市卫生局的约瑟芬·贝克医生在1917年指出,在纽约的学校中,大约有21%的儿童营养不良,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补充膳食的工作。1918年,根据托马斯·伍德博士的估计,美国有15%至25%的学童有这样的问题。”可知进步人士的努力;根据所学可知3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和罗斯福新政的推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代的三十一个君主中,真正被尊为天下共主者,只有六人,他们所赖以发号施令的,不过是本部族人口较多,兵力较强而已;但西周则不同,周天子不但实现了“天下共主”的权力认同,而且还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国家。这一政治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中央集权体制的逐渐构建 B.宗法分封制度确立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控 D.家国一体亲贵合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与商代相比,周天子能实现天下共主的权力认同,主要原因是宗法分封制度的建立。周天子通过宗法分封制度,确立和巩固了自己作为天下共主的地位,B项正确;中央集权体制的构建始于战国时期,形成于秦汉,排除A项;“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控”是郡县制的作用,排除C项;“家国一体亲贵合一”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2.较之春秋战国,秦朝的商业文书数量大幅增加,文书种类也逐渐丰富,其条理规范更是趋于完备;也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商业文书体系初步形成,并对后世的商业文书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可用来说明()A.国家统一有利于商业发展 B.全国范围贸易网络逐步形成C.商人的契约意识有所提高 D.秦朝重视商业的立法和规范〖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而且统一了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这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商业的发展,与材料信息相符合,A项正确;明清时期全国范围的贸易网络逐步形成,排除B项;材料主旨强调国家统一有利于商业发展,没有涉及商人的契约意识,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而且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到商业立法,排除。故选A项。3.春秋时期的历史名人大多既掌管民政,又带兵打仗,而到了战国时期,诸国的文官和武官大多做了区分,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这表明,战国时期()A.贵族势力逐渐衰落 B.职业官僚开始形成C.专制皇权有所强化 D.文官政治日趋成熟〖答案〗B〖解析〗春秋时期贵族势力较大,贵族作为封君,掌握民政、军事的权力,而战国时期贵族势力逐渐衰落,君主用官僚取代贵族,官僚区分文武,职业官僚开始形成,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强调权力阶层变动导致官僚政治开始形成,并非贵族势力逐渐衰落,排除A项;战国尚无皇帝,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C项;文官政治指的是文官高于武官,文官掌握行政系统,而战国如秦国是军功爵位制,武官更强势,排除D项。故选B项。4.“范”是中国古代的模具,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铁范,铁范之内均铸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研究发现这些铁范中的“李”、“汜”、“山”均是当地姓氏。据此可以推断,西汉初期()A.北方的冶铁技术较为成熟 B.政府尚未实现对铁器的全面管控C.山东地区手工业高度发达 D.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越官营手工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山东莱芜出土了西汉初期的二十四件铁范,铁范之内均铸有‘李’、‘汜’、‘山’等文字标志。研究发现这些铁范中的‘李’、‘汜’、‘山’均是当地姓氏”信息可以得出,西汉初期政府允许私人铸造铁器,并未实现对铁器的专卖和全面管控,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私人铸造现象,仅从材料中的铁范及文字标志无法得出“冶铁技术较为成熟”,排除A项;材料仅仅提供了与山东莱芜地区铁范相关的信息,不能得出“山东地区手工业高度发达”的结论,排除C项;“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越官营手工业”发生在明朝中期以后而非西汉初期,排除D项。故选B项。5.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继出土了东汉铁农具,有锄、铲、锈、斧等。湖南出土的东汉铁农具有锄、锈、斧等;三国时期桂阳都的耒阳县(今湖南)“出铁石”,设“铁官”。这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A.江南精耕细作农业的确立 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C.南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D.江南铁犁牛耕方式的成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东汉至三国时期的南北农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东汉至三国时期,铁农具在江南地区得到推广,这说明南方农业技术水平得到提升,C项正确;“江南精耕细作农业的确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仅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南方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没有体现出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技术的成熟是以隋唐时期曲辕犁的问世为标志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6.南朝梁武帝天监四年(505年),朝廷决定"九流常选",规定年未满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甘罗:战国名士)、颜(颜回),勿限年次。这一决定()A.将选官权完全收归中央 B.有助于寒门子弟的崛起C.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完善 D.消除了士族的政治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年未满三十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若有才同甘(甘罗:战国名士)、颜(颜回),勿限年次。”可知,不通一经者不得为官,可知选官注重对才学考察,这有利于寒门有才之士的崛起,B项正确;将选官权完全收归中央,是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排除C项;消除了士族的政治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7.唐玄宗时,宰相科举出身者超过半数,由此引发了唐代宰相等“清望官”选拔的一个大转变,打破了秦汉以来“文武不殊途,而将相可兼任”的观念。这表明,科举制度()A.优化了官僚政治的结构 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C.促进了新兴士族的崛起 D.打击了门阀贵族的势力〖答案〗A〖解析〗秦汉时期文武不分,武将可以兼任文官,但唐玄宗时这一现象得以改变,文武分职,各负其责,这有利于官僚队伍的优化,A项正确;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水平,说法正确,但是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度促进了新兴士族的崛起,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科举制打击了门阀贵族的势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8.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迫使以前与太祖皇帝“比肩同气”的武将接受“君臣大义”与尊卑之别,而其他所谓“宰相须用读书人”的说法,在当时更多只是一种导向。宋太祖重用文士的根本出发点在于()A.崇文抑武重建政治秩序 B.构建以文治国的国策C.推动科举取士制度发展 D.促进传统儒学的复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宋建国初,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改变唐末五代武人专权、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宋太祖倡导武将读书,遵循儒家伦理纲常,根本目的是重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秩序,A项正确;B项是材料的目的之一,不是根本目的,排除B项;CD项是宋太祖倡导武将遵循儒家伦理纲常的客观作用,不是宋太祖的根本目的,排除CD项。故选A项。9.古装剧《梦华录》讲述的是赵盼儿等女性在北宋京城开了一家茶坊,开始了现在俗称的"避袭”奋斗之旅行。而在真实的宋史上,女子经商,算得上比较常见的事。《东京梦华录》中就记录了北宋都城汴梁诸多“网红”名店,其中即有女性开办的“王小姑酒店”、“丑婆婆药铺”等。这可用来说明,宋代()A.商业运行环境相对宽松 B.妇女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政府鼓励私人发展工商业 D.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女子经商比较常见,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政府实行宽松的抑商政策,理学也没有成为官方思想,因此商业环境相对宽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妇女政治地位,排除B项;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均实行重农抑商的国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0.乾隆年间、官至闽浙总督的陈辉祖,因贪恋苏州的纷华靡丽,不愿回湖南原籍,不仅在苏州“买房一所”,而且在吴江县卢溪镇开有当铺。他这种“忍弃祖父坟墓,贪恋繁华”的行径,受到乾隆帝的严词斥责。这反映出当时的苏州()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城市以及工商业的繁荣C.重农抑商政策初步松动 D.世俗文化波及官僚队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乾隆年间、官至闽浙总督的陈辉祖,因贪恋苏州的纷华靡丽,不愿回湖南原籍,不仅在苏州‘买房一所’,而且在吴江县卢溪镇开有当铺。”可知,陈辉祖不愿回湖南原籍的主要原因在于苏州的繁华和靡丽,由于苏州城市的繁荣他才在苏州买房子,开当铺,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苏州城市及工商业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士大夫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怎样的颠覆,排除A项;清朝乾隆年间虽然商业繁荣但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并未松动,排除C项;世俗文化波及官僚队伍,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从戊戌维新起,相当一些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就是寻求根本性的整体变革。变法期间百政并举以图迅速破旧立新,正体现了这种急迫心态。而维新不成反致政变,是一个重要转折。这一转折造成的长远政治后果是()A.民主革命的方向发生了改变 B.向西方学习的目标有所变化C.清朝覆灭和千年帝制的终结 D.民主科学逐渐成为时人共识〖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维新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随之崛起,他们发动辛亥革命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结束了千年帝制,C项正确;近代民主革命方向发生改变是在五四运动之后,排除A项;甲午战争之后,向西方学习的目标有所变化,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排除D项。故选C项。12.史料记载:郑观应所办上海织布局在开办之前,专办官务的龚寿图就任意挥霍,办事不实……李鸿章接手后掌握全厂管理大权,直至该厂结束,股东丝毫没有分红。这一记载说明近代中国()A.营商环境日益恶化 B.官督商办企业经营困难C.腐败侵蚀实体经济 D.洋务运动具有先天局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郑观应所办上海织布局在开办之前,专办官务龚寿图就任意挥霍,办事不实……李鸿章接手后掌握全厂管理大权,直至该厂结束,股东丝毫没有分红”可知,近代洋务企业存在封建势力干涉,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说明腐败侵蚀实体经济,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营商环境无关,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上海织布局的情况,无法说明整个官督商办企业经营困难,排除B项;洋务运动先天局限是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排除D项。故选C项。13.1953—1957年期间各年度的各级预算编制草案等文件揭示,这一时期财政工作的重心始终是增加收入积累资金。1953——1957年间,无论是财政收入还是财政支出,中央占比均在70%以上,地方占比则在30%以下,中央在财政收支、财政管理权限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一财政体制()A.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B.旨在巩固新生的政权C.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D.利于国民经济的调整〖答案〗C〖解析〗由材料1953-1957可知是一五计划时期,因此这一财政体制的形成旨在服务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在1952年已经完成,排除A项;建国初期的统一全国财政,土地改革等巩固了政权,这一时期主要是进行经济建设,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排除D项。故选C项。14.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创建了三级会议。第三等级是“一切不属于贵族的人,统称为‘平民’”,其中包括金融家、港口的船主、城里的富商、律师、医生、教授、雇工作坊主,甚至包括手工工匠、帮工等。这表明()A.城市利益得到重视 B.城市自治兴起C.王权开始高于教权 D.议会制度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级会议主要成员是“平民”,由“金融家、港口的船主、城里的富商、律师、医生、教授、雇工作坊主,甚至包括手工工匠、帮工”组成的城市市民代表是三级会议的主要成员,当时能够出现对政治产生影响的三级会议,说明市民阶级的力量壮大,国王开始重视市民阶级,城市利益得到了重视,A项正确;公元11世纪以后,法国市民们利用分裂割据,王权与各封建主矛盾尖锐的机会取得了城市自治权,城市自治兴起,排除B项;14世纪初的法国,教权高于王权,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现代意义上的议会民主制可追溯到18世纪的英国,材料未涉及“议会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15.1506年9月25日,威尼斯一对青年男女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风光无限、贵客如云,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装饰奢华的礼堂中摆满了各种珍馐美味,席间还有丰富多彩的歌舞助兴,这场婚礼也成了当时奢侈之风的缩影。该婚礼折射出当时的意大利社会A.财富增长人性欲望较为自由 B.工商业资本主义高度繁荣C.率先冲破了教会的精神独裁 D.商业中心的地位坚不可摧〖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娘饰金戴玉、锦衣华服,奢侈之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意大利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文艺复兴的结果,A项正确;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状态,排除B项;C项是宗教改革在德意志地区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并非体现商业的中心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16.1721年,英国议会首次对行政高官进行质询。1783年,下议院议长宣布,任何议员都有权向大臣或官员提出问题,被质询者可以答复,也可以拒绝答复。1835年,质询首次出现在英国议会下院的议事程序单上,并公布于众,被质询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出答复。这一变化反映了()A.质询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 B.议会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C.分权制衡保障民主与决策科学 D.议会成权力中心掌握国家实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体现的是议会从1721年至1835年对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不断制度化的发展趋势,B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质询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趋势”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历史现象,而非本质,排除A项;制衡是双向的,题干所给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彼此制衡,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也无从体现“议会成权力中心掌握国家实权”,材料只是体现议会对行政权的监督,排除D项。故选B项。17.18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上半叶,太平洋自由贸易骤兴。欧美国家以清帝国的庞大商业市场为中心,在既有的欧洲和东方海上贸易网络基础上,开辟出直接联通大洋两岸的北太平洋国际贸易商路,北太平洋由此被纳入近代世界经济体系。这一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式形成 B.世界贸易格局发生重大变化C.经济全球化的步伐空前加快 D.资本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加剧〖答案〗B〖解析〗由材料“在既有的欧洲和东方海上贸易网络基础上,开辟出直接联通大洋两岸的北太平洋国际贸易商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传统的大西洋航路受到挑战,B项正确;A项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按不符,排除A项;C、D项出现在20世9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18.“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表明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C.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 D.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各种作物的传播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口,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亚欧社会生活,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殖民扩张,排除D项。故选C项。19.18世纪以后,天花接种首先从英国传人北美。民众在天花爆发时求助于它,殖民地和地方政府也不断规范和推广这一技术。为了更好实施接种,各地相继建立天花接种医院,以避免接种可能带来的传播天花的风险。天花接种技术在北美的推广()A.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 B.推动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C.消除了天花对人类健康危害 D.极大提高了当地政府的职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为了更好实施接种,各地相继建立天花接种医院,以避免接种可能带来的传播天花的风险。”可知天花技术在北美的推广有利于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医学技术,排除B项;“消除了天花对人类健康危害”此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当地政府职能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20.夜生活是一种夜间经济,也是由经济活动支撑起来的一种社交生活。到19世纪末,夜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已经在欧洲社会流行起来。在夜生活已经铺开的地方,黑夜不再漫长,不再让人煎熬和恐惧,反而成为一天中最有生活情调的时段。夜生活兴起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消费主义的兴起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C.西方人文主义的高涨 D.大众生活方式的变化〖答案〗B〖解析〗夜生活主要是一种经济活动,材料提到19世纪末期夜生活在欧洲流行,根本原因在于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电灯等照明技术的发明使夜生活成了可能,B项正确;欧洲消费主义的兴起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人文主义的高涨不是其主要原因,排除C项;题干设问要求分析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1.电子商务是消费者与销售者双方的网络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在线电子支付活动以及商务活动的一类更具创新性和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商业运营模式。1998年,电子商务开始在中国兴起,并不断发展,创造出诸如淘宝、京东等著名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的兴起()A.突破了商品交易的时空障碍 B.降低了商品服务的费用C.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 D.主导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答案〗A〖解析〗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突破传统商品交易时空的限制,A项正确;电子商务并没有降低商品服务费,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经济体制的急剧转型,排除C项;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是商品、资本在全球的流通,排除D项。故选A项。22.今天,美国和英国等国家人口分布的一个最突出的趋势,是人们定居在大城市的边缘和邻近的农村,即外城。人们通常在外城生活,在城市中心城区工作,一个更广阔的城市业已出现。这一现象()A.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B.加大了城乡之间的隔阂C.推动了城市交通事业的进步 D.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人们通常在外城生活,在城市中心城区工作……”,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状况需要交通工具作辅助,进而推动了城市交通事业的进步,C项正确;材料现象与贫富差距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现象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排除B项;“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资源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该学者意在强调()A.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 B.货币和贸易体系急需构建C.区域集团化受到诸多挑战 D.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二战后)不依附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行的国家几乎肯定会发现,不依附于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国家很可能也会发现它们被挡在西方的市场和投资资源之外。因此,任何国家追求经济完全自主的代价就是自我流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货币和贸易体系已经构建,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强调的是西方经济体系具有排他性,“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发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4.2004年英国政府明确规定高级文官任期一般不超过四年,在招收文官时,向妇女,少数族裔、残疾人倾斜。目前,文官系统中妇女的比例达到51%,少数族裔文官的比例为5.4%,超过英国劳动力中少数族裔的平均比例。残疾人文官的比例为1.6%,也不低于其他企业和部门的比例。这些做法()A.保障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持续 B.旨在提高广大妇女的政治地位C.导致了文官人数的急剧膨胀 D.有利于文官系统构成的多元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在招收文官时向妇女、少数族裔、残疾人倾斜”可知通过这些做法,有利于文官系统构成的多元化,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文官系统构成的多元化,并没有涉及文官制度的作用和妇女地位是否提高,排除A、B两项;材料主旨强调文官系统的构成,无法得出文官人数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千百年来的王朝统治者多实行积极的粮食储备政策,广泛营建官方和民间仓廪,形成了“积贮为国本”的态势。《礼记·王制》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直观表述出粮食储存与国家政权存续之间的关系。从储粮数量上看,国家官仓在全国粮食总储量中占比大,体现为官营仓廪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改良粮食加工及储存技术,营建多种类型的储粮设施,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粮食储备调节机制。粮食储备作为农业生产及社会发展变革的调节器,可以用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灾年的有效供给,同时将粮食储备以赈贷的形式发放,成为农民从事农业再生产的储备周转资源。可以说,中国古代仓廪制度经过长期的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之一,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维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功不可没。材料二汉唐时期都将粮食视为国家管控的战略物资,以国有官营的方式统一管理粮食调运、中转、分配。汉唐用以储备粮谷的官方和民间仓廪种类繁多,形成了仓、廪、庾、国、窖等十余种仓储类型。各类型储粮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对维系政权稳定、救荒赈济发挥了重要作用。汉代官仓中广泛采用了地面房式仓的做法,虽然唐代至今未有涉及地面房式仓的考古成果发现,但从宋刻唐太极宫图残石中对太仓的刻画描绘与留存至今与唐代基本同期的日本正仓院中正仓的仓储形式,或能间接显示出唐代应也采用地面房式仓的储粮做法。汉唐时期的储粮形式中呈现出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交织并存的演进历程。汉唐以来形成了以常平仓、正仓、太仓、军仓为代表的官方“集中存贮”和以义仓、社仓为代表的民间“分散存放”现象。皇家仓廪因其重要性与规模性,承担了更为广泛的赈济职责;而民间系统则有效弥补了在官方难以维系时的不足,显示出对于百姓生活的保障属性。——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国河、王祖远《光明日报:汉唐时期储粮制度和方式之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储粮制度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储粮制度的相同之处,并分析造就这些相同之处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点:以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为出发点;起源较早,历史悠久;官方主导,统治者重视;官方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不断完善发展,机制成熟;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等功能。(2)相同之处:都把粮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予以管控;广泛采用多种储粮方式;均使用地面房式仓;储粮形式都体现了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并存的模式;都体现了国家意志。主要原因:汉唐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汉唐时期中央集权政体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解析〗【小问1详析】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王朝统治者多实行积极的粮食储备政策,……形成了‘积贮为国本’的态势”、“直观表述出粮食储存与国家政权存续之间的关系”等信息可得出,以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为出发点;根据材料一中的“千百年来”、“《礼记·王制》载”等信息可得出,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一中的“从储粮数量上看,国家官仓在全国粮食总储量中占比大,体现为官营仓廪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信息可得出,官方主导,统治者重视;根据材料一中的“广泛营建官方和民间仓廪”信息可得出,官方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根据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改良粮食加工及储存技术,营建多种类型的储粮设施,形成了一系列成熟的粮食储备调节机制”信息可得出,不断完善发展,机制成熟;根据材料一中的“粮食储备作为农业生产及社会发展变革的调节器,可以用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灾年的有效供给,同时将粮食储备以赈贷的形式发放,成为农民从事农业再生产的储备周转资源。可以说,中国古代仓廪制度经过长期的继承发展,逐渐演化成国家治理的核心观念之一,并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维系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权稳定、改善人民生活功不可没”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兼具政治、经济、军事等功能。【小问2详析】相同之处:根据材料二中的“汉唐时期都将粮食视为国家管控的战略物资,以国有官营的方式统一管理粮食调运、中转、分配”信息可得出,都把粮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予以管控;根据材料二中的“汉唐用以储备粮谷的官方和民间仓廪种类繁多,形成了仓、廪、庾、国、窖等十余种仓储类型”信息可得出,广泛采用多种储粮方式;根据材料二中的“汉代官仓中广泛采用了地面房式仓的做法,虽然唐代至今未有涉及地面房式仓的考古成果发现,但从宋刻唐太极宫图残石中对太仓的刻画描绘与留存至今与唐代基本同期的日本正仓院中正仓的仓储形式,或能间接显示出唐代应也采用地面房式仓的储粮做法”信息可得出,均使用地面房式仓;根据材料二中的“汉唐时期的储粮形式中呈现出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交织并存的演进历程”信息可得出,储粮形式都体现了集中与分散,地上与地下并存的模式;根据材料二中的“各类型储粮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对维系政权稳定、救荒赈济发挥了重要作用”、“皇家仓廪因其重要性与规模性,承担了更为广泛的赈济职责”等信息可得出,都体现了国家意志。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得出,汉唐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汉唐时期中央集权政体都得到发展和完善;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的100年里,工业化使很多欧洲国家资产阶级的影响不断增长。从1815年到1914年,官吏、教师、金融家、律师、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在挪威人口中所占比例从6%增至22%,这些人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社会阶级,他们最初通过各种交往形式结成社会群体,比如19世纪的阅读圈子、咖啡馆、社交俱乐部或文化组织。身为中产阶级一员意味着不仅识字,还拥有文凭,最好是高中和大学或职业资格证书都有,参加各种团体、恶善事业或社会开展的活动,有足够的收入在环境宜人的郊区买一栋别墅或一套舒适的公寓房子。赢得社会地位不是靠爵位或世袭,而是凭个人奋斗、品德高尚、生活方式和“体面”的外在表现。19世纪初,形形色色的中产阶级人士仍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诸多方面也是政治中坚力量,但他们越发感到,必须与社会底层成员分享权力。——摘编自西蒙·普莱斯等《企鹅欧洲史》材料二186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430万初等教育适龄儿童中,有近200万人处于失学状态,而当时英国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使其普及义务教育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这种紧迫感使英国议会在1870年和1876年先后通过了两部教育法,规定实行强制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责令教育官员定期巡察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