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19《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19《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八年级19《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八年级19《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明确两篇文章游踪;

品味文中写景的句子;(重点)

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难点)

一、激情导入:

在上新课之前,请同学们来观看一段视频。

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看见了哪些旅游景点?

预设:勃朗峰、丽江

不翻越高山,就不能看见那如画之美景;不跨越万水,就不能窥见那如瀑之泉水;天地万物,美在其中,这节课让我们来探究八下语文第五游记单元呈现出的“走遍千山"与“跨越万水”的生命体验中。接下来让我们跟随马克.吐温和我国藏族作家阿来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两个景点。

二、寻游踪

既然我们已经明确了这两篇文章它们都属于游记体裁,那我们首先来理清楚两位作家各自的游览路线。

请同学们跳读两篇课文,找出作者的行踪,画出你所介绍景点的路线图,并向大家进行介绍。((1、3、5、7、9组完成《登勃朗峰》,2、4、6、8组完成《一滴水经过丽江》各组同学先自主完成,然后准备展示)

学生自主完成,4分钟后,各组同学交流各自意见,达成统一共识,做好展示准备,教师邀请两个组同学到黑板上画出自己组完成的路线图,这两个组各留下一位同学在黑板前为老师和全体同学进行讲解。

三、寻所见

刚才我们理清了两位作者的游踪,那么接下来请速读两篇课文,请同学们找出你最喜欢的景物,画出来,在旁边做好批注,喜欢哪个字、哪个词为什么?找到后小组交流讨论。(1至4组完成《登勃朗峰》;5至9组完成《一滴水经过丽江》)

学生先自主完成,4分钟后,各组同学再次交流各自意见,讨论结束后,给出结束信号,老师组织各小组学生展示自己组找出的两篇文章中最喜欢的那个写景的句子,学生尝试说出喜欢的理由,教师指导,并规范答题用语。

四、悟情感

1、作者与友人游览勃朗峰,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对此,作者想表达哪些情感?

预设1:

从作者认为乘车骑骡的游客“可怜可悯”,可以看出作者的喜悦和庆幸。

从作者的写景中,可看出作者陶醉美景,饱览美景的喜悦满足。

从“车王果然信守诺言"我们住进了上等的房间”,可已看出作者的对结局的满意和喜悦。

预设2:

憧憬向往、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好奇、热情、敬仰传统文化、积极乐观

明确:登勃朗峰全文贯穿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有兴致盎然的游览之喜,有惊险刺激的回程之喜,有巧遇奇人的幽默之喜。

因为丽江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并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五、学以致用

必修:学完本文,我们知道了写游记不仅可以写沿途的风景,还可以写旅途有趣的人和事。请你选择曾游览过的一处风景,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

提示:

1.选择一处风景,细致观察,选好立足点和观察点,有序地描写;

2.描写风景是要加入一些个人感受或独特体验。

选修:假设你是一滴水,你会经过西安的哪里呢?请仿照本文的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