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_第1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_第2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_第3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_第4页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2023.7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兴于诗”“游于艺”,《论语》中的这两句关于文艺的话很重要。“兴”与“游”,揭示出古代传统文艺教学中启发、浸润、涵泳之重要功用,对今天我们进行学校美育无疑具有启迪意义。中国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文人士大夫的博雅教育,一种是艺匠的实用教育。博雅教育主要通过“琴、棋、书、画”等艺术形式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与艺术品位,其教育组织形式主要是师徒式或类学校式(如汉代的洪都门学、北宋的画院等)的专门培养;艺匠实用教育主要是培养实用性的艺术人才,教学组织形式有作坊、教坊、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相对于今天的学校教育而言,这两种教育形式呈现出一些共性特征:师承关系相对固定,教学周期长,注重长期教学的结果,学习者在广泛的观察、感受、体验的基础上逐步进入专业化学习。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在传习过程中,呈现出长期浸润式学习的特点,教学方法自由、注重个性化教育。当代学校的美育,班级化教学组织与管理方式决定了教师倾向于按照统一的课程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传授知识技能,但这并不利于将美育内容转化成学生长时期、延续性的内在浸润体验。因此,在课程系统设计中,可以借鉴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习的特点,依据学段特点构建长期美育养成教育的进阶秩序。当代社会,线下的艺术传播与交流主要通过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等公共空间展示与表演实现。这种展演方式,更多地体现为对象化的鉴赏,即观众并不参与艺术表现。回到传统艺术的语境,艺术和观众并不严格区分,在艺术活动中,参与人既是观众也是艺术创作者。在当下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掘、利用这些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创设当代美育课堂的教学情境。例如,传统文人很多艺术活动以私人化的雅集方式开展,雅集不再是单一品类的艺术交流,而是文人雅士以某一种艺术形式为主体,同时兼容多种艺术形式的交游活动。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还原艺术体验情境,恢复传统艺术的场域和活动方式,并有效整合不同艺术门类,就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感知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中的工具器物,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智慧的凝结。例如,在中国书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用一些现代工具代替传统的笔、墨、纸、砚等书案用品。但是,这些传统材料不仅对书画创作有重要影响,而且本身即具丰厚的艺术属性,学生在接触这些艺术用具器物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切身的感受与体悟。再如折扇,它有工艺之美、善德之喻,还可以承载书画,体现赏玩者的品格。在戏曲表演中,折扇也是表现角色个性与情感的重要道具,可以说,以折扇为代表的艺术“器物”,已经超越实用,成为物化的艺术符号。在传统艺术活动中,一器一物,都属于活动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器物”的鉴赏与应用,激活其中蕴含的审美与生活趣味,再结合艺术环境营造、活动情境创设,共同完成中华传统艺术教育场域的建构,帮助学生建立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情感联结。艺术的发生、发展有其特定的环境,与生活融合度高的艺术形式,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掘中华传统艺术与当今生活的融通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接受并弘扬传统艺术。例如,近年来,昆曲能在诸多传统剧种中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昆曲传播者充分发挥了昆曲中内容典雅、形式唯美、传播形式多元的特点,打造了“厅堂版”“园林实景版”等演出样式,让传统艺术表现空间与当代生活空间有效地融合,很好地吸引年轻人体验、参与。再如,在中国书画教学中,师生往往只关注作品内容,而忽略了书画与生活联结的桥梁——装裱。书画装裱的演变,体现了艺术作品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的过程。在当代生活场域中,书画装裱的形式、材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装裱方式的改变是传统书画融入当代生活的具体方式,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因此,书画装裱应成为学生在生活应用中传承与创新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美育实践路径具有明确的价值观与秩序性。《论语》中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中华传统美育从“兴”的感知、规范的建立到美育养成的过程,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观点则包含了涵泳浸润的路径与目标的统一。因此,探究传统文艺的养成、传播、交流方式及其活动环境是对课程资源的发掘与建设,可以有效改进学校美育的实践路径。(摘编自秦华《兴于诗游于艺——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美育践行路径》,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居易《琵琶行》中“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就属于中国传统艺术教育途径中艺匠的实用教育。B.无论是传统的博雅教育还是实用教育,都因其注重学习者广泛的观察、感受和体验而呈现出注重个性化教育的特点。C.传统书案用品本身具有丰厚的艺术属性,用一些现代工具来代替传统书案用品,难以让学生获得切身的感受与体悟。D.装裱是书画与生活联结桥梁,理应成为学生在生活应用中传承与创新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第二段内容可以看出,提升人的综合素养与艺术品位的博雅教育水平要高于培养实用性艺术人才的实用教育。B.如果教师倾向于按照统一课程来开展美育,就不利于将美育内容转化成学生长时期、延续性的内在浸润体验。C.对于美术馆、博物馆、剧场等公共空间的展示与表演方式,作者并不十分赞同,更倾向于让观众直接参与艺术表现。D.近年来,昆曲能在诸多传统剧种中脱颖而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传播者让传统艺术表现空间与当代生活空间有效融合。3.下列选项,最适合用来说明第六段中“雅集”这一艺术交游活动的一项是()A.“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柳永《望海潮)B.“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C.“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黄庭坚《登快阁》)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4.请简要说明古代传统文艺教学对当今学校美育的启迪意义。5.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的美育践行路径?请根据文本概括。(二)现代文阅读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爱不落下(节选)雪漠太阳:写这封信的时候好开心,整个心里都是陶醉和酣然。好像在梦里跟您相遇了。可惜,搁下笔,又过了一会儿,①疼痛把我一脚踹回了现实。谢谢您信里对我的鼓励。②虽然知道您是在给我力量,是想让我开心一点,但我还是觉得踏实了一些。只是,不知道究竟是您的语言拯救了我,还是您内心的诗意拯救了我,抑或是,我从自己的世界里短暂地跳脱出来,进入了您的世界?为了晚上能早点睡觉,我调整了一下作息。从这个细节上,您也许能看出我心里掩饰不住地害怕。确实是的,我觉得自己得做些什么,好应对这可怕的、突如其来的新情况,就好像出现吐血的情况后,我就得准备止血针、止血药,以及每天煲点红枣水来喝一样。我想到了晚上要早一点睡,白天的三餐里每餐要多加一勺营养粉,睡前还要增加一顿蛋白粉(如果喝得下的话)。我在心里不断对自己说,别害怕,一切都是幻化的,赶在死神追到你之前尽可能多做些事情,别的一切都不要去管它……不断地为自己打气。但我之所以要不断为自己打气,正是因为气一直都不足,甚至可以说我根本没有底气。我再次成为死神的玩物了,但这次我并不害怕死。好几次我都在睡梦中感到空气不足、缺氧,我常常想,哪天会不会就这样窒息在梦中?要真是这样,那倒也解脱了。我甚至想象过,早晨起来,住隔壁房的夏雨发现我在夜里走了,她慌乱地给我父母打……我什么都想象过了,把各种可能性都加进了想象里,然后我发现,在这想象的过程中,我以为自己已经解脱了,心中竟有种事不关已的轻松。对不起,我不该说这些话。但是,老师,您是我的太阳,除了您,这些可能很阴暗的心理,我谁也不能告诉,它们就沤在我心里发酵着。您发现没?今天我的心情是灰黑色的。我觉得自己又掉进了倾盆大雨的泥泞中,周围乌天暗地,雨打得我睁不开眼睛,足下是把我吸得死死的淤泥,我举步维艰。那种欲摧毁我意志的力量又开始凝聚和运动起来了。我自以为已经超越了死神,但原来,这只是我的幼稚想法而已。太阳,给我一点力量!没想到今天写下的竟是这些,犹豫着该不该给您发过去……您不争气的丫头2018年5月3日,星期四,阵雨丫头:你可以说任何你想说的话,不用担心。天空既然会洒下星光,为啥不能偶尔下一场小雨?对我来说,你的心情就像春雨,甜蜜而忧伤。当然,我也读到了苦涩,你被疾病夺走了一切,包括你自由选择生活的权利,它给了你无尽的疼痛和煎熬。最初闭关的时候,我也曾觉得孤苦。③我现在还记得,孤苦的感觉就像候在身旁的魔鬼,一口就吞掉了失落的我——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年轻,我的头上还没有这么多白发,但我的心里写满了苦涩和沧桑。是什么拯救了我,你知道吗?是修行、读书和写作。修行和读书让我明白,写作让我的明白有了价值。如果没有它们,我就是一个孤僻和郁郁寡欢的人,就像苹果树上长出的一颗梨子。不合常理,不依逻辑,却发生了。苹果们都想将我搓圆,让我变成苹果,但我只想做好一个梨子,然后把种子撒进土地里,长出参天的梨树,结出无数的果子,并且让果实们饱满一些,甘甜一些,多一点水分,让每一个吃到它们的人,都能甜到心里。于是,我终于长成了一棵这样的大树,从此再也不会感到孤独了。你知道大树的幸福是什么吗?是把根须伸进很深很深的地底,从那里不断地吸收养分,然后把最香甜的收获都变成果子,送给那些采摘它们的人。大树总是尽量让叶子浓密一些,多挡住几缕烤人的阳光,多遮住一些打湿衣物头发的雨滴,让树下的人们能更加安心,更加惬意一些。无尽的幸福啊,赶走了一切的苦涩。从此,大树的世界里只剩下诗意,哪怕牺牲自己,无止境地成全,它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丫头,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没法拒绝的,尤其是病苦、衰老和死亡。所以,接受世界的残酷。每一个生灵的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残酷的事。我们改变不了这种残酷,但我们可以在残酷中幸福。你还记得那只躲在大树上吃松果的小松鼠吗?它用小小的手拿着大大的松果,小嘴飞快地啃着。同时,它又警觉地注视着周围,尖尖的小耳朵时不时转一下。吃完之后,它舔了舔小手,然后蹦蹦跳跳地跑了,跟另一只小松鼠一起,在树枝上来回跳跃着。你说,你不知道小松鼠当时在想些什么,但你觉得它是快乐的。它快乐地在树枝上奔跑着,快乐地晒着太阳,快乐地吃着松果。我还记得,说这些话的时候,你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耀着,虽然疼痛突然袭击了你,你流了好多眼泪,但是当疼痛没那么剧烈时,你又笑了。我真喜欢看你灿烂地笑。命运老人把一般人在七八十年里受的苦,都一股脑地倾注在你三十年的生命里了。尤其是这三四年,你受尽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楚。但是,姑娘啊,也正是这苦,才让你有了一般人享受不到的另一种人生精彩。当你失去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得到。丫头,看看窗外的蓝天,看看天上的白云,不要看你的疼,不要看你的瘦,不要看你得不到的一切,也不要看你不愿见到的一切。它们是笼罩在你头上的乌云,虽然不太好看,但很快就会被大风吹散。你看,风儿不是在卖力地吹吗?④用不了多久,你的世界就会像你头顶的天空一样,阳光灿烂。丫头,世界上有那么多美丽的故事,我们一起看看可好?擦干你心头的泪水,把苦涩和着烈酒一口气喝下吧,这段路,让我们一起豪情万丈地走。2018年5月4日,星期五,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丫头以“太阳”称呼老师,既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也可以看出老师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性。B.丫头为了应对身体的新情况,调整了作息和饮食,可见丫头一直以坚强的意志和极大的信心对抗病魔。C.老师对小松鼠进行细致地描写,意在引导丫头在病痛折磨中要依然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D.老师的回信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个人心路历程的剖析,借以对丫头的困惑进行疏导。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运用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病痛对丫头的折磨既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B.句子②中作者使用“虽然”和“但”表示前后语意的转折,强调了老师之前对丫头宽慰的作用。C.句子③中的“孤苦”“失落”是老师年轻时的感受,表明老师年轻时和丫头一样经受过病痛的折磨。D.句子④表达出乐观的态度,与前文“在残酷中幸福”“另一种人生精彩”“也是在得到”相互照应。8.老师在回信中,从哪几个方面来宽慰丫头?请加以梳理概括。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读书札记。经讨论,小组确定的主题词为“诗意·拯救”。请围绕主题词写出你的札记要点。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①。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陈情表》。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沙。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节选自《晋书·李宓传》)材料二:李宓②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聘吴。吴主间蜀马多少,对曰:“官用有余,民间自足。”吴主与群臣泛论道义,谓“宁为人弟”。宓曰:“愿为人兄。”吴主曰:“何以为兄?”宓曰:“为兄供养之日长。”吴主及群臣称之。及祖母卒,服终,徙尚书郎,为河内温令。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责求供给,吏民患之。宓至,中山王过县,征刍茭薪蒸。宓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一无烦费。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识先戒,本国望风,式歌且舞,诛求烦碎,所未闻命”。后诸王过,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宓去官,为州大中正。性方亮,不曲意势位者,失荀、张③指,左迁汉中太守。诸王多以为冤。一年,去官。年六十四卒。(节选自《华阳国志》)[注]①游夏:指孔子的学生子游和子夏,在文学上都很有造诣。②李宓,即李密。③荀,荀勖;张,张华;均为西晋大臣。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大诰》A与凡人B言C宜碎D孔明E与言者F无己敌G言教H是以I碎耳。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服阕”和材料二中“服终”的意思相同,均为服丧结束。B.次,与……并列,与“列坐其次”中“次”的词义相同。C.善,认为……好,与“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词义不同。D.伏惟,表希望,与“伏惟启阿母”中“伏惟”的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上《陈情表》辞不应命,晋武帝看了后,认为他徒有虚名,于是停止了对他的征召。B.通过李密和司空张华的对话可知,李密认为任用什么样的人是影响君王成败的重要原因。C.中山诸王之前每次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官吏百姓以此为患,李密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D.经李密治理,盗贼骚扰河内其余几县却不敢逼近温县,追击盗贼的人也不敢经过温县境内。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2)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一无烦费。14.李密身上有很多优秀品质,请概括他的一种品质,并结合两则材料具体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居家何应龙居家到底胜居官,啼鸟声中昼掩关。待得小园花落尽,更须移酒对青山。秋日三首(其二)秦观月团新碾瀹【注】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注】瀹(yuè):烹茶或泡茶。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居家》首句照应题目,直抒胸臆,“到底”一词强化了诗人的情感。B.《居家》第二句写诗人在啼鸟声中,掩上门扉,表现出诗人的孤寂落寞。C.《秋日》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体现出诗人情趣。D.《秋日》一、二句写人情,三、四句写秋景,看似不相干,实则和谐交融。16.两首诗的最后一句,都在富有生活气息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诗人愿追随古代圣贤,保持自身清白而献身正道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柳宗元借比喻来说明要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燕歌行(并序)》中高适以“____________”直言将士们重视在战场上纵横驰骋,用“____________”来表明杀敌报国是为成全气节而非个人功劳。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淄博市沂源县专门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建了244个爱心食堂,即长者食堂。年龄在60岁至69岁之间的老人,每餐只需支付两元钱,70岁至79岁老人一元钱,80岁以上免费。由于物美价廉,服务周到,一些食堂A。“长者食堂”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它解决了老人及其子女的午餐忧虑:既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就餐难题,让他们能够“食无忧”;又在一定程度上B,让他们少了后顾之忧。可谓一举多得!长者食堂作为公益性的养老服务设施,①本着“方便、价廉、互助、卫生”为原则,②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助力,③为社区(村)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就餐服务。④从老人们对长者食堂的热情反映看,⑤长者食堂不仅仅是一个就餐的场所,⑥它还增强了老人们重新融入社会的群体归属感,⑦更加积极地面对老年生活。当然,⑧工作中难免有差强人意的地方,⑨彼此理解、互相呵护才是使长者食堂良性发展的正道。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