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虞美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情况。2.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思想内涵。3.感受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2.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2.学填古词。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虞美人》,引入: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大家知不知道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李煜)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被誉为“词中之帝”的“绝命词”——《虞美人》(板题)。二、简介词及作者。1.介绍“词”:①名称:“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②特点:词有词牌,又称为词调。是词的格式名称。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就叫“填词”。③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最为常见。④分类:小令(≤58字)按字数分中调(59~90)长调(≥91字)按表现风格:豪放词:豪迈奔放,苏轼、辛弃疾。婉约词:婉约含蓄,李清照、柳永。2.词牌“虞美人”介绍:唐教坊曲,初咏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而得名。虞姬,项羽的宠姬,常随项羽出征各地。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军队围于垓下。夜饮中,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美人虞姬和之:“汉军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在四面楚歌中,项羽拔剑自刎,虞姬亦拔剑自刎。后来虞姬血染之地,长出一种鲜红的花,后人为了纪念她,便把这种花叫做“虞美人”。后来一无名氏根据这个悲剧故事写一首《虞美人》,这就是词牌名的由来。因李煜填此词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壶冰”等。虞美人也叫丽春花、赛牡丹、小种罂粟花、蝴蝶满园春等,世界各地多有栽培,比利时将其作为国花;我国也广泛栽培,以江、浙一带最多,是春季美化花坛、花境以及庭院的精细草花,也可盆栽或切花。虞美人兼具素雅与浓艳华丽之美,二者和谐地统一于一身。其容其姿大有中国古典艺术中美人的丰韵,堪称花草中的妙品。但虞美人全株有毒,内含有毒生物碱,误食后会引起抑制中枢神经中毒,严重可致生命危险。3.介绍作者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李煜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牵机药有人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后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2.指导朗读。感情基调:低沉、凄凉。把握节奏:见画面。重读词语:何时、多少、又、不堪、应、只是、几多、一江。(这些词特别能表现诗人的内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读。)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3.自读,理解大意翻译:美好的时光流逝多少了?往事都不记得了。昨夜(软禁我的)小楼又刮起了东风,可是不堪回首明月耀下的惜日都城。故国雕饰着的栏杆和白玉台阶应该还在,只是宫女的容颜再也不红润了。你要是问我能有多少愁?正象那向东流去的一江春水那样绵延不断,推排不尽啊。四、研读诗词⒈同学们喜欢这首词吗?最喜欢哪一句?(说明原因)你认为全词最关键的应是哪一个词?以此引出名句,引出词眼。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眼:愁⒉要朗读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既然词眼是“愁”,请大家说说李煜的愁有哪些。明确:“愁”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家之苦3.词人为表达情感借用了哪些意象?明确: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明月故国、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等意象。4.“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名虽王侯,实为亡国奴、阶下囚。在对生命已经绝望之时,“春花秋月”是对他的一种讽刺,让他觉得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乐景哀情倍增其哀。)5.“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明确:“往事”的内容很丰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时的一切活动。具体来说可能是过去后宫佳丽的簇拥,锦衣玉食的生活,万首称臣的尊严以及为所欲为的自由感等等。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没有了,都已经消逝了。(不仅指以前的富贵生活,更是对欢乐、自由的向往,对尊严的期盼,对生存安全感的需要。精神的需要已经超过了物质需要。)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东风”表示季节更替,而“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在一点一滴流逝,复国的希望也在一点点地破灭。)7.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明确:“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8.“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中,为何只提到“雕栏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雕栏玉砌应犹在”反映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明确:皇权的象征。“雕栏玉砌”是作者过去生活的象征,词人身在汴京未见故都情景,故用猜度语气写,含有国破家亡、江山变色,不知新主人对它们态度如何之意。反映了作者追思、悔恨、满腔悲慨的心理活动。9.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只是朱颜改”中“朱颜”的含义是什么?仅仅只有容颜在改吗?明确:“只是朱颜改”的“改”字朱颜: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雕栏玉砌颜色。改变的不仅仅是“朱颜”,改变的还有生活(锦衣玉食的生活变为囚徒的生活),地位(由国之君沦为阶下囚),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10.李煜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喻他的愁,那么他是为什么而愁?请结合全词内容和李煜身世概括。明确:往事之叹,亡国之恨,离家之痛,思乡之苦。11.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引导学生思考词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具有什么表达效果?让你产生了那些想象?明确:通其意:问君究竟有多少愁绪,正像那滚滚的春江水向东流去。悟其情:修辞―比喻,(春江水有何特点?)水多流急而且无穷无尽。(说明作者的愁绪如何?愁绪多而且深厚强烈。特色:抽象情感的形象化表达。(可联想)设问、比喻。用春水来比喻愁,表现了李煜满怀的愁、无穷无尽的愁、汹涌澎湃的愁。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2.愁思如春水般不舍昼夜,无穷无尽感其声:分析平仄(五字仄声,四字平声,平仄交替,最后两字平声。读来亦如春水时起时伏,连绵不尽)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12.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写“愁情”的呢?A.比喻:(前面已分析)B.对比:春花秋月的无休无尽与往事短暂无常的对比;小楼东风的永恒与故国不堪回首的变化无常的对比;雕栏玉砌的常在与朱颜改的对比。真是“旧日繁华转头空,物是人非事事休”三组对比,隔句相承,用自然永恒衬托人事变化,正好表达出一个亡国之君、一个阶下囚所特有的的独特感受。C.发问: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