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223_第1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223_第2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223_第3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223_第4页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2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223一、资料分析(本题共43题,每题1.0分,共43分。)1、2010年比2000年单位面积GDP增长率最高的城市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单位面积GDP=GDP总量÷面积。由两个表格的第二、四列可知,2010年重庆单位面积GDP比2000年增长=2.30,北京增长=2.26,上海增长=1.X,天津增长=2.5-1=1.5。比较可知,应选择A。2、2010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以下简称R&D)经费70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1.7%;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76%,比上年的1.70%有所提高。分活动类型看,全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为32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应用研究经费893.8亿元,增长22.3%;试验发展经费5844.3亿元,增长21.7%。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投入R&D经费5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1%;政府属研究机构投入1186.4亿元,增长19.1%;高等学校投入597.3亿元,增长27.6%,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73.4%、16.8%、8.5%。分产业部门看,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最高的行业是专用设备制造业.为2.04%;投入强度在1.5%-2%的有4个行业,分别是医药制造业(1.82%)、通用设备制造业(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59%)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5%)。分地区看,R&D经费超过300亿元的有江苏、广东、北京、山东、浙江和上海6个省(市),共投入经费4136.5亿元,占全国经费投入总量的58.6%,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广东7个省(市)。分执行部门看,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约是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2010年企业投入R&D经费为5185.5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经费总和为1186.4+597.3=1783.7亿元,前者是后者的5185.5+1783.7≈5200+1800=26÷9≈2.88倍,最接近的是A。3、2006年末某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407家,相比去年增长16.0%,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20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实现利润48.5亿元,增长9.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192家,增长19.0%:实现销售收入1293亿元,增长20.1%。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416个,增长90.1%;合作组织成员8.9万户,增长84.4%。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840.4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0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3358.9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825.9万千瓦,增长20.2%;联合收割机达3.8万台,增长31.0%。实际机械面积达2579.4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994.6千公顷,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37.1%,比去年提高1.7个百分点,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135.8万吨,增长2.1%。2005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第一段可知,200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1%,所求为1293÷(1+20.1%)≈1290÷1.2=1075,与A项最接近。4、2011年我国网上购物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全年网购总额达到8090亿元,比2010年增长72.90%,占到了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46%;网购人数达到2.12亿,比2010年增长14.59%,占到2011年全部网民数的41.50%,比2010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某调查机构选取4大区域中最具代表性的30个城市为目标调查地,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这30个城市共有8626万个网购消费者,网购总额占到当年全国网购总额的44.67%。服装是网上购买人数和购买金额均最多的商品类别。2011年中国服装网购市场总额为全年网购总额的33.00%,年增长率高于总体网购市场增长率20.60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人均网购金额约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10年我国网购总额为[8090÷(1+72.90%)]亿元,网购人数为[2.12÷(1+14.59%)]亿,人均网购金额为=25XX元,最接近的是B项。5、2009年民政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重由2008年的3.4%下降到2.9%,比上年降低了0.5个百分点,比2001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民政事业费总支出比上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009年我国民政事业总支出为1227.0+954.9=2181.9亿元,2008年为1181.1+965.4=2146.5亿元<2181.9亿元,故2009年我国民政事业总支出比上年增加了=2%,B项符合。6、注:我国该年度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总额为3003.1亿元。该年度我国研究机构用于基础研究部分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约为企业用于应用研究部分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该年度我国研究机构用于基础研究部分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企业用于应用研究部分的=40.5%,D项满足。7、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1.42%。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0万元,比上年增加2万元。分研究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504.5亿元,增长16.4%;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为2342.8亿元,增长24.3%。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567.3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276.8亿元,增长14.2%。分产业部门看,七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1%。医药制造业为1.76%,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8%,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4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38%,橡胶制造业为1.1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9%。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上海、山东、浙江、辽宁、四川和陕西9个省(市),共支出2154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71.7%。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北京、上海、陕西、天津、江苏、辽宁和浙江7个省(市)。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去年增长()。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200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比去年增长553.1÷(3003.1-553.1)≈550÷2450=11÷49≈22.4%,最接近的就是C。8、200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约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200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135823+159878+183868+210871+257306+300670≈(14+16+18+21+26+30)×10000=125×10000=1250000亿元=125万亿元。9、2013年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组成)224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08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收入10779亿元,同比增长1.6%。而受股市成交额增加的影响,1—2月证券交易印花税达到81亿元,同比增长72%。2013年1—2月,我国实现城市维护建设税634亿元,同比增长8.5%;营业税3349亿元,同比增加414亿元,增长14.1%,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成交额增加带动房地产营业税相应增加;房地产企业所得税479亿元,增长31.4%。2013年1—2月,属于地方税种的土地增值税实现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42.1%;契税487亿元,同比增长31.6%;城镇土地使用税233亿元,同比增长2%;耕地占用税175亿元,同比增长7%。下列税种在2013年1—2月税收中同比净增加额最大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土地增值税同比净增力口额为×42.1%,契税为×31.6%城市维护建设税为丽×8.5%,房地产企业所得税为×31.4%,显然,最大的是土地增值税,答案为A。10、2008—2012年,中国内地货物进口额占当年货物进出口总额比重最大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2008年中国内地货物进口额占当年货物进口总额比重为,2009年为,2010年为,2010年为,显然,四个数中最大的是,由此应选D。11、2011年,全国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105576万千瓦,同比增长9.25%。其中,水电2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6.69%,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21.83%;火电76546万千瓦,同比增长7.86%,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72.5%;核电1257万千瓦,同比增长16.15%,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1.19%;风电4505万千瓦,同比增长52.33%,占总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27%。2011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472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8%。其中水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14.03%,比2010年同期降低2.21个百分点。火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82.54%,比2010年同期提高1.73个百分点。核电、并网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分别为1.85%和1.55%,比2010年同期分别提高0.08个百分点和0.38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电厂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增量最大的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与2010年相比,全国水电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增量为×6.69%,火电为×7.86%,核电为×16.15%,风电为×52.33%。简单比较可知最大的是火电,选B。12、2011年发现违法用地行为7.0万件,涉及土地5.0万公顷(耕地1.8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5.8%、11.0%(耕地下降2.4%)。立案查处违法用地案件4.2万件,涉及土地4.4万公顷(耕地1.5万公顷),同比分别上升2.5%、11.4%(耕地下降5.7%)。依法拆除违法构建物1289.8万平方米,收回土地3791.2公顷(耕地1064.7公顷),罚没款26.5亿元。下列年份中,本期结案中涉及的耕地面积占结案涉及土地面积比重最高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根据表格最后两列数据进行计算,2006年本期结案中涉及的耕地面积占结案涉及土地面积比重为,2008年为=0.4,2010年为,2011年为,对这四个数进行比较,比重最大的是2006年。13、按照该时间入场的观众与展商的比值呈递减趋势的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27日15点入场的观众与展商的比值分别为>5,28日11点比值为>5,29日12点比值为<5,最小的是29日12点,除C、D;比较,差分数为,故,排除A,选择B。14、2007年4—12月间该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月份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又,只需比较,应用差分法,差分数为,则,所以5月的同比增长率最高。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04万公顷,增加19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79万公顷,减少10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195万公顷,增加4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增产4.5%。其中,夏粮产量12627万吨。增产2.5%;早稻产量3276万吨,增产4.5%;秋粮产量41218万吨,增产5.1%。全年棉花产量660万吨,比上年增产10.7%。油料产量3279万吨,增产1.5%。糖料产量12520万吨,增产4.3%。茶叶产量162万吨,增产9.9%。全年肉类总产量7957万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猪肉产量5053万吨,下降0.4%;牛肉产量648万吨,下降0.9%;羊肉产量393万吨,下降1.4%。年末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生猪出栏66170万头,下降0.8%。禽蛋产量2811万吨,增长1.8%。牛奶产量3656万吨,增长2.2%。全年水产品产量5600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026万吨,增长5.2%;捕捞水产品产量1574万吨,增长1.9%。15、201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比2010年末多()。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由材料第四段可知,2011年末全国生猪存栏46767万头,增长0.7%,则所求为×0.7%≈46767×(1-0.7%)×0.7%≈327.37-2≈325,A满足。16、对2011年全国全年肉类总产量增量影响程度最小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2011年全国猪肉产量减少×0.4%≈5053×(1+0.4%)×0.4%=20.21+0.08=20.29万吨,牛肉产量减少×0.9%≈648×(1+0.9%)×0.9%=5.83+0.05=5.88万吨,羊肉产量减少×1.4%≈393×(1+1.4%)×1.4%=5.50+0.08=5.58万吨,因为总产量是增加的,所以其他肉类产量必定是增加的,且对增量的影响程度是最大,排除D;羊肉产量增量的绝对值最小,所以对全国肉类总产量增量影响程度最小。17、2004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5.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增加3.3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存款增加1.59万亿元,其中定期存款增加9641亿元,活期存款增加6289亿元,居民户存款稳定性增强。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1.63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564亿元。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全年外汇各项存款比上年增加44亿美元。2004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为5.25%,超额储备率较高,支付能力较为充足。12月末除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比上月略有下降以外,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都有所上升。其中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超额储备率分别上升5.35、5.25、4.48个百分点,上升较多的主要原因是上述金融机构存款增长较为稳定,而贷款出现明显下降或减少。假定2005年按同样的同比增长3%,那么,2005年全年外汇各项存款约比2003年增加多少亿美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已知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30亿美元,同比增长3%,由题干则2005年全年外汇各项存款余额约为1530×(1+3%)亿美元,2003年余额约为1530÷(1+3%)亿美元,则2005年比2003年增加1530×(1+3%)-1530÷(1+3%)≈1530x(1+3%)-1530×(1-3%)=1530×6%≈90亿美元。18、2008—2010年,深圳市外资企业登记数年平均增长率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自表格第三列可知,所求为=0.035=3.5%,与C最接近。19、如果该小区的成交价格从2012年1月起连续2个月出现每月3%的下跌,则至2012年3月,与77号704室相似的住宅的成交总价约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已知1月份77号704室的住宅成交总价为176万元,若按题干要求每月下跌3%,则至3月时,该房价应为176×(1-3%)2=176-176×0.03×2+176×0.03×0.03≈176-176×0.06-176-10=166万元,选择D项。20、根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材料中并未提及“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所以首先排除A、D项。C项,柱形图显示2011年的旅游收入增速较快,明显高于往年,不能确定2012年也保持高速增长,错误。B项,扇形图显示自2001年至2010年,旅游收入所占比重日益上升,所以正确。2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362÷90≈4倍,说明2007年该县旅游接待人数是2002年的4倍,而非翻了四番,错误;B项,2005年旅游人均支出为5.5×104÷252<60000÷200=300元,错误;C项,计算量较大,先跳过;D项,观察左侧的柱形图,2003年是旅游接待人数增加最少的一年,只有108-90=18万人,正确。综上,应选择D项。22、关于中国内地进出口贸易状况,能够从资料中推出的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2011年中国内地对日本货物进口额为1778÷(1-8.6%)>1778亿美元,出口额为1516÷(1+2.3%)<1516亿美元,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为逆差,A正确。B项,2008—2012年间,中国内地货物出121总额在2009年出现下降,故不呈逐年上升趋势,B错误。C项,2012年中国内地对印度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均呈现负增长趋势,所以不是“同比上升”,C错误。D项,2010年中国内地货物进口总额同比增长率为(15778+13962)÷(12016+10059)-1=29740÷22075-1>29÷23-1=6÷23>10%,2012年为(20489+18178)÷(18984+17435)-1=38667+36419-1<39÷36-1=3÷36<10%,故2012年不是增长率最大的,D错误。综上,应选A。23、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由图1可知,1952年的事业费为2.69亿元,低于1951年的3.67亿元,错误;B项,由图2可知,1967年的事业费为15.94亿元,低于1966年的18.86亿元,错误;C项,由图3可知。1986—2003年的事业费逐年增加,正确;D项,由选项A、B可知,D项错误。综上,答案选C。24、2007—2010年该地区财政科技拨款增长呈逐年递增态势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题干要求增长呈逐年递增态势的指标,没有指明要求的是增长量还是增长率,则理解求增长量和增长率均为逐年递增态势的项。科技三项费:2009年的增长量是398.6-359.5>30亿元,2010年的增长量为416.6-398.6<20亿元,不满足增长量逐年递增,排除A;科学事业费:2009年的增长量为269.8-223.1>40亿元,2010年的增长量为300.8-269.8<40亿元,不满足增长量逐年递增,排除B;科研基建费:2007年的增长量为61.5-52.9>8亿元,2008年的增长量为63.4-61.5<2亿元,不满足增长量逐年递增,排除C,此时可以直接选出D项。其他费用:2007年的增长量为47.9-50.1<0亿元,2008年57.2-47.9≈10亿元,2009年为77.8-57.2≈20亿元,2010年147.0-77.8≈70亿元,增长量逐年递增。2007—2010年的增长率分别约是负数、,可见分子成倍数增长,分母变化较小,则负数<,则其他费用的增长率也是逐年递增的。25、下列判断正确的有()。(1)“十一五”期间该地区每年“科研基建费”均多于“其他费用”(2)“十一五”期间该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人均财政科技拨款逐年增加(3)“十一五”期间该地区财政科技拨款总和不到3500亿元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1),2009与2010年科研基建费均低于其他费用,(1)错误;(2),专业技术人员人均财政科技拨款=财政科技拨款额÷专业技术人员数,2006—2010年财政科技拨款额逐年递增,专科技术人员数逐年递减,则专业技术人员人均财政科技拨款逐年增加,(2)正确;(3),“十一五”期间该地区财政科技拨款总和为543.9+575.6+703.2+816.2+975.5>1100+1500+950=3550亿元,(3)错误。综上。正确的有1个,B正确。2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1)“十一五”时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高于15%(2)2010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月同比增长速度大多高于18%(3)“十一五”时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增长速度在2009年时最低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1),由图二可知,2006—2010年各年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都高于15%,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必然高于15%,(1)正确;(2),由图一可知,12个月中只有1月和7月的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月同比增长速度低于18%,则(2)正确;(3),由图二可知,2009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增长速度为15.5%,为“十一五”时期最低,(3)正确。综上,正确的个数有3个,D正确。27、2007年1—6月,Y国通信业务收入完成2189.4亿卢比,比上年同期增长15.6%,增幅是同期国内生产总价值的两倍。其中邮政完成247.4亿卢比,增长8.5%;电信完成了1942.1亿卢比,增长16.6%。各项业务中,国内长途业务收入222亿卢比,同比下降了0.2%;国际业务收入36.8亿卢比,下降了17.6%;移动通信收入920.6亿卢比,增长24%;本地网通信收入565亿卢比,增长13.5%;数据通信收入84亿卢比,增长68%,以上各项业务分别占整个电信业务的11.4%、1.9%、47.7%、29.1%和4.3%。各类新业务迅猛发展。上半年,IP电话通话时长达到253.4亿分钟,同比增长21.3%,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326亿条。邮政储蓄期末余额达到6627.1亿卢比,同比增长24.7%。上半年,全国电话用户新增1990.9万户,达到1.99亿户,移动电话新增3135.7万户,达到1.76亿户。固定电话用户中,城市电话新增1385.2万户,达到1.25亿户;农村电话用户新增605.7万户,达到7411.4万户。电话用户中,北、中、南地区各为1.95亿户、1.1亿户和0.7亿户,分别占52%、29.3%和18.7%。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30.2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4_3个百分点;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3.8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2.7个百分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Ⅰ.业务收入增长最快的是数据通信,但其占整个电信业务收入比重还不足5%Ⅱ.农村电话用户新增数量比城市电话用户新增数量大Ⅲ.北部固定电话用户数比中部和南部总数和还要多标准答案: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2003年,某省一次能源生产量为2223.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7%,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2%。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2006年原煤生产量为2760万吨,比上年增长168.5万吨,为近年产量较高年份。原油多年来一直维持在一百多万吨的水平,2003年生产量为166.4万吨,增长9.4万吨。天然气生产量为0.3亿立方米,增长0.1亿立方米。一次能源自给率为20.1%,已下跌至10年来最低点,其中原煤自给率为2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原油自给率仅为9.7%,下降1.7个百分点。2003年,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能源投入总量为8642.1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6.7%,二次能源生产总量为5359.2万吨标准煤,增长17.3%。原煤用于加工转换的总量为790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5%,占全省原煤消费总量的74.1%,其投入量的81.2%,是作为电煤用于火力发电,产出电力133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4.3%。2003年全省原油加工量为1677.8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其中:产出汽油255.2万吨,柴油434万吨,燃料油155.2万吨,液化石油气89万吨和石油制品571.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6.6%、37.2%、7%和11.9%。根据材料,说法正确的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A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带动能源价格整体上涨,不可能没有影响,A不正确;B项,文章没有介绍煤炭消费对该省环境的影响,不能推出B项结论;C项,由第一段“多年来我省原煤产量一直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且后备资源有限”知道近期原煤产量不会出现大幅度增长,C正确;D项,文中没有介绍电力供应是否充足。综上,只有C项正确。29、关于2007年投诉数量增加的原因,不恰当的说法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并不是说明“2007年投诉数量增加的原因”,所以选A。2008年中国家庭居民的消费水平持续提高,与2006年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结果比较,消费支出总额从17388元升高到22555元(未考虑价格变动因素),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作为家庭生活水平标志的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进一步降低。在2008年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细项中,列前三位的消费类型是食品、教育和医疗,分别占总支出的34.0%、11.5%和10.6%。调查还显示,城乡居民消费的总体结构及家庭生存型消费(包括食品与衣着类)与发展型消费(包括居住、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医疗保健、旅游等)所占比重,都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情况看,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但家庭消费率总体仍偏低。30、城乡家庭居民的消费结构图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在总体上完成了从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过渡,进入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资料最后一句“大众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较快”,表明中国消费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A正确;B项,适度消费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资料中没有给出居民收入的相关数据,故无法得到B项;C、D项,C项“中等消费”和D项“较高消费”都是和居民收入分级(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相关的,也无法由材料推得。综上,选择A项。31、教育和医疗支出占城乡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分别占11.5%和10.6%,教育和医疗的家庭消费支出比例较高,主要显示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A项,由材料中“消费结构也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高”可知,家庭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向好,教育和医疗支出的比例较高是支持这个结论的论据,A正确;B项,刚性消费指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的性质,材料中没有提及消费和收入的关系,故B无法推出;C项,材料中没有对教育和医疗所占比重做出评价,无法得到比重过高的结论,排除C;D项,材料中只有2008年的数据,没有以前的数据,故无法比较增长情况,D错误。综上,只有A正确。32、2007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90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员31444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40.8%;第二产业20629万人,占26.8%;第三产业24917万人,占32.4%。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935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104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就业人员1202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11万人;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78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24万人。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在岗职工114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66万人。从以上图表中无法得到的推论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A项,由图可知,2005—2007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的增长都快于第三产业,可以推出A是正确的:B项,图形材料中没有出现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相关内容,B无法推出;C项,由图可知,2003—2007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仍然是三大产业中最高的,可以推出C是正确的:D项,由图可知,2007年与2003年相比,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26.8-21.6=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所占比重上升32.4-29.3=3.1个百分点,则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上升快于第三产业,可以推出D是正确的。综上,符合题意的就是B。2007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2.2%。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785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147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69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786—1067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84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709万人。33、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错误的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A项,从图中可知,200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每年均小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所以差距逐渐增大,A正确;B项,观察两图中的折线,都是上升的,走势大致相同,B正确;C项,2005—2007年,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0.4%+12.2%)÷2=11.3%,所以C正确;D项,由图中可知,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2003年小,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比2003年大,所以2004年两者之间的差距比2003年小,实际上为最小,D错误。综上,此题答案为D。34、如果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增长速度同于上年,预计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从文字部分可知,扣除价格上涨因素,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增长速度为9.5%,那么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应大于9.5%,所以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应大于4140×(1+9.5%)=4533元,C、D项数据过大,不可能是正确的答案,只能选B。2016年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857亿元,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0.9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3006亿元,同比增长8.1%。2016年1—6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138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1075亿元,同比增长7.5%。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2016年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082亿元,同比增长10.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775亿元,同比增长11.2%,1—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4249亿元,同比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1889亿元,同比增长11.0%。按消费类型分,2016年6月份,餐饮收入22907亿元,同比增长11.1%;商品零售23951亿元,同比增长10.6%。1—6月份,餐饮收入16683亿元,同比增长11.2%;商品零售139455亿元,同比增长10.2%。2016年1—6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22367亿元,同比增长28.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143亿元,同比增长26.6%。35、2016年5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由第1段材料可知,2016年6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857亿元,环比增长0.92%,则2016年5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857×(1-1%)≈226857-268=26XXX亿元。选C。36、2015年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由第2段材料可知,2016年1—6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6138亿元,同比增长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