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1页
《老子》五章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2页
《老子》五章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3页
《老子》五章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4页
《老子》五章人教社选修“文化经典”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8

(约公元前600-公元前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认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纽约时报》还曾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老子介绍2/28孔子向老子问礼,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造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改变。老聃,真吾师也!”3/28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4/28《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哲学思想。老子哲学关键思想是“道生万物”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改变,而“道”是世界根源。《道德经》5/28汉代刘向《说苑·敬慎》上记载:春秋时期,中国教育家常枞(zōng)弥留之际,他学生老聃(即老子)前来探望,并讨遗教。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噫,是已!天下之事尽矣,何以复语子哉!’”常枞以刚齿比柔舌先亡事实,启发老子概括出柔弱胜刚强结论。6/28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7/28

道,(假如)能过说出来,它就不是永恒“道”;名,(假如)能够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名。(我们)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所以从永恒“无”中,能够观察宇宙微妙之处;从永恒“有”中,能够推知万物极限。这二者是同一个起源却各有不一样名称,它们都能够说是玄妙道理。极远啊,又极深,它是探求一切奥妙门径译文:8/28

在这一章里,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能够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并不是能够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循序渐进过程。

老子“道”是含有一个对宇宙人生独到悟解和深刻体察,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着意关注,是组成老子哲学思想基石。了解:9/28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没有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0/28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好东西是美好,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善何以是善,也就知道了什么是不善。所以,有没有由相互对立而产生,难易有相互对立而形成,长短由相互对立而表达,高低由相互对立而存在,音声由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后由相互对立而出现。所以,“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诲,任凭万事万物生长改变,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进了万物(发展),而不认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功劳才不会失去。11/28

了解:本章内容分两层次。

第一层意思: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面相互依存乃至转化例子,集中鲜明表达了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他经过日常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含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络、相互作用关系,论说了对立统一规律,确认了对立统一永恒、普遍法则。

12/28

第二层意思:处于矛盾对立客观世界,人们应该怎样对待呢?老人提出了“无为”观点。此处所讲“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标准指导人们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照事物客观发展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诲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13/28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认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利益;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所以要使人认识有所隶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14/28

了解:在这一章中,老子主张摈弃知识、智慧,摈弃仁义等道德规范。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使用方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政举,人民就能够得到切实利益。15/28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东西。而攻击坚强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些人能实施。所以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耻辱,才配作国家君主;要能负担国家祸难,才配做天下人君王。正面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16/28

了解: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能够胜强、柔能够胜刚道理。老子所举水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老子认为,水即使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所以,老子坚信柔弱东西必能胜过刚强东西。这里,老子所说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主张,应该加以深入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施“无为而治”。17/28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指彼此不联络,不交流情况。18/28译文:国土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移。即使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即使有铠甲武器,却没有地方去陈列。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过得习惯。邻国之间能够相互看见,鸡鸣狗吠声音能够相互听闻,但邻里间从生到死,却互不往来。

19/28

了解:这是老子理想中“国家”一幅美好蓝图,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农村欢乐图。老子用理想笔墨,着力描绘了“小国寡民”农村社会生活情景,表示了他社会政治理想。这个“国家”很小,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大约相当于现在一个村庄,没有坑骗和狡诈恶行,民风淳朴敦厚,生活安定恬淡,人们用结绳方式记事,不会攻心斗智,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老子这种构想,当然是一个幻想,是不可能实现。20/28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不论魏晋。

——《桃花源记》21/28

思想关键是“道”。“道”是自然规律,自然法则,天地万物根源,并有自己运行规律。所以道又可称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众妙之门”“万物之宗”。《老子》论“道”,突出是“自然”,即把“自然”看成是万事万物最高法则。老子思想22/28

老子哲学精华是他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有没有相生,难易相成,高低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对于个人怎样立身处世,老子强调是“谦虚、“不争”、“柔弱”、“知足”等。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略矛盾双方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循环往复。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无为”意思是不妄为,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性萌生、发展。采取“无为而治”方法,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生活,从而到达“相安无事”自然状态。23/28有些人认为《老子》历史观是落后,要求回到“小国寡民”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主要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一样程度上受到它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老子不但创建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道教,而且他思想能够说影响了以后整个中国哲学史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意识形态。24/28垂拱而治是指垂衣拱手,什么都不做就天下大治。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须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垂拱而治比无为而治愈加主动生动形象,内涵上也不完全相同,还含有“四两拨千斤”之意。但垂拱而治本质与黄老政治是一样,都提倡“君无为而臣有为”。唐太宗曾谈其治国体会:“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25/28老子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没有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6/28老子名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不出户,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