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大蟋蟀识别与防治_第1页
2.4.2大蟋蟀识别与防治_第2页
2.4.2大蟋蟀识别与防治_第3页
2.4.2大蟋蟀识别与防治_第4页
2.4.2大蟋蟀识别与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负责人:罗来银大蟋蟀识别与防治主讲人:罗来银分布为害大蟋蟀是为害茶树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又名大头蟋蟀,俗称大头狗。属于直翅目蟋蟀科。国内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区。大蟋蟀以成虫和若虫为害茶树的幼苗,咬断茶树苗的嫩茎,造成缺苗断行现象。大蟋蟀的个体发育过程分为3个阶段:成虫卵若虫成虫形态特征成虫体型较大,体长30-40mm,黄褐色。头部较大,复眼黑色。前胸背板宽广,前缘比后缘宽,中央有1条纵线,两侧各有圆锥形的黄色斑1个。后足腿节膨大,比胫节长,胫节内侧下部具有2列粗刺。雌虫产卵器短,约5mm。成虫形态特征大蟋蟀穴居土中生活,在土中筑建穴道,穴道为斜行坑道,坑道底部的栖息室比其它位置稍大。一般坑道的深度为50-60cm,以砂质土壤深度最深,发生也最多。到了雌雄成虫交尾产卵期,成虫在坑道内筑建分道,雌成虫将数十粒卵成堆产在分道的卵室中。卵形态特征卵长4-5mm,微弯曲,淡黄色。若虫形态特征若虫体呈黄色或褐色,除体型较成虫稍小、两对翅和产卵器未成长完全以外,其余的形态和成虫较相似。若虫生活习性初孵若虫在卵室内群居生活,以成虫带进卵室内的幼嫩枝叶或种子碎片为食料,数天后便逐渐分散,开始筑建新的土穴坑道进行独居生活。白天潜伏在坑道内,洞口用松土进行掩盖,到了夜晚将洞口松土扒开,外出觅食。咬断幼苗,还将断苗拖回洞穴,常在洞口露出一段。归穴后,洞口又用散土封闭,留下标志。发生规律发生代数:1年发生1代。越冬虫态:以若虫在土穴中进行越冬。为害期:越冬的若虫到第2年3月份开始活动,5-6月开始出现成虫,7月下旬开始产卵,9-10月出现新若虫,11月下旬若虫进入越冬状态。防治方法1、毒饵诱杀:可用适量谷皮、米糠、油渣、麦麸等炒香,再将杀虫药剂溶于水中,拌匀制成毒饵,傍晚前撒在其活动区域诱杀外出觅食的成虫和若虫。防治方法2、人工捕杀:根据洞口有松土的标志,挖掘洞穴捕杀成虫、若虫,挖掘时注意防止成虫和若虫从支道逃跑;黄昏前在洞口插进一小段松枝,让大蟋蟀顺松针爬出,但回穴道时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