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点全集_第1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全集_第2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全集_第3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全集_第4页
高考地理知识点全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知识点全集

1、地图上的比例尺: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就是:

地图上的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达方式:

(1)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CM代表实地距离多少KM。

(2)文字式:用文字写成图上1CM代表实地距离100KM。

(3)数学式:用数字表示图上的比例尺大小。例如:1:1000000。

根据比例尺,可以在地图上量算出图上两个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比例尺的大小是按比值的大小衡量,即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反之比例尺愈大。

2、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一般把它的上方定为北,下方定为南,左方定为西,右方定为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我们就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3)经纬网地图: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经纬线成圆弧形的情况下,确定方向时要特别注意。

3、图例和注记:

(1)图例:它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含义的说明,即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各种符号和颜色叫图例。

(2)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等的数字,都叫注记。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或绝对高度。

(2)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和等深线:

(1)概念:

①等高线: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高线。

用等高图可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在一同幅图上,等高线愈密集,表

示地表坡度愈徒;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地表坡度愈缓。

②等深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在地图上,

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状况,

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

(2)地形图: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状况的地图,称为地形图。用等高线绘制

成的地形图,称为等高线地形图。通过等高线可以判读一幅地形图所表示的

实际地形的部分特点:

①坡度徒缓;

②顶、盆地和洼地: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宇宙环境(分类)

2.1.1.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1

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的,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地理学上的宇宙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是相对独立的物质形式,而不能是某一天体的一部分或附属物。天体反映宇宙的物质性特征,而且天体的形态多种多样。根据天体大小、质量、亮度、温度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气体和尘埃。

3、宇宙的运动性特点

天体是运动的。天体系统是天体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而构成。天体系统形成是天体之间引力作用的缘故,单独一个天体不能成为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大小之分,现阶段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具有从属关系,高级别的天体系统含有多个次一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如下:

中心天体:太阳

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

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银河系九大行星及其卫星月球

总星系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2.1.2.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其他行星相比,尤其和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①目前所知的九大行星,按照它们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

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其中我们肉眼可见的是水星、金星、

火星、木星、土星。

②距地球最近的大行星是金星。金星是太阳系中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即自转的方

向自东向西,所以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的。

③在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众多的小行星也绕太阳公转。

④九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一致的,即都是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22

地球是已知的太阳系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物?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稳定的光照条件:地球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使地球有稳定

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演化没有中断。

②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九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日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

一平面上。九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2)地球适宜的自身条件:

①日地距离适中: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

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

条件。距离太阳太近,温度过高,或距离太阳太远,温度过低,生物均无法生存。

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

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③地球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包含题目总数:9)2.2.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的主要成分

是氢和氦。太阳辐射中仅有极微小的部分到达地面,但却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2)衡量太阳辐射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是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活动

1、太阳的结构: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能直接观测到的太

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3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相关性。统计资料显示,这种相关性在不同纬度表现得不一样。例如,在70°~80°N地区,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即太阳黑子数多的年份,降水量也大。而在60°~70°N地区,降水量与黑子相对数之间则表现为负相关,即黑子数多的年份,降水量减少。目前,虽还未查明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但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则是肯定的。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释放出的电磁波,会引起地球电离层的扰动,导致通过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造成通讯衰减或中断。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形成“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对空中和海上交通安全危害极大。

2.2.3.月相及其变化

1、概念: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2、形成原因

(1)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只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2)日、地、月三者位置的不断变化而使月球视形状发生变化。

3、月相的变化规律

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随着月球绕地球向东运行而变化,就形成了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的周期性更迭。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4(1)利用月相计时,农历(阴历)月就是以月相变化周期为基础,朔望两弦四相,每相大约7日,星期最早由此演变而来。

(2)根据月相出现的空间位置,可大致判断方向。

2.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包含题目总数:2)

1、宇宙探测的发展

(①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

②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③促进科学技术(特别是天文科学)的发展。

(3)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开发宇宙资源

(1)空间资源:利用极其辽阔的宇宙空间,人造地球卫星可以从距离地球数万千米的高层观测地球,迅速、大量地收集有关地球的各种信息。

(2)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实验室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3)太阳能资源:太阳能是地球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其绝大部分能源不能透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表。

(4)矿产资源:月岩中含有地壳里的全部元素和约60种矿藏,还富含地球上没有的能源3He,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此外,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轨道上运行着成千上万颗小行星,其中不少小行星富含矿体。

3、保护宇宙环境

(1)空间垃圾的产生:

空间垃圾主要有三大来源:一是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二是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三是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空间垃圾每年大约以10﹪的速度递增。

(2)空间垃圾的危害:

由于空间垃圾和航天器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很大,一般为几千米每秒到几十千米每秒。因此,即使轻微碰撞,也造成航天器的重大破坏。

(3)空间垃圾的清除:

现在,航天专家们已经开始研究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以及清除空间垃圾的办法。例如,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进到其他轨道上去,以免同正常工作的卫星发生碰撞;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以减少空间的大件垃圾。

2.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包含题目总数:14)2.4.1.地球的自转

1、自转定义: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自转周期:恒星日:自转一周360°,需时23时56分4秒。

4、自转速度

(1)角速度:

①概念:角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角度。

②大小:每小时大约15°,每4分钟1°。

③分布规律: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

(2)线速度:

①概念: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转过的弧长。

②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

极点为零。

2.4.2.地球的公转

1、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的旋转运动。

2、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3、公转轨道:形状为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又叫黄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近日点是每年1月初,地球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远日点是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5

日地距离和公转速度图

4、公转速度

(1)角速度:59分/天。

(2)线速度:平均30km/秒。

(3)速度变化: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5、公转周期:恒星年: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这叫做1恒星年。

地球自转与公转同时进行。

6、公转特点:地轴空间指向不变,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2.4.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因为地球在运动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所以,地球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成一交角——黄赤交角。又因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66°34′,所以黄赤交角为23°26′。二者互为余角,黄赤交角扩大,热带扩大,温带缩小,寒带扩大。

2、南北回归线、极圈纬度的决定

(1)南北回归线是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界限,其纬度是由黄赤交角决定的,即,黄赤交角

的大小决定了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最高纬度(为23°26′)。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只有与黄道面相交的纬度范围才有阳光直射现象,而地球上只有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有可能位于黄道面上。

(2)极圈是由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界限的,它的纬度也是由黄赤交角决定的。这是因

为直射点的纬度决定了晨昏线偏离极点的纬度,直射点的最高纬度为南北纬23°26′,所以晨昏线偏离极点最大纬度界限也是23°26′,即与90°-23°26′=66°34′纬线相切,从而决定了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最低纬度为66°34′。纬度低于66°34′的地区,任何一条纬线在一年中任何时候都被晨昏线分割为昼夜两段弧,即被分在昼夜两半球上,都不可能有极昼、极夜现象。

3、关于远、近日点和冬、夏至点

远、近日点分别位于地球椭圆轨道长轴的两个端点,是分别距离太阳最远时和最近时的两个点。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因此,在地球的公转图中,可将太阳画在位于椭圆的中心,冬、夏至也可画在椭圆长轴的两端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远、近日点与夏、冬至点是不重合的。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

2.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含题目总数:45)2.5.1.昼夜交替

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2、晨昏线的判断:晨线与赤道交点的时刻为6点钟;昏线与赤道交点的时刻为18点钟(晨线由黑夜走向白天、昏线由白天走向黑夜)。

3、晨昏线的画法: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自东向西转(因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4、晨昏线与太阳高度的关系: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太阳高度小于0°;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

5、昼夜交替周期: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叫做1个太阳日。

6

2.5.2.地方时

1、地方时的概念: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东加西减。

2、区时的概念: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该地方时就叫做区时。

3、区时的划分:从0°经线开始,向西、向东各7.5°划分为零时区(中时区);然后分别向西、向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向东共分为12个时区,分别称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向西共分为12个时区,分别称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分别跨7.5个经度,两者合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为180°。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都为15°的倍数。如:东八区中央经线为8×15°=120°E;西三区的中央经线为3×15°=45°W。

4、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未知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1°东加西减

区时计算:未知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东加西减

地方时和区时都是重要的计时手段,在世界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时间的换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知道了A地的时间,就能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或者B地所在时区的区时:

因为每隔经度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因此,只要先计算出A、

B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时间=A地的时间(4分钟经度差)1°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如:A地为10时26分,B地与A地相差40度,在A地的西侧,求B地的时间。计算过程为:

B地的时间=10时26分-(4分钟40°)1°

=10时26分-160分钟=7时46分

计算B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A、B两地的时区差,然后依照下面的公式就可以

计算出B地的区时。

B地的区时=A地的区时两地的时区差1小时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假设上题中A地的10时26分为东三区的区时,那么B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由B地在A地的西侧,二者相差40°,可推知,B地的经度为5°E,属于中时区(零

时区),那么,A、B两地的时区差为:3-0=3,计算过程为:

B地的区时=10时26分-31小时

=10时26分-3小时

=7时26分

要注意的是,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时,那么日期不变、时间不变;如果大于24时,那

么日期加上一天,时间减去24小时;如果是负数,那么日期减去一天,时间加上24小时。日界线:180°(不完全吻合)

自东12区向东走,进入西12区通过日界线减一天;自西12区向西走,进入东12区通

过日界线加一天。

日期变更:①日界线;

②零度经线所在的经线。

2.5.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北半球向右偏(顺着运动方向),南半球向左偏(顺着运动方向),赤道不偏。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的实例: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急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的铁轨更容易受到磨损;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河段,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水流向河流流向的右侧偏转,因此,右岸(南岸)受流水的冲刷更大,而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左岸(北岸)受到的冲刷要大于右岸。

7

从大气运动的方向上看,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低纬信风带在南北半球的不同风向,气旋与反气旋中心气流流向的特点,都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海洋中流动的洋流的流向也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洋流的环流系统。

2.5.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周日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周年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向南北两方逐渐降低。

两地纬度差值等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值。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1)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太阳直射两次。赤道,春秋分,两次最大;夏至、冬至两次

最小。

(2)南北回归线之间(除赤道外)两次最大,一次最小。

(3)南北回归线上,一次最大,一次最小。

(4)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北半球),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5)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南半球),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3、太阳直射点的位移

(1)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

(2)春分日(3月21日)至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4)夏至日(6月22日)至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向南移

动。

(5)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

(6)秋分日(9月23日)至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向南移

动。

(7)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8)冬至日(12月22日)至转年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向北移动。

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某一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决定了该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应这样计算。

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由于地轴与轨道平面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这样,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并决定了太阳光可能直射的范围:

(1)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即直射点的纬度为0°;

(2)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

如果某地的纬度已经知道,依据下面这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此地某时刻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的大小。

H=90°-纬差(纬差是指某地的地理纬度与当日直射点所在纬度之间的差值)

例1:假设A地的纬度为40°N,求A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夏至日太阳直射在23°26′N,与A地纬差=40°-23°26′=16°34′,那么H=90°-16°34′=73°26′。

例2:假设A地的纬度为40°N,求A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太阳直射在23°26′S,与A地纬差=40°+23°26′=63°26′,那么H=90°-63°26′=26°34′。

如果计算的不是二分二至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当日直射点的纬度可以在当年的天文年历上查到。

2.5.5.昼夜长短的变化8

1、太阳直射某半球,为某半球的夏半年,某半球各地均昼大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某半球回归线,某半球昼最长,某半球极圈至极点,出现最大范围极昼。

另一半球反之,冬半年反之。

2、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1)当夏至时,北半球昼长最大,但北回归线以北(而不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半球昼长最小,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2)当冬至时,南半球昼长最大,南北回归线以南(而不是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半球昼长最小,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2.5.6.四季的划分

南北半球日期一致,季节相反。

1、天文四季:春分至夏至——春季;夏至至秋分——夏季;

秋分至冬至——秋季;冬至至春分——冬季。

2、传统(农作物)四季:立春至立夏——春季;立夏至立秋——夏季;

立秋至立冬——秋季;立冬至立春——冬季。

3、气候(气温)四季

(1)北半球:3、4、5月——春季;6、7、8月——夏季;

9、10、11月——秋季;12、1、2月——冬季。

(2)南半球:3、4、5月——秋季;6、7、8月——冬季;

9、10、11月——春季;12、1、2月——夏季。

2.5.7.五带的划分

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总量在地表具有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因此,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热带: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没有太阳直射和极昼与极夜现象。

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没有太阳直射和极昼与极夜现象。

北寒带:北极圈与北极点之间,有极昼与极夜现象。

南寒带:南极圈与南极点之间,有极昼与极夜现象。

3.大气环境(分类)

3.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包含题目总数:7)

3.1.2.大气的垂直分布

9

3.2.大气的热力状况(包含题目总数:16)3.2.1.大气的热力作用3.2.1.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时,平流层中的臭氧可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尘埃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大气中的云层和尘埃可以反射投射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夏季白天多云时天气不太热,就是这个缘故。反射作用不具有选择性,光色多呈白色。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一部分辐射以它所遇到的气体分子、水汽分子和微尘等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散射的现象,叫大气的散射作用。

被散射的太阳辐射中,仍有一部分可以到达地面。当空气质点较小时,散射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可见光容易被散射;当空气质点较大时,散射没有选择性,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都可以被散射。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黎明、黄昏及阴天时天空仍然明亮,都是因散射作用造成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占19﹪)、反射和散射(合占34﹪),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2.1.2.大气的保温作用

1、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并保存热量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近地面40~50米厚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被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除一小部分被大气辐射到宇宙空间外,大部分被保存在大气中,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辐射进行热量补偿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称为大气辐射。

大气辐射中投向地面的部分,因其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它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一部分热量,起到了保温作用。

10

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应为-23℃,实际上为15℃。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38℃之多。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可简化为:

大气吸收→大气增温→地面吸收→地面增温→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大气增温

3.2.2.全球的热量平衡

1、全球的热量平衡

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看,地球(地面和大气)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

2、全球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1)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

(2)人类活动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增高,可能导致全球变暖。

3.2.3.气温的变化和较差

1、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①表现:日出前后,气温达最低值;午后2时左右,气温达到最高值。

②原因分析:气温表现为近地面对流层的温度,其主要的直接热源为地面的长波

辐射。日出以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逐渐增大,太阳辐射不断增强,地面获得的

热量不断增多,地面温度不断升高,地面辐射不断增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气

温也跟着不断上升。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并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而是出

现在午后2时左右。这是因为正午过后,太阳辐射虽已开始减弱,但地面获得

太阳辐射的热量仍比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多,地面储存的热量继续增多,地面温

度继续升高,地面辐射继续增强,气温也继续上升。随着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辐射失去的热量时,也就是当地面热量由

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刻,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地面再通过辐射、对流、湍流等方

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午后2时左右,气温才达到最高值。

随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热量继续亏损,地面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

断减弱,气温随之不断下降,至日出前后,气温达最低值。

(2)气温的年变化:

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缘故,一年之中,就北半球来说,气温最高与最低

的月份,也不是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6月)和最弱(12月)的月份,而

是要落后一两个月。一般大陆上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最低值出现在1

月;海洋的热容量大,受热和放热都较陆地慢,所以气温最高值出现在8月,

最低值出现在2月。

(3)气温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或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

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太

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这是因为表面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海

洋,在南半球要比北半球广阔得多。

③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

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这表明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冷,夏季大

陆比海洋热。

11

④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

这是因为7月份太阳直射北纬20°附近;沙漠地区少云雨,太阳辐射强度

大;沙漠对太阳辐射吸收强,增温快。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1月

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

南极洲大陆上。

2、气温较差:也称气温振幅,指一日大气的运动(包含题目总数:3)3.3.1.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地面受热增温,空气膨胀上升,质量上移,密度减小,近地面形成低压区,地面上空因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注意:气压的高低都是指在同一高度上相比较而言;在同一气柱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同一水平面上的大气在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在有气压梯度存在的情况下,促使大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叫做水平气压梯度力,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

(1)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一种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这种风仅在空

气质点做水平运动的初始状态存在。

(2)风一旦运动,马上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随之偏转,地转偏向力增大,风向继续偏转,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地转偏向力始终垂直于风向,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大小),二者合力为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匀速运动。这种风仅在高空平直等压线的状况下存在。

(3)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因为摩擦力永远和风向相反,而地转偏向力又在风的右侧呈90°,所以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达到平衡时,风是斜穿等压线吹的。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反之,夹角越小。需注意的是,摩擦力不仅始终与风向相反(即改变风向),而且改变风速(风速减小)。

4、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向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在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3.4.全球性大气环流(包含题目总数:7)3.4.1.三圈环流

低纬环流:副热带高压赤道低压

中纬环流: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1

12

东风高纬环流:极地高压副极地低压

北半球大气环流图

分布:全球共有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其中有三个低气压带

2

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图

13

3.5.常见的天气系统(包含题目总数:9)

3.5.1.锋面系统

1、气团是指在水平方向上的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在垂直方向上各种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团空气。根据气团温度的差异,也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冷气团又称冷空气,暖气团又称暖空气。

14

(1)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为冷锋和暖锋。除冷、暖气团势力及锋面过境时的天气不同外,冷、暖锋的主要区别有:①锋面坡度不同:冷锋坡度大于暖锋。(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②云型不同:冷锋为砧状云,暖锋为堡状云。

③雨区位置和范围不同:冷锋雨区发生在锋面附近,以锋后为主,雨区宽度较小;暖锋雨区一般发生在锋前,雨带比冷锋宽。

(2)锋前和锋后是根据冷、暖锋的移动方向确定的。以锋线为界:冷锋前进方向,即暖空气一侧为锋前,冷空气一侧为锋后;暖锋前进方向,即冷空气一侧为锋前,暖空气一侧为锋后。

3.5.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1

15

气旋图示(北半球)反气旋图示(北半球)

2、识读简易天气图

(1)在识图时,首先从图上辨别将有什么天气系统到来,确定是冷锋还是暖锋时,要特别注意在锋线上冷暖锋的画法。冷锋的黑三角方向是指冷空气向前运动的方向,暖锋的黑半圆形符号是表示暖空气向前运动的方向。

(2)确定是低气压(气旋)或高气压(反气旋)时,则要根据天气图上的等压线数值(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为低压中心;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为高压中心)。一般的简易天气图上,高气压中心注记“高”字,低气压中心注记“低”字。也有的天气图上高气压中心注记“G”,低气压中心注记“D”。

(3)识别天气图时,还要注意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是具有锋面的低压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多见于温带),因为我国全国都受着温带气旋影响(而台风是热带气旋)。然后运用学过的各种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来推断天气的变化。

3.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包含题目总数:10)3.6.1.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基本因素,它决定着地面和大气热量状况。大气环流的形成、全球气候带的划分,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因素决定的。

2、地面状况:地面状况直接影响大气中的水热状况,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气候。

(1)地面性质:地面性质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2)海陆分布:海陆热容量和传递热量方式不同,在同纬度海洋及其附近形成海洋性气候,而内陆则形成大陆性气候。

(3)地表形态:海拔高低和地形对气流的屏障和抬升作用,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状况各不相同。

(4)洋流:暖流对其流经海区及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则起降温减湿作用。

3、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对气候起着直接控制作用。在不同的环流形式下,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1)凡低气压控制地区,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气候湿润;凡高气压控制地区,气流下沉,干旱少雨。

(2)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迎风海岸及季风区降水丰富,背风海岸降水稀少。

(3)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造成同一地区冬、夏季节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如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气候产生影响,包括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向大气释放热量,改变地表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等。

(2)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人类改变地面状况,会引起近地面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局部地区的气候。人工造林,可使林区风速减小,气温降低,湿度

增大。相反,滥伐森林,会导致沙尘暴

盛行,水旱灾害增多,气候恶化。

(3)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气体,

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工厂、

16

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向空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从无到有,严重破坏臭氧层,并可能导致世界气候变暖。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

3.6.2.

3.7.气候资源(包含题目总数:5)3.7.1.气候资源的特点

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1、气候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相同点

(1)气候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料、能源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2)气候同其他自然资源一样,离不开对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条件和资金投入。2、气候资源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点

(1)气候资源的普遍存在性:气候资源的地区分布,只是数量多少和结构的差异;(2)气候资源的数值特征:气候要素只有在一定数值范围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

目前,利用气候资源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医疗等部门。1、气候资源与农业

气候为农业提供了光、热、水、空气等能量和物质,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地的气候资源往往决定着该地的种植制度,包括作物的结构、熟制、配制与种植方式。

一个合理的种植制度应该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气候资源,取得农作物生产的最佳社会经济效益。不同的地区,气候资源条件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种植制度。

18

2、气候资源与建筑

(1)日照与街道方位:在进行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日照资源。建筑物的日照条件与街道方位有关。这是因为街道方位影响到建筑物的朝向,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日照条件。

为了保证居住区街道两侧所有建筑物都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城镇街道宜采用南北方向的中间方位,即使街道与子午线成30°~60°夹角。

(2)风与城市规划: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工厂排除的烟尘、废气对居住区的污染,在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将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布局在盛行风的下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上风向。

在风向随季节变化的地区进行城市规划时,应使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避开冬、夏季对吹的风向,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向,居住区布局在下风向。

3、气候资源与交通

海陆空交通运输常需要穿越不同的气候区,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气候资源,并尽量避开气象灾害,才能保证运行的安全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3.8.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包含题目总数:5)

1、台风

(1)源地: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印度洋和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

(2)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

(3)结构:

①台风眼:风和日丽。

②旋涡风雨区:出现最大风速和最强暴雨。

③外围大风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狂风暴雨。

(4)灾害: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

(5)防御:加强台风的监测;主要利用卫星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

2、暴雨洪涝

(1)暴雨的形成条件:

①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

②强烈的上升运动;

③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

(2)洪涝成因:连续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3)多发地区: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4)防御:

①工程措施:a修筑堤坝、整治河道;b修建水库;c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

②非工程措施:a洪泛区土地管理;b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c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d实行防洪保险等。

(5)我国分布:主要发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3、干旱

(1)成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2)危害: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3)防御:

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农业生态环境;

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

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4、寒潮

(1)现象: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19

(2)灾害: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吹翻船只,摧毁建筑设施,通信、交通中断等。

(3)防御: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3.9.大气环境保护(包含题目总数:6)

1、全球变暖自然原因(1)原因人为原因:①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②毁林。

(2)影响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3

2、臭氧层的破坏与保护

自然原因:太阳活动

(1)原因人为原因:人类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

危害人体健康

(2)危害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的排放

(3研制新型制冷系统参加国际合作

3

(1)概念:pH<5.6的雨水。

(2)成因: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致酸性气体。

(3)我国酸雨类型:硫酸型酸雨。

(4)酸雨的危害:不仅仅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而且使土

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及人体健康。

最根本的途径: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5)防治有效措施: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4.海洋环境(分类)

4.1.海水温度和盐度(包含题目总数:19)

4.1.1.地球上的海洋

1、海洋水体的环境意义

(1)海洋是地球的水库:其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1﹪,平均水深3800m,其水量占地球水体总量的96.53﹪;

(2)海洋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

(3)海洋是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4)海岸是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

2、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人类通过港口建设、捕捞、排污等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海岸带不断提供充足的海洋水产和良好的生存环境。气候变化、海平面20

上升、土地利用及人类的其他活动等,都会对海岸带生态系统产生影响。

4.1.2.海水温度

1、

2、

3、海水热量的收支

海洋热量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洋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

2、影响因素:热量平衡的分布与变化;沿岸地形、气象、洋流等。

3、分布规律

(1)时间上: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

(2)空间上:

①水平:一般情况下,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

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

②垂直:1000米以海水盐度

1、海水盐度的概念:盐度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即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百分比。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为3.5﹪,海水中主要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镁。3递减。

盐度最高和最低的海区分别是红海和波罗的海:

(1)红海(4.1﹪):位于副热带,从陆地流入的淡水很少,蒸发又强烈,所以盐度高。

(2)波罗的海(不超过1﹪):位于较高纬度,因有陆上河流汇入大量淡水,蒸发又小,所以盐度低。

图: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

4.2.海水运动(包含题目总数:13)4.2.1.洋流的形成21

1、海水运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1)波浪: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

(2)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海水涨落两次。古人将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3)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洋流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2、各种洋流的概念

(1)风海流: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这种受盛行风影响而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

(3)补偿流:

由于海水具有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的特点,某一海区的海水因风力或密度差异等原因流走后,相邻海区的海水就流来补充,从而形成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例如,秘鲁渔场的形成就是得益于附近海区盛行的上升流。

在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除了一个主要原因外,同时还受其他几个因素的影响。除上述三种原因外,地转偏向力、陆地海岸形状和岛屿也影响洋流的方向。

4.2.2.洋流的分布规律

1、南北半球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大洋环流,北半球做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做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2、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环流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

3、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

4、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

5、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特有的季风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海水向东流;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海水向西流。

4.3.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含题目总数:5)4.3.1.海洋资源类型

1、海洋化学资源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水水源。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

2、海洋生物资源

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3、海底矿产资源

(1)大陆架浅海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

(2)近岸带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3)海盆——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4、海洋能源

特点:能量巨大、可再生、无污染,但密度很小。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5、海洋空间资源

(1)构成:海上、海中、海底,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

(2)特点:深海黑暗、高压、低温、缺氧,海水腐蚀性强,海冰破坏性大。

(3)利用领域:交通运输、生产、通信和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

22

4.3.2.海洋渔业生产

1、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

(1)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2)温带海区的大陆架渔业资源更加集中,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

(3)寒暖流交汇海区:饵料比较丰富,常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性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汇集,通常是渔场所在地。

2、成因——大陆架水域

(1)海水较浅,太阳辐射能照到海底,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有利于鱼类的饵料(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2)大陆架底部沉积了由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

(3)大陆架与大陆毗连,由大陆流来的江河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类为鱼类和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3、主要渔业国: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最多的国家。秘鲁、加拿大、英国等国的渔获量均较多。

4.4.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权益(包含题目总数:7)4.4.1.海洋环境问题

1、海洋污染

(1)来源: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倾倒废物、港口工程建设等);

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废弃物。

(2)危害: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危及人类健康。

(3)类型:重金属污染、热污染、农药污染、石油污染。

石油污染:

①源地: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的船舶;

②分布:沿海水域和海水航道沿线;

③防治: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配备除污船。

2、海洋生态破坏

(1)人类的生产活动:某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陆缺乏科学论证;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

(2

23

4.4.2.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生效时间:1994年11月16日。

2、主要陆地环境(分类)

5.1.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包含题目总数:6)

5.1.1.岩石及其成因

1、

2、

3、概念:矿物按照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岩石。

4、成因和分类

(1)岩浆岩:

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三大类岩石中只有它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即岩浆在强大的

岩石相互转化与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球陆地环境的组成——地貌(包含题目总数:14)5.2.1.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会形成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区,板块交界区一般形成下图所示地貌:

板块相背运动——生长边界:裂谷或海洋,

24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

板块与地貌

陆陆板块:高大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

板块相向运

动——消亡边界

海沟——海岸山脉

陆洋板块

海沟——岛弧链

5.2.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1、

2、

3、地质构造的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地壳的变形、变位,是地质构造,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

4、构造地貌的概念: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3、分类:褶

皱和断层

(1)褶皱:褶皱是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时,发生波状弯曲变形而形成的。

褶皱有两种基本形态,即背斜和向斜。

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的部分;核心为较老岩层,外部为较新岩层;最初是山,以后

易被侵蚀成谷;山体与构造起伏相一致。

②向斜:岩层向下弯曲的部分;核心为较新的岩层,外部为较老的岩层;最初是谷,

以后不易被侵蚀变成岭;山体与构造起伏相反。

(2)断层:断层是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程度,岩体

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有明显的错动、移位。

这里要分清断裂和断层,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断裂是岩层断开、破裂,断层不仅是岩

层断开、破裂,还要两侧岩体沿断裂面有相对位移。

相对上升岩块:块状山地、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断层

相对下降岩块:谷

地、低地,如:汾

河谷地、渭河平原

找矿:背斜是储油构造

4、研究地质

构造的意义找

水:向斜是储水构

工程建设修隧道,宜选择背

斜处,避开断层带

水库等工程选址也应避开断层带

5.2.3.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有五种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等几种类型,使岩石变得松散或成碎屑状风化物,

这为侵蚀、搬运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在搬运过程中,风速减小,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使携25

带物质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多层沉积而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新的岩石。下面对流水和风力

作用及其地貌进行对比:

流水流水侵蚀地

貌:沟谷、峡谷←流水冲刷、切

流水沉积地貌:冲

积扇、冲积平原、

三角洲←泥沙沉

动力

风力风力侵蚀地

貌: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

裸岩荒漠←吹蚀

风力沉积地貌:沙

丘、沙垄、沙漠外

缘黄土堆积←风

沙沉积

地质作用引起的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不断改变着地球的表面形态,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包含题目总数:12)5.3.1.陆地水体类型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指陆地上各种可以被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全球淡水资源总储量的0.3﹪。

1、按空间分布

(1)地表水:大气降水到达地表,一部分蒸发和下渗,另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进入河

流、湖泊、沼泽和冰川。

(2)地下水:地表水下渗形成,根据埋藏条件,地下水有潜水和承压水之分。

图:地下水示意

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隔水层以上,承压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这里要注意的是,潜水、承压水和深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的关系,不能说潜水都是浅层地下水,承压水都是深层地下水,如果地表以下很浅的位置就存在了一个隔水层,那么它以下的地下水就是承压水,但并非深层地下水。由于潜水与承压水的埋藏条件不同,因此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①首先,潜水的分布区、补给区和排泄区是一致的,因此水质相对较差;承压水上覆隔水层,因此在高的一侧补给,即从上图看,是从湖泊处补给,在另一侧低处排

泄,其分布区、补给区和排泄区是不一致的,因此,水质较好。

26

②其次,对地下水的利用广泛,在利用之后应立即回灌,否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

果,所采取的补救措施,承压水要难于潜水。

③再有,如果我们要打井的话,会有几种情况:a承压水井:井底位于承压水分布

区,井口高于承压水位线;b潜水井:井底位于潜水分布区;c自流井:井底位于承压

水分布区,井口位于承压水位线以下,根据连通器原理,井水可以自喷。

2、按运动更新情况

(1)静态水资源:量大但用得少,像冰川(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2/3)、深层地下水等,

它们的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一旦被开发利用,短期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1、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降水量大的时间(季节)是有差异的,有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之分。所以,分析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径流量时,一定要注意其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

2、以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以永久性积雪、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在冬季气温低于0℃,冰川不再融化,则径流会出现断流现象。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

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可以互补:即水位高的补给水位低的,水位低的接受补给。湖泊对河流的天然调节作用就源于此,例如长江两侧湖泊对干支流的调节作用,由于水库也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被人们称为人工湖泊。

4、有的河流还会接受季节性积雪融水的补给,例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因此其丰水期在夏季,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温度低,冬季降雪到春天才会融化,即成为季节性积雪,河流在获得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时期,也会出现一个汛期,我们称为“春汛”,而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的“夏汛”仍为主汛期,所以,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

5.3.3.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陆地上的各种水体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和环节把在空间上的三种形态的水体联结成一个不断相互交换和转化的动态系统,使水在海洋与陆地之间、天空与地面之间、地上与地下之间进行着循环。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四个:水面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和径流输送。

2、水循环的意义

(1)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水循环系统,使水在不断地

转化、运动。在转化运动中,全球水量维持着动态平衡(多年平均状况)。即:海洋水总量不变——海洋蒸发量=海洋降水量+来自陆地的径流量;

陆地水总量不变——陆地水总量=大气降水-陆地蒸发量-径流输送量

由此可以得出:海、陆水量就多年平均状况而言,收、支是平衡的。

(2)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水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为数很少。

(3)使地球各圈层之间和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4)水循环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雕塑着地表形态。

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水循环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使水资源得以

更新,这就要求人类利用水资源的速度不可超过其更新速度,否则就会造成水资源枯竭。

5.4.陆地环境的组成——生物(包含题目总数:8)5.4.1.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影响环境影响生物的分布,尤其对生物中植物的分布影响最明显。27

1、影响植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气候,因为气候决定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

(1)光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绿色植物只有在太阳光照下才能进行光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由此也就分出了两种不同的植物类型:喜光植物和喜阴植物。

(2)热量是植物分布的重要条件,水平方向热量分布不均,使不同纬度形成不同的植被

带,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和水分的差异形成植被带的垂直分布。

(3)水分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只有成为水溶液,才能被植物根

部吸收。水分条件不同,植物的外观形态就不同。如水生植物叶子柔嫩硕大,根系不发达(如荷花);而旱生植物叶子小甚至退化成刺,根系发达(如骆驼刺)。

2、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植物的分布深受环境条件制约,所以什么样的环境就有相应的植物种类,植物对环境有指示作用。如荷花指示水湿环境,骆驼刺指示干旱环境,旗形树冠指示常年风向,矮牵牛花完好而叶面伤害状况反映大气的二氧化硫的污染等。

5.4.2.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生物是在地球发展历史中产生的,它们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大大加速了地理环境的改变,所以生物也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而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最根本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叶绿素,利用光能,把周围环境中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有机体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包含题目总数:7)

5.5.1.土壤的肥力特性及其重要性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它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这是它区别于其他地表松散物质的重要特征。

1、概念: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2、土壤组成:水、肥、气、热四个因素要受到土壤组成物质的制约和形成条件的影响。

(1)矿物质:土壤的物质基础,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2)有机质:直接影响土壤肥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3)水分、空气:流动性大,此消彼长,影响热量。

理想土壤的比例应该是固体和流体物质各占50﹪,而各地土壤物质组成的不同,导致其肥力有高低之分。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标志是有机质含量,当有机质多时,肥力也高,能充分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例如我国东北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达6~7﹪,土层厚达1米,所以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对土壤的合理利用,能使土壤生物循环正常进行,会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成为不断更新的资源。如利用不当,则会使土壤肥力减退,造成土壤退化。

28

3、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土壤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没有土壤也就没有农业。

5.5.2.土壤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岩石风化过程:土壤的形成首先是在风化作用下,坚硬的岩石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

在成为成土母质的过程中,会分解释放岩石中矿物养分,并使土壤具有通气蓄水的性能,但这时的成土母质还不具备肥力,所以不可以称其为土壤。

(2)低等植物着生过程:成土母质在低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风化逐渐加速,母质

性能改善,积累有机质,形成浅薄的原始土壤。在这个过程中,土壤颗粒团聚,并使土壤初具肥力。

(3)高等植物作用过程:初具肥力的原始土壤在高等生物、微生物的作用下,养分逐渐

富集,形成熟土和耕作土壤。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活动也参与成土过程。

2、生物对母质的改造作用

在整个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生物。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一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它们都是通过生物循环实现的。由于人类参与成土过程,因此要求人类在利用土壤时,要合理经营,不断改良土壤,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其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否则,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等。

5.6.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差异(包含题目总数:10)

5.6.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1、概念: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2、表现: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一致性,二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作为构成陆地环境整体的各要素,它们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如植物生存在土壤中,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植物根系吸收;气候干旱地区植被就稀少,土壤有机质也少。再如,在热带雨林中植被分层分布,是为了获得阳光,动物则是善攀援的,而不是善奔跑的。

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不断在发展变化的,其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如气候要素是陆地环境组成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它的变化会影响到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变化又会影响到地貌的改变,地貌又会影响气候的热量和水分。

图: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5.6.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陆地环境虽然是一个整体,但在不同纬度、不同海陆位置、不同海拔高度的各组成要素的变化,导致极为显著的地域差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三种情况:

1、全球尺度的分异

由于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匀,地表景观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即南北方向)做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它是以热量为基础产生的。不同的热量引起水分的变化,造成各地气候的差异,气候又制约生物、地貌等要素,使不同的地表景观在纬度方向上发生变化。

2、区域尺度的分异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由沿海到内陆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分异方向可以认为是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方向。这种分异的形成主要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其在中纬地带表现最为明显。

3、在垂直方面上,也存在着区域尺度差异

由山地的山麓到山顶,随气温的降低、水热状况的变化,产生垂直气候带,生物、土壤、地貌等也相应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化。而垂直方向上所产生的植被带、土壤带大致与由赤道向两极的全球尺度分异规律相一致。

无论是全球尺度分异还是区域尺度分异都具有规律性特点,但地表并不是所有地点都符合规律29

性,受局部因素影响而有局地尺度的差异。如山地的背阳坡热量少,向阳坡热量多;背风坡雨水少,迎风坡雨水多等。水热状况的不同,植物、土壤、积雪等一坡之隔就有明显的差异。

5.7.陆地自然资源(包含题目总数:10)5.7.1.陆地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自然环境中有多种自然资源,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对自然资源进行逐步加工,创造了众多的物质财富。这些财富融合在社会环境中,满足人类社会消费的需求。在产品的加工、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又回到陆地环境中。

图: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样一种循环的人地关系中,人类与环境发生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的。因此,自然资源在协调人地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5.7.2.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共四种,即: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1、陆地自然资源的矿产资源中有一部分是能源资源

能源资源按人类开发利用的状况,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指利用时间早,目前利用技术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生物能、矿物能(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等。新能源指目前由于技术经济水平的限制还未广泛应用的能源,如地热能、核能、海洋能等。

2续续30

5.7.3.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资源整体,因此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和规律:

1、数量都是有限的

(1)某些资源的总量虽然是巨大的,但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

(2)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地质灾害(包含题目总数:10)

5.8.1.各种地质灾害的概念

1、地震

(1)概念: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是因为该地带地壳活动强烈,多断裂构造带。

2、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由原生灾害引发次生灾害,造成地质灾害的群发性。如地震可衍生山崩、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疫病蔓延等群灾,形成恶性循环的灾害链。

31

3、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有它的社会性。假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发生在无人区,就只能作为地质现象,而没有灾害对象。人类社会是灾害的承受者,又是灾害的制造者,假如有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合理活动,将会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如过量抽取地下水、采矿等引起的地陷、地裂;滥采、滥伐、滥垦引发的泥石流;修水库大坝不注意生态造成的泻洪、滑坡等。

6.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分类)

6.1.农业生产活动及区位选择(包含题目总数:21)

6.1.1.农业生产活动

6.1.1.1.农业生产的特点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活动: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种活动就叫做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人类;对象——动植物;目的——获得产品。

农业属第一产业。

1、地域性(地区差别)

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因此,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发展农业时,必须要因地制宜。

2、季节性和周期性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规律,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必须按季节顺序安排,季节性和周期性很明显。

发展农业时,必须要遵守农时。

种麦时间:

北京地区:白露早,寒露迟,春分种麦正当时(春小麦);

华北南部:秋分早,霜降迟,只有寒露正当时;

安徽江苏:寒露蚕豆,霜降麦;

浙江:立冬种麦正当时。

6.1.1.2.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1

26.1.1.3.农业的分类

1、按农业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栽培植物)、畜牧业(饲养动物)、林业、渔业和副业。

2、按投入多少分为

(1)粗放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以扩大土地面积来增加农业产出的农

业。

(2)密集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

32

业产出的农业。

3、按产品用途分为

(1)自给农业——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商品农业——产品大多用来销售的农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6.1.2.农业的区位选择

1、自然区位因素

(1)气候:

①热量(纬度地带性):热带农业(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亚热带农业(水稻、柑桔、茶);

温带农业(小麦、苹果、甜菜)。

②降水:降水多(大于800mm)——水田,湿润区(水稻);

降水少(800~400mm)——旱田,半湿润区(春旱,旱田);

降水少于400mm——牧业,半干旱区;

降水少于200mm——沙漠(水源:绿洲农业)。

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所以,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2)地形:

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耕作业;

②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

异,使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3)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①东北——黑土、黑钙土——有机质比例高——商品粮基地(春小麦);

②黄淮海平原——黄土和棕壤——养分元素丰富——冬小麦产区;

③红壤(酸性土壤)——茶树。

自然因素是可以利用和改造的,改造时要根据当时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需充分考虑到投入和产出比。

“玻璃温室”——改善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

较缓的山坡修筑梯田——改造地形因素;

实施灌溉——满足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求。

2、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的需求量大,可以刺激生产)。

(2)交通运输:

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冷藏技术、保鲜技术、集装箱技术),使城郊农业的规模、范围扩大(乳肉禽蛋、蔬菜、花卉),为城市、工业区人口服务,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世界性的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