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1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2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3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4页
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试卷道德与法治注意事项:1.此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答题,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1.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74年来,我国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再到踏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下面对我国发展成就认识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B.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C.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发布《202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1631.2亿美元,为全球第2位,连续11年列全球前三;境外企业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境外企业向投资所在地纳税750亿美元,增长35.1%;年末境外企业员工总数超410万人,互利共赢助力经济发展。这表明我国()①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③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际经济合作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3.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依靠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国际上一有风吹草动,各国都会先捂住自己的“粮袋子”,对粮食等农产品出口采取限制措施。这段话意在强调我国必须()A.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B.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C.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D.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某校九年级(2)班准备模拟县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场景,他们在布置会场时需要张贴有关标语。以下四条标语中最适合用于该会场的是()A.平等团结互助和谐B.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5.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经济蓬勃发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产业迅速兴起,自由开放雄冠全球,营商环境世界一流。这得益于()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香港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④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100-1=0”——“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执法司法中万分之一的失误,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的伤害。”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上论述告诉我们()A.法治建设的目标是追求绝对平等 B.执法机关应该维护公民的所有利益C.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 D.维护良好形象是司法机关的基本职权7.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图示内容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8.漫画《和谐共生》启示我们()①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③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可以对自然一味地索取④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多年来,我国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加强宪法监督。这是因为宪法()①是国家的根本法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是所有法律的总和④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全部问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全部既定任务返回东风着陆场。如果你有机会采访景海鹏,你会对他说()①“向您致敬!我们要向您学习,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②“我们要学习您的先进事迹,只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让生命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③“向您致敬!我们要像您一样将个体生命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让生命绽放光彩。”④“我们要坚定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意气风发地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奋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1.以下选项中,符合事物发展内在逻辑的有()①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控制人口数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彻底改变→提升综合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平语”近人,妙典生花,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经常巧用经典名言表达思想。以下是学生小林整理的学习笔记,其中对相应经典名言的理解与运用恰当的有()序号经典名言理解与运用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断自我超越,不负时代,做更好的自己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③天地之大,黎元为本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每一位公民都要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3.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组织《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教学时,开展了有关“情绪波动原因”的问卷调查。右图是其数据统计结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人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②人际关系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原因③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要学会压抑情绪④人的情绪由外部因素决定,无法进行调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23年10月24日签署第十二号主席令。第十二号主席令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下面解读正确的有()①国家主席行使了公布法律的职权 ②法治要求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5.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观点的有()①某游戏平台上线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②某老板怀疑到店购买学习用品的女孩没付钱,将其个人信息张贴在店门口③某市启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家庭教育提质行动”④某校开展“护苗成长,筑梦未来”心理健康讲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在班会课上,同学们分享了校园生活情景。下列对情景点评正确的有()序号情景点评①参观学校举办的书画展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②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备战校运会集体是个体的简单相加③首次上台演讲赢得热烈的掌声他人的肯定有助于增强自信④质疑同学不合理的观点并提出建议学会思考,具有批判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学习时,勉励青年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主旨的是()①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③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18.(6分)2023年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指出,2023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0周年。10年来,中国用笃定的信念和扎实的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系列成果之一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截至2023年7月,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合作文件。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系列成果之二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是解答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的中国方案。系列成果之三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共同行动中阿、中拉、中国一太平洋岛国等命运共同体建设蹄疾步稳,中国一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推进,中国将同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携手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系列成果之四为各领域国际合作注入强劲动力面对混乱失序的网络空间治理、核安全全球治理问题、日益复杂的海上问题、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挑战等问题,中国先后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等重要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既是倡导者也是行动派。请从中国的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丰硕成果的秘诀。(6分)19.(8分)近日,一名老师发布视频吐槽“课间圈养”现象愈发严重。课间十分钟,学生不出教室,即使是3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是空荡荡的。这引发众多家长共鸣、网友热议。观察漫画,联系所学内容,对漫画中学校的行为进行辨别与分析。(8分)20.(10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一盘棋布局、一体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针对性安排和战略性部署。在广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举全省之力办好这件大事,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在山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黄河流域各省区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在四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川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要求加强成渝区域协同发展。在新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黑龙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在浙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广袤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东西互济,南北协同,陆海统筹,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全国一盘棋”渐入佳境。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列举材料中该发展战略的具体表现。(2个即可,2分)(2)请简要分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该发展战略,并多次作出针对性安排和战略性部署的原因。(3点即可,6分)21.(12分)2023年10月7--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坚定文化自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某校九年级计划开展一次“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探寻‘中国何以文化自信’”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探寻中华文化】河南安阳西北郊,洹河静静流过殷墟。刀笔留痕,印证数千年信史,记录方块字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考察时深情地指出,“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文化自信源于源远流长的生生不息的历史文脉。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魅力是我们的自信之根。(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安阳殷墟出土了我国最早的文字,它是______。(2分)(2)中国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字书法。中国书法有“真(正楷)草隶篆”四种主要字体,请按“真草隶篆”(从左至右)排列下列四幅图片的序号。(2分)【赓续文化血脉】2023年9月14日,2023北京文化论坛开幕。“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晚,一场文艺晚会惊艳亮相。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浩瀚的典籍,气象万千。厚重瑰丽的中华文化,激荡蓬勃昂扬的文化自信。(3)请你列举一位河南古代名人姓名及其所著的一部经典作品名称。(2分)(4)要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请你列举两个能够体现河南人的精气神。(2分)【传承文化基因】近日,习近平文化思想正式提出,为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下面是同学们推荐的文化研学地点和推荐理由。组号研学地点推荐理由第一组安阳殷墟、登封少林寺等①第二组②学习革命文化,弘扬革命先烈们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组中原福塔、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致敬新时代奋斗者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5)请参照第三组同学的设计,补充完整第一组、第二组同学的相关内容。(4分)

2024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试卷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1.D2.B3.A4.D5.C6.C7.D8.D9.A10.B11.C12.A13.A14.C15.C16.D17.C18.(6分)①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②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探索和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③中国坚持胸怀天下,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④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⑤中国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建议:答出一点即可给2分,共6分,其他答案合理者亦可酌情给分。19.(8分)①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学校课间、午休不允许学生出教室的做法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2分)②学校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间玩耍和锻炼能让学生的大脑更加放松,避免出现厌学情绪;课外活动还能使学生放松双眼,预防近视;劳逸结合更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某些中小学校以怕孩子出事、怕家长闹事、怕给自己找事为借口,不允许学生在课间、午休时间出教室,这虽然方便了学校的管理,但是不利于学生缓解学习的疲劳,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学生身体发育,不利于学生视力健康,不利于学生纾解压力和人际交往,等等。(4分)③破解课间“圈养”现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和老师要做好安全保障,要做好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尽最大努力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家长及社会对学校和老师互谅互信,对孩子们之间磕磕碰碰的小事多持宽容态度;等等。(2分)建议:观点正确,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分析透彻,表述规范,给8~7分;观点正确,层次比较分明,逻辑比较严密,分析比较透彻,表述比较规范,给6~3分;观点模糊不清,层次不分明,逻辑不严密,分析不透彻,表述不规范,给2~1分;观点错误、只作判断不作分析或表述与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