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练习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选择题1.某“族约”曰:“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该“族约”的主要功能是()A.注重血缘纽带,推动理学普及B.激励家族成员,追求功名利禄C.强化宗族特权,维护家族秩序D.凝聚宗族力量,加强基层教化2.输籍法是隋代制定的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即由中央政府制定户等划分的标准,发到州县,各县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析出若干小户。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维护社会安定3.中国古代,于国家法律之外,还有广泛存在于宗族内部的宗族法(又称族规、家法、族范等)。宗族法用以规范族人的思想行为,调整族人的相互关系。犯禁族人要受到宗族惩治,宗族惩治有罚有责。罚者或拜或跪,或香烛或席面,或钱粮田地,或杀猪唱戏。责者或扑或捶,或捆绑抬溺,或毒殴活埋。对宗族法规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社会多元化带来的治理方式多元化的表现B.与农耕社会基层治理需求相适应C.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儒家思想的伦理功效D.与国家政权的行政治理相辅相成4.下表为西方国家各类福利公共支出的结构比较(1993年),据表分析,可知福利制度()项目英国瑞典德国美国总支出占GDP比重(%)23.4238.0328.2715.64医疗保健占总支出比重(%)25162337福利服务占总支出比重(%)72594收入转移占总支出比重(%)68596859(收入转移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如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等)A.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B.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覆盖的范围比较狭窄D.容易造成政府的财政困难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项目史实结论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多边贸易体系得以建立B1946年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美苏冷战正式开始C近些年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使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D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6.贝内特的《英国庄园生活》中提到一个名叫W.德·T的人向庄园法庭申请领回自己走失的母牛。这头牛在领主的牲畜栏里被发现,庄园法庭经过审议将这头母牛还给了他。这说明庄园法庭()A.促进了西欧的国家统一B.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C.废除了庄园领主的特权D.拥有庄园最高统治权力7.下列是《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的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将全国由唐太宗时的十道增加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表(注: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当地粮食产量)。该表反映了()地区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全国109906064河北道21029924河南道22467641(注: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A.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的经济重心B.河南、河北两道是国家重要产粮区C.河南、河北两道负责储备灾荒粮食D.两道受安史之乱影响粮食储备不足8.宋代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社会流动性的加强 B.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C.宗法制的重新建立 D.士大夫义利观的转变9.明清时期的族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征收地租专作家族祭祖开支的祭田,一种是由族内乡绅捐置用以济贫、恤寡和资读的义田。政府对盗卖族田者予以治罪甚至发边充军。政府对族田的保护旨在()A.增加国家的土地税收B.维护宗法关系以稳固秩序C.弘扬耕读传家的观念D.以经济立法打击地方豪族10.“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解析:古希腊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由题干可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这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故选C项。11.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这说明庄园 ()A.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是当时基本的社会组织D.成为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官办医院用于贫病救治的例子。秦汉时期,由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的医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地方郡县的医疗事宜和救助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刘彻曾设置收容和救治病人的专门机构。据《南齐书》记载,“子良于贫病不能立者,在第北立廨收养,给衣及药”;南北朝时,魏世宗不仅建设医馆救治京城内外患者,还召集名医编撰医书,发布乡邑,普及医学知识。唐朝沿用了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并在地方郡县建立分支机构,客观上起到了传播医学知识,救助基层贫病者的作用。自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改变了统治者的慈善救助观念,并由此建立了“悲田养病坊”这种医疗救助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该机构在南北朝时期是寺庙僧人将社会、个人捐赠的田地捐出部分作为“悲田”,用于免费救助贫病人群的,到唐朝时期逐步演变成官方筹办的常设慈善医疗救助机构,专门救助贫穷老人、病人、残疾人及孤儿。——摘编自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济贫与医疗救助》(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贫病救治事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贫困人口和病患进行综合救助的原因。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一、选择题1.某“族约”曰:“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该“族约”的主要功能是()A.注重血缘纽带,推动理学普及B.激励家族成员,追求功名利禄C.强化宗族特权,维护家族秩序D.凝聚宗族力量,加强基层教化解析:根据该“族约”中“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可知其功能是凝聚宗族力量,根据“族约”中“故吾姓子孙者,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可知其功能是加强基层教化,D项正确;“族约”中的“今恐吾宗散乱,或为习俗所移”可以看出其注重血缘关系的纽带作用,但是“告之以孝悌忠信之行,申之以礼义廉耻之教,务要为子孝,为臣忠,父义母慈,兄友弟恭”意在规范族人的言行,而不是推动理学的“普及”,排除A项;在“族约”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激励族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在“族约”中的“不守先训,则是上贻辱于前人,下有愧于厥后”可知其目的在于维护家族秩序,但是并没有述及“强化宗族特权”的相关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2.输籍法是隋代制定的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即由中央政府制定户等划分的标准,发到州县,各县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析出若干小户。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B.加强中央集权C.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 D.维护社会安定解析:根据材料中对输籍法的表述可知,这种确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可以把隐匿户口强制登记,从而拆析出若干小户,这样就导致了户数的增加,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A项正确;材料同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项;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项;维护社会安定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A项。3.中国古代,于国家法律之外,还有广泛存在于宗族内部的宗族法(又称族规、家法、族范等)。宗族法用以规范族人的思想行为,调整族人的相互关系。犯禁族人要受到宗族惩治,宗族惩治有罚有责。罚者或拜或跪,或香烛或席面,或钱粮田地,或杀猪唱戏。责者或扑或捶,或捆绑抬溺,或毒殴活埋。对宗族法规的评价不恰当的是()A.社会多元化带来的治理方式多元化的表现B.与农耕社会基层治理需求相适应C.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儒家思想的伦理功效D.与国家政权的行政治理相辅相成解析:宗族法规在基层社会对人思想行为的规范所遵循的正是儒家伦理纲常,因此宗族法规强化了儒家思想的伦理效果,C项正确;基层社会的宗族法规也属于国家基层治理的手段之一,是社会多元化带来的治理方式多元化的表现,A项正确;宗族法规在基层社会的治理与农耕社会相适应,B项正确;基层社会宗族法规一定程度上与国家政权的行政治理相辅相成,D项正确,故选C项。4.下表为西方国家各类福利公共支出的结构比较(1993年),据表分析,可知福利制度()项目英国瑞典德国美国总支出占GDP比重(%)23.4238.0328.2715.64医疗保健占总支出比重(%)25162337福利服务占总支出比重(%)72594收入转移占总支出比重(%)68596859(收入转移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如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等)A.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B.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C.覆盖的范围比较狭窄D.容易造成政府的财政困难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支出在国家财政中占比较高,这必然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D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英国、瑞典、德国、美国的福利制度,无法体现在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排除A项;“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排除C项,故选D项。5.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合的是()项目史实结论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多边贸易体系得以建立B1946年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美苏冷战正式开始C近些年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使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D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解析:根据材料,近些年西方国家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发展了西方基层治理,使西方国家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以美国为中心,有利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确立,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志冷战开始,排除B项;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说明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排除D项,故选C项。6.贝内特的《英国庄园生活》中提到一个名叫W.德·T的人向庄园法庭申请领回自己走失的母牛。这头牛在领主的牲畜栏里被发现,庄园法庭经过审议将这头母牛还给了他。这说明庄园法庭()A.促进了西欧的国家统一B.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C.废除了庄园领主的特权D.拥有庄园最高统治权力解析:根据“这头牛在领主的牲畜栏里被发现,庄园法庭经过审议将这头母牛还给了他”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佃户若有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会受到起诉与处罚。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B项正确;庄园法庭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A项;庄园领主有特权,排除C项;庄园法庭并不是庄园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7.下列是《通典》天宝八年(749年)统计的河北道、河南道(唐玄宗时按山河地形,将全国由唐太宗时的十道增加为十五道)各仓所储粮食量表(注:各仓储粮大致反映当地粮食产量)。该表反映了()地区正仓、义仓、常平仓储粮总数(单位:石)全国109906064河北道21029924河南道22467641(注:唐朝时,正仓储州县粮食,义仓备灾荒时的不足,常平仓均粮价的贵贱。)A.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的经济重心B.河南、河北两道是国家重要产粮区C.河南、河北两道负责储备灾荒粮食D.两道受安史之乱影响粮食储备不足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河南道与河北道储粮总数约占全国的四成,这说明河南、河北两道是国家重要产粮区,B项符合题意。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的经济重心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河南、河北两道负责储备灾荒粮食,排除C项;安史之乱发生于755至763年间,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排除D项。8.宋代各宗族编写的家训中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社会流动性的加强 B.新兴市民阶层的崛起C.宗法制的重新建立 D.士大夫义利观的转变解析:根据材料“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科举制较为完善,因此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部分望族子弟容易被淘汰,即出现材料中所谓的“破家”,因此各宗族在编写家训时会充斥着大量防止破家的教训和以义田为代表的族内公产的条例,A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崛起不是宗族家训内容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宗族内部的家训,与士大夫的义利观无关,排除D项。9.明清时期的族田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征收地租专作家族祭祖开支的祭田,一种是由族内乡绅捐置用以济贫、恤寡和资读的义田。政府对盗卖族田者予以治罪甚至发边充军。政府对族田的保护旨在()A.增加国家的土地税收B.维护宗法关系以稳固秩序C.弘扬耕读传家的观念D.以经济立法打击地方豪族解析:结合族田的两种用途可知,政府保护族田的目的在于维护以宗法关系为基础的地方社会秩序,B项正确。从族田的作用可知,其为家族公有土地,A项错误;族田不是农民的私有土地,与“耕读传家”观念无关,C项错误;政府保护族田,打击“盗卖族田者”,不等于打击地方豪族,D项不符合题意。10.“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解析:古希腊众多城邦中影响最大而又最具典型意义的是雅典。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以成年男性公民的直接参与为核心,直接民主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由题干可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的人年满十八岁经过登记后可以享有公民权,这符合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故选C项。11.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这说明庄园 ()A.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属于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C.是当时基本的社会组织D.成为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解析:中世纪西欧的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说明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管理生产活动与精神生活的基本单位,C项正确。教堂与法庭的设置不能说明庄园实行封君封臣制度,也不能说明庄园经济生活的自给自足,A、B两项错误;领主通过国家和封建等级制度统治农奴而不是通过庄园,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就有了官办医院用于贫病救治的例子。秦汉时期,由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的医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地方郡县的医疗事宜和救助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汉书》中记载汉武帝刘彻曾设置收容和救治病人的专门机构。据《南齐书》记载,“子良于贫病不能立者,在第北立廨收养,给衣及药”;南北朝时,魏世宗不仅建设医馆救治京城内外患者,还召集名医编撰医书,发布乡邑,普及医学知识。唐朝沿用了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太医署”,作为医学教育机构,并在地方郡县建立分支机构,客观上起到了传播医学知识,救助基层贫病者的作用。自汉末传入中国的佛教,改变了统治者的慈善救助观念,并由此建立了“悲田养病坊”这种医疗救助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该机构在南北朝时期是寺庙僧人将社会、个人捐赠的田地捐出部分作为“悲田”,用于免费救助贫病人群的,到唐朝时期逐步演变成官方筹办的常设慈善医疗救助机构,专门救助贫穷老人、病人、残疾人及孤儿。——摘编自陈文贤、李宁秀、任晓辉《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济贫与医疗救助》(1)根据材料,概括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贫病救治事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对贫困人口和病患进行综合救助的原因。解析:(1)特点方面,由材料“秦汉时期,由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的医事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地方郡县的医疗事宜和救助有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可知,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国贫病救治事业发展的特点是官方主导;由材料“《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