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事业单位《科技常识》真题及答案_第1页
2020事业单位《科技常识》真题及答案_第2页
2020事业单位《科技常识》真题及答案_第3页
2020事业单位《科技常识》真题及答案_第4页
2020事业单位《科技常识》真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事业单位《科技常识》真题及答案

(1)(单选题)以下属于低碳经济的做法是()。

A.秸秆粉碎近沼一沼渣肥田一反哺农田作物

B.发电厂对煤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进行脱硫

C.许多废弃物不填埋或焚烧,而是回收利用

D.采用空气源热能或者地下水循环调节室温

【参考答案】Do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

态。A属于循环经济,B项减少了环境污染,但并没有减少煤炭的能源消耗,C

属于废弃物的充分利用,D是低碳经济。

(2)(单选题)低碳经济的起点是()。

A.技术创新

B.统计碳源和碳足迹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

【参考答案】Bo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故本题答案选B。

(3)(多选题)下列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A.无纸化办公

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C.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D.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

E.开私家车上班

【参考答案】ABCDo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

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开私

家车上班会加大石油的消耗量,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故本题答案选ABCD。

(4)(多选题)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

B.减少煤炭石油等消耗

C.寻找新的可利用能源

D.增加使用天然气能源

【参考答案】ABCo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故本题答案选ABC。

(5)(单选题)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o

A.建筑中使用中空玻璃

B.电冰箱中保持较多的霜

C.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参考答案】Bo

A项,建筑能耗中有一半以上的能源是通过门窗消耗掉的,而通过玻璃的能

量损失约占门窗的75%o中空玻璃一般指采用胶接法将两块玻璃保持一定间隔,

间隔中是干燥的空气,周边再用密封材料密封而成的玻璃。使用中空玻璃能提高

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这是防止建筑物热量散失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A项符合低碳经济要求;B项,电冰箱中的霜层过厚会影响制冷效果,增加制冷

机、压缩机开停次数和运转时间,增加耗电量。不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C项,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班,减少了因开车上班造成的碳排放量,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项,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减少燃气或者电能的消耗,也符合低碳经济要求。

故本题答案选B。

(6)(单选题)关于低碳经济,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

B.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

C.尤其是二氧化硫这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

D.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

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参考答案】Co

低碳经济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二氧化碳这

一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故本题答案选C。

(7)(单选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

碳经济”成为发展趋向。下列不符合“低碳经济”宗旨的是()。

A.提高能源效率,寻找替代能源,保护森林,促进生态友好型消费

B.推广以液化石油气代替天然气作民用燃料

C.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的生物降解材料

D.推广“绿色自由”计划,吸收空气中的C02并利用廉价能源合成汽油

【参考答案】Bo

发展低碳经济的宗旨,就在于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高度融合,实现以环境保

护优化经济发展。液化石油气燃烧仍然产生二氧化碳,B项不符合“低碳经济”

宗旨,故选B。C选项:推广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的生物降解材料可降低二

氧化碳的排放,减少白色污染。

(8)(多选题)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A.低能耗

B.低污染

C.低排放

D.低消费

【参考答案】ABCo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

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也就

是说,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故本题选ABC。

(9)(单选题)以下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o

A.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B.保持低水平能源消耗

C.2003年由美国率先提出

D.建立清洁能源机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

【参考答案】Co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

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

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A、D

属于典型的低碳经济,B降低能源消耗也属于低碳经济。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

方文件是2003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一一创建低碳经济》,C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10)(单选题)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为了应对()。

A.臭氧层变薄

B.全球变暖

C.酸雨扩散

D.地震频发

【参考答案】Bo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尽量少排

放二氧化碳,以缓解全球变暖的严峻形势。故本题答案选B。

(11)(单选题)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PM2.5源于一次颗粒物排放,也源于二次颗粒物排放

C.当前,以臭氧(03)、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

D.我国PM2.5监测的时间表即将正式出台

【参考答案】D。我国PM2.5监测的时间表2011年就已经出台。故本题答案

选D。

(12)(单选题)霾和雾的区别在于()o

A.水汽含量的大小

B.气象现象的颜色

C.行程消散的时间

D.细小颗粒物的成分

【参考答案】A。雾是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是水

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现象。它的形成是由贴近地面气层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在

凝结核上凝结而成。霾主要是由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等颗

粒物在低层大气的稳定层下部累积所形成的集合体。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

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畀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畀的叫

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故本题答案选A。

(13)(多选题)下列关于“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A.雾霾天气少开窗

B.雾和霾没有区别

C.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是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之一

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人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

【参考答案】ACD。雾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

微细水滴(或冰晶)的可见集合体。霾又称灰霾(烟霞),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

的,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视野模

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B项说法有误,ACD三项表述都正确。故本题答案选ACD。

(14)(单选题)2011年H月,环保部发布了《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

测定重量法》,由于提出了PM2.5的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下列关于PM2.5

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B.PM2.5也称“可入肺颗粒物”

C.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粗细的1/20

D.PM2.5在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但是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

的影响

【参考答案】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

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

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注: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

细颗粒物。)

(15)(单选题)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B.雾霾常出现在城市地区

C.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D.雾霾即是PM2.5

【参考答案】Do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常见于城市,是特定气候条件

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

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

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

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因此,雾霾并不等于PM2.5。

故D项说法错误。

(16)(单选题)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

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

物,也称为可人肺颗粒物。关于PM2.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

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B.空气中的颗粒污染物,个头越小越危险

C.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

D.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欧洲

【参考答案】Do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人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

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检

测。全球PM2.5密度最高的地区出现在北非、东亚。故本题答案选D。

(17)(多选题)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从形成过程上可以分为一次源和

二次源,一次源又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在全球范围分布广泛,包括

()、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生物腐烂等现象所形成的污染源。

A.火山爆发

B.海啸

C.森林火灾

D.飓风

【参考答案】ABCD。PM2.5的来源非常复杂,从形成过程上可以分为一次源

和二次源。一次源又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在全球范围分布广泛,如火山

爆发、森林火灾、飓风、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生物腐烂等现象所形成的污

染源。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根据对大气污染物

的分类统计分析,人为大气污染源主要是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故本

题答案选ABCDo

(18)(单选题)近期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持续雾霾天气,PM2.5数据检测

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1微米=10-6米)

的可入肺的有害颗粒,下列有关PM2.5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了溶液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

PM2.5带来的污染

D.PM2.5主要来自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

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参考答案】Bo霾是一定天气条件下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等均匀地浮游

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故B项说法错误。PM2.5

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

尾气污染,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带来的污染。PM2.5主要来自工业生产、

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A、C、D三项说法均正确。

(19)(判断题)PM2.5是指大气中所含的污染物的浓度。()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本题考查生活常识。细颗粒物又称细粒、细颗粒、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故本题表述错

误。

(20)(单选题)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

其是()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A.PM2.5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参考答案】Ao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

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

霾天气的“元凶”。故本题选A。

(21)(单选题)下列对世界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成立的是()。

A.15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

B.世界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

C.第五次科技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

D.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尚未结束

【参考答案】A。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18世纪以来,世

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电子和信息技

术普及应用开启了第五次科技革命之门,第五次科技革命包括电子技术革命和信

息技术革命两个阶段。目前,信息技术革命尚未结束。选项A说法错误,故选A。

(22)(单选题)下列选项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是()

A.内燃机车

B.网络购物

C.按揭消费

D.潮汐发电

【参考答案】Bo第三次科技革命手机是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

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

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B项网络

购物是对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当选。

(23)(单选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o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参考答案】C。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标志是电力的发明;第三次科技革命,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发明

和使用。故本题答案选C。

(24)(单选题)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导致汽车工业和石油工业兴起的发

明是()o

A.蒸汽机

B.电动机

C.汽轮机

D.内燃机

【参考答案】Do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内燃机的研制促进了汽车、石油工业

的发展。故本题答案选D。

(25)(单选题)过去5个世纪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这些革命出现的顺序

是()。

A.近代物理学的诞生一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一电力和运输革命一相对论和量

子论革命一电子和信息革命

B.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一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一电力和

运输革命一电子和信息革命

C.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一近代物理学的诞生一电力和运输革命一相对论和量

子论革命一电子和信息革命

D.近代物理学的诞生一电力和运输革命一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一电子和信息

革命一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

【参考答案】A。16世纪以来,世界科技大致发生了五次革命:近代物理学

的诞生、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电力和运输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电子和信

息革命。A项排列顺序正确,当选。

(26)(单选题)科学技术革命作为社会劳动体系中的一种劳动,它是

()o

A.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发展的一般动力

D.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

【参考答案】Do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

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

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故本题答案选D。

(27)(单选题)下列关于信息技术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进人到自动化、信息化时代

B.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及革命密切相关

C.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产业从传统产业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产业

D.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

【参考答案】D。信息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

且以互联网在全球普及为重要标志。故本题答案选D。

(28)(单选题)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

A.飞机的诞生

B.汽车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参考答案】Do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

广泛应用(即电气时代)。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9)(单选题)第三次技术革命中,具有代表性的发明是()。

A.蒸汽机

B.电力

C.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

D.生物能

【参考答案】Co四次科技革命与代表发明分别是:第一次科技革命(工业

革命),其代表发明是蒸汽机。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主要是电力的广泛

应用,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以电子计算机、

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系统生物科学与技术导致的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新

能源科技革命),包括生物信息技术、个性化医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太

阳能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等。

(30)(单选题)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

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下列不属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发明和

应用的主要标志的是()。

A.原子能

B.石油工业

C.电子计算机

D.空间技术

【参考答案】Bo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

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

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故本题选及

(31)(单选题)纳米是()0

A.一种粒子

B.一种谷物

C.长度单位

D.时间单位

【参考答案】Co纳米(nm),又称毫微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一纳米等于

十亿分之一米的长度,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故本题答案选C。

(32)(单选题)科学家发现一种仅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型纳

米材料,它不仅可以导电还制造出坚韧的防弹衣。下面关于这种新型纳米材料的

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可用于制作新型电池

B.是一种低强度材料

C.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D.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参考答案】Ao题干中所指的这种新型纳米材料是石墨烯,它是一种含碳

的非金属单质,是已知的世上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

它的导热系数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而电阻率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

小的材料。因其电阻率极低,电子迁移的速度极快,因此被期待可用来发展更薄、

导电速度更快的新一代电子元件或晶体管。由于石墨烯实质上是一种透明、良好

的导体,也适合用来制造透明触控屏幕、光板、甚至是太阳能电池。故本题答案

选Ao

(33)(单选题)纳米是一种很小的单位,1纳米等于()米。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c。纳米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米。故本题答案选C。

(34)(多选题)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国对纳米安全性问题的重视

不断加强,目前面临的难题是()。

A.纳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会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

B.纳米颗粒污染在大气中占多大的比重,是如何产生的,以何种形式存在

C.对纳米颗粒污染如何检测,如何治理

D.纳米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有多大

【参考答案】ABCo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对纳米安全性问题的重

视不断加强。目前面临的难题是:纳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可以通过何种

途径进入人体;纳米颗粒污染在大气污染中占多大比重,是如何产生的,以何种

形式存在;如何检测,如何治理等。故本题答案选ABC。

(35)(判断题)纳米技术是19世纪的高新技术,用来研究尺寸在0.1~100

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正确

错误

【参考答案】错误。纳米材料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高新技术产物。故本

题判断错误。

(36)(单选题)一般情况下,对固体粉末或纤维,当其有一维尺寸小于

()时,即达到了纳米尺寸,即可成为所谓“纳米材料”。

A.lnm

B.10nm

C.50nm

D.lOOnm

【参考答案】Do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

(1—lOOnm)的超精细颗粒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答案为D。

(37)(单选题)“太空育种”是指将蔬菜等作物种子搭载宇宙飞船进入宇宙

空间,利用空间环境培育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的新型育种过程,“神舟七

号”飞船也进行了同类实验。“太空育种”的原理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细胞的全能性

D.转基因工程

【参考答案】Bo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

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的基因变异。由于亿万年来地球植物的形

态、生理和进化始终深受地球重力的影响,一旦进入失重状态,同时受到其他物

理辐射的作用,将更有可能产生在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基因变异。故选B。

(38)(单选题)DNA是人类进行亲子鉴定的主要依据。就DNA的组成,下

面说法正确的是()o

A.DNA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B.DNA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

C.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蛋白质组成

D.DNA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脂肪组成一

【参考答案】B„DNA的全称是脱氧核糖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

甘酸。一个脱氧核糖核昔酸由一个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

组成。故本题答案选B。

(39)(单选题)在农业生态系统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

利用农业资源,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

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进行生产的产品是指

()o

A.有机产品

B.无公害产品

C.绿色产品

D.环保产品

【参考答案】A。有机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和国际有机食品协会(IF0AM)的

标准,生产、加工的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

程控制体系和追踪体系;有机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产品

生产、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

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

物。有机产品的生产基地需要有转换期:在开始生产有机产品的前2~3年之内不

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故本题答案为A。

(40)(单选题)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的是()。

A.酶工程

B.蛋白质工程

C.发酵工程

D.DNA重组

【参考答案】Bo由于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技

术方面有诸多同基因工程技术相似的地方,因此蛋白质工程也被称为“第二代基

因工程”。

(41)(多选题)下列关于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有()。

A.DNA分子是边解旋边复制的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为复制DNA分子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C.生物大分子DNA的自我复制机制是本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

D.DNA分子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样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参考答案】ABCDo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的分裂期间进行

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

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这个过程通过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

机制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样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过程中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为复制DNA分子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生物大分子DNA的自

我复制机制是本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四项均表述无误,故本题选ABCD。

(42)(单选题)基因芯片是()0

A.利用DNA分子的特殊功能制备计算机芯片

B.利用基因的特殊功能制备计算机芯片

C.利用集成方式一次性检测大量基因信息

D.利用计算机芯片技术处理基因问题

【参考答案】Co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生物芯片),该技术是指将大量

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标记的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

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基因芯片主要用于基因检

测工作。故本题答案选C。

(43)(单选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将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

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其原理是()。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基因的多样性

D.细胞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Co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

的基因变化。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

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故本题答案选Co

(44)(单选题)基因工程是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实施该工程的最终目的是

()o

A.定向提取生物体DNA分子

B.定向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

C.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改造

D.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状

【参考答案】Do基因工程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

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所以基因工程最终目的是定向改造生物遗传性

状。故本题选D。

(45)(单选题)基因工程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是制造“超级药物”以消除遗

传疾病及癌症、艾滋病一类绝症,其主要方向不包括()。

A.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使人类恢复胰岛素生产功能,根除糖尿病

B.制造抗癌药物,使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或消灭癌细胞,以根治癌症

C.培养防治艾滋病、肝病、小儿麻痹症等病症的疫苗

D.在水果或食用植物中植入植物基因,从而改变生物物种

【参考答案】Do题干强调的是基因工程在医学方面的应用,D项明显与医

学无关。

(46)(单选题)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A.沃森、克里克

B.孟德尔、巴甫洛夫

C.施旺、施莱登

D.达尔文、赖尔

【参考答案】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是美国生物学家詹姆斯•沃森和英国

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年发现的。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是遗传学

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分离规

律及自由组合规律。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建构了条件反射理论,是

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德国生理学家施旺与施莱登共同创立了细胞理

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赖尔为英国地质学家,支持并鼓励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理论。故本题应选A。

(47)(单选题)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和工程原理等

生产制品的综合性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四大领

域。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生物技术不仅在医学等领域有重要的作用,

而且对环保、能源技术等都有很强的渗透力,它的两个标志性技术是()。

A.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B.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C.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

D.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

【参考答案】A。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成为21世纪技

术的核心。故本题答案选A。

(48)(单选题)下列几项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是()。

A.细胞工程

B.细胞膜工程

C.发酵工程

D.细胞壁工程

【参考答案】D。现代生物技术即生物工程,是以重组DNA技术麴麴合技术

为基础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四大体系组成的现代高新

技术。细胞工程包含细胞膜工程。故本题答案选D。

(49)(单选题)现代生物技术中有关“克隆”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体细胞进行的

B.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织

C.通过生殖细胞进行的

D.无性繁殖

【参考答案】Co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

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

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织后代的过程。故本题答案选Co

(50)(多选题)以下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表述,正确的是()。

A.转基因产品是利用基因工程改变基因构成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产品及其

加工品

B.供食用的产品及其加工品称“转基因食品”,亦称“遗传制造食品”

C.因为转基因产品是新生物技术的产物,所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毋庸置

疑的

D.中国相关法律规定,转基因产品上都要醒目标出“转基因”,未经标识的

相关产品及加工品将不得销售或进口

【参考答案】ABDo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包

括动物和植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上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

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它是新生物技术的产物,

所以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没有保障的,对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还有待于进一

步佐证。故本题答案选ABD。

(51)(单选题)21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o

A.生物技术

B.信息技术

C.新材料技术

D.海洋技术

【参考答案】A。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它有两个标志性技术:基

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故本题答案选A。

(52)(单选题)下列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所需的产品中,不属于发酵工程

产品的是()o

A.农民酿的米醋

B.绝大多数农用抗生索

C.味精

D.维生素B2

【参考答案】D。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自然存在于胡萝卜、奶类、动物肝

脏等食物中,不是发酵产品。故本题答案选D。

(53)(单选题)克隆技术属于生物技术中的()

A.遗传工程

B.生化工程

C.系统工程

D.细胞工程

【参考答案】Do解析克隆”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

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故克隆技术属于

生物技术中的细胞工程。故本题答案选D。

(54)(单选题)运用试管香蕉技术来推广优良香蕉品种,这种技术属于

()o

A.基因工程

B.发酵工程

C.酶工程

D.细胞工程

【参考答案】Do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

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遵循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活

动规律,有目的地制造细胞产品的一门生物技术。试管香蕉技术,是应用了现代

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

和设计,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改变生物的结

构和功能,即通过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

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养出人们所需要的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属于细胞工程。

D项应选。故本题答案选D。

(55)(单选题)()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A.酶工程

B.细胞工程

C.发酵工程

D.基因工程

【参考答案】Do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

程、生物电子工程、生物反应器、灭菌技术以及新兴的蛋白质工程等技术。其中,

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故本题答案选D。

(56)(多选题)根据生物技术操作的对象及操作技术的不同,生物技术主

要包括()。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参考答案】ABCD。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57)(单选题)下列对于空间技术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

B.1969年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C.1971年美国发射了人类第一个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D.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参考答案】C。“和平号空间站”是前苏联建造的一个轨道空间站,苏联解

体后归俄罗斯。故本题答案选C。

(58)(单选题)开发宇宙空间,实现某种特定的航天活动,就要研究相应

的航天系统。航天系统基本上由()三大部分组成。

A.生物技术、网络科技、空间技术

B.空间飞行器、运载工具、地面支持系统

C.空间飞行器、运载工具、返回舱

D.空间飞行器、拍摄工具、网络科技

【参考答案】Bo航天系统基本上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空间飞行器,如卫

星、飞船、探测器。二是运载工具,如火箭、航天飞机以及航天发射场。卫星上

天,必须由运载火箭来发射,只有得到足够的速度,卫星才能够按预定的轨道进

行飞行,所以要有运载工具和航天发射场。三是地面支持系统,如地面站、测控

系统、用户系统等。

(59)(单选题)以下各项中,属于空间技术的是()o

A.探空气球

B.人工降雨

C.卫星通讯

D.大气环流探测

【参考答案】C。空间技术是人类飞向空间进行活动的综合技术。这里,“空

间”一词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A、B、D三项都在大气层内进行,故排除。

(60)(单选题)下列技术中属于空间技术领域的是()。

A.酶工程

B.永久太空站

C.高温材料

D.电子计算机

【参考答案】B。空间技术领域是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其两个标志技术

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故本题答案选B。°

(61)(多选题)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

A.航天器技术

B.真空技术

C.运载器技术

D.测控技术

【参考答案】ACDO现代空间技术又称航天技术或宇航技术,它是研究如何

使空间飞行器飞离大气层,进入宇宙空间,并在那里进行探测、研究、开发、利

用等活动的一门高度综合性技术。现代空间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航天

器技术、运载器技术和测控技术。故本题答案选ACD。

(62)(单选题)空间技术的两个标志性技术是航天飞机和()。

A.卫星通信

B.测控技术

C.回收技术

D.永久太空站

【参考答案】Do空间技术即新型高科技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

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包括对大型运载火箭、巨型卫星、宇

宙飞船等空间军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空间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它

的两个标志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故本题答案选D。

(63)(单选题)()不是一般运载火箭的主要组成部分。

A.结构系统

B.动力装置系统

C.控制系统

D.制动系统

【参考答案】Do不管是固体运载火箭还是液体运载火箭,不管是单级运载

火箭还是多级运载火箭,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有结构系统、动力装置系统和控制系

统。这三大系统称为运载火箭的主系统,主系统工作的可靠与否,将直接影响运

载火箭飞行的成败。故本题答案选D。

(64)(单选题)1957年10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

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欧共体

【参考答案】Bo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人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用P-7洲

际导弹改装的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

入轨道,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故选B。

(65)(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

A.空间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

B.海洋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

C.生物技术是21世纪技术的核心

D.新材料技术的标志是数字技术

【参考答案】Do新材料技术的标志是纳米技术。

(66)(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与空间技术、能源技术并

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

A.基因工程

B.纳米科学

C.人工智能

D.计算机技术

【参考答案】C。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与空间技术、能源技术并

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答案为C。

(67)(多选题)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服务。下

列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的认识正确的有()

A.它实现了导航功能的全球覆盖

B.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

C.它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D.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BCDo北斗导航卫星网络将构建完成,覆盖中国以及大部分亚

太地区。它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我

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北斗卫星导航并没有实现全球覆盖,现阶段只是实现了区

域覆盖,到2020年才可以实现全球覆盖。

(68)(单选题)现代通信系统中,()是由24颗人造卫星组成的导航

星全球定位系统。

A.GPS系统

B.WAP系统

C.GPRS系统

D.ISDN系统

【参考答案】A。解析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简称“全球定位系统"(GPS),

1994年3月,由24颗卫星组成的导航“星座”部署完毕,标志着GPS的正式建

成。故本题答案选A。

(69)(单选题)下列属于全球定位系统的是()。

A.GPRS

B.SARS

C.DOS

D.GPS

【参考答案】D。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

的简称。故本题答案选D。

(70)(单选题)世界上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有()。

A.美国、俄罗斯、中国

B.中国、印度、法国

C.印度、法国、德国

D.美国、俄罗斯、法国

【参考答案】A。中国是继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

统的国家。故本题答案选A。

(71)(单选题)下列关于卫星导航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GPS是美国建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B.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

C.“伽利略”导航系统是第一个基于民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GPS的信号强度和准确度是不可控的

【参考答案】DoGPS的信号强度和准度是可控的。故本题答案选D。

(72)(单选题)GPS是()的简称。

A.全球通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全球预警系统

D.全球网络系统

【参考答案】Bo

(73)(单选题)()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

星导航系统,与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并称全球四

大卫星导航系统。

A.南极卫星导航系统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天宫卫星导航系统

D.嫦娥卫星导航系统

【参考答案】Bo本题考查科技时事。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分别是:美国

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中国“北

斗”系统。

(74)(单选题)GPS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

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以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这

是利用()o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伽利略定位系统

D.格洛纳斯定位系统

【参考答案】Bo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通常简称

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个中距离圆形轨道卫星导航系统。故本题选

Bo

(75)(单选题)GPS技术如今已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融入

了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应用领域。GPS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不包括()o

A.全天候

B.高精度

C.自动测量

D.自动统计

【参考答案】D。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不具有

自动统计的特点。答案为D。

(76)(单选题)CNSS是()的简称。

A.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D.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

【参考答案】A。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CNSS

(Compass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或BDS(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System);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GLONASS

(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

(GlobalPositioningSystem);欧洲伽利略定位系统简称GALILEO(Galileo

satellitenavigationsystem)0故本题选A。

(77)(单选题)通信是人与人之间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在中国古代,民间的通信只能是让别人捎口信,官方也只是通过一个一个的驿站

进行信息传递,这种通信方式对远距离来说,最快也要几天的时间。而现在的通

信方式,有电报、电话、快信、短信、E-MAIL等,实现了即时通信。下列属于

当前通信技术前沿领域的是()。

A.宽带传送与接入技术

B.INTER网技术

C.数据传输技术

D.图像传输技术

【参考答案】Ao当代通信技术前沿领域是宽带传送与接入技术、大容量业

务节点技术、CDMA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故本题答案选A。

(78)(多选题)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0

A.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B.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小等优点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捕捉信息,但不能承载并传播信息

【参考答案】ABCo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捕捉信息,能承载并传播信息。

故D错。

(79)(单选题)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

载,加快传输高质量音频,视频图像,几乎能满足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要求的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手机传递信息依靠的是(

A.红外线

B.电磁波

C.超声波

D.次声波

【参考答案】Bo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但是超声波或次声波,其都不

能在真空中传播,且其传播速度远小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故现代的移动电话都

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4G手机也属于移动电话,所以它传递信息是通过

电磁波来实现的。故本题答案选B。

(80)(单选题)每颗通信卫星可俯视地球()的面积。

A.1/2

B.1/3

C.1/4

D.1/5

【参考答案】B。地球半径约为r=6400km,地球同步卫星距赤道的高度约为

h=36000km,由几何关系可知,每一颗同步卫星可覆盖的地球圆心角为2Xarccos

(r/(r+h))=162度左右,可见必须要三颗卫星才能覆盖全球(因为两颗卫星

不能覆盖360度),每一颗通讯卫星可俯视地球三分之一的面积,所以利用在定

点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分布的三颗卫星,就能同全球进行通汛。故本题答案选B。

(81)(多选题)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方式是:()

A.光纤通信

B.红外线通信

C.卫星通信

D.数字通信

【参考答案】ABCDo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程控交换技术、综合业务数

字通信网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数字微波、卫星通信技术以及红外线通信技术等。

故本题答案选ABCDo

(82)(多选题)光纤通信就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传递各种信息,光纤

通信的优点有()o

A.通信容量大

B.传输过程中能量损耗低

C.保密性好

D.抗干扰能力强

【参考答案】ABCDo

(83)(单选题)下列关于光纤通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的特点之一是容量大、损耗小

B.光纤通信应在信源与信宿之间进行电/光、光/电的转换

C.全光网指的是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电/光、光/电的转换

D.光纤通信只适合于超远距离通信,不适合近距离通信

【参考答案】Do光纤通信速度快,既可用于超远距离通信,也可用于近距

离通信。故本题答案选D。

(84)(单选题)量子通信是利用()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

方式,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领域。

A.量子隧穿效应

B.量子限制效应

C.量子纠缠效应

D.量子尺寸效应

【参考答案】Co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

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

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

子密集编码等,近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故本题

答案为C。

(85)(单选题)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

卫星“墨子号”,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

地一体化的两字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基本个体

B.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宏观物理世界

C.量子通信可以被窃听和破译

D.量子力学标志着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兴起

【参考答案】Ao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量子是物理世界里最小的,

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量子化现象主要表现在微观物理世界,描写微观物理世界

的物理理论是量子力学,故B错。量子通信是不容易被窃听的,C错。量子调控

和量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兴起,D错。故本题答案为

Ao

(86)(单选题)通信技术是利用()对符号、信号、声音、图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