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大学城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套_第1页
学院大学城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套_第2页
学院大学城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套_第3页
学院大学城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套_第4页
学院大学城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院大学城新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总论

----------------------------------------------------------------------------------------3二、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3三、教育需求分析----------------------------------------------------------------------------41招生对象

---------------------------------------------------------------------------------42生源分析---------------------------------------------------------------------------------43师资配备---------------------------------------------------------------------------------5四、建设条件与地址选择

-------------------------------------------------------------------51原材料供应等建设条件---------------------------------------------------------------62项目地址选择---------------------------------------------------------------------------6五、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

-------------------------------------------------------------------71建设规模---------------------------------------------------------------------------------72建设方案---------------------------------------------------------------------------------8六、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节能

----------------------------------------------------------131建设地点及其周边环境---------------------------------------------------------------132劳动安全与卫生------------------------------------------------------------------------133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144节能措施---------------------------------------------------------------------------------15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1项目投资估算----------------------------------------------------------------------------152资金筹措----------------------------------------------------------------------------------16八、建设实施进度安排

-----------------------------------------------------------------------17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171新校区建设效益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

----------------------------------------------172XX新校区建设效益的理论分析----------------------------------------------173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9十、结论与建议

--------------------------------------------------------------------------------201结论----------------------------------------------------------------------------------------212建议----------------------------------------------------------------------------------------212一、总论项目名称:福建XX大学新城校区业主名称:福建XX工程建设地点为福州市XX大学城福建XX新校区土地性质:教学用地占地面积:量地面积:1608亩。学生公寓:15万平方米25座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公共教学楼:8万平方米8座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验楼:0.8万平方米2座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食堂:2.8万平方米4座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图书馆:1.2万平方米1座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0.8万平方米8座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停车场面积:0.8万平方米公共道路长度:1.3万米运动场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有两个400*400跑道的操场,其余的是运动场)容积率:0.37绿地率:0.5规划建筑物:框架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福州市的重新规划,其中对于福州高校的整体规划,把福州的主要几所高校学址组成大学城。做为一所高校,在大学城新建学址,符合了福州市的城市规划,也是我校进一步发展,向高等学校跨进的重要一步。二、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福建XX的长远目标是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经、管、文、法、理学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同类学校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应用型、开放型、有特色的现代化工科本科院校;学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体现信息时代的办学理念,要体现数字校园的建设理念,要体现百年老校的人文理念,要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科学观的理念。福建XX原校区由鳝溪、仓山、浦东三处组成,总用地40.5hm2(607.5亩),总建筑面积25.1万m2,其中教学行政用房9.6万m2。从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着想,学校很有必要在福州大学城开辟出一块新的,属于学校自己的校区。新校区3应建设成为山水辉映、人文荟萃、信息通畅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校园。遵循科学性、前瞻性、整体性、节约性和共享性的原则来进行新校区规划设计。当今福州各大高校搬迁进入大学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大学城建设的最初思想是体现各大学的资源共享,其中包括文献信息、师资、文化氛围、基础设施等资源的共享。大学城内的各所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是大学城的教育、信息和文化中心,服务于大学城内的所有师生,承担着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共享的重任。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生存发展的凝聚、导向、激励功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如今大学城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重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生活文化、精神文化五个方面着手,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强大的育人功能,不断促进高校和大学城的健康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福建XX只有置身于大学城中与周遭的各大高校实行资源的共享,加强学术、人文、精神等各方面的交流沟通,才能更好得保证学院与其他高校携手并进,不至于在前进的步伐中落后。与此同时也为大学城的成长新鲜的血液。福建XX新校区规划设计要有前瞻性,运用现代先进的设计理念、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现代先进的环保、节能材料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新校区要按照"数字校园"的技术要求,通过信息的交换和流通,密切学科与学科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融,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共享,实现教学及教学管理智能化、办公管理自动化以及学生服务规范化要求。福建XX新校区西邻溪源江和京福高速公路,北部隔湖是大学城中心共享区(设有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中心会堂、中心体育场等建筑),东部隔江与大学城东科技园区相望,东南与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接壤。福州大学城的主干道学园南路以及溪源江由东向西穿过新校区。目前学校正在建设的福州地区大学城新校区占地1608亩,规划建筑面积94.29万平方米,第一期工程33万平方米于06年3月开工,2006年底可完成12万平方米建设任务,预计2007年底全面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任务。据悉,福建XX移师大学城后,该校分鳝溪、浦东、仓山三个校区的现状将得以彻底改变。学院将成为我省继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闽江学院后第五所进驻福州地区大学城的本科高校。三、教育需求分析1招生对象福建XX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招生范围主要面向本省,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步扩大,4招收外省的名额也越来越多。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本科和专科生,由于在教育的需要,学校也招收一定数量的函授生。2生源分析福建XX招收的学生来源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人口年龄结构看,2008年19—21岁年龄段人口占全省总人口23.46%。这个年龄段的显著特点是:城镇人口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农村人口的独生子女比例也逐年增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个年龄段的人口绝大部分都会接受大学阶段教育。可以预见项目未来的生源充足。其次,从人口在校学生的变化发展趋势看,我校平均人口在校学生人数由2005年的9794人(其中本科生4029人、占41.1%,高职高专学生5765人、占58.9%)增长到2008年的16000余人。通过数据充分显示,招生人数呈逐年上升增长态势。这表明了招生充足,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大高级中学教育设施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高中教育需求。第三,从高中毕业生人数和大学招生人数看,全省高中毕业人数由2005年25.62人增加到2008年的32.69万人。与此同时,大学由2005年招生10.25万人增长到2008年的17.49万人,招生规模扩大了1.7倍。这一升学率的增长预示着大学生的生源会有一定的增长。第四,从教育需求现状和教学实绩看,2005年高中毕业生升入大学的比例为40%。一直以来,教育系统千方百计扩大招生规模,2008年高中毕业生进入普通大学的比例53.5%左右。根据"十五"规划,到2005年全县城镇居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35%,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预计高中毕业生要求接受高一级教育的人数也随城镇水平提高而增长,这显示项目生源充足。3师资配备福建XX现有专任教师8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00多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学校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幼堃,两院院士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刘宝琛、陈一坚、陈清泉等以及国内60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近几年,学校十分重视教科研工作,全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教研论文有很多篇。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还会每年从,从其它大学吸纳有一定教学成果的优秀教师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全能够满足项目运营需求。四、建设条件与地址选择福建XX新校区建设位于位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大学城的西南部大学新区学园路。用地形状呈长方形,分为北、中、南三片,其中北片(原体育公园用地)5有农田和村庄,316与324国道连接线由北向南纵贯其中;中片为溪源江与学园南路之间的狭长用地(按大学城总规要求应作为公共绿地);南片(原西科技园区用地)用地较完整,有农田和一家台资企业,有一座海拔高程为38M的低山。2005年10月10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确定了本项目用地以划拨的形式用于福建XX扩建新校区建设。项目用地的四周界址是:西邻溪源江和京福高速公路,北部隔湖是大学城中心共享区(设有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中心会堂、中心体育场等建筑),东部隔江与大学城东科技园区相望,东南与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接壤。1.原材料供应等建设条件。生产所需的基本原材料的来源、成本及供应的稳定性是决定项目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可行性研究必须详细分析所需的材料和投人物的来源、数量、质量、供应年限、成本,以及运输方式、能力和费用。必要时还要进行多方案的分析。原材料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项目的技术要求及原材料供应市场的状况,但其决定因素应是环境因素,如资源的枯竭、污染问题以及项目目标(如最大限度地降低供应风险和投人物的成本等)。通过分析原材料的需求量、来源、成本和风险等关键问题,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指标,划分原材料的种类,确定需要量,研究可能的来源并进行费用估算。可行性研究中还要考虑燃料、运输、社会文化、政策、法律环境等其他建设条件。(1)气候福州闽侯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征是季风明显,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霜期短。年平均气温16.5℃,年平均降水量1363.0mm,年平均降水日139.1天;年无霜期平均为254天;年平均风速为3.1m/s。(2)地形、地貌及地下水根据福建工程勘察院提供的资料,项目场地内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段为陡坎,地形最大高差为8.18米。场地地貌单元属丘陵(低丘)地貌。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填土层中赋存的上层滞水和粉质粘土中的孔隙潜水,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2.5~3.0m,地下水对砼无侵蚀性。(3)工程地质项目场地地基岩土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黄褐色,松散,层厚0.2~4.0m不等,工程地质条件差;粉质粘土,灰黑、灰、黄褐色,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软塑状态,工程地质条件很差;粉质粘土,黄褐色,层厚0.3~5.5m,软~可塑状态,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粉质粘土,黄褐色,局部砖红色,饱和,硬塑状态,局部坚硬,分布较稳定,为中等压缩性土,工程地质条件好;碎石土,黄褐色,密6实状态,碎石为卵石,间充填粉质粘土,偶夹砾砂,工程地质条件好。2.项目地址选择。地址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项目前期的各阶段都会涉及到地址问题:投资机会研究阶段仅从地理上大致考虑地址的位置;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是选点(Location),即按照建学校的条件,选定一个合适的地区;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则应是定址(Site),即通过现场地质勘探,收集分析水文、气象、地质资料,具体确定项目所在的地址。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地址选择,包括对建校地区、地址和环境等方面的分析评价。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①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和项目的要求;②评价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③当地社会经济环境、鼓励或限制政策以及地方发展规划;④基础设施条件,如水、电、汽供应、交通通讯、三废处理等;⑤项目发展和营销战略。地址选择要分析地址对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的影响,包括土地费用、建筑工程、厂外工程等。通过建设投资的比较,对地址方案进行优选。五、建设规模与建设方案5.1建设规模根据学校教学和后勤服务需要,福建XX新校区工程共建设三大基本功能区: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主要建设三大功能区的各种建筑物以及运动场,相应配套的道路、广场、给排水、供配电、绿化等工程。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08亩,总建筑面积94.29万㎡。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详见表5-1。序名称规模(㎡)总投备注1综合办公楼3200032002图书馆3600036003实验楼5600056004食堂礼堂3000030005教学楼7200072006学生公寓110500110507教师宿舍3000030008配套建筑物200002000包括门房、配电房、厕所等9运动场400m标准环形跑道10010市政设施160包括室外给排水、供配电工程11道路、广场14150m28375.2建设方案5.2.1总体规划设计(1)设计依据①甲方提供的道路红线及现状地形图等。②《大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以及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设计规范等。(2)工程概述①工程性质:福建XX新校区工程是为了促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新校园将成为一所高标准、现代化的大学寄宿制大学。主要建设内容有:教学楼、科技电教楼、图书馆、、综合办公楼、食堂礼堂、学生宿舍、后勤用房等。②基地现状:福建XX新校区选址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大学城的西南部。福州大学城地处福州市区西部,与金山新区隔乌龙江相望,距福州市区中心直线距离约10KM。规划用地总面积约1608亩,实际用地面积约1400亩。新校区西邻溪源江和京福高速公路,北部隔湖是大学城中心共享区(设有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中心会堂、中心体育场等建筑),东部隔江与大学城东科技园区相望,东南与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接壤。福州大学城的主干道学园南路以及溪源江由东向西穿过新校区。福建XX新校区现状用地地形较为平坦,河网纵横,海拔高程在4.4M至6.7M之间。(3)规划指导思想①21世纪教育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教育的重点由注重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素质教育,转向注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转变是我们校园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依托学校悠长的历史文化渊源,根据地形及功能分区,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地有机组织建筑空间布局,使建筑与绿化环境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人文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校园环境。③坚持可持续开发的思想,一次规划滚动发展,将学校建筑的工程建设变为城市发展进步的积极要素。④注重校园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为师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交往聚合场所和活动空间。校园的室外空间中有广场,有庭院,有连廊,建筑空间内外沟通,各种宜人的大小空间环境遍及校内,以利师生教学相长、陶冶情操。⑤建筑造型上突出时代感,着重表现历史与现代的结合。形体组合上体现历史文化及地方特色,使建筑个性鲜明,富有校园气息。12绿化及环境工72007213篮、排球场20个篮球场、4个排球场14土地征迁1700亩60008(4)功能分区①本校园可分为三大基本功能区,即教学区、生活区、体育活动区。由于基地的形状不够规整,有近三分之一的用地地势较低,用做体育场地。通过空间群体、道路、轴线的呼应和控制,使校园各个组成部分从功能到形式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塑造出浑然一体的空间环境。②本校园总体布局中有东西、南北二条控制轴线暗含其中,一条谓之生态轴线,一条谓之人文轴线。A福建XX历史悠久,文脉绵延,故我们在校园总体布置时安排了一条南北向的人文轴线,它由入口广场开始,经教学区,再到中心广场。这条轴线由北向南贯通整个教学区,并与两条东西向生态轴线相汇,形成清晰的空间结构骨架,网状轴线在这二百余米内充分展现的是福建XX的欣欣向荣。穿过教学区轴线直趋体育活动区。礼堂的现代大空间的暴露结构和浪漫夸张的造型充分展示了高科技的魅力,喻示着福建XX的未来将更加辉煌,更加腾飞。B、与南北人文轴线相辅相成的是一条东西生态轴线,它由贯穿教学区的主轴线向西北呼应学生生活区宿舍,联系起了从早到晚的学校生活。C、时间和空间形成了宇宙,东西、南北交汇轴线支起了福建XX新校园总体的布置的骨架,中心广场保证了这二根轴线的穿透性,二轴交汇处的区域便是整个校园的核心区,由景观绿化广场、主题雕塑等建筑形成的围合空间构成,便于充分展示现今望江中学一代骄子的风采。(5)交通组织①出入口:本校区现仅北侧有规划道路。因此,将主入口设置在北面,斜向面入口的主干道。主入口设计为入口广场,加以景观布置。学校东西分别有一出入口,该出入口主要为教师生活区和学生生活区所设。将来校园的南侧再设有一辅助出入口,此入口主要为后勤物资进出所设,可保证校园内良好的文静气氛不被污染。②道路结构:本校采用以围绕教学区核心的环状路为基本骨架的道路结构,主路宽7米。③停车:全校师生的自行车集中停放在教学楼底层。(6)广场与绿地规划①广场和绿地是本校区整体规划的重要因素。校区内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性质的广场和绿地。此类广场和绿化不仅形成不同的景观环境,影响着人们对整个学校的印象,并且还起着组织师生日常教学和生活的作用。②广场,本校园较大的广场有:A、入口广场:由主干道进来便是由大门、铺地、道路、绿地构成的入口广场。入口广场入口的中轴线和大门的交点为中心向基地的边缘扩散,气势大气,效果9磅礴,同时也是生态化隔离城市干扰的有效手段。入口广场也是校园举行小型仪式的场所。在高起的平台上人们可以纵览过去和今天(入口广场和教学区建筑)的景观点。B、教学区中心广场:从入口广场向北的生态园林景观轴与东西向的人文轴相交处形成一个教学区中心广场,该广场平整、开阔,以硬质铺装为要素,组织人流集散并诱导行为及视线的空间转换。①绿地,本校园富有特色的绿地有:A、入口广场绿地,该处绿地以小块草坪、小树苗配合广场建筑形成;B、教学区中心广场绿地,该绿地以草坪为主,形成开阔视野;C、学生生活区入口以草坪为主,结合少量硬地,适宜尺度形成能够吸引学生停留活动、创造高雅学生生活社区气氛的富于景观特色的绿化;D、运动场与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亦布置多处尺度不等的绿地,这些绿地不仅起到阻隔动静之功能还有人流集散,突出建筑形体之用。(7)消防设计学校内所有建筑物均为多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每个功能区之间相互独立,均有消防道环绕。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间距满足消防要求,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米,室内按要求设有消火栓。建筑内部设双向疏散通道,在数量、疏散间距、疏散宽度上均满足建筑防火要求。(8)环保及环卫整个校园基地上除建筑及硬地广场外均植以树木草坪,既绿化环境又是隔噪调温防尘的措施。排水系统中,厨房排水,粪便污水均经过化粪池沉淀处理后,与洗涤废水合并达到市政排放要求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教学楼和宿舍朝向、采光、日照、通风条件优良。窗地比大于1/6,保证冬至日满窗日照大于2小时。食堂、厨房等后勤服务楼位于校园教学区西侧一隅,远离教学区,且处在下风向,避免了污水、废弃物、烟气对校园的影响。5.2.2建筑设计(1)教学区建筑群体本设计通过廊道将教学区主体建筑组合为一体,从而使教学区活动联系便捷。就教学区的建筑总体而言,其特点有:A建筑整体感强,交通流线明晰;B办公按功能分区布置,联系便捷;C教学楼按年级独立成团,易于管理;D专业教室自成一体,维护人员控制统一;E公共空间丰富,层次分明,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10①教学楼布置成围合式,均为五层,每幢拥有20间普通教室,和相应的卫生、疏散设施。②实验楼作为整个教学区建筑的活跃元素,专业教室的安排考虑到时代的飞速发展,设置了微机、语言教室,但除底层教室管线功能要求较高外,其余教室强调通用性,以利于校方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整。③办公楼包括行政办公和教学办公两个部分。教学办公设置在教学楼组团中。校级领导和重要职能部门办公用房,以及教学办公布置在南翼,可获得良好的采光,并设有独立对外的出入口④美术、音乐教室可布置在科教楼中,位于圆形报告厅的北侧,符合专业教室的特定要求。⑤图书馆位于北区。与教学楼相互辉映,并围合了一个小型的文化广场,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楼内南侧布置师生开架阅览室,光线充足,景观优美;北侧布置书库、演播中心、视听室和阶梯教室;两者之间通过可中庭和回廊相连。报告厅设置在图书馆中,相对独立。⑥教学区建筑立面充分体现现代感和文化内涵,色彩与材料以深色石材和砖为主,辅以白色点缀。屋顶为蓝灰色。其他辅助教学用房为平顶和现代感很强的风格以示变化,丰富校园空间。⑦教学区建筑群体中有大量公共空间,包括室内公共空间如连廊,;室外公共空间如教学楼之间的院落等,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课余休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2)生活区A宿舍宿舍分教师和学生宿舍,南北区均有。B食堂与礼堂食堂与礼堂层数为4层,建筑力求简洁、朴素大方,部分构件为与其他建筑呼应,做了些符号,屋顶采用流畅的曲面板与金属杆件组合,形成了整个生活区的活跃元素,立面分隔与开窗与学生公寓取得呼应。(3)其它校园内还有看台、门卫值班室及其它设备用房等建筑。主要按以下说明进行设计。A该类建筑将在满足自身功能的前提,依附校园建筑群体形象。成为整个校园空白环境中心的一部分。B看台下的净空将用于体育服务设施。5.2.3结构设计(1)执行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基本参数基本风压:W0=0.35KN/m2,基本雪压:S0=0.4KN/m2;抗震设防烈度:7度;框架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物类别:丙类;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50年。(3)结构型式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工程主体采用框架结构,墙体采用200厚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填充。(4)基础型式根据结构型式,结合场址工程地质状况,建筑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和满堂基础,其持力层为黄褐色粉质粘土混铁锰结核。采用静压和锤击打桩法。5.2.4给、排水及消防(1)给排水雨水通过雨水管收集直接排至校园内雨水总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校园内污水处理总管网,然后由校区雨水及污水总管网直接排入市政雨水和排污管网。(2)消防项目消防系统采用与生活用水系统合并使用的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同时使用的水枪支数为2支。室内消火栓应每层均设,且设在明显易于取用地点,栓口离地面高度1.1米,其出水方向向下。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市政管道连接成环状,建筑物内的消防竖管在屋面各自连接成环状管网。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给水铸铁管,胶圈接口。室外消防用水由市政消火栓供给。5.2.5供配电(1)执行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本)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电源电源由供电系统将10KV高压线架至校园变配电室。进户导线采用W22型0.6/1KV铠装电力电缆地下直埋引至室内配电间,电压为380/220V。(3)线路本工程室内配电线路采用暗敷,配电干线采用W型0.6/1KV电力电缆沿电缆井内电缆桥架敷设及BV型0.3/0.5KV铜芯电线穿钢管保护地下暗敷引进各照明配电箱,各照明分支线路导线采用BV型0.3/0.5KV塑料铜芯线穿钢管暗敷(4)负荷等级根据负荷性质和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程度,校内建筑内的消防用电系统用电为二级负荷,其余均为三级负(5)照明本工程除男、女厕所及楼梯间、走道采用白炽灯照明外,其余房间均采用日光灯照明。在疏散楼梯间、公共出入口等处设置疏散指示灯、安全出口标志灯。(6)防雷及接地建筑物屋顶设避雷带以防直击雷,引下线利用框架柱内二根主筋,要求由下至上,牢固焊接,避雷接地利用基础内所有金属构件,要求金属构件焊成一体,以形成一个封闭的金属网。电力装置室外接地采用40×4扁钢,埋深-0.8m,R≤4欧姆;引入室内的接地线采用Φ10圆钢引进电缆井及一层各照明配电箱。报警设备室外接地装置采用40×4扁钢,埋深-0.8m,R≤4欧姆,引入室内的接地线采用BX-25铜芯电线穿UPVC25管保护,地下暗敷引入报警控制屏。(7)消防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保证火灾发生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消防用电正常。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疏散指示灯的照度不低于0.5LX。六、环境保护、劳动安全、节能1、建设地点及其周边环境福建XX新校区选址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福州大学城的西南部。福州大学城地处福州市区西部,与金山新区隔乌龙江相望,距福州市区中心直线距离约10KM。新校区西邻溪源江和京福高速公路,北部隔湖是大学城中心共享区(设有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中心会堂、中心体育场等建筑),东部隔江与大学城东科技园区相望,东南与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接壤。福州大学城的主干道学园南路以及溪源江由东向西穿过新校区。项目建设过程中,周边由于有民众居住,因此噪音和废水就成了建设过程中的主13要污染源。2、劳动安全与卫生1、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总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正常生活和生产。2、在总体布置上,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均按国家防火规定要求合理布置,各区设备置消防给水管道设施,室内设置泡沫灭火器。为避免触电、机械事故发生,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要做接地保护,配电系统采用零保护,机械传动部分要加罩保护,其余各项设备均采用安全保护。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3、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配备工作及劳保用品,员工上岗前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4、搞好安全卫生,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产劳动条件,对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等都有积极作用,故在安全卫生方面,要按照《劳动法》、《食品卫生法》等有关法规、完善各种安全卫生制度,从根本上保障职工的安全与健康。3、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措施1、环境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等有关法规,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排出的污染物应采取必要治理措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防止和减少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等周围环境和生产区操作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均参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二、噪声:(一)空调机组、水泵等采取减振措施,减少噪音,同时设置隔音的控制值班室,保证控制在工业生产车间(场所)噪声标准规定范围内。(二)机械设备均采用低噪声型,运行时使噪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三)在平面布置中,办公管理与生产区保持一定的距离,减少噪声对工作、生活的影响。2、安全卫生本项目主要采取以下安全卫生措施:一、新建主厂房设置通风系统,用于夏季防暑降暑。二、新增机械设备布置合理,便于操作,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设备转动部位均有安全防护装置。三、电气设备和线路有自动报警切断开关,金属外壳根据技术条件采取保护性接地接零措施;电器设备和电路和设置符合规范,并进行定期检查。14四、厂部定期组织安全怀生教育,对所有的劳动保护措施要加强执行,物料势规范布设;工作点设置良好的通风设备;设备布置有足够的空间和间距,保证人流、货运通畅。五、为了确保动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设置必要的连锁控制,集中控制和报警装置,配备应急电源,保证停电时仍能安全通风。六、根据和生产岗位性质不同,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卫生和防护用品。4、节能措施节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基本建设中必须认真遵守,在本项目中,我们采取了下面的节能措施,以达到节省能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1设备节能设备选型注意选用节能产品,注意设备的正常维护保养,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国家推荐的相关产品。2建筑节能车间及生产、办公照明,除选用节能灯具外,在厂区控制照明灯具布置照明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合理方案,既要满足生产操作照明要求,正常办公照明要求,又尽量少耗能源。围护结构采用新型保温建材,双层窗密闭,进口全自动快速工业门封闭,以达到保温保湿降低能耗的目的。水资源是重要能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国家之一,而郑州也将面临水荒的危险,因而我们应特别重视水源的节约,设备清洗、生活用水及其它用水加强管理,控制用水,防止跑冒滴漏。七、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项目投资估算①土地费用本项目占地942921.53㎡,按10万/亩计算,土地成本1.41437亿。②前期工程费用其包括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前期工程咨询费等项费用。按建安成本的2%取费。③建设配套费用其包括招投标费、市政设施配套费、消防设施配套费、抗震设计审查费、定额编制管理费、质量监督费、劳保统筹基金、"结建"人防工程押金、散装水泥保证金、排污费、环卫费、水增容费、电力增容工程费等。按建安成本的10%取费。④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根据相关建设工程造价指标,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7层以下包括7层按100015元/㎡,7层以上按1500元/㎡计算,本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总造价总共为36431万元。⑤室外工程费用室外工程包括校内道路、绿化、运动场及停车场等内容,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场馆按1000元/㎡,绿化按100元/㎡,道路按200元/㎡,停车场按200元/㎡计算,本项目的室外工程费共计为9134.61万元。⑥工程建设监理费按建安工程总造价的1%计算,共计为364.31万元。⑦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前六项费用之和的2%计提,本项目的建设单位管理费为1006.0328万元。⑧预备费按建安成本的6%计提,共计2185.86万元。⑨建设期利息本项目贷款3.3亿,经计算利息总额为0.98亿。⑩项目总投资估算综合以上①-⑩项费用,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7.74372328亿项目总投资估算A土地费用1.41437亿B前期费用728.62万元C建设配套费用3643.1万元D建安工程费用36431万元E室外工程费用9134.61万元F工程监理费用364.31万元G管理费用1006.0328万元H预备费用2185.86万元I建设期财务费用0.98亿总计7.74372328亿2、资金筹措①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来源有:自筹资金、银行贷款和政府拨款。②资金筹措方案A自筹资金通过拍卖旧校区获得一部分资金:我校鳝溪校区经估算,面积大约400亩,按60万/亩计算,价值约2.4亿;我校浦东校区经估算,价值约2.2亿。以上如16果全部拍卖可获得4.6亿。B银行贷款本项目贷款3.3亿,根据投资估算计算利息总额为0.98亿。C政府拨款福州市政府承诺在项目建设期内从财政资金中拨付1.2亿元通过以上方案,总共可筹得资金约9.1亿。八、建设实施进度安排建设实施进度大学城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94.29平方米。实施进度计划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2月,时间为40个月,建设工期32个月。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2005年10月—2006年2月,福建XX大学城校区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及报批立项;(2)2006年2月—2007年5月,土地征迁及规划编制;(3)2007年6月—2008年8月,可研报告编制及报批;(4)2006年7月—2006年8月,施工图设计及审查批准;(5)2006年9月,施工招标;(6)2006年10月—2008年11月,房屋建筑及配套设施施工;(7)2008年10月—2008年12月,室外道路及绿化工程;(8)2008年12月—2009年2月,工程收尾及竣工验收。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评价1、新校区建设效益是其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大学学校数量的增多和在校生规模的扩大,XX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XX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XX必须加强对校区扩大问题的研究。1)、在XX外部。就XX外部而言,政府要知道XX是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到了应有的重要作用;社会要了解XX是否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是否满足了各方面的要求;学校领导和政府需要获得丰富而可靠的信息,以提高投资的有效性、降低投资的风险性;教育的消费者选择学校、专业时,或多或少地要思考"投资"的回报、收益、风险等。2)、在XX内部。新校区建设研究也是XX自我激励的需要。XX自身既有了解自己办学实际17情况的要求,又有试图表明自己的办学效益并不比别人差的需要。2、XX新校区建设效益的理论分析高等教育领域虽然不像企业那样直接从事有形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同样也存在着"投入—产出—补偿—再投入"的经济活动,即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资源,"生产"出大量德才兼备的高级人才(产品)。按照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把XX新校区建设效益定义为:XX教育成果与其教育资源消耗的比较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1)XX新校区建设经济效益分析。XX的经济效益问题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问题。、XX要生存和发展,要不断地把资金投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建设等方面,就不能不讲求经济效益。XX办学的经济效益可以从整体、局部和个人三方面来体现。A整体经济效益。XX是公办高校教育资源和社会资金结合的产物。它既占用国家财政资源,又能满足社会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的需求。到2005年,我国独立学院的在校生已达140余万人,其中本科生90万人。换言之,到2005年,独立学院的规模相当于新建140所普通万人大学。若按每所万人大学初始投资(土地、校舍和设备投入)10亿元计,至少为国家财政节省了1400亿元。而有关资料表明,2002年我国各项教育投资仅为800多亿元,其中高等教育200亿元左右。可见,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XX是功不可没的。B局部经济效益。XX的办学经费可以依靠自筹,要想获得一定的效益必然要付出相应的成本。首先要有大量的初始投资,即学院用于购置场地、校舍、教学设备等的前期投入。二是要有经常成本,即每年维持学院正常运营需要实际支出的成本,比如人员经费、教学办公等日常开支以及购置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修缮等费用。而在效益方面,XX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因为XX完全可以依靠社会力量投入、收取较高的学费和产业开发等维持运行或还贷而少用国家投资,总的来说是低成本运行和高经济效益的。因此,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降低成本、减少费用,就意味着增加了收益,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为政府与社会以最小的成本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这里要注意两个前提:一是任何回报的取得都必须建立在不妨碍学院正常运转的基础上。资金收入应主要用于学院的教育发展,使学院不断增加教育投入、增强办学实力,以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二是不能牟取暴利,从而改变教育的公益性质。因此,在讲XX办学经济效益的同时,更不能忘了社会效益,应考虑到教育对全社会承担的责任。C个人经济效益。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表明,接受教育可以给个人带来较大的收18益。不论按地域还是按人均收入来测量教育收益率,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都大于社会收益,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已远远大于其社会收益。2)XX社会效益分析。XX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工科人才。因此,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XX社会效益的最重要指标。因为,高层次人力资源数量的增加,将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全国各区域工科院校的建设将加快教育产业改革的步伐,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并具有示范效应;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如房地产、建材等的发展,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以及国民生产总值等。XX将在现有学科专业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构建"以工为主"的特色,适度发展经、管、文、法、理学等学科体系。进行学科专业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力争在土建、机械、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形成重点学科。把XX建设成为以工为主,经、管、文、法、理学类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同类学校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应用型、开放型、有特色的现代化工科本科院校;把新校区建设成为山水辉映、人文荟萃、信息通畅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校园。3)XX新校区建设效益评价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办学的影响因素量大面广,彼此之间关系复杂、微妙,且不确定性突出。一方面,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的实践活动不同,教育的投入中既有物质性投入也有非物质性投入,且后者更重要;其产出既有有形的产品更有无形的产品,且后者为主。另一方面,它也遵从经济学揭示的一般规律,投入与产出存在非线性关系,每一生产要素都要受到逐渐减少的边际收益的支配,即在所有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时,任何一个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产出的增长递减,4)XX新校区建设财务评价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基建投入不断加大,特别在国家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和高校扩招之后,高校出现了新校区建设的热潮。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致使基建工程财务管理上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3、新校区建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1)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学校虽设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但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在认识上存在重内部管理,轻外部协调的现象。基建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外部协调,二是内部管理。外部协调是学校与上级和社会管理部门的协调。一个项目从申报规划、立项、招标到交付使用和归集档案,需要协调的部门有几十个。忽视外部协调,将无法实19现学校与有关部门的有效协作。在内部管理上,也只是重视工程管理而忽视对计划、财务、统计的管理。2)不能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在工程竣工结算中,存在着一些不符合国家财经制度的现象,有些是人为的,有些是受水平或认识的限制,有些是受外在压力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