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0 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0 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0 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0 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编 考点通关 考点10 光合作用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0光合作用一、基础小题1.关于在一定条件下某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有关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的DNA都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B.光照下线粒体可以直接利用叶绿体产生的O2和葡萄糖C.光照下两者的[H]发生氧化反应时都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利用D.若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化合物C5比ADP先减少答案A解析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中都含有少量的DNA,因此都能够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B错误;叶绿体的[H]发生氧化时释放的能量用于糖类化合物的合成,C错误;若突然增加光照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和[H]增多,则ADP减少,由于ATP和[H]增加,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加快,生成五碳化合物增加,丙短时间内C5的消耗不变,因此短时间内五碳化合物增加,D错误。2.鲁宾卡门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H2O还是CO2。其实验思路是设法将H2O和CO2中的氧区分开来研究。下列实验中与这个实验的思路相似的有()①验证镁离子是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②两种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③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④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⑤达尔文研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⑥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A.2个 B.3个C.4个 D.5个答案B解析鲁宾卡门通过设置两组对比实验,将H2O与CO2中的氧分开研究。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将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开分别研究其效果,得出伞藻的形态结构的形成与细胞核有关;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然后去侵染细菌,单独研究它们的作用;达尔文用锡箔遮住胚芽鞘尖端或尖端下面一段来研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因此与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H2O还是CO2的实验思路相似的实验有3个。3.下列用鲜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C.为获得10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而消失答案B解析用鲜菠菜叶提取色素时,应该在研磨叶片前加入碳酸钙,以防止在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A错误;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在研磨过程中叶绿素也可以溶解在无水乙醇中进而提取光合色素,B正确;分次加入共10mL乙醇效果更好,C错误;层析完毕后,叶绿素条带不会随溶剂挥发而消失,D错误。4.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较少B.图中M、N、P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温度、光照强度C.图丙中,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曲线走势将稳定不变D.图甲中a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答案D解析图乙中d点与c点相比,光合速率大,因此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5的生成量多,A错误;图中M、N、P三点的限制因素分别是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和温度,B错误;图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走势有可能下降,因为超过酶的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光合速率下降,C错误;图甲中可以看出,a点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不变,且a点处于较高CO2浓度下,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增加的内部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正确。5.已知某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适宜温度为25℃,某兴趣小组利用该植物的叶绿体进行了甲、乙和丙的相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中叶绿体消耗的CO2可来自碳酸氢钠的分解和细胞呼吸B.在CO2浓度等适宜的条件下,乙中温度改为20℃更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C.若丙装置中的叶绿体依然能合成少量葡萄糖,说明叶绿体内有ATP和[H]D.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甲装置中离体的叶绿体也不能持续合成有机物答案A解析图甲装置无细胞,只有叶绿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A错误;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左右,温度由10℃改为20℃时更有利于光合作用进行,B正确;叶绿体合成葡萄糖,说明暗反应能正常进行,有[H]和ATP,C正确;离体的叶绿体不能长时间存活,所以不能持续合成有机物,D正确。6.大棚中种植的植物其光合作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下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们的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有()①M点时,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②若适当降低大棚温度,则N点将会向右移动③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④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绿光灯效果最好⑤Q点光照强度时,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A.①④⑤ B.③⑤C.①②⑤ D.②③⑤答案B解析①M点时,光照强度为0,植物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合成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①错误;②题中没有说该条件下为适宜温度,因此降低温度可能导致两种结果:如果是促进光合作用,则N点将会左移,如果是使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则N点将会右移,②错误;③O点时,限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因为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速率是一样的,③正确;④P点时,若想提高作物产量可以适当补充光照,白光灯效果最好,④错误;⑤Q点光照强度时,高CO2浓度下光合速率高,因此适当使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⑤正确。7.如图为某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D.④是ATP,在叶绿体基质中生成答案B解析①是光合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光反应阶段,水分解形成了②和还原氢,因此②是氧气,其扩散进线粒体后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B正确;三碳化合物被还原氢还原形成有机物,而不是被氧化形成有机物,C错误;④是ATP,ATP形成于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生成,D错误。8.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最多,光合作用最强,有机物积累最多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C.FG段CO2浓度下降不明显,主要是因为缺水,导致光反应下降,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D.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该植株一昼夜后,有机物总量增加了答案D解析H点玻璃罩中CO2浓度最低,此时有机物积累最多,但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光合作用相对较弱,A错误;在D点前,光合作用较弱,呼吸作用较强,DE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CO2浓度下降,B错误;FG段,即在10~14时,因气温较高,气孔关闭,叶片对CO2的吸收减少,光合作用减弱,C错误;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速率减慢,是因为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玻璃罩内一昼夜后,CO2浓度降低,植物有机物总量增加,D正确。9.如图为在最适温度和光照强度下,测得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环境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B.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合成有机物的量相等C.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D.适当降低光照强度,b点将向右移动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随着CO2浓度的升高,植物乙CO2吸收量增速较植物甲快,且环境中CO2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植物乙CO2的吸收量降低幅度大,植物甲CO2的吸收量保持不变,可见植物乙比植物甲对CO2浓度更敏感,A正确;当CO2吸收量为c时,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由于植物甲比植物乙的呼吸速率大,根据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知植物甲合成有机物的量比植物乙多,B错误;d点时,植物甲细胞内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产生ATP的结构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正确;根据题意,图中曲线是在最适的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CO2吸收量,因此光照强度减弱,CO2的吸收量降低,b点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降低光照强度后,需要环境中提供更高浓度的CO2才能使C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等,因此b点将右移,D正确。10.如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波长(nm)400450500550600670700吸收光能的百分比(%)叶绿素a4068515164016全部色素75935035457535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B.光的波长由550nm转为670nm时,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C.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00nm~45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答案B解析光合色素吸收光能用于光反应过程中水的光解,水光解释放O2,A正确;光的波长由550nm转为670nm时,色素吸收的光能增多,光反应增强,产生的[H]与ATP增多,短时间内消耗的C3增多,但C3的来源不变,故叶绿体中C3的量会减少,B错误;据表中数据可知,在400nm~450nm波长下,主要是叶绿素a吸收光能,土壤中缺乏镁时,会影响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减少,对400nm~450nm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C正确;环境温度降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降低,D正确。11.下列有关化学元素与光合作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O2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叶绿素有关B.O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元素之一,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O来自水C.P是组成ATP的必需元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均有ATP合成D.C是组成糖类的基本元素,在光合作用中C从CO2先后经C3和C5,最后被用于合成(CH2O)答案A解析O2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的产物,叶绿素在光反应过程中能吸收和转化光能,为水的光解提供能量,A正确;光合作用有机物中的氧来自CO2,B错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能合成ATP,而暗反应过程消耗ATP,C错误;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从CO2经C3形成(CH2O),同时形成C5,D错误。12.(2019·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考试)下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菜细胞中③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②的进行与⑤⑥密切相关,与③⑦无直接关系C.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D.叶肉细胞③中O2的产生量小于⑥中O2的吸收量,则该细胞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答案A解析发菜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具有叶绿体,A错误;植物细胞②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与⑤⑥呼吸作用过程密切相关,与③光反应和⑦无氧呼吸第二阶段过程无直接关系,B正确;Mg是合成叶绿素的成分,光反应阶段需要叶绿素吸收光能,若植物缺Mg则叶绿素的合成受到影响,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生理过程是③光反应过程,C正确;图中③光反应过程O2的产生量小于⑥有氧呼吸过程O2的吸收量,则净光合作用量<0,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将减少,D正确。二、模拟小题13.(2019·黑龙江大庆期中)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图乙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①③过程分别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B.图甲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不可能在同一个细胞中进行C.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细胞内X物质的产生速率比Y物质产生速率要快D.图乙中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的限制答案C解析由图甲信息可知,①表示CO2的固定,③表示C3的还原,这两个过程均属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④为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这四个过程可以在同一细胞中完成,如叶肉细胞,A、B错误;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因此物质X的产生速率大于物质Y的产生速率,C正确;当光照强度小于A时,两曲线重合的原因主要是光照强度太弱,D错误。14.(2019·北京重点中学高三联考)科研人员为研究某植物的光合特性,测定了该植物在光、暗条件下的CO2吸收速率,结果如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暗期CO2吸收速率大于0B.从暗期变到光期的瞬间,叶绿体中C3含量升高C.光期CO2吸收速率下降可能是CO2浓度降低所致D.暗期植物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的原因是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答案B解析从图示曲线可知,暗期CO2吸收速率大于0,A正确;从暗期变到光期的瞬间,光反应开始,C3的还原开始,C3消耗,而C3合成速率不变,故C3含量减少,B错误;光期CO2吸收速率有下降趋势,可能是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CO2不断被吸收,导致环境中CO2浓度降低所致,C正确;没有光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无法进行,故暗期植物不能将CO2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是因为没有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D正确。15.(2020·湖南省四校摸底调研联考)当阳光照射到菠菜叶片的上表面时,菠菜叶片细胞的可吸收光量及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组织深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绿光的可吸收光量的峰值出现的组织深度大于红光和蓝光B.在可吸收光量的峰值处细胞吸收蓝光、红光和绿光所获得的能量相等C.绿光更容易进入组织深层并在红光、蓝光可吸收光量极低时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D.不同组织深度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有利于该处细胞更好地适应环境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绿光的可吸收光量的峰值出现的组织深度大于红光和蓝光,A正确;在可吸收光量的峰值处细胞吸收蓝光、红光和绿光所获得的能量不同,B错误;据图可知,组织深度超过20%后,随着组织深度的增加,与红和蓝光相比,绿光的可吸收光量多,即绿光更容易进入组织深层并在红光、蓝光可吸收光量极低时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C正确;图中不同组织深度细胞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这样可以使细胞更好地适应环境,D正确。16.(2019·汉口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中C5/C3的比值下降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C.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可直接用于暗反应D.CO2的固定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移到C3中答案A解析CO2供应不变,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短时间内C3还原的过程受阻,CO2的固定过程不变,使C3消耗量减少而生成量不变,C5的生成量减少而消耗量不变,所以C5含量减少,C3含量增多,C5/C3的比值下降,A正确;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导致部分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B错误;线粒体内膜产生的ATP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而暗反应需要的ATP只能来自光反应,C错误;暗反应中,C3的还原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移到有机物中,CO2的固定不会消耗ATP中的能量,D错误。三、高考小题17.(2019·全国卷Ⅰ)将一株质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光、矿质元素和水C.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光、矿质元素和空气答案A解析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植物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来自空气中的CO2,另外植株增加的质量还来自对水和矿质元素的吸收。光合作用过程中,光是光合作用进行的动力。18.(2019·江苏高考)右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D.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答案D解析研磨时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故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不会破坏叶绿素,但会影响色素提取液的纯度,A错误;光合作用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层析液应选用有机溶剂,而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液为无机溶剂,B错误;层析液易挥发,故进行层析时要注意密封,C错误;比较题图所示分离结果可知,该种蓝藻没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19.(2018·北京高考)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答案D解析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上,有光时,产生氧气、NADPH和ATP,A错误;光反应产生[H],具有还原性,可将DCIP还原,B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C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会产生氧气,D正确。20.(2018·海南高考)高等植物细胞中,下列过程只发生在生物膜上的是()A.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B.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C.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D.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答案A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中,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只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即转录过程,不需要生物膜提供场所,D错误。一、基础大题21.下图是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A和B表示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其中A是________,B是________。(2)①和②代表两种物质,其中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3)⑦是一种物质,来自空气,它是________,⑤是________。(4)暗反应所需要的能量来自[]_______的分解,所需的还原剂是[]_______,这种还原剂来自[]________的分解。(5)在适宜的光照等条件下,适当地增加[]________,可提高[]________的产量。(6)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验证绿色开花植物产生O2需要光和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分别是()A.①②和①③ B.②③和①②C.②④和①③ D.②③和③④答案(1)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2)水O2(3)CO2(CH2O)(4)④ATP⑥[H]①水(5)⑦CO2⑤(CH2O)(6)CO2+H2Oeq\o(→,\s\up7(光能),\s\do5(叶绿体))(CH2O)+O2(7)B解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分析图示:①代表H2O,②代表O2,③代表ADP和Pi,④代表ATP,⑤代表(CH2O),⑥代表[H],⑦代表CO2。(7)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否需要光照,实验的自变量应该是有光或无光,植物属于无关变量,因此需要选择装置②③;验证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自变量为是否具有植物,光照条件是无关变量,因此需要选择①②装置。二、模拟大题22.(2019·天津河西区高三下学期理综)研究人员对两年生香榧苗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片的各项生理特征,结果如下表。不遮阴(对照)50%遮阴75%遮阴90%遮阴叶绿素a含量(mg·dm-2)2.033.424.154.04叶绿素b含量(mg·dm-2)0.751.321.611.65纯胡萝卜素含量(mg·dm-2)1.051.491.711.72最大光合速率(μmol·m-2·S-1)4.526.046.524.93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据表推知,遮阴会导致香榧苗对________离子的需求量增加,在提取香榧苗色素以及用纸层析法对色素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需添加的化学物质和有机化学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每组滤纸条上从点样处开始的第________条色素带都是最宽的。(2)在一定的范围内,香榧苗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其原因可能是色素含量上升,利于对可见光中________________的吸收,水在光下分解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增加。但遮阴度达90%时,光合速率却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镁二氧化硅、碳酸钙和无水乙醇、层析液二(2)红光和蓝紫光[H]和O2光照强度下降的限制作用大于色素含量增加的促进作用解析(1)据表可知,遮阴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因此,遮阴会导致香榧苗对镁离子的需求量增加,在提取香榧苗色素时,需要添加的化学物质是碳酸钙和二氧化硅,需要添加的有机化学试剂是无水乙醇,用纸层析法对色素进行分离和测定时,需要添加层析液。理论上,每组滤纸条上从点样处开始的第二条色素带都是最宽的,因为此色素带为叶绿素a,含量最高。(2)从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香榧苗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其原因可能是色素含量上升,利于对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促进了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和[H],但遮阴度达90%时,光合速率却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下降造成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程度大于色素增加引起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的程度,光合速率下降。23.(2019·湖南怀化二模)研究人员以豌豆苗为实验材料,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适宜光照下,叶肉细胞中消耗水并产生[H]的具体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2)C点对应光照强度下细胞中有机物的生成速率比B点对应的生成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上述实验中,测定数据时,从变量角度分析,需要满足的实验条件有:①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均分为多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2)快C点对应光照强度下暗反应(光合)速率更快(3)②将装置置于一系列不同光照强度下③CO2浓度、温度等其他无关变量均适宜且相同解析(1)水的光解过程消耗水并产生[H];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也消耗水产生[H],两个反应的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基质。(2)C点对应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远大于B点,因此前者暗反应速率更快(有机物的生成速率也更快)。(3)实验装置的设置,应考虑自变量的差异(不同光照强度)、无关变量的相同且适宜(生长状况相同的豌豆幼苗均分为多组、CO2浓度、温度等其他无关变量均适宜且相同)。三、高考大题24.(2019·全国卷Ⅰ)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_______。(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______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答案(1)增强(2)降低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3)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