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_第1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_第2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_第3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_第4页
广东省部分地区 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清明①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②,士甘焚死不公侯③。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①本诗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王安石变法引发纷争,苏轼等人受打击,黄亦受牵连。②《孟子》中有一则寓言,齐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品以饱食终日,回家却向妻妾夸耀别人请自己吃饭。③春秋时期晋国的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愿出仕。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起笔一“笑”一“愁”对比鲜明,以桃李含笑盛开暗指小人得势猖狂。B.颔联“惊蛰”紧承首联“清明”节令,描绘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C.颈联笔锋一转,化用典故,各举愚人贤者,为之后的议论蓄势张本。D.尾联以景作结,“蓬蒿一丘”呼应“野田荒冢”,富含人生哲理,表达平抑内敛。16.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思想感情的变化。(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化用了苏东坡的“今夕是何年”,表现出豪放坦荡的志士胸怀。(2)归有光《项脊轩志》写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又写“,”表现了分家后的凌乱。(3)小刚写了一篇题为“听雨”的文章让莫老师批阅,莫老师建议可在文中引用一些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如:“,”。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三)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济州过赵叟家宴(节选)王维

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

荷锄修药圃,散帙曝农书。

上客摇芳翰,中厨馈野蔬。

夫君第高饮,景姜出林闾。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两句描写主人的日常生活,富有田园情趣,赵叟的隐者形象跃然纸上。

B.第六句写赵叟以农家普通菜蔬招待客人,可见主人的真诚质朴,照应了题目。

C.最后两句既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又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D.诗歌巧妙地选取了几个生活场景,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重要特点。

16.《红楼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道:“词句究竞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

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请结合黛玉的观点,赏析本诗开头两句。(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来形容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过秦论》中“,”两句与此表达的意思相同。

(2)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时,将《旧五代史》中那些描写祥瑞、灾异的东西弃掷不纳,增了摒弃天命、强调人事的哲理。《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就是显例。

(3)陆游《书愤》中的“,”将六个名词组接,勾勒出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恢复中原的志向具体化、形象化。广东省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①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②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注】①这首词写于作者南渡后的最初几年。②人胜:剪成人形的首饰。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一写外景,一写内景,前者凄清冷落,后者狭小静寂,渲染了氛围。B.炉火映照在头上的凤钗上,凤钗显得更加明亮,词人观察敏锐,抓住了细节。C.“催”字富有表现力,号角声似乎催促着曙色的到来,反映词人盼望天明出游。D.凄冷的西风留着旧年的寒意,春意迟迟不到,缺少花信,此处和上阕的雪呼应。16.在李清照的《菩萨蛮》和《声声慢》两首词中,季节变化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词人内心世界的反映。请简要分析。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古代诗歌中常通过脸色的变化来表达情意,如《蜀道难》中人们听闻蜀道之难的反应“____________”和《琵琶行》中琵琶女自叙身世时“____________”。(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屈原的《离骚》评价极高,其中认为其文字简练、含蓄隐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它的荣枯容易引发人们的感慨,诗人往往借其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考全仿真联考(三模)语文试卷阅读下面这组宋诗,完成15~16题。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

范成大

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其九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其十一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水面亦收租。下列对这组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七用老农的口气描述了农忙时节,农家男女昼夜忙碌,农事紧张的情景。

B.其九用村民视角描述了邀请行旅者到自家门前休息喝水,吹风纳凉的悠然。

C.其十一的首句“废犁锄”与“采菱辛苦”倒置,表现了无田可耕的贫穷者维生的艰辛。

D.标题“十二绝”表明这组诗由十二首绝句构成,从“夏日田园”可知描述的季节和题材。

16.请分别概括这三首田园诗写作的侧重点,并简析各诗的思想情感。(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名正,则言顺,则事行。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抓住问题本质,为变法正名的逻辑支点是:“,”。

(2)《论语·子罕》中与《尚书·旅獒》的“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3)在历史博物馆里学习,你感受到中国古代英雄豪杰的浩然之气,于是敬仰、怀念并叹惋这些英雄人物,不禁吟出唐人诗句:“,”。2024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感梅忆王久立【注】

晁冲之

王子已仙去,梅花空自新。

江山余此物,海岱失斯人。

宾客他乡老,园林几度春。

城南载酒地,生死一沾巾。【注】王久立,作者友人。王氏卜居京城之南,其园以梅花驰名。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开篇直言朋友的离世,表达内心的痛苦,也流露对朋友的悼念之情。

B.颔联紧承上联,在“江山”“海岱”阔大的空间背景衬托下,情感更加深挚。

C.“宾客”是作者自指,至此诗人由悼念友人而转入到对自身命运的喟叹。

D诗人在尾联才点明和友人的共游之地,使读者对诗歌内涵有更深的理解。

16.有人认为本诗“梅花空自新”一句与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句中的“空”和“自”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作品加以分析。(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归有光《项脊轩志》语言淡而有味,文中写到祖母时,用“▲”和“▲”两处动作描写,分别写出了祖母不忍打扰孙儿读书的关爱之意和对孙儿取得功名的殷殷期许。

(2)柳永在《望海潮》中极力描写杭州风物,“▲”写钱塘江大潮壮阔,“▲”写百姓笑逐颜开。

(3)学校正在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要在校园设置一些古诗文名句展板,面向全校征集书法作品。展板内容要求能扣住各处鲜明特色,展现美好情怀。小刚最爱学校荷塘那一大片清雅的荷花,于是他选择了“▲,▲”这两句,完成了作品。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部分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次韵幼安留别①唐庚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鹓行觉异伦。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力请宫祠②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注]①诗人因蔡京指斥其为元祐党人,被贬官,六年后遇赦,返京复官。②请宫祠:请求辞官。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软红尘”在此处指都城的繁华景象,“鹓行”,以鹤群的飞行有序,比喻上朝的队列。B.颔联“乍”字写出诗人读到友人诗后的兴奋,但从“且”字可看出诗人读诗而心不在诗。C.颈联运用“寂寂”“累累”两个叠词,使诗句更富于音乐美,也强化了两种人生的比照。D.尾联“知意否”是在问友人幼安“知道我的心意了吗”,“力”字表明自己心意之坚决。16.诗人返京复官不久,便“渐谋归老”,请结合诗歌分析其原因。(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落木”作为中国诗歌中的经典意象,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诗圣”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一句写秋景的萧瑟,黄庭坚《登快阁》中“________”一句写秋景的辽阔。(2)曹操《短歌行》用礼贤下士的诚心吸引人才,而《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各国诸侯用珍宝土地招揽人才。(3)小明打算从高中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文中挑选两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针对他骄傲自满的性格,你建议他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15.A【解析】“暗指小人得势猖狂”错误。桃李含笑盛开是描写清明佳节的大好春光,与下句形成对比,并非暗指小人得势。16.【参考答案】①首颔两联将清明时节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荒坟野冢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情的无奈与悲愁。②颈联两典故对比鲜明,贤愚境界迥异,暗含对高蹈品格的赞扬,对贪鄙愚蠢的否定。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终有一死,但人生意义有别。③尾联点出了“贤愚同丘”的生命归宿,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寻求自我开解的精神突围。17.【参考答案】(1)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2)客逾疱而宴,鸡栖于厅(3)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残荷)听雨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三)语文试题(3分)

C(“表达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不当。最后两句意思是,朋友们都只管在客厅里畅快痛饮,直到日暮时才离开乡野里门:全诗写诗人赴赵叟家宴,很欣赏主人的隐居生活,主要表达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并没有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16.(6分)

①开头两句用“深巷”“斜晖”“门”“柳”等寻常所见之景,写出赵皇远离尘器的静美生活环境:②“闲”“高”“疏”等平常之语,流露出主人恬淡闲适的人生追求,极富意趣,暗示出其隐者身份:③于平淡之语中表达出对主人隐居生活的欣赏之情,立意初现。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6分)

(1)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2)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每空1分。凡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

(3)示例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示例二:枯藤老树昏鸡,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示例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每空1分。凡错、漏、多字,该空不得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要求,可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广东省高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三模)语文试题【答案】15.C16.①本词写早春之际,春寒料峭,百花不发。这里不仅指景色,暗喻南渡以后小王朝偏安不振的局面;一年尹始,在寒凝大地的氛围中,作者联想到国事和自身遭遇,心情格外沉重。②《声声慢》写晚秋时节,秋风带来寒意,吹落黄花;秋雁触发乡情;秋雨更填凄凉。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反映词人盼望天明出游”错误,似乎是一夜角声把晓色“催”来,反映了词人彻夜不眠的苦况。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从“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中可以看出,本词是写早春:春寒料峭,百花不发。结合【注】①可知,“不发”的不仅仅是“花”,还有小王朝偏安不振的局面;“寒”的不仅是早春的天气,更有词人内心因国事和自身遭遇带来的悲凉。通过“雁”“黄花”“梧桐雨”等意象可知,《声声慢》写的是晚秋时节:秋风带寒,黄花凋零,北雁南归,秋雨填凉。诗人借景抒情,渲染了凄凉的氛围,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17、【答案】①.使人听此凋朱颜②.整顿衣裳起敛容③.其文约④.其辞微⑤.惟草木之零落兮⑥.恐美人之迟暮(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时注意以下字词:颜、裳、约、微、惟、暮。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考全仿真联考(三模)语文试卷15.B(3分)【解析】“悠然”指“安闲、闲适的样子:深远貌:以形容韵味不尽;久远貌:辽阔貌:忧伤貌:徐缓貌”。行者旅途劳累狼狈,村民迎导其休息,体现其热情大方,双方并无“悠然”之状。

16.①其七写“乡趣”。男女忙于农事,虽桑阴并非种瓜处,但村童仍喜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可见童真意趣和田园之喜。②其九写“乡情”。村民邀行旅者休息,其大方热情之形象,可见淳朴乡情和人情之美。③其十一写“乡愁”(或“农民的愁苦”)。贫者因无钱买田而弃耕采菱,采菱艰辛却又逢新税迫人,可见怜悯贫者、悲叹百姓之苦。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相同即可得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的情给分。)

17.(1)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2)警如为山,未成一篑

(3)示例一: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示例二: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唐]许浑《金陵怀古》)

示例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唐]刘禹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