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学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学案(含解析)_第2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学案(含解析)_第3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学案(含解析)_第4页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汽车、高速公路、铁路、航运等运输技术的发展,认识人类的海陆交通提高到一个新高度。2.通过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造船业、航运业的发展,认识中国现代交通的飞速发展的现实。3.通过了解飞机的发明和民航的发展,认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便捷;通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认识中国交通事业的全面发展。4.通过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的事实,认识人类的交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习重难点】重点: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难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多重影响。【预习新知】陆海交通的发展1、陆路交通的发展(1)汽车工业:①汽车逐渐成为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1908年,美国的汽车装配成功,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逐渐成为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②中国的汽车工业兴起:建国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兴起,成为国民经济的产业之一。到2016年,年产销量超过2800万辆。(2)高速公路的发展:①1932年,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二战后,高速公路在各国广泛发展。②1988年,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公路。到2017年,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万多千米,位居世界第一。(3)跨海大桥: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4)高铁:①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运营高铁。②2002年,秦沈专线建成,是中国第一条高铁。到2017年底,全国高铁运营里程为2.5万千米,占世界总量的66.3%。2、海路交通的发展(1)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20世纪,航海的使用,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大型船舶的制造等。(2)海底隧道:1994年开通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3)中国造船业的发展:①中国造船业在1978年前主要是为建设服务,之后逐渐融入市场。②1982年,中国首次建造并交付了船舶,中国造船企业进入。2009年,中国承接新造船舶订单超过全球市场的60%。航空的发展1、航空的发展(1)飞机时代开始:1903年12月,美国兄弟设计的“飞行者I号”试飞成功,时代开始。(2)第一条空中航线:1914年,美国到开通的航线,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3)欧洲开通国际航班和国际航线:年,国际航班和国际航线在欧洲开通。(4)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的开辟:20世纪70年代,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开辟了交通运输的空中通道。(5)中国航空:年,中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到2017年,中国民用航空共有机场229个。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交通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大便利是___________________。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联系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城市公共交通始于_____________,交通工具起初为______________,后发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区的人口与资源,沿着交通路线的轴线向四周辐射扩展,从而形成了分工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城市居民的工作与生活更为便捷。交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严格的交通工具时刻表,让工业革命后建立起来的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使人们在每天近似时段集中乘坐公共交通,导致早晚上下班时间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人们收入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深化探究】主题一近现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一20世纪前,中国自修铁路很少,有1万多公里铁路权益落入列强之手。1928-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在关内仅修建了3600多公里铁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在西北、西南地区修建了1900多公里铁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基本上未修建铁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建设人民铁路的方针,到1949年底,原有铁路基本被接管。“一五”计划期间,新建铁路长达6100公里。“二五”计划期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长达34406公里。1975年底,全国铁路总营运里程达45992公里。1978年后,铁路迎来了整顿与改革新时期,1998年,全国铁路总营运里程达66428公里。2012年,全国有高铁13000多公里,时速均在300公里以上,高铁成为中国亮丽的名片。安全、快捷、舒适成为中国铁路的突出亮色。——改编自《中国铁路发展史》二2006年4月27日,上海磁悬浮结束两年试运,正式投入营运。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顺利实现了全面通车,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2011年6月30日15时,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以高速铁路为骨架,总规模5万公里的快速铁路网将基本建成。史料一反映了旧中国与新中国两个时期的铁路建设情况。史料二反映了新中国铁路发展的成就,注意结合时间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时代背景。(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与新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各自特征,并分析产生这些特征的主要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史料二,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版参考:(1)特征:近代,我国铁路修建基本掌握在外国人手中;铁路修建的速度缓慢。新中国实行铁路国有政策,发展速度快,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铁路修建技术从借鉴学习到自主创新;质量高。原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铁路发展受阻;长期战争也限制了铁路发展速度。新中国独立自主,实行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等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2)变化:出现磁悬浮列车、高速铁路、高原铁路、快速铁路网。背景:民族独立;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改革开放;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现代中国铁路交通发展的原因(1)党和政府的重视,正确的战略决策,科学规划。(2)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3)充分发挥广大铁路职工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4)改革开放的推动。(5)科技的助推作用。(6)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7)科研者不畏艰难,勇于攻坚。主题二现代交通运输的变迁一在“一战”之后的美国经济中,水陆交通仍是发展的重点,而且,交通运输结构开始发生变化——从注重铁路建设,逐渐转向注重公路、管道和航空运输。与汽车制造相联系的,是公路网络和输油(气)管道。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美国用于公路、桥梁、管道等建设与保养的投资,每年几达25亿美元。五十年代的超级公路网,已有4万多英里。七十年代的公路里程,已达600多万公里——居世界首位。三空中运输,是本世纪新兴的交通事业。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并试用飞机,虽始于1903年,但航空工业在美国的真正发展,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情。战后美国的飞机工厂有24家,年产2万余架。1930年,飞机工厂扩大为122个航空公司,航线近5万英里。十余年后,航线延伸了一倍,载客300余万人。本世纪80年代初,民航机场已达15000余处,客机二十五六万架,年客运量1亿人次以上。民航货运周转量,达100亿吨公里——亦居世界首位。——郭正忠《交通与文明——关于交通经济建设的历史考察》史料一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结构的变化。史料二主要介绍美国公路的发展历程。史料三主要反映美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之后美国的交通运输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20世纪70年代公路里程“居世界首位”的原因。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史料三,概括美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历程。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版参考:(1)变化:从注重铁路建设,逐渐转向注重公路、管道和航空运输。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汽车、飞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用。化学工业成就和新能源的使用。(2)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加大对公路等建设和保养的投资;二战后,美国处于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为发展经济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3)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并试用飞机;一战后,航空工业开始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后,航空事业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民航客运、货运都得到迅速发展,居世界首位。世界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变迁(1)世界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阶段①铁路运输阶段(从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1807年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船在纽约哈德孙河下水。1825年,英国第一条铁路正式通车,宣告了铁路时代的开始。②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1886年德国人本茨发明了真正的汽车,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公路运输悄然兴起。由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迅速方便,不仅在短途运输方面显示出优越性,而且随着大载重专用货车、各种完善的长途客车和高速公路的出现,在长途运输方面也显示出优越性。1905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了真正的飞机,世界航空产生。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管道运输开始崭露头角。19世纪60年代,美国出现第一条木制的专供输油的管道。③综合运输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于是,许多国家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综合运输,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的综合运输体系。(2)世界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趋势①提高运输效率,运输趋于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②交通运输管理技术的现代化交通运输部门逐步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运用电子计算机组成管理信息系统或网络,极大地提高了运输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经济性。提高了运输管理部门的决策水平。【巩固训练】1.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次进行了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载人飞行,开辟了人类航空史上的新纪元。此次飞行()A.尝试了蒸汽机的新应用 B.加速了内燃机的创制C.开创人类立体交通新时代 D.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2.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A.资本家的购买力降低了 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 D.苏联汽车工业的竞争3.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拥有机车2.1万台,是1949年的5.3倍;民用汽车保有量2.3亿辆,是1949年的4564.1倍;民用飞机由1985年的404架增至2018年的6134架;水上运输船舶13.7万艘,是1950年的30.3倍。以上数据表明()A.交通运输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B.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C.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 D.交通运输网络化布局4.时代变迁的足迹往往凝结着社会生活的点滴变化。工业革命后,西方的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有()①加速了中国近代化②促进了社会流动③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④阻止了列强对中国掠夺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5.中国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瞩目。下列对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有()①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成果②努力自主创新,抢占市场先机③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企业竞争力、生命力④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二战后,美国的城市郊区出现了大量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购物中心,后来,这一新的商业组织形式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地。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城市郊区环境优美污染少 B.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C.房地产企业无序盲目扩张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严重不足7.1949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8月,重工业部提出了“3—5年由修理走向制造”的航空工业发展方案。提出该发展方案的主要原因是()A.我国航空工业是零基础 B.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C.培养航空人才需要时间 D.新中国初期工业农业基础薄弱8.为与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运输竞争,近20年来,速度30节以上的高速气垫船、水翼船、水动力船、喷气推进船快速研制并大量投入使用。当前的集装箱船速度为25—30节,大约比过去的普通货船快一倍。这体现了现代船舶制造的()A.大型化 B.专业化 C.自动化 D.高速化9.下表为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与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联合成立欧亚航运公司(经营沪兰、平粤、兰包、西昆、兰新等航线)的营业收支表。据此可知()年度营业收入(元)营业支出(元)盈亏额(元)193144202.14452611.77-408409.61933529462.05953063.48-423601.4319351491856.102129786.30-637930.2019373497206.343249407.7824798.56A.中德两国关系密切 B.中国航空业发展迅速C.西北交通得以改善 D.欧亚航空公司连年亏损10.“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 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 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

参考答案1.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莱特兄弟”“载人飞行”等可知,这是指飞机创制,这使人类进入了海、陆、空的立体交通时代,C项符合题意;飞机是以内燃机作动力的,A、B项不符合题意;飞机的创制与广泛应用推动了石油工业的发展,而不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D项不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3.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1949年到2018年,陆海空交通工具的数量剧增,说明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C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交通运输服务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说明的是交通运输工具数量的增多,而不是强调“交通运输量大幅增加”,B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西方交通T具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交通近代化,新式交通工具促进了社会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