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模拟题《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1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2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3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4页
中考物理模拟题《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中考物理模拟题《实验题-热学实验》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除了要测量海波温度以外,还需要的测量的物理量是;(2)实验前,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安装;(3)选定实验装置后,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为℃,如图丙海波在第5min末处于态(均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如图丙该物质在B点时的内能C点时的内能(选填“等于”或“大于”或“小于”)。2.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液体的比热容较小.(2)若B液体是水,质量为1500g,则需吸收的热量为J.3.下表是小京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5.5温度/℃595552494848484847454342(1)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种物质在第1min时是态(选填“固”或“液”)。(2)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固态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出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所示,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相等的煤油和水;(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将煤油和水都刚好加热到98℃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由此可知的吸热能力强。5.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琪琪同学用两个相同的烧杯装入相同的水和花生油,并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给水和花生油加热(如图甲);(2)琪琪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像,由于图像可知,加热5min时,b物质的温度上升的更明显,说明b的吸热能力(填“强”或“弱”),此时a、b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关系是:QaQb(填“>”、“<”或“=”);(3)已知c水=4.2×103J/(kg·°C),由图像可知,花生油的比热容是J/(kg·°C);(4)若使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内,升高的温度也相同,则应该适当减小(填“水”或“花生油”)的质量。6.进入初二,很多同学开始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在生活中,物理无处不在。某班同学成立了物理兴趣小组。(1)下课时同学们觉得口渴,用矿泉水瓶从饮水机接水的过程中,听到瓶中传出声音,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分析得出应该是进入瓶中的水流引起的振动产生的,随着水位的上升,所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2)以旁边走过的同学为参照物,饮水机是(选填“运动”或“静止”)。(3)兴趣小组的同学想自制了一个测温装置。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到,伽利略曾经设计过一种温度计: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插入水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环境温度的变化。按照资料的描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一个塑料瓶,B为一透明玻璃管并通过橡皮塞与A相连,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探究:测量次序123456温度t(℃)171921232527水柱高度h(厘米)30.225.019.814.69.44.2改变装置所处的环境温度,分别测出不同温度下,所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①装置中的塑料瓶相当于现在使用的液体温度计中的。②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兴趣小组制作的“测温装置”玻璃管的刻度是A.上大下小

B.上小下大

C.A、B都有可能③要提高这个测温装置的精确度,你应该换用更的玻璃管。7.在探究“物质吸热规律”的实验中:(1)取质量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如图所示).加热时,上下缓慢地提拉搅拌器,这是为了水和煤油受热.(2)实验中加热时间相同,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可以认为是相同的,假设加热时间1min吸收的热量为Q,经过实验得到了以下两组数据:液体名称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吸收的热量水20020271Q27351Q35421Q煤油20020351Q35511Q51661Q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①相同质量的水或者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几乎是的;②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是的.(3)由(2)中①、②两个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4)春城昆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个原因是高原明珠“滇池”对气温起到了调节作用,因为水的较大,当水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较小.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她用天平称量出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1)在此实验过程中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保证它们相同;(2)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情况不同的结论.物质的这种特性可以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3)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一段时间后,水升高的温度小于食用油升高的温度是因为.9.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团小棉花,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棉花被点燃。如图乙所示,瓶内装有一些水,用瓶塞将瓶口塞紧,瓶塞通过导管与打气筒相连。用打气筒给瓶中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瓶口周围冒“白气”。(1)甲、乙两实验说明可以改变内能;(2)在甲实验中,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棉花被点燃,说明筒内空气的温度,内能。(均填“增大”、“减小”、“不变”、“升高”或“降低”)这是将能转化能;(3)如图丙所示,B是一个被销钉锁住的活塞,汽缸A密封有压缩空气,C是一支温度计。若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没有摩擦,当把销钉K拔出后,将观察到活塞向右移动,温度计的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的分析依据是。10.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在安装器材时,最后安装的是(选填“酒精灯”“温度计”)。(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oC。当水温上升到80oC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1234567温度/oC8084889296969696(3)通过如图丙的液体内部的气泡情况,可以判定此时水(选填“正在”“没有”)沸腾。(4)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oC。你认为该地区的气压于标准大气压(填“高”或“低”)。(5)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1.小伟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请指出实验中的错误操作会使温度计的示数偏(选填“大”或“小”);(2)纠正错误后,表格是小伟记录的实验数据,从记录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则造成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可能是当地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时间(min)0123456温度(℃)90929496989898(3)小伟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情况如图乙中a、b所示,则水沸腾前的情况是(选填序号“a”或“b”);(4)小伟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但是觉得实验时间太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小伟采用减少水的质量的方法,则水温和时间关系大约变成图线,而同组的小王则采用提高水的初温的方法,则水温和时间关系大约变成图线(两个空格均选填“b、c、d”);(5)实验中烧杯上方会出现大量“白气”,并且在温度计外表面产生“水雾”影响温度计的读数,“白气”和“水雾”形成的原因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12.如图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时间/min01234567891011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1)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图中加热方式叫水浴法,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6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由实验可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②继续吸收热量;(5)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态(填字母);A.固B.液C.固液共存(6)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A.烧杯中的水少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D.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13.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100g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2)加热过程中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冰的熔点是℃;(3)t2时刻物质处于态;(4)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较大,理由是;(5)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或“小”),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求出t1~t5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不考虑热损失)。14.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时,除图所示中的器材外,还必须添加测量工具天平,其作用是.(2)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煤油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煤油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3)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4)而煤油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该小组同学就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的结论,该组同学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5)该小组同学测得物质升高一定的温度时所需的加热时间如下表:质量/g升温10℃所需时间/s升温20℃所需时间/s升温30℃所需时间/s煤油306489124水3096163220由以上数据还可以分析得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升高得多一些.15.小明学习物质结构的过程中完成了下面几组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让实验更可靠,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为了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抽掉玻璃板后需要等待约(选填“1min”或“10min”);(2)如图(1)实验是水和酒精混合前后的实验现象,主要说明了;(3)图(2)实验中,图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地系着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4)如图B所示,分别在热水和冷水中滴入相同的红墨水,可以看到水瓶中墨水扩散的快,这说明跟温度有关。参考答案:1.时间自下而上36固液共存小于2.BA3.78×1053.液晶体484.质量大于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