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温下,向20.00mL0.1mol・L-】氨水中滴入0.1mol・L"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的负对数[-Ige水(H+)]与所

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b=20.00

C.R、Q两点对应溶液均呈中性

D.R到N、N到Q所加盐酸体积相等

2、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I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i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3、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组成不同的多种可溶性常见盐,其中有两

种组成为ZXY3、ZWY4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r(W)>r(Z)>r(Y)>r(X)

B.最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C.Z2Y2中含有共价键且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HWY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4、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号今加反应的物质生成物

①、2+

MnO4>Cl…CLMn-

②(

CL少量)、FeBr2FeCh>FeBr3

KMnO4>H2O2、H2SO4K2so4、M11SO4…

A.第①组反应中生成0.5molCL,转移Imol电子

B.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b与Fe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第③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02和H2O

3+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O4>Cl2>Fe>Br2

5、下列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与C3H8。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的是

A.C3H$B.C4H&C.C6H4c卜D.C5H12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向混盐CaOCL中加入足量浓

硫酸,发生反应:CaOCb+H2s04(浓)=CaSO4+Cl2t+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矶、小苏打都可称为混盐

B.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体现氧化剂和酸性

C.每产生ImolCL,转移电子数为NA

D.ImolCaOCk中共含离子数为4NA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B.通过干储可分离出煤中原有的苯、甲苯和粗氨水

C.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残留的乙酸

D.淀粉和纤维素作为同分异构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有不同

8、五种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W同族,Z、Q

同族,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均可在

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酸性:H2YO3<H2QO3,所以非金属性Y<Q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中各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

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只有两种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ImolH2s0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下1L0.1mol-L1NH4NO3溶液中的氮原子数为0.2NA

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分子中含有1.9NA对共用电子

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导线上经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H2的体积为11.2L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正确的是

A.碱性:LiOH<RbOH

B.溶解度:Na2CO3<NaHCO3

C.热稳定性:PH3<SiH4

D.沸点:C2H5OH<C2H5sH

11、不能用于比较Na与Al金属性相对强弱的事实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B.Na和AlCb溶液反应

C.单质与H2O反应的难易程度D.比较同浓度NaCl和AlCb的pH大小

12、常温下,用O.lOmol•L1的AgNO3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50.0mL的由Cr与Br组成的混合溶液和由与r组

成的混合溶液(两混合溶液中C1-浓度相同,Br与的浓度也相同),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25℃时:

101316

Ksp(AgCl)=1.8X10-,KsP(AgBr)=4.9X10,Ksp(AgI)=8.5X10-»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X-为Br

B.混合溶液中n(Cr):n(I)=8:5

C.滴定过程中首先沉淀的是AgCl

D.当滴入AgNO3溶液25mL时,与Bi-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Ag+)=7X10-7mol•L1

13、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FexS,S为-2价)与1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

成3.2g硫单质、0.4molFeCL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溶液中无F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

B.该磁黄铁矿Fex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生成的H2S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

D.该磁黄铁矿中FexS的x=0.85

14、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x10-4和1.7x10-5。将pH相同、体积均为Vo的两种酸溶液

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I代表CH3coOH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小于c点

C.相同体积a点的两种酸分别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O2-)>n(CH3CO(T)

D.由c点到d点,溶液中c(HA>c(OH)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c(A-)

15、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W的质子数是X、Y、Z、M四

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Y3>X2>M+

B.化合物W2Z2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1:1,水溶液显碱性

C.ImolWM溶于足量水中完全反应,共转移2moi电子

D.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只含有共价键

16、氢键是强极性键上的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且含孤电子对的原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A.相同压强下H2O的沸点高于HF的沸点

B.一定条件下,NH3与BF3可以形成NH3BF3

C.羊毛制品水洗再晒干后变形

D.H2O和CH3coeH3的结构和极性并不相似,但两者能完全互溶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已知:CH3-CH=CH-CHO巴豆醛

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所含官能团名称是,E物质的分子式是

(2)巴豆醛的系统命名为,检验其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方法是0

(3)A到B的反应类型是,E与足量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4)比A少两个碳原子且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2的结

构简式0

。R'OHR'

(5)已知:|+|°、>||,请设计由乙醇为原料制备巴豆

RTHz—C—HH—CH—CHOR—CH2—CH—CH—CH()

醛的合成路线。

18、2010年美、日三位科学家因钿(Pd)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获诺贝尔化学奖。一种钿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如下:

R-X-R-CH=CH:—---------R-CH=CH-R-HX(R、R,为炫基或其他基团),应用上述反应原理合成防

Na<OiG(P

晒霜主要成分K的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ImolB最多与2m0IH2反应。

②C8H"OH分子中只有一个支链,且为乙基,其连续氧化的产物能与NaHCCh反应生成CO2,其消去产物的分子中

只有一个碳原子上没有氢。

③G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核磁共振图谱显示J分子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

请回答:

(1)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的结构简式:G;K

(5)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包括顺反异构)种,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是o

a.相对分子质量是86b.与D互为同系物

(6)分离提纯中间产物E的操作:先用碱除去D和H2s04,再用水洗涤,弃去水层,最终通过操作除去

C8H17OH,精制得E。

19、氮化铝(A1N)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制氮化铝原理,欲在实验

室制备氮化铝并检验其纯度。查阅资料:

①实验室用饱和NaNCh溶液与NH4C1溶液共热制N2:NaNCh+NH4c14NaCl+N2T+2H2O

②工业制氮化铝:ALO3+3C+N2.高温2A1N+3cO,氮化铝在高温下能水解。

③A1N与NaOH饱和溶液反应:AlN+NaOH+H2O=NaAlO2+NH3T«

⑴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如上图所示,请按照氮气气流方向将各仪器接口连接:e-c-d0(根据实验需要,上述装置

可使用多次)。

(2)A装置内的X液体可能是;E装置内氯化杷溶液的作用可能是.

II.氮化铝纯度的测定

(方案i)甲同学用左图装置测定A1N的纯度(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3)为准确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量气装置(虚线框内)中的Y液体可以是.

a.CCI4b.H2Oc.NH4cl饱和溶液d.植物油

(4)用下列仪器也能组装一套量气装置,其中必选的仪器有(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单孔塞b.双孔塞c.广口瓶d.容量瓶e.量筒f.烧杯

(方案ii)乙同学按以下步骤测定样品中A1N的纯度(流程如下图)。

样品_过量NaOH海液[滤液及]一过■、洗涤

(OT1g)①过滤、OF洗涤液I②③HT1敏烧固体

含杂质C等一灌渣(E8)

⑸步骤②的操作是

(6)实验室里灼烧滤渣使其分解,除了必要的热源和三脚架以外,还需要的硅酸盐仪器有等。

(7)样品中A1N的纯度是(用含mi、m2、m3表示)。

(8)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测定结果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亚氯酸钠常用作漂白剂。某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制备亚氯酸钠,并进行杂质分析。

实验I按图装置制备NaCKh晶体

已知:①C1O2为黄绿色气体,极易与水反应。

②NaCICh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晶体,高于38℃时析出NaClO2晶体,温度高于60℃时NaClCh

分解生成NaCICh和NaCL

(1)装置A中b仪器的名称是一;a中能否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2)A中生成C1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一。

(3)C中生成NaCICh时H2O2的作用是;为获得更多的NaClCh,需在C处添加装置进行改进,措施为。

(4)反应后,经下列步骤可从C装置的溶液中获得NaCKh晶体,请补充完善。

i.55°C时蒸发结晶ii.ii.用40℃热水洗涤iv.低于60℃干燥,得到成品

实验H样品杂质分析

(5)上述实验中制得的NaCICh晶体中还可能含有少量中学常见的含硫钠盐,其化学式为一,实验中可减少该杂质

产生的操作(或方法)是——(写一条)。

21、PTT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性能,能作为工程塑料、纺织纤维和地毯等材料而得到广泛应用。其合成路线

可设计为:

Qi;OH

HP偈化MIL・化纲

611ttlM

CHCHOC>H«O:

及IS②反应③CHrOH修团"E

B

D反应⑤

KMnOaCW)

HJC.

反应④

KMnO«(H*)

已知:-COOH

(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o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o

(3)写出PTT的结构简式»

(4)某有机物X的分子式为C4H60,X与B互为同系物,写出X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___。

(5)请写出以CH2=CH2为主要原料(无机试剂任用)制备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流程图(须注明反应条件)。(合成路

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器器TB……器葬》目标产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A.常温下,未加盐酸的氨水的Jgc水(H+)=1L则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c(OH-)=10-Umol/L,溶液中

IO*10-3xl0-3

35

c(OH)=-------mol/L=10'mol/L,c(NH3»H2O)-0.1mol/L,Kb(NH3»H2O)=——U——J=----------------=lxl0-,A错

-3

IOC(NH3-H2O)0.1

误;

B.当-Ige水(H+)最小时,HC1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所以b点NaOH溶液体积为20.00mL,B正确;

C.N点水电离出的H+浓度最大,溶液呈中性,R点碱过量,溶液呈碱性。Q点溶质为HC1和NHQl,溶液呈酸性,C

错误;

D.R点氨水略过量,R—N加HC1消耗一水合氨,促进水的电离;N—Q加HCL酸过量,抑制水的的电离,所以R

到N、N到Q所加盐酸体积不相等,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B

【解析】

A项,该化合物分子中含有峻基、醇羟基、酸键和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故A项错误;

B项,该物质中含有竣基和羟基,既可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以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故B项

正确;

C项,分枝酸中只有竣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一个分子中含两个较基,故lmol分枝酸最多能与2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故C项错误;

D项,该物质使澳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原理是澳与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是发生氧

化反应,原理不同,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包含了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类型

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掌握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C

【解析】

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通常是含氧酸盐,可确定Y为O元素,由于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

素,它们之间可形成组成不同的多种可溶性常见盐,可确定ZXY3是NaNCh,而不是MgCCh;W是Cl元素,排除

Si或S元素,结合已有的知识体系可推出这两种盐为:NaNCh、NaClO4,X、Y、Z、W分别是N、O、Na、CL据

此分析作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Y、Z、W分别是N、O、Na、Cl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r(CD>r(N3

")>r(O2-)>r(Na+),A项错误;

B.因非金属性:N<O,故最常见氢化物的稳定性:X<Y,B项错误;

C.Z2Y2为过氧化钠,其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C项正确;

D.HWY分子为HC1O,其中C1和O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而H是2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

答案选C。

4、D

【解析】

A.由信息可知,MnO4-氧化cr为C12,a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0价,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氯气的2倍,生成

ImolCh.转移电子为2mol,选项A正确;

B.由元素化合价可知,反应中只有亚铁离子被氧化,漠离子末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守恒2n(CI2)=n(Fe2+),即

第②组反应中参加反应的Cb与FeB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项B正确;

C.反应中KMnO4-M11SO4,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为+2价,根据电子转移守恒,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

生成氧气,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还生成水,选项C正确;

D.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由③可知氧化性MnOr>C12,由②可知氧化性CL>Fe3+,由②可知Fe3+不能

氧化Br,,氧化性Bn>Fe3+,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5、D

【解析】

C3H8中含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数目,再利用-OH原子团替换H原子,判断属于醇的同分异构体,C3H80只

有一种酸的结构,即甲乙醛,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c3H8分子中有2种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其一羟基代物有2种分别为:CH3cH2cH20H和CH3CH(OH)CH3,C3H8O

只有一种酸的结构,即甲乙觥,故C3H80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为3。

A.C3H6可以为丙烯和环丙烷,具有2种结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相同,故A不选;

B.C4H8可以为1-丁烯、2-丁烯、2-甲基工丙烯和环丁烷以及甲基环丙烷等,具有5种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数目

不相同,故B不选;

c.C6H4a2可以是由苯环经过二氯取代生成的产物,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另外还可以是含有碳碳双键以及

三键的物质,故有大于3种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数目不相同,故C不选;

D.C5H12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同分异构体数目相同,故D选;

故选D。

6、C

【解析】

A选项,明矶是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小苏打是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因此都不能称为混

盐,故A错误;

B选项,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化合价没有变化,因此浓硫酸只体现酸性,故B错误;

C选项,CaOCL中有氯离子和次氯酸根,一个氯离子升高一价,生成一个氯气,因此每产生ImolCL,转移电子数为

NA,故C正确;

D选项,CaOCb中含有钙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因此ImolCaOCL共含离子数为3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读清题中的信息,理清楚CaOCb中包含的离子。

7、C

【解析】

体积分数是75%的酒精杀菌消毒效果最好,A错误;煤中不含苯、甲苯和粗氨水,可通过煤的干储得到苯、甲苯和粗

氨水等,B错误;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分层析出,且能除去乙酸,C正确;淀粉和纤维素通式

相同但聚合度不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8、C

【解析】

W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有原子半径递变规律可知是Na元素,X、W同族,且X的原子序数最小,是

H元素,X、Y两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代数和均为0,Y是C元素,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某几种元素组成的两

种化合物均可在一定条件下洗涤含硫的试管,是H2O2或者CS2,故Q是S元素,Z、Q同族,Z是O元素。

【详解】

A.酸性:H2YO3<H2QO3,碳酸小于亚硫酸,但亚硫酸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含氧酸,故不能得出非金属性碳

小于硫元素,故A错误;

B.X与W形成的化合物是NaH,H元素没有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B错误;

C.X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各类崎,只含有共价键,故C正确;

D.由Z、W、Q三种元素形成的盐有Na2sCh,Na2sO4,Na2s2O3等,故D错误;

故选:Co

9、B

【解析】

A.含Imol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先发生反应:2H2s04(浓)+Zn=ZnSO4+SO2f+2H2。,该反应中消耗ImolH2sO4,

转移的电子数为NA,硫酸浓度下降后,Zn+H2SO4=ZnSO4+H2t,该反应中消耗ImolH2so4,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则含ImolH2SO4的浓硫酸和足量的锌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介于NA和2NA之间,A错误;

B.常温下lL0.1mol・LrNH4NO3溶液中含有钱离子、一水合氨分子以及硝酸根离子,因为N元素守恒,所以氮原子

总数为0.2NA,B正确;

C.1摩尔己烷分子含19NA对共用电子,然而标准状况下己烷呈液态,2.24L己烷分子物质的量并不是Imol,故C错

误;

D.该原电池中,导线上经过NA个电子时,则正极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但是不知道温度和压强条件,故体积

不一定为11.2L,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C、D容易错,往往误以为Imol物质的体积就是22.4L,换算时,一定要明确物质是不是气体,求气体体积时一定要

注意气体所处的状态。

10、A

【解析】

A.因金属性:Li<Rb,所以其碱性:LiOH<RbOH,A项正确;

B.相同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所以溶解度:Na2CO3>NaHCO3,B项错误。

C.因非金属性:P>Si,所以热稳定性:PH3>SiH4,C项错误;

D.C2H50H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而C2H5sH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因此沸点:C2H5OH>C2HsSH,D项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重点要准确掌握元素周期律及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其中D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了解分子晶体中,若

存在氢键,则因氢键的影响沸点反常高;若无氢键,则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对应的物质沸点越高。学

生要准确掌握这些化学基本功,学以致用。

11>B

【解析】

A.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可以比较Na与A1金属性相对强弱,A项正确;

B.Na和AlCb溶液反应,主要是因为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

铝沉淀和氯化钠,这不能说明Na的金属性比铝强,B项错误;

C.金属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可用于比较Na与A1金属性相对强弱,C项正确;

D.A1CL的pH小,说明铝离子发生了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说明氢氧化钠为强碱,氢氧化铝为弱

碱,所以能比较Na、Al金属性强弱,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金属性比较规律:

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进行判断:前大于后。

2、由元素周期表进行判断,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

3、由金属最高价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弱,对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强,特例,三价铁的氧

化性强于二价铜。

4、由置换反应可判断强弱,遵循强制弱的规律。

5、由对应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6、由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一般情况下,活泼性强的作负极。

7、由电解池的离子放电顺序判断。

12、B

【解析】

向体积均为50.0mL的由Ct与BF组成的混合溶液和由与r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加O.lOmolL1的AgNCh溶液,根

据溶度积数据,CI-与r组成的混合溶液中r先沉淀,cr与组成的混合溶液中Br先沉淀,由图象可知当加入25mLAgNO3

溶液时r和Br-分别反应完,当加入65mLAgNO3溶液时反应完,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由于Ksp(AgBr)>Ksp(AgI),因此当开始沉淀时,浓度应该更小,纵坐标值应该更大,故X-表示匕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当滴定C1-与I-组成的混合溶液时,当加入25mLAgNO3溶液时r反应完,

n(r)=0.025LXO.lOmobL^O.OOlSmol;当力口入65mLAgNCh溶液时CT反应完,即CT反应完消耗了40mLAgNC)3溶

液,n(CD=0.04LxO.lOmolL1=0.004moL混合溶液中n(CT):n(I)=0.004mol:0.0025mol=8:5,故B正确;

C、由溶度积可知,滴定过程中首先沉淀的是AgL故C错误;

D、由图象可知,当滴入AgNO3溶液25mL时,与Br组成的混合溶液中c(Ag+)<7xlO-7mo].L-i,故D错误。

答案选B。

13、C

【解析】

n(S)=3.2g-r32g/mol=0.1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n(Fe3+)=21=0.2mol,则n(Fe2+)=0.4mol-0.2mol=0.2mol,

'3-2

所以n(Fe2+):n(Fe3+)=0.2mol:0.2mol=l:1,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盐酸恰好反应生成FeCh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C1原子守恒可得c(HCl)=2义尸111。1=8.0mol/L,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磁黄铁矿Fex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Fe2+):n(Fe3+)=l:bB错误;

C.根据氢原子、氯原子守恒得n(H2S)=』n(HCl)=n(FeC12)=0.4mol,V(H2S)=0.4molx22.4L/mol=8.96L,C正确;

2

D.FexS中n(S)=0.1mol+0.4moi=0.5mol,n(Fe)=0.4moL所以n(Fe):n(S)=0.4mol:0.5mol=0.8,所以x=0.8,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o

14、C

【解析】

由电离常数可知,HNO2和CH3COOH都是弱酸,并且醋酸的酸性更弱。pH相同、体积均为V。的两种酸溶液中,醋

酸的物质的量比亚硝酸大。

【详解】

A.相同pH的弱酸加水稀释,酸性越强的酸,pH变化越大,所以曲线I代表CH3COOH溶液,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溶液的pHb点小于c点,说明c(H+)b点比c点大,c(OH)c点比b点大,从而说明溶液中水的电

离程度c点比b点大,正确;

C.相同体积a点的两种酸,醋酸的物质的量大,分别与NaOH溶液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O2-)<n(CH3CO(T),错

误;

D.由c点到d点,弱酸的电离常数和水的电离常数都不变,所以Kw/Ka不变,即c(HA』c(°H)保持不变,正确。

c(A-)

故答案为Co

15、D

【解析】

根据题目可以判断,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T,则Y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形成的

化合物为NH3,M为H元素,Y为N元素;X与Z可形成XZ2分子且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

故X为C元素,Z为O元素;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工,W为Na元素。

2

【详解】

A.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为Y3>X*>M+>W+,A错误;

B.W2Z2为Nazth,其阴阳离子个数之比为2:1,B错误;

C.NaH与水发生反应,方程式为NaH+H2O=NaOH+H2f,转移lmol电子,C错误;

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NH4HCO3,含有离子键,D正确;

故选D。

16、B

【解析】

A.1个水分子能与周围的分子形成4个氢键,1个HF分子只能与周围的分子形成2个氢键,所以相同压强下H2O的

沸点高于HF的沸点,故A不选;

B.NIL与BF3可以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NHJBF3,与氢键无关,故B选;

C.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破坏了蛋白质的螺旋结构,所以羊毛制品水洗再晒

干后变形,故C不选;

D.CH3coe%中O原子电负性很大且含孤电子对,与水分子中氢原子形成氢键,所以二者可以完全互溶,故D不选;

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氨基、滨原子CI3H18O2-丁烯醛先加入足量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然后加入过量的硫酸酸

化,再滴入溟水(或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证明含碳碳双键取代反应;,人"川『一’入CHQH5

NH

OH

Qi..OH।,,,,淑H:S(A

CHCHAHZCHCH。—CH,CH-<HCH()CH.-CH-CH-CHO

【解析】

NH02

A

【详解】

(1)B含有氨基和滨原子2种官能团,E的分子式为:Ci3Hl80,故答案为:氨基、滨原子;G3Hl80;

⑵巴豆醛(CH3-CH=CH-CHO)的系统命名为2-丁烯醛,分子中除碳碳双键外还有醛基,不可直接用酸性高镒酸钾或漠

水检验,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将醛基氧化、用硫酸酸化后加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或滨水检验,故答案为:

2-丁烯醛;先加入足量的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然后加入过量的硫酸酸化,再滴入滨水(或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褪色,证明含碳碳双键;

(3)A到B,氨基邻位C上的H被Br取代,E中的苯环、携基均能和氢气加成,反应的方程式为:

<>11,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NH>

(4)A为勺,比A少两个碳原子且含苯环的结构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含2个侧链,1个为-CH3,另1个为-NH2,

位于邻、间、对位置,共3种,第二种情况:侧链只有一个,含C-N,苯环可与C相连,也可与N相连,共2种,综

NH,

上所述,比A少两个碳原子且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核磁共振氢谱为3:2:2:2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Y

CH

NH

CH

(5)原料为乙醇,有2个C,产物巴豆醛有4个碳,碳链增长,一定要用到所给信息的反应,可用乙醇催化氧化制备乙

醛,乙醛发生信息所列反应得到羟基醛,羟基醛发生醇的消去反应得巴豆醛,流程为:

OH

()11浓117),故答案为:

(H(11()11—>(,11(HO—►CII(11—(11(11()--->CH—CH—CI1—(11()

OH

Cu....OH..I............................浓H:SO1

CHCH,()H—r*CHCHO—>CHCH—CH.CHO—;~>CH—CH-CH—CH()

18、碳碳双键、醛基氧化反应

CHEHMH+照照黑或黑H警'冷照+H2O

CH:=CH-COOCHiOiCHiCHi^CH;

CH2cH3

4CH2=CH-CH2-COOHCH2=C(CH3)-COOH>

CH;

禽产C,0H、*L=<40GH)蒸储

【解析】

B的分子式为C3H40,B能发生银镜反应,B中含一CHO,ImolB最多与2m0IH2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

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能与C8H"OH发生酯化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C8H*OH分子中只有

一个支链,且为乙基,其连续氧化的产物能与NaHCCh反应生成CO2,其消去产物的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上没有氢,

2cH',E的结构简式为ReCM—\Ecu;F的分

C8H17OH的结构简式为

CH3CH2CH2CH2CHCH2OHCH2=CH-COOCH;CHCH2CH;CH;CH;

子式为C6H60,F为「I,F与(CH3)2s04、NaOH/HO反应生成G,G的分子式为CHsO,G不能与NaOH

227

HO、

溶液反应,G的结构简式为砥,G与B。、CH3COOH反应生成J,J的分子式为C7H7()Br,核磁共振图谱

显示J分子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J的结构简式为砥/0^二根据题给反应,E与J反应生成的K的结构简式为

CH2cH3

彳yCHnCH-COOCHzGcH2cH2cH2cH3;据此分析作答。

CHsO^J

【详解】

B的分子式为C3H40,B能发生银镜反应,B中含一CHO,ImolB最多与2molH?反应,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

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D能与C8HwOH发生酯化反应,则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C8H17OH分子中只有

一个支链,且为乙基,其连续氧化的产物能与NaHCCh反应生成CO2,其消去产物的分子中只有一个碳原子上没有氢,

23

CH17OH的结构简式为,E的结构简式为I;F的分

8CH=CH-COOCHCHCHCH2CHCH

CH3CH;CH;CH2;:;;3

,F与(CH3)2sO4、NaOH/IhO反应生成G,G的分子式为C7H8。,G不能与NaOH

子式为C6H6。,F为O

溶液反应,G的结构简式为,G与Bn、CH3coOH反应生成J,J的分子式为C7H7(5Br,核磁共振图谱

CH3

显示J分子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J的结构简式为;根据题给反应,E与J反应生成的K的结构简式为

CH2cH3

CH=CH-COOCH&CHzCH2cH2cH3.

9

CH;

(1)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所以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醛基。

(2)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所以B—D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D与C8HI7OH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CH3

CH2CH3侬H:SO4

CH=CHCOOH++H2O

2CH2=CH-COOCH2CHCH2CH2CH2CH3°

CH3cH2cHlc:CHCH:OH

(4)根据上述分析,G的结构简式为,K的结构简式为CH=CH-COOCH2CHCH2CH2CH2CH3o

CH3

CH;

(5)D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X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多14,X与D互为同系物,

所以X比D多1个“CH2”,符合题意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CH2=CH-CH2-COOH>CH2=C(CH3)-COOH,

001rb0GH,共4种。

(6)C8H"OH和E是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所以用蒸储法将C8HKOH除去,精制得E。

19、f(g)fg⑴fCfdfi浓硫酸吸收CO防污染adbee通入过量CO2气体增烟、泥三

角(玻璃棒写与不写都对)':।~〃或一J~"%偏高

10m,m,

【解析】

⑴利用装置B制备氮气,通过装置A中浓硫酸溶液除去氮气中杂质气体水蒸气,得到干燥氮气通过装置C和铝发生

反应生成A1N,通过装置A避免A1N遇到水蒸气反应,最后通过装置D吸收尾气一氧化碳;

⑵根据A装置的作用分析判断A装置内的X液体,根据CO有毒,会污染空气解答;

⑶根据测定的气体为NH3,结合氨气的性质分析解答;

(4)根据排液体量气法测定气体体积选取装置;

⑸样品mig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过滤得到滤液偏铝酸钠溶液滤渣质量mzg,滤液及其洗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为m3g,结合铝元素守恒计算纯度;

(6)实验室中灼烧固体在生堪内进行,据此选择仪器;

⑺氮化铝含杂质为C和氧化铝,氧化铝质量不变,碳转化为滤渣,样品mig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过滤得到滤液偏

铝酸钠溶液滤渣质量n)2g,滤液及其洗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得到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铝为

m3g,结合差量法计算纯度;

(8)若在步骤③中未洗涤,则煨烧后的氧化铝中含有部分碳酸钠,结合⑺的计算结果表达式分析判断。

【详解】

⑴制备过程是利用装置B制备氮气,通过装置A中浓硫酸溶液除去氮气中杂质气体水蒸气,得到干燥氮气通过装置C

和铝发生反应生成A1N,通过装置A避免A1N遇到水蒸气反应,最后通过装置D吸收尾气一氧化碳,氮气气流方向将

各个仪器接口连接顺序:e-CTdTf(g)Tg⑴TC-d-i,故答案为f(g)-g(f)-CTdTi;

(2)A装置内的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