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阆中中学校高2021级2023年秋10月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黄河文明是与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文明、印度河文明齐名于世的大河文明,其求新求变的文化精神,使它在人类古文明史中独树一帜。而以往,变革精神这个黄河文明的显著特色一直未被重视,人们总是给这种平原流域文明冠以保守性的特征。这种认识误区,主要源自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认为:“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这便是将平原流域的农业文明打上保守性特征的基础性论述。人类早期文明受到地理环境很深的影响,是没有异议的;平原流域文明有其保守性的一面,也可以找到不少例证。但我们也必须明白,对一种文明历史属性的判断,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到实证的历史中。而一旦回到实证的研究领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黄河文明的经典之作、出于周初人之手的《周易》的第四十九卦是“革卦”,意为推行变革并取信于民众,前景就至为亨通。解释革卦的《彖传》曰:“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不仅表达了求变之意,而且倡导顺乎天而应乎人的革命性变革。后世对“革卦”及其传文的阐释,也都强调了变革、革命的正当性和合法性。这样一种强调求新求变的思想,既是历史本身的观念反映,也反过来催生历史的变革和发展。中国早期文明道路,就证实了这种历史的变革。就核心观念而言,夏代尊崇君主,殷代尊崇鬼神,周代尊崇礼法,三代各有不同的治国原则,文化观念的变迁也清晰可见。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同人类早期文明史上著名的几大文明相比也是较为突出的。譬如作为古埃及文明基本标志之一的象形文字,在长达三四千年的历史中并没有大的进展。而作为黄河文明主要标志的汉字,从殷商的甲骨文,经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即从类似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发展到接近今天汉字形态的隶书,只有千余年的时间。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深深影响了政治文明的进程及其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变革,正是这种文明内生性的历史巨变。即使在秦统一中国之后,中国的政治体制也不是一成不变,不管是其政治体制的核心官僚制度,还是经济制度、选官制度等方面,从秦到清发展变化的脉络也清晰可循。以往有一个说法,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停滞不前,这可以看作是黄河文明保守性的例证。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认识误区。事实上,古代中国在平原流域丰厚的土壤上,创造了早于西方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度、公平选才的科举制度、取代贵族世袭的官僚制度,更是创造了直接影响西方政治进程的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马克思曾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这无疑是对黄河文明求新求变及其创造能力的最高褒扬!对于黄河文明中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我们要特别重视。它既是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河文明的独特之处,也是身处新的大变革时代的当代国人需要从先民身上汲取的思想营养和宝贵品格。(摘编自李振宏《谈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黑格尔认为黄河文明极具保守性,他的观点对后人如何评价黄河文明影响甚大。B.黄河文明尽管存在受地理环境影响深、具有保守性等不足,但创新精神更为显著。C.《周易》中的“革卦”肯定了推行变革的重要性,并用汤武革命的史实予以阐释。D.《周易》传达的变革思想,是三代历史变迁的观念反映,也影响了先秦的历史巨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指出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一直被人们忽视,这为本文立论提供了事实基础。B.文章以黑格尔的看法和埃及象形文字为论据,从反面论证了黄河文明的变革精神。C.文章既纵向展现中国历史发展,又横向将黄河文明与几大文明比较,增强了说服力。D.文章从历史事实和权威论断两方面入手,反驳了中国从秦到清停滞不前的传统看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一种悠久的文明,历史实证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它所包含的求新求变的思想要素。B.从汉字和古埃及象形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作用不尽相同。C.商鞅说"五霸不同法而霸",他所说的史实,可视为《周易》中变革思想的实践。D.如果认为黄河文明意味着保守,就无法解释古代中国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事实。(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故宫角楼的智慧周乾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技艺上都极具东方特色,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角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4座,其初始功能主要为军事防御。史料及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多个朝代的宫城城墙上均建有角楼。如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营国”部分就规定了城墙角楼的高度为“七雉”(约16.7米);东周时期军事家墨翟所著《墨子》中的《备城门》《备蛾傅》等部分,都有在城墙的拐角处修建防护建筑、其样式必定是重楼形式的军事防御规定的记载。故宫角楼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故宫角楼的营建实际是由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4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古建筑、2个羊檐歇山类古建筑的屋顶巧妙堆叠而成,具体做法为:以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夫亭为基准,亭的第一、二层在城墙交点的里侧方向,分别接出两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正立面造型;在城墙交点的外侧方向,分别接出两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端部造型。再在亭的第三层搭扣十字交叉的2个单檐歇山屋顶,且羊檐歇山屋顶的翼角与攒夫亭翼角重合。亭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物,女口街亭、市亭、都亭等;还可以作为边防中的作观察敌情用的岗亭,如《备城门》中就有每百步设4米高岗亭的记载。角楼的三重檐攒夫亭部分,在功能上完美地实现了上述效果。另外,我国古代建筑一般比较低矮,而角楼建造在10米高的城墙之上,其视角已充分满足驻守的士兵观察敌情的需求,因而角楼内部并没有设楼梯。从造型方面来看,歇山屋顶类古建筑是我国各种类型古建筑中造型最为优美的,包含的翼角数量在各类古建筑中亦最多。此外,故宫角楼表现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翼角众多,而公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故宫角楼到底有多少个角。基于角楼的对称做法,不难统计出建筑共有28个翼角,其中第一、二层屋檐各有12个翼角,第三层屋檐有4个翼角。另外,这28个翼角中,属于三重檐攒夫亭的有12个,属于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有16个。这些翼角均匀地分布在四个方向,产生了极具欣赏力的美感。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故宫角楼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红黄色彩在建筑显要位置的大量运用,突出了我国古代皇家政治文化。在明清时期,仅帝王宫殿的屋顶才能使用黄色;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寓意刚强、炽热,在宫殿建筑中有护卫皇权之意。角楼屋顶大量采用的仙人走兽造型,是古人追寻“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而角楼的布局采用四面四角的方式,与我国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四正四隅”“川藏风聚气”理念相符合。此外,角楼在各个方向既有凸起的翼角,还有凹进的窝角,凸凹相间,是我国古代“阴阳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故宫角楼汇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技艺和深远的建筑文化,其营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宫角楼中亭的一二层在城墙交点的里、外侧分别接出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造型。B.故宫角楼中亭的第三层搭扣了十字交叉的2个重檐歇山屋顶,所有的翼角完全重合。C.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亭并不罕见,并且种类很多,有些亭还可以作为城市标志物。D.墨翟所著的《备城门》中有每百步设4米高岗亭的记载,表明亭有观察敌情的用途。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宫木质建筑群在造型上、技艺上极具东方特色,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文化遗产。B.我国多个朝代的宫城城墙上均建有起到军事防御作用的角楼,角楼的高度、位置、样式和数量等一直都有明确的规定。C.故宫角楼翼角众多,一座角楼有28个翼角,这些对称设计的翼角均匀分布在四个方向,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D.故宫角楼红黄的色彩、仙人走兽的造型、四面四角的布局方式、凸凹相间的角等设计,都体现了独特的理念。6.故宫角楼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生命的灯师陀这一天我收到一封信,阿真姐的信。一阵悲喜,我不忍说是伤痛,我坐下来;我应该首先告诉你我的手指,我的手指不知怎的动弹起来了。我读着你的信,写在新闻纸上的,横过了好几省,几乎在路上走了两个月的阿真姐的信。这是一个好的消息吗,或者是比我所能想到的更坏?许多天以来,这年头儿总使我们等候“无恙”。在深夜,我特别清楚地想起我们的亲旧:大舅爷的轧花机还轧轧地响吗?忙三叔还在担着他的杂货挑子吗?桂姐也还有工夫在婴儿的风帽上绣花吗?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乡邻。并不是我们不关心那些不熟识的,生命总是可爱的,而是我们不曾和他们相处过,我们想象不出他们的面貌。仅仅在报上,在想象中,我们知道有人在厮杀中死,有人在艰难困苦中死,犹如秋夜的流星不见了。这时候我也想起你,阿真姐。你是生长在乡下的,一个地主的家庭里。现在我还能想见那新起的院落。这地方原来是一个小园,再加上一座树林;有一天人们将树林伐了,建筑了两座屋子,在瓦屋里住着这人家的主人,在另一面,在临近大路的草屋里喂着牲口。“一个地主的宅第是这样的吗?”当你看见这篇文字的时候,你也许会这样问。“是的,当初就是这样的。”你就在这单调的、和平的、静寂的、毫无生气的空气中生长着。不知道为了什么,这里我特别想起你们家里的两棵树;当秋天来时,那瓦屋门前的枣树能打下来五斗枣,在另一个角上,当夜晚起风的时候,那榆树也能够唿唿响了吗?你就是像那些小树一样生长着的,虽然你并不像那些小树,因为它们比较喜欢吵闹,你则偏于沉默。你很早就有了这种倾向。“这个怪癖的孩子!”他们说。但是没有一个人知道你已经有了自尊心。当你玩耍的时候,当你用毽子或是线球和村姑们竞技,一个村童向你们捣乱,于是你一句话也不说地站起来,鼓起了小小的嘴唇,接着你轻蔑地瞪了他们一眼,傲慢地不声不响地走了。你——阿真姐,你在单调,和平,辽阔,静寂的平原上,采撷着那些生在田里的野花,当雨天来时,你又脱去了鞋,用脚戏弄着水,就这样你长大起来了。你不像你的父母,也不像你的兄弟,你比他们公平,你的少女心比他们仁慈。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夏天,一个小贩用大而干燥的声音喊:“西瓜呵,大西瓜呵!”你的父亲跑出去了。但这一回他买来的是杏;你拿了你的一份走进自己的闺房,小心地把它们放到抽屉里。到了上午,你的弟弟和妹妹从外面跑回来了。“小五,小六。”你这样像一个大姐的招呼了他们。于是你打开抽屉,里面有两本书,一只小盒,里面放着绒线。一股香气飞出来了。一颗,两颗,你数着红的,往每一个向你伸出来的小小的掌心里放了一颗,接着又是一颗。渐渐的你长大起来了,沉静的,温柔的。你有大大的黑眼睛,你有花一样的两颊。“更美丽了。”他们说。日本人的铁骑于是惊醒了这广大,单调,和平,静寂的平原,阿真姐,你离开了家乡,从此你就和你的亲属失散了。我不知道你是怎样愤怒,实在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从不曾想到一个少女愤怒起来时是怎样情形。不久你就加入了一个伤兵医院;我不明白你加入的理由:是要为这个争取自由的国家尽一点力,或是你看见了成千成万的受伤者无人看护?你穿上缀着红十字的白衣,戴上缀着同样的红十字的白帽……我能够想象出吗,生着大而黑的眼睛,小小的嘴唇,花样的两颊,一个温柔、无言、美丽的少女,在薄暗的屋子里,在弥漫着酸素和脓血气息的屋子里,为这些受伤者换绷带,又简短地用极低的声音说着话。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件事,那些经过长途困顿,因为偶然的感兴而要下去跑跑路的,打着红面颊的小姐或少奶奶,我感到一阵悲哀,一阵说不出的悲哀。你自然从来没有想这样远过。你横过一省一省的土地,你从没有一次走过三十里路的脚磨破了。阿真姐:现在我看着你的信。“我没有固定地址,这信你也不必回答,你也许根本就收不到。”你说的是这样决绝,这样痛苦。我惘然望着这些字,这些潦草的,你是坐到路旁的石上写的吗?或是在一座破庙里,在一张没有油漆过的饭桌上写的呢?这些困苦——虽是无人眷顾,虽是处在四顾都是陌生者中间——也没有消磨一个孤零零的少女的向着生的愿望,其实即使是敌人的炮火也不会吓住你的;但是那些粗暴的受伤者,或者是一个在医院里混饭吃的流氓伤害了你的自尊心,伤害了阿真姐的自尊心了。你因此说了你不应该说的话。“我后悔,要是我可以后悔,我觉得不生成人要比较好些。”你又说:“生命假如是灯,在深夜里,在荒野上,它正在闪动……”我似乎曾经说过,也许我将在另一个机会说,每一个少女——也可以说是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是一个圆满。我说“应该”,是已经指出我们得不到,我们不能维持一个永久的,甚至较长久的圆满,因此我们才更加觉得生命的可爱。同样的理由,阿真姐,岂不正是因为世界上有着缺陷,岂不正是因为有悲苦也有欢乐,或者是——有悲苦也应该有欢乐,我们才要活下去吗?现在我们且来更正,我们应该说:生命对于我们的朋友是一盏灯。1939年1月19日(有删减)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画波浪线处都用了“单调,和平,静寂”等词语,意在强调在当时的平原大地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觉醒,以此唤起人们的抗争。B.“我应该首先告诉你我的手指,我的手指不知怎的动弹起来了”这一细节描写,刻画出了“我”收到阿真姐的信后内心的复杂感受。C.文章用“你”来称呼阿真姐,仿佛在面对面交谈一样,既增强了两个人之间的亲近感,又有强烈的呼告作用,使文章情感浓烈,具有感染力。D.打着红面颊的小姐或少奶奶因为偶然的感兴而要下去跑跑路,与阿真姐一次走过三十里路把脚磨破了形成对比,突出了阿真姐的坚韧品格。8.文中画横线处引用了阿真姐来信中的三句话,请分析这三句话的含意。9.文章以大量的篇幅写过去的回忆,这有何用意?二、古代诗文阅读(34)(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明君之所以立功成名者四:一曰天时,二曰人心,三曰技能,四曰势位。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①不能尽人力。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因技能,则不急而自疾;得势位,则不推进而名成。若水之流,若船之浮。守自然之道,行毋穷之令,故曰明主。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技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选自《韩非子·功名》【注】①贲、育:指孟贲、夏育,两人都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著名的大力士。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千钧得船则浮A锱铢B失船则沉C非千钧D轻锱铢E重也F有势之与无势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技能”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因”意思相同。B.“天下一力以共载之”中的“载”与“载笑载言”(《氓》)中的“载”意思相同。C.“虽疾无声”中的“疾”与成语“痛心疾首”中的“疾”意思不同。D.南面,即君位,古代君主临朝南面而坐,因此把为君叫作“南面为王”“南面称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先阐明英明的君主“立功成名”的条件有四项:天时、人心、技能和势位。B.文章指出君主处在君位,要建立功业长享声名,需要拥有权势,并得到臣下的配合。C.本文以左右手不能同时画两种不同图形为例,来表明君主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D.“立功者”“亲近者”“成名者”“近者”“远者”若各存在一定的不足,会使君主“名不称实”。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得天时,则不务而自生;得人心,则不趣而自劝。(2)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①李频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含香②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③邻。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自请外放、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刺史时,此时建州盗贼四起,百姓困苦。相公:旧时对宰相的敬称。②含香:指侍奉君王。③婺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分野为作者故乡浙江一带。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扣题目,表达了所有朝官都去朝拜君王、自己却不在朝拜之列的失落伤感。B.颔联承接上联,交代诗人已经卸任郎官,传达出到故乡之邻建州施展抱负的渴盼。C.尾联上句陈述诗人知道如何做才能报宰相之恩,以此表达平乱、治民的坚定决心。D.虽然诗人都是离京外任,但在情感基调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截然不同。15.这首诗谈到了诗人哪些为政之道?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在《赤壁赋》开头,苏轼就写了自己与朋友泛舟于赤壁之上,朗诵《诗经》中的诗句,即文中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园田居》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写诗人归园田后的生活,与刘禹锡《陋室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代迁客骚人流连于山水之间,借以吟咏情性,舒展身心,发散出一种高度的生命意识。这些借景抒情的诗篇常常借用“松”这个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________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中国历史虽然_______,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___________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或许有更深的感动。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食客们在________、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B.琳琅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时尚品牌如何应对时尚零售行业模式变革中的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策略研究与应用策略报告
- 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养殖服务管理办法
- 兼业代理管理办法
- 内介职介管理办法
- 内部分权管理办法
- 内部银团管理办法
- 军人医疗管理办法
- 军粮资金管理办法
- 农业扶持管理办法
- 金属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吴式太极拳八十三式(326动)顺序详解(精)
- 一个人的老後
- 籍贯对照表完整版
- 2023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word模板
- 浙江2023年温岭农商行招聘笔试上岸提分题库3套【500题带答案含详解】
- YS/T 1163-2016粗铟
- GB/T 37214-2018陶瓷外墙砖通用技术要求
- 国家排污许可系统填报培训课件
- 飞行性能-飞行计划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