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13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比热/J·kg一1·℃一1物质比热/J·kg一1·℃一1水银0.14×103沙石0.92×103水4.2×103冰2.1×103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小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2、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D.保持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4、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5、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北京时间上午9:00时,美国纽约是晚上8:00,产生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四季变化D.纬度位置不同6、如图为显微镜观察某标本细胞的两个视野图;从甲图变为乙图的第一步操作是()

A.换成高倍物镜B.调节光圈C.调节细准焦螺旋D.装片向左移动7、读图经纬网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经纬度为(170°E,60°S)B.图中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C.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丙D.丙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向8、玲玲和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时,他们发现迷失了方向.下列是他们准备用以辨别方向的事物,其中不可用的是()A.树冠B.北斗七星C.流星D.

指南针9、如图,乙容器内盛有水,甲容器盛有下表所列的一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对甲容器的底部持续加热,最终发现乙容器内的水沸腾了。则甲容器内盛的液体是()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沸点:。物质沸点/℃液态氨-33.5酒精78水100煤油150A.液态氨B.酒精C.水D.煤油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个冬瓜重约8000____。

(2)6000枚2分硬币大约重6____。11、如图,三个重力和底面积都相等的薄壁容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内装同种液体,并且液面等高.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关系是:PA____PB____PC;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关系是FA____FB____F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A____P′B____P′C;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是F′A____F′B____F′C.(填“>”,“<”,“=”)液体自重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关系是:G液____FA,G液____FB,G液____FC(填“>”;“<”,“=”).

12、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上述叙述中:____是物理性质;____是化学性质;____是化学变化;____是现象;____结论;____是用途.13、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pa;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达州到成都的铁路线长约400km,小陈坐在达州到成都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___为参照物的;该车到达成都用了约2h30min,其平均速度为____km/h.15、我们利用____为单位来表示噪声的强弱等级.广场舞因为巨大的噪声使得其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填声音的特性)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____减弱噪声。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判断对错)17、用钢笔画细胞结构简图时,要注意用粗线表示图中较暗的地方。18、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19、制作临时装片时,实验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20、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几下,以便细胞分散。21、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22、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23、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5分)24、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7分)25、一物块静止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请画出物块所受重力和物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6分)26、水稻丰收后;带壳的稻谷放在场院上,堆成圆锥形的谷堆,物理老师和数学老师一起给学生们留了作业:用一个量程是20m的卷尺,一个不太大的薄铁皮桶,一个量程不超过15kg的杆秤,还可以利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依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数学知识,估算一下这堆稻谷的质量有多大,请你说出具体的办法。

27、夏天;用冷水洗过的两件完全相同的湿衣服,都展开挂在晾衣绳上,一件在阳光下,另一件在树荫下,如图所示.阳光下的湿衣服干得快.请解释这个现象.

28、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是什么生殖方式?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形成的原理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A;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水银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得更明显;

B;暖气中的传热介质;要求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更多的热量,就需要比热容较大的水;

C;沙石的比热容比较小;在同样受热和受冷的情况下,沙石的温度变化值比较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大;

D、冷却食品时,冰的效果好一些,因为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从物体吸收热量。【解答】A;水银的比热容比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升得更高,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所以A是正确的;

B;水的比热容比较大;降低相同的温度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取暖效果更好,所以B是正确的;

C;因为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在吸收和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值更小,沙石的温度变化值大,所以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的昼夜温差大,所以C是正确的;

D;虽然水的比热容比较大;但冰在熔化时会吸收热量变为水继续冷却食品,冷却的效果是更好。

故选D2、D【分析】【解答】因为物体原来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平衡力突然消失后,物体在水平方向不再受任何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得,物体将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分析】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会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A【分析】【解答】解:

A;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故A正确;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根据物像大小相等,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故B错误;

C;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不能发现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故C错误.

D;如果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所以会发现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成像的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成像物体越亮,像越清晰.

(2)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如果实验中上玻璃板前后移动,则像距物距不相等,自然使B始终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4、A【分析】【解答】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小明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当这些同学以地面为参照物时,列车与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列车是运动的;故选A。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5、B【分析】【解答】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任意时刻太阳都只能照亮它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被照亮的部分(昼半球)不断地向阴暗的部分(夜半球)转化,这就是昼夜交替.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同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早一刻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间差异,因此,当北京时间上午9:00时,美国纽约是晚上8:00.

故选:B.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6、D【分析】【解答】解:从左图转为右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一: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二: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三、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四、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第一步操作是装片向左移动.

故选:D.

【分析】从图甲和图乙可以看出,图甲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左边,且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中的物像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可,据此解答.7、B【分析】【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有一定的难度.

【解答】解:根据图中“S”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纬度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结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确定东西,可知,180°的左侧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右侧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甲地经纬度为(170°W,60°S),故A不正确;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据此读图可知,图中四地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寒带的是丁地,故B正确;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因此纬度越低,地球自转一周时,经过距离越长,所以地球自转一周时,甲;丙、丁三地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甲,故C不正确;

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丙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故D不正确;

故选:B.8、C【分析】【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本题主要考查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解答】解:树冠茂密的一侧指向南侧;能用来辨别方向;

地球的最北端始终指向北斗七星的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正北方,能用来辨别方向;

流星的滑落没有方向性;不能用来辨别方向;

指南针能用来辨别方向;根据题意;结合选项.

故选:C.9、D【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液体沸腾必须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液体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要继续吸热;水沸腾规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解答】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温度达到沸点,第二个是能继续吸热。乙中的水能沸腾,说明乙中水的温度达到了100℃,并且能继续从甲液体中吸热。则甲液体的沸点应高于100℃,若甲中也是水,则甲中液体沸腾时,温度也是100℃,与乙中水的温度相同,乙中水就无法从外界吸热,所以甲液体的沸点高于100℃,根据表格只有煤油沸点高于100℃,故选D。100100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0、克千克【分析】【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个冬瓜重约8000克;6000枚2分硬币大约重6千克,据此解答。【解答】一个冬瓜重约8000克;6000枚2分硬币大约重6千克。故答案为:克千克11、====>>>><=>【分析】【解答】三个容器内都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

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关系是pA=pB=pC;

∵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由F=pS得: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关系是FA=FB=FC;

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装有相同高度的液体.则体积关系为:V1>V2>V3;

∵都装有高度相同的同种液体;

∴根据m=ρV可知,mA>mB>mC;

∵F′=G容+G液=(m容+m液)g;且三个容器质量相等;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1′>F2′>F3′;

∵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

∴由得: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A′>pB′>pC′;

因为A容器上粗下细;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

B容器上下一样粗;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C容器上细下粗;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

故有G液<FA,G液=FB,G液>FC。

【分析】理解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和压强大小及其计算。12、①②③④⑤⑥【分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是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性质;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是化学变化;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是化学现象;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是结论;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是用途。

【分析】变化与性质的区别看叙述中有没有“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有”等词语,若有则是性质叙述,没有则是变化叙述;现象是变化过程中感官直接感知到的,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沉淀等。结论指生成了新物质,用途是指该物质有何应用。13、600变大【分析】【解答】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ρ液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

(2)由图可知,容器倒置前后,重力不变,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不变,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受力面积)变小,由p=可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变大.

故答案为:600;变大.

【分析】(1)利用p=ρ液gh求解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首先分析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然后利用p=分析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的变化14、动车160【分析】【解答】解:(1)以动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相对与轿车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树木是运动的.

(2)t=2h30min=2.5h;

v===160km/h.

故答案为:动车;160.

【分析】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知道从天津到北京用的时间和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动车全程的平均速度.15、分贝响度传播过程中【分析】【解答】声音的强弱通常用分贝来表示;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控制噪声有三种途径:阻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A【分析】【解答】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17、B【分析】【解答】在画生物图时;一般用3H的绘图铅笔,根据观察到的物像,轻轻画出轮廓,经过修改,再正式画好。图中比较暗的地方,要用铅笔细点表示,而不能涂阴影。较暗的地方,细点应越多。故错误。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图画法的注意事项是否了解,生物图与其它图的画法稍有差别,应予以特别注意。18、B【分析】【解答】只有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才有叶绿体的存在,比如叶肉细胞。而在非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没有叶绿体的,比如根部的细胞。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叶绿体关系的理解,极易犯错。19、B【分析】【解答】在制作临时装片时;因为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需要让可见光穿过被观察的物体,这样才能看清物像。因此,被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而非是越大越有利于观察细胞。故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制作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与显微镜的知识相结合,难度较大。20、B【分析】【解答】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清水中。放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细节,信息量较大,容易出错。21、A【分析】【解答】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外面。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22、B【分析】【解答】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的根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使植株叶内的水不断增多,而种子里面的有机物不断的被分解,所以使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23、B【分析】【解答】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生物。机械也是可以运动的;都算是运动的物体,但是机械不是生物,如太阳是运动的物体,但太阳不是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四、作图题(共1题,共5分)24、【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末端标上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图。

其中:重力的大小为80牛;方向是竖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