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7实验基础
------h
命题趋势
考点三年考情分析2025考向预测
实验基本操作及
2024•广东卷T6;2021•广东卷T7;
评价
预计2025年高考中通过价类二维图考
2024•广东卷T8;2023•广东卷T4;2022•广东
实验装置及评价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及转化,通过因果
卷T8;
关系题考查无机物的性质与相关用途
探究实验及方案2024•广东卷T11;2023•广东卷T9、T11;
设计2022•广东卷T5;2021•广东卷T12;
<1
重难诠释
【思维导图】
「实验目的与■文
「化学实验*本概念--实甄类型与生叁
I实餐安全与®1范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一
「化学方程式
I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运军
I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原则一一安全性原则
L实用性原则
实验设计与方案
化学实验基础「确定实睑目的和变,
I交睑方案制定一一选撵合建的实徐方法和技术
L制定女蚯掾作丽
「玻眄器皿
「常规仪盟介绍一一计工仪司
匚况熟设备
「仪88的正事使用方法
化学实验常规仪器
一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一一仪X的维护和保养
L仪容的故作排除与更换
P分离与纯化仪器
L常见仅总分类介绍t
合成与整庵仪福等
【高分技巧】
一、仪器的“特殊点”
1.四种“定量”仪器
量筒无零刻度;精确度:o.lmL
托盘天平零刻度在标尺左侧;精确度g
滴定管零刻度在顶端;精确度OOImL
容量瓶无零刻度;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用烟、蒸发皿和燃烧匙。
3.需要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烧瓶、烧杯、锥形瓶。
4.需要检漏的仪器:分液漏斗、容量瓶、酸式(碱式)滴定管。
二、基本实验操作
1.试纸的使用
试纸作用使用方法
淀粉-KI
检验Cb等氧化性物
质
试纸
品红
检验SO2等有漂白性
的物质
试纸(1)检验溶液:取一小块试纸放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
点在试纸中部,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等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
红色石蕊
照);
检验碱性气体或溶液
试纸
(2)检验气体:先用蒸储水把试纸润湿,用镶子夹取或粘在玻璃棒的一端,
蓝色石蕊然后放在集气瓶口或导管口处,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
检验酸性气体或溶液
试纸
pH定量检验溶液的酸碱
试纸性强弱
2.实验基本操作常见错误
(1)块状或颗粒状的固体药品不能直接放入竖直放置的试管或其他容器中,防止试管或容器底部被砸破。
(2)用量筒、滴定管量取液体时,不能仰视或俯视液面,要平视。
(3)进行气体的制备与性质实验前不要忘记先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
(4)可燃性气体点燃或加热实验前要验纯。
(5)过滤操作时,玻璃棒不能放在单层滤纸处(应放在三层滤纸处)。
(6)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K、Na等除外),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液倒入容量瓶中,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3.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项目液态干燥剂固态干燥剂固体,加热
使用*.
装置
选用
无水氯化钙
干燥剂浓硫酸碱石灰除杂试剂(Cu、CuO)
(中性)
或药品
可干燥
H2>。2、。2、SO2>%、。2、。2、S02、H2>。2、co、
可除去。2、%、CO等
气体82、co、CH4、N2等CO、CO2、CH4等N2、CH4、NH3等
不能干
。2、SO2>CO2、
、、等一
NH3>HBrHIH2sNH3
燥气体NO2、HC1等
三、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制备实验、性质探究实验的过程设计
(1)制备实验设计思路:原料(气)的制备及净化一发生装置选择一产物的净化与收集一尾气处理(防倒吸装置)。
(2)性质探究实验设计思路:预测性质一设计实验探究-实施实验操作一记录实验现象-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3)整套装置最后一个装置一方面要考虑产物可能造成的污染(尾气吸收),另一方面要考虑空气中的。2、CO?、
H20进入装置与产品发生反应。
(4)实验前先通惰性气体是为了驱除装置中原有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2、CO2、氏0对实验造成影响。
2.实验现象、结论分析型试题常设陷阱
(1)副反应或带出的杂质可能导致实验结论不准确。
(2)实验现象掩盖事实导致的结论不准确。
(3)实验操作错误导致的结论不准确。
(4)原理应用错误导致所得结论不准确。
5限时提升练』
-------------------------------Ji
(建议用时:40分钟)
考向01实验基本操作及评价
1.(2025•广东大湾区•联考)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工艺流程
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干海带3f海带灰—歌_>悬浊液滤液碘水3f12的有机溶液一一>粗碘
A.过程①需要用到蒸发皿B.过程②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过程③的操作为萃取分液D.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
【答案】A
【分析】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灼烧之后成为海带灰,用沸水浸泡使碘离子尽可能溶于水,过滤之后
在滤液中加入适量氯水或其它适宜的氧化剂,使碘离子被氧化成单质碘,再用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进行萃
取得到碘的有机溶液,进一步处理得到粗碘。
【解析】A.过程①为灼烧干海带,应在生期中进行,A错误;
B.过程②是将I转化为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过程③是利用碘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为萃取分液,
C正确;
D.碘易升华,粗碘可通过升华进行纯化,D正确;
选Ao
2.(2025•广东•联考)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备纯碱,同时获得NH4Cl,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NH,、CO,
A.步骤1需要使用玻璃棒
B.步骤2要先通入CO2后通入NH?
C.步骤3的气体产物可以并入步骤2循环使用
D.步骤4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答案】B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精盐溶于水得到饱和食盐水,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极易溶于水的氨气使溶液
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与氨气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镂,过滤得到碳
酸氢钠和母液1;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纯碱和可以循环使用的二氧化碳;母液1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过滤得到母液2和氯化锭。
【解析】A.由分析可知,步骤1为精盐溶于水得到饱和食盐水,溶解时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
的溶解,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步骤2的操作为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极易溶于水的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
使二氧化碳与氨气和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镂,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步骤3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纯碱和可以循环使用的二氧化碳,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步骤4的操作为母液1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母液2和氯化镂,故D正确;
故选B。
3.(2025•广东江门•调研)提纯粗澳苯(含少量溟和苯)的过程如下。其中,操作X为
NaOH;溶液__水;无水C;aCl,「
粗浪苯—A|分液|—►有机相—分液|—►有机相—,过滤|—►滤液—>|x|—►浪苯
A.冷却结晶B.分液C.蒸储D.过滤
【答案】C
【解析】粗澳苯(含少量澳和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与澳发生反应生成无机盐和水,分液后得到含有
苯、澳苯的有机相,向有机相中加水,洗净盐类物质,继续分液得到含有苯、澳苯的有机相,加入无水氯
化钙吸收水分,过滤后得到含有苯、澳苯的有机相,经过蒸储操作得到漠苯,则操作X为蒸储;
答案选C。
4.(2025•广东广州•综合测试)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加水、加热溶解趁热过滤过滤洗涤
粗苯甲酸*悬浊液*滤液------->*苯甲酸
IIIII
A.操作I加热可以增大苯甲酸的溶解度
B.操作II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泥沙和防止苯甲酸析出
c.操作ni是蒸发结晶
D.以上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重结晶
【答案】C
【分析】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钠,加水、加热溶解,苯甲酸、NaCl
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从而形成悬浊液;趁热过滤除去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将滤液冷却结
晶,大部分苯甲酸结晶析出,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过滤、用冷水洗涤,便可得到纯净的苯甲酸。
【解析】A.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操作I中加热是为了增加苯甲酸的溶解度,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操作II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结晶
析出,B正确;
C.苯甲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小,操作HI可以通过重结晶分离出
苯甲酸,c错误;
D.由C可知,操作III可以通过重结晶分离出苯甲酸,D正确;
故选Co
5.(2025•广东•联考)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3T
甲
A.甲为气体除杂时洗气B.乙为萃取时振荡
C.丙为冷凝水的进出方向D.丁为滴定时读取溶液体积
【答案】D
【解析】A.气体除杂时洗气,气体应从长导管进,让气体与溶液充分接触,A错误;
B.萃取时振荡操作,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活塞,右手虎口握住口部,左手握住下端旋塞,将分液漏斗倒
转用力上下振荡,并及时旋开旋塞放气,B错误;
C.冷凝水的进出方向为下进上出,使冷凝效果更佳,C错误;
D.滴定时读取溶液体积,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D正确;
答案选D。
考向02实验装置及评价
6.(2025・广东•联考)AlCh易水解,制备少量无水AlCh的部分仪器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
略去),装置的连接顺序是i-niTin-n-iv.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中固体可以用KMnC)4或NaClO代替
B.实验开始时应先加热装置n,再通cu
c.第二个装置ni中盛装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
D.装置IV盛装的固体是无水氯化钙
【答案】A
【分析】装置I制备氯气,生成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且Ai。,易水解,故第一个装置in中为饱和食盐水,
第二个装置ni中为浓硫酸,将氯气通入铝,iv是尾气吸收同时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据此分析;
【解析】A.常温下,浓盐酸和KMnO”或NaClO均能发生反应制氯气,因此可以代替,A正确;
B.为避免空气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应先通Ck,排除装置中空气,再加热装置II,B错误;
c.由分析可知,第二个装置ni中盛装的试剂为浓硫酸,c错误;
D.装置IV盛装的固体是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可是吸水但不能吸收过量的氯气,D错误;
故选Ao
7.(2025•广东湛江•调研)1873年,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冷冻机。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
得并收集氨气,后续用于模拟制冷过程。下列装置(“7”表示气流方向)难以达到目的的是
【解析】A.实验室用氯化镂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备氨气,故A正确;
B.氨气是碱性气体,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故B正确;
C.氨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C错误;
D.氨气易溶于水,用水吸收氨气,且该装置能防倒吸,故D正确;
选Co
8.(2025•广东•联考)氯水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研究小组利用下列装置验证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装置连接顺序可为i-iv-n-III—V
B.试剂a为饱和食盐水
C.若除去装置II则装置IV中的红色布条也不褪色
D.实验结束后,装置v溶液中阴离子有c「、cicr、oir
【答案】D
【分析】高镒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通过浓硫酸干燥,再通入iv中干燥的红色布条不变色,再通入in
中红色鲜花褪色,最后用氢氧化钠吸收剩余氯气,据此分析回答。
【解析】A.若证明干燥的氯气漂白性,装置连接顺序为:i-n-iVTinTV,A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试剂a为浓硫酸,B项错误;
C.若除去装置n,湿润的氯气会有HC1O生成,装置IV中的红色布条会褪色,C项错误;
D.Cl?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和水,则溶液V中阴离子含有C「、C1CT、OH]D项正确;
故本题选D。
9.(2025•广东•联考)利用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装置
目的A.实验室制备C2H2B.除去Cl?中的杂质HC1
目的C.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溶液D.NH3的尾气吸收
【答案】C
【解析】A.电石会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的氢氧化钙为糊状,容易堵塞启普发生
器,因此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焕,A项不符合题意;
B.NaHCOs溶液呈现碱性,Cl?也会发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乙酸乙酯不溶于水及饱和碳酸钠溶液,用分液的方法能分离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则装置能达到
实验目的,C项符合题意;
D.NHJ能和浓硫酸反应,起不到防倒吸的效果,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10.(2025•广东肇庆•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常见仪器进行海带提碘的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
且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A.灼烧海带B.过滤海带灰悬浊液
J-H2O2溶液挈乙醇
实验操作
BF
实验目的C.加入H2O2氧化「D.萃取溶液中的12
【答案】c
【解析】A.灼烧在用烟中进行,故A错误;
B.应该通过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溶液,不需要分液漏斗,故B错误;
C.酸性溶液中过氧化氢可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图中丙装置反应生成b,故C正确;
D.乙醇与水互溶,不能萃取碘水中的b,故D错误;
故选:Co
11.(2025・广东清远一模)1774年,化学家普里斯特利首次发现了二氧化硫气体。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
置进行实验,其中,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B
力的铜丝
10*陟灰
浓硫酸4可证套
£
制备SO:干燥SO?
CD
so
--------A21
法
品红NaOH
溶液一〔三4句一溶液
检验SO?的漂白性吸收尾气中的SO?
【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铜共热下会生成SO。,A正确;
B.SO?是酸性气体,因此不能用碱石灰干燥,B错误;
C.SO?的漂白性可用品红溶液进行检验,C正确;
D.可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倒置漏斗可以防倒吸,D正确;
故选B。
12.(2025・广东汕尾•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室氯气的制备、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装置中,错误的是
【解析】A.二氧化锦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A错误;
B.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B正确;
C.干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的有色布条褪色,即可验证干的氯气没有漂白性,C正确;
D.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而被吸收除去,D正确:
故选Ao
考向03探究实验及方案设计
13.(2025•广东广州•联考)根据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向试管中加入2mL0.5mol/L的CuCb溶液,
溶液中存在平衡:
A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再置于冷水
2+2
[Cu(H,O)4]+4Cr[CuCl4]+4H2OAH>0
中,溶液又恢复为蓝色
用氯化铝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电流表指针偏
B氯化铝属于离子化合物
转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并将产生的气体通
C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常温下将铁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插入浓硝酸
D铁的还原性比铜强
中,前者明显溶解,后者产生气体
【答案】A
【解析】A.田11(凡0)/2+(蓝色)+4C「U[CuCl4r(黄色)+4凡0,加热,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再置于冷
水中,溶液又恢复为蓝色,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焙变大于0,A正确;
B.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其为电解质,溶于水电离出氯离子和铝离子,使得溶液能够导电,B错误;
C.若溶液中含次氯酸根离子,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也会使得品红溶液褪色,C错误;
D.常温下,铁片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阻碍了反应的进行,故前者明显溶解,后者产生气体,不能说明铁
的还原性比铜强,D错误;
故选Ao
14.(2025•广东•联考)(NHJHPO4常用于制作干粉灭火剂,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
向一定浓度的磷酸中通入当溶液时,停止通入即制得(溶
(NH4)2HPO4ONH3,pH"9NHj,NHJ2HPO4
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K)K2
NH3^-=^=n=^=
pH传感器郁史驾
健/H3P。4溶液
A.装置中活塞K2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B.通入NH,时,容器壁会变热,说明存在AH<0的过程
C.若不用pH传感器,还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若溶液pH达到9后继续通入NH3,溶液中OH\NH:和PO:一的浓度均增大
【答案】C
【分析】本实验的实验目的为制备磷酸二氢镂[(NHJHPOJ,实验原理为2NH3+H3Po4=(NHjHPC>4;
【解析】A.由于NH3极易溶于水,因此可选择打开活塞K2以平衡气压,防止发生倒吸,所以实验过程中,
当出现倒吸现象时,应及时关闭Ki,打开Kz;A正确;
B.通入NH时,容器壁会变热,说明反应放出热量,存在AH<0的过程,B正确;
C.当pH为pHa9时,可制得(NHjHPO',说明(NHJHPO4溶液显碱性,因此若不选用pH传感器,
还可以选用酚酸作指示剂,而不是甲基橙,C错误;
D.继续通入NH3,(NH4)2HPC)4继续反应生成(NH4)3PC>4,当pH>10.0时,溶液中OH、NH;、PO:一的浓
度明显增加,D正确;
故选C。
15.(2025•广东•联考)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u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并验证二氧化硫的性质。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色
蓝
蕊
石
纸
试
NaOH
一溶液
A.浓硫酸在该实验中体现了强氧化性、脱水性、强酸性
B.U型管中品红试纸、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D.实验结束时的操作:熄灭酒精灯-拉高铜丝一打开止水夹“鼓入空气
【答案】D
【解析】A.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CuSC>4和H?。,浓硫酸在该实验中体现了强氧化性和强酸性,脱
水性是使有机物中的氢和氧以2:1的比例脱去,在该实验中不能体现,A错误;
B.U型管中品红试纸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酸性高锦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B
错误;
C.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不褪色,C错误;
D.实验结束时熄灭酒精灯、拉高铜丝,使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鼓入空气是为了将装置中的二氧化硫全
部鼓入尾气处理装置中,D正确;
故选D。
16.(2025•广东广州•阶段考)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浓磷酸的酸性大
A加热Nai固体和浓磷酸的混合物,有气体产生
于氢碘酸
分别在20。(2、30七下,取(HmoLL-Na2s2O3溶液,向其中加入O.lmol•L的硫酸,探究反应速率与
B
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温度的关系
SO,是酸性氧化
C将SO2通入Ca(C10)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物
探究氧化铁和乙醇反应得到黑色固体成分,该黑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且加入足量稀不能确定是否含
D
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未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有铁单质
【答案】D
【解析】A.加热HI和浓H3PO4溶液可制得HI,说明HI比H3PO4易挥发,不能比较H3P。4、HI的酸性强
弱,A不合题意;
B.分别在20(、30。(2下取O.hnoLLTNa2s2O3溶液,向其中加入O.lmol•厂的硫酸,发生离子反应
+
S2O^-+2H=S^+SO2T+H2O,应根据溶液变浑浊快慢,来判断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B不合题意;
C.Ca(ClO)2溶液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钙,则白色沉淀为CaSO4,体现SO2的还原性而
不是酸性氧化物的通性,C不合题意;
D.由于Fe、Fe3C)4均为黑色可以被吸铁石吸引的固体,根据反应Fe3C)4+8HCl=2FeC13+FeC12+4H2O,
Fe+2FeCl3=3FeCl2,故可知探究氧化铁和乙醇反应得到黑色固体成分,该黑色固体能被磁铁吸引且加入足量
稀盐酸,振荡,固体全部溶解,未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单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17.(2025•山西•联考)丁二酸酎尸)是合成消炎镇痛药奥沙普秦的中间体。某同学在干燥反应
瓶中加入71g丁二酸、120mL(1.28mol)乙酸酎,加热搅拌回流lh,反应完毕,倒入干燥烧瓶中,放置
0.5h,冷冻结晶,抽滤(利用抽气泵使吸滤瓶中的压强降低,以实现固液分离的操作)、干燥,得到粗品,
再用乙酸洗涤,得到白色柱状结晶精品51g;实验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2
A.图1中仪器A的进水口为aB.该反应的产率约为84.76%
C.图2装置抽滤比普通过滤要慢D.图2装置可以分离所有固液混合物
【答案】B
【分析】由实验装置图可知,图1装置为丁二酸与乙酸酎共热反应制备丁二酸酎的装置,图2装置为实现
固液分离的抽滤装置。
【解析】A.为增强冷凝效果,图1中球形冷凝管A的进水口为b、出水口为a,故A错误;
B.由题意可知,丁二酸与乙酸酎共热反应生成丁二酸酊和乙酸,71g丁二酸的物质的量为
71s
,,-0.6017mol<1.28mol,则反应中乙酸酊过量,实验得到51g丁二酸酎,则反应的产率
11Q8g/mol
51g
xl00%~84.76%,故B正确;
0.6017molx100g/mol
c.抽滤时使用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布氏漏斗中的固液混合物由于重力作用可
以快速分离,从而使过滤的速度加快,故c错误;
D.由分析可知,图2装置为实现固液分离的抽滤装置,而胶状沉淀和颗粒过小的沉淀不适用于抽滤的原因
是胶状沉淀容易堵塞滤纸,导致抽滤效果不佳,而颗粒过小的沉淀则可以通过滤纸,同样会影响抽滤效果,
故D错误;
故选B。
18.(2025•广东清远•一模)CuCl是一种难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固体,见光受热易分解,在酸性溶液中会发
生歧化反应:2CU+=CU2++CU=某小组探究SO?与CU(OH)2悬浊液能否制备CuCl,实验装置如图。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中的液体可以选用稀硝酸
B.若装置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还原性:SO2>CuCl
C.若装置乙中出现了紫红色固体,则说明SO?通入量过多
D.装置丙中CC1’的主要作用是防倒吸
【答案】A
【分析】甲装置中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随后将氨水通入氯化铜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
生成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通入SO2观察两者是否反应,最后用氢氧化钠吸收尾气,同时进行了防倒吸处理。
【解析】A.稀硝酸具有氧化性,会氧化亚硫酸钠,无法制备SO-A错误;
B.若装置乙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即有CuCl生成,则表明S02将Cu(OH)2还原为CuCl,二氧化硫为还原齐1
CuCl为还原产物,还原性:SO2>CuCl,B正确;
C.如果装置乙中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有Cu生成,则Cu+发生了歧化反应,即溶液呈酸性,因此说明so?
通入量过多,c正确;
D.用NaOH溶液吸收SO。需要防倒吸,CC14的作用即防倒吸,D正确;
故答案选Ao
19.(2025•广东湛江•调研)实验小组用“W”形玻璃管等微型装置(下图)进行实验以验证SO2的性质,①〜④
处的试剂分别为Na2s固体、品红溶液、酸性KMnO,溶液、NaOH-酚酰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4
微型稀H2s
塑料
OH
浓Na
滴管蘸有
花
的棉
溶液
④
③
②
①
化性
的氧
2sO4
了H
体现
,
气泡
出现
①处
A.
,
褪色
溶液
②处
B.
不复原
后红色
灯加热
用酒精
同
原理相
且褪色
色,
液褪
处溶
、④
③处
C.
目的
到实验
可以达
溶液也
2s2O3
为Na
剂换
处试
D.①
】D
【答案
液褪
品红溶
,能使
白性
有漂
02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宿州宿城第一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4
- 保定市唐县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2024
- 电势考试题及答案
- 乞丐考试题及答案
- 中式面点制作技艺智慧树答案
- 护理管理基础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 中外教育史(长青联盟)知到智慧树答案
-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食品安全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 十二导心电图机应用培训考核试题(附答案)
- 18项医疗核心制度题库(含答案)
- 2026届高考山东省启思教育高三暑假线上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 《俗世奇人》整本书导读课件
- 餐饮管理安全管理制度
- 传统白酒生产项目商业计划书
- 西柏坡景点讲解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淮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 《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解读课件
- BMS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