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文言字词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军帖(tiè)
机杼(zhù)
鞍鞯(jiān)
B.云鬓(bìng)可汗(hàn)
鸣溅溅(jiān)
C.鞍马(ān)
辔头(pèi)
朔气(shuò)
D.金柝(tuò)
燕山(yān)
十二转(zhuàn)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落英缤纷(bīn)
豁然开朗(huò)
土地平旷(kuàng)
屋舍俨然(yán)
B.阡陌交通(qiān)
黄发垂髫(tiáo)
怡然自乐(yí)
便要还家(yào)
C.咸来问讯(xián)
妻子邑人(yì)
刘子骥(jì)
及郡下(jùn)
D.皆叹惋(wǎn)
往来种作(zhòng)
诣太守(zhǐ)
遣人(qiǎn)3.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屋舍(shè)
间隔(jiān)
便要还家(yāo)
豁然(huò)
B.阡陌(mò)
平旷(kuàng)
垂髫(tiáo)
俨然(yǎn)
C.叹惋(wǎn)
缤纷(bīn)
怡然(yǐ)
及郡下(jùn)
D.刘子骥(jì)
邑人(yì)
诣太守(yí)
问津(jīn)4.给句中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清•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A.精妙,微妙。例: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
B.如果没有。例: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细小,微小。例: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自矜(jīn)
发矢(dī)
颔(hàn)
B.酌油(sháo)
沥(lì)
肃公(sù)
C.家圃(bǔ)
葫芦(lu)
遣(qiǎn)
D.睨(nì)
忿然(fèn)
释担(shì)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尔安敢轻吾射
安能辨我是雄雌 B.但微颔之
但当涉猎
C.睨之久而不去
旦辞爷娘去 D.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具答之
具:详细地 B.便要还家
要:同“邀”,邀请
C.不复出焉
焉:从这里 D.率妻子邑人
妻子:男子的配偶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恐前后受其敌A.一狼洞其中 B.屠自后断其股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钱覆其口
静以修身
C.以钱覆其口
其一犬坐于前 D.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10.下列加下划线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下见小潭。 B.心乐之。 C.如鸣珮环。 D.其岸势犬牙差互。11.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复前行,欲穷其林 B.便扶向路 C.处处志之 D.渔人甚异之12.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沿着,顺着)
B.芳草鲜美(鲜美:新鲜美好)
C.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
D.寻病终(寻:随即,不久)13.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旦辞爷娘去 B.策勋十二转 C.朔气传金柝 D.赏赐百千强14.下面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尝射于家圃
吾射不亦精乎 B.公亦以此自矜
以我酌油知之
C.惟手熟尔
尔安敢轻吾射 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及鲁肃过寻阳闻道龙标过五溪 B.蒙乃始就学去后乃至
C.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 D.蒙辞以军中多务静以修身16.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B.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C.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与蒙论议,大惊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7.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 B.具答之
C.闻之,欣然规往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闻寡人之耳者。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暮寝而思之。1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卿今当涂掌事(应当涂抹) B.即更刮目相待(更加)
C.及鲁肃过寻阳(以及) D.非复吴下阿蒙(不再是)20.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处)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加)
B.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但当涉猎(只,只是)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只)
卿言多务,孰若孤(人称代词,你)
D.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蒙乃始就学(这样,如此)2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B.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者 D.不可知其源
不可久居2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心乐之
乃记之而去 B.其岸势犬牙差互
以其境过清
C.潭西南而望
康肃笑而遣之 D.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2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
故曰:教学相长也
B.必以分人
何以战
C.其乡人曰
空乏其身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再而衰,三而竭
足肤皲裂而不知
C.公将鼓之
登轼而望之 D.望其旗靡
被其辙乱25.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扶:顺着,沿着
B.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延:请,邀请
C.后遂无问津者。津:渡口
D.问所从来,具答之。具:全,都26.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机杼
可汗
鞍鞯
辔头
燕山
鸣啾啾
金柝
róng
机红zhuāng
阿zǐ
云bìn
2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自矜(
)
家圃(
)
睨(
)
发矢(
)
颔(
)忿然(
)
酌油(
)
沥(
)
遣(
)28.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甚蕃(
)
淤泥(
)
亵玩(
)
鲜有闻(
)2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蜡和纸灰(
)
毕昇(
)
持就火炀之(
)
更互(
)以纸帖之(
)
书籍(
)
薄如钱唇(
)
药稍镕(
)兼与药相粘(
)
燔土(
)30.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选贤与能______讲信修睦______
矜、寡______
男有分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A.tiè—tiě;B.bìng—bìn,hàn—hán;D.zhuàn—zhuǎn。2.【答案】C【解析】A项,“俨”读“yǎn”。
B项,“要”读“yāo”。
D项,“诣”读“yì”。
C项注音完全正确,故选C。3.【答案】B【解析】A项中“间”应读“jiàn”。
C项中“怡”应读“yí”。
D项中“诣”应读“yì”。4.【答案】A【解析】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那些微妙的语言和深刻的道理,如果不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深入的研究,是无法领悟其本质的。微:微妙,精妙。
故选:A。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
对于一词多义的词,要在理解其本义的基础上,根据具体语境来推求某个词的具体含义,尤其要重点掌握典型、常见的多义词。5.【答案】D【解析】A项“矢”读“shǐ”。
B项“酌”读“zhuó”。
C项“圃”读“pǔ”。6.【答案】D【解析】D
[解析]A.都是“怎么”的意思。B.都是“只,只是”的意思。C.都是“离开”的意思。D.分别是“代词,代陈尧咨”和“代词,代葫芦”。7.【答案】D【解析】D.妻子:妻子儿女8.【答案】B【解析】
例句,其:代词,代指狼。
A项,其:代词,代指柴草堆。
B项,其:代词,代指狼。
C项,其:代词,代指屠户。
D项,其:指示代词,其中的。
故选B。9.【答案】A【解析】A.都是介词,“在”的意思;B.介词,拿、用/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C.代词,指葫芦的/其中;D.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修饰。10.【答案】C【解析】A、D两项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解释为“往下”“像狗的牙齿那样”。
B项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C项“珮”是名词“玉饰”,词性未发生改变。11.【答案】B【解析】A项“穷”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尽。
B项“扶”是介词,沿着、顺着。
C项“志”是名词用作动词,做记号。
D项“异”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12.【答案】C【解析】C项中“仿佛”在文中是“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意思。13.【答案】B【解析】B项“策”名词作动词,译为“记”。14.【答案】B【解析】A项第一个“射”是“射箭”的意思,第二个“射”是“射箭的本领”的意思。
C项第一个“尔”是“罢了”的意思;第二个“尔”是代词,“你”的意思。
D项第一个“自”是“自己”的意思,第二个“自”是“从”的意思。
B项两个“以”都是“凭、靠”的意思,故选B。15.【答案】A【解析】A.均为“经过”的意思;B.于是,就/才;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但是;D.用/表目的,来。16.【答案】C【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做题时需要在理解词语基本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句子具体分析。
【解答】
A.动词,掌管;动词,应当。
B.介词,用;与“为”连用,构成动词,认为。
C.动词,知晓。
D.副词,表程度,十分;形容词,年长的。
故选C。17.【答案】D【解析】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D项中的“之”为助词。
本题考查“之”的用法。
A、B、C三项中的“之”均为代词。
D项中的“之”为助词。
故选:D。18.【答案】B【解析】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
A、D两项中的“之”都是代词。
C项中的“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B。19.【答案】D【解析】A项,当涂:当道,当权。
B项,更:另,另外。
C项,及:到,等到。20.【答案】B【解析】A项中的“更”解释为“另,另外”。
C项中的“岂”解释为“难道”,“孰”解释为“谁”。
D项中的“乃”解释为“于是,就”。21.【答案】D【解析】A项第一个“清”意为“清澈”,第二个“清”意为“凄清”。
B项第一个“以”意为“把”,第二个“以”意为“因为”。
C项第一个“从”意为“自、由”,第二个“从”意为“跟随”。
D项“可”均为“能够”的意思。22.【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
A.都是代词。
B.都是代词,它的。
C.都表修饰。
D.大约/能够。
故选:D。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原因,缘故/所以。
B项,把/凭、靠。
C项,均为代词,他的。
D项,连词,表示方式或状态/连词,表并列。24.【答案】D【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掌握能力。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虚词在句中的意义;根据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的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代替;先多朗读,体会语气,进行判断。
【解析】
A凭借/因为。故A不合题意。
B表承接/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二:第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2025金安国际商品房销售合同
- 石油开采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考核试卷
- 皮革服装制作中的疑难问题解析考核试卷
- 低碳技术与绿色工艺考核试卷
- 社会救助住宿服务的信息公开与监督考核试卷
- 航空危机处理与公关策略考核试卷
- 水轮机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考核试卷
- 无线电监测设备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电炉运行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考核试卷
- 广西辅警面试题库及答案
- 旅游行测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铁路调车综合实训铁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课件
- 无人机配送技术发展-全面剖析
- 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新课标
- 广东省江门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监理实施细则模板(信息化、软件工程)
- 2025年中共凉山州委办公室面向全州考调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夏季货车行车安全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