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A卷
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上虞区模拟)乾隆皇帝曾在奏疏中批示道:“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
内地”,还曾说道“朕中外一视,念其人皆吾赤子,覆育生成,原无区别”。乾隆皇帝的这些举措()
A.加强清朝对南部边疆的直接管辖
B.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C.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D.蕴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智慧
2.(2024•聊城)对于欧亚非地区而言,“美洲对旧世界作出的真正正面贡献,是它的植物大军”。这支“植
物大军”中包括()
A.葡萄B.玉米C.稻D.粟
3.(2024•湾里区校级二模)分析下面的中国某朝代人口数量变化统计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年份人口数量(单位:百万)
1624100
1661180
1753200
1834400
A.该朝代很有可能是清朝
B.人口数量在16世纪持续增长
C.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
D.人口数量出现周期性的大波动
4.(2024•惠山区校级三模)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标志是
()
A.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商业城市的兴起
5.(2024•榆树市校级二模)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
C.《资治通鉴》D.《齐民要术》
6.(2023秋•香洲区期末)我国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朝前
期在粮食种植方面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相关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无敌舰队”横行大西洋
C.殖民地被掠夺
D.荷、法、英进行殖民争霸
7.(2024•兴庆区校级二模)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
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导致()
A.自然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B.西方殖民势力被迫撤退
C.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D.中外贸易完全断绝
8.(2024•吉州区开学)下表是1661—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数据,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6078430
雍正二年(1724)6837914
乾隆三H-一年(1766)7414495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B.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C.经济作物品种增加D.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9.(2023秋•邹城市期末)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统治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
填()
北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B.签订《尼布楚条约》
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
10.(2024•惠山区校级三模)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标志
着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顶峰的是()
①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设立南书房
③设立军机处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1.(2024•黄冈开学)“15世纪,明成祖为他配备了医官、文书、通事、火长等军士和后勤人员,两万余
人先后七下西洋,……建立了庞大的朝贡系统”。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
12.(2024春•荏平区期末)郑和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
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
A.使亚非各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B.促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购买了大量非洲国家的财宝
D.增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13.(2024秋•五华区期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清
朝安定东南边疆的举措是()
A.设置伊犁将军B.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台湾府
14.(2024•长安区三模)如图呈现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
八
八
秦朝唐朝元朝明朝
A.分封制B.闭关锁国
C.设立“三司”D.军机处
15.(2024•朝天区二模)康熙时,清政府明令禁止与南洋各国的贸易。雍正时,清政府规定“闽、粤洋船
出入,总在厦门、虎门守泊,嗣后别处口岸,概行严禁乾隆时,清政府宣布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
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对上述清政府的规定,解读错误的是()
A.对西方殖民者侵略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B.阻碍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科技文化的交流
C.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D.完全禁止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和人员往来
16.(2024•安徽一模)16世纪,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
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稍晚
到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南部和北部。这反映出()
A.明朝海防出现新问题B.政府主权意识的淡薄
C.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D.沿海商品经济的发达
17.(2024秋•沈阳期中)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初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精神。今天,我们游览的鸭绿江边的长城,其修筑时间是在()
A.清朝B.明朝C.西汉D.秦朝
18.(2024•澄海区校级一模)有学者对元明清“海禁”政策的实施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时期海禁时间开海时间
元朝约占13%约占87%
明朝约占25%约占75%
清朝(鸦片战争前)约占15%约占85%
A.清朝没有实施“闭关锁国”
B.“海禁”遭受民众强烈反抗
C.元明清海外贸易并未断绝
D.清朝实行“海禁”最为彻底
19.(2024•海珠区二模)“银贵钱贱”是一种经济现象,指在货币流通中,银与钱的比价失衡,导致货币
贬值,购买力下降,物价上涨。清政府曾规定,白银1两兑换制钱1000文,当白银1两兑换制钱超过
1000文就称为“银贵钱贱”,反之则为“银贱钱贵”。据此判断,18世纪末后,银钱比价走势出现“银
贵钱贱”的主要原因是()
A.康乾盛世时期物价较稳定
B.鸦片输入引发的白银外流
C.闭关锁国导致的贸易逆差
D.中外条约规定的战争赔款
20.(2024•昌吉市校级模拟)”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
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
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以下观点可以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是()
A.清朝时期所实行的“限制贸易政策”是指“海禁政策”
B.限制贸易政策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完全断绝
C.实行“限制贸易政策”是拉大中国与世界距离的唯一原因
D.客观地指出了“限制贸易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第三单元A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1234567891011
答案DBABACACBB
题号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CDABCBD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上虞区模拟)乾隆皇帝曾在奏疏中批示道:“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
内地”,还曾说道“朕中外一视,念其人皆吾赤子,覆育生成,原无区别”。乾隆皇帝的这些举措()
A.加强清朝对南部边疆的直接管辖
B.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C.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D.蕴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智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和“朕中外一视,
念其人皆吾赤子,覆育生成,原无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乾隆帝强调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要
融合,反对制造民族隔阂;乾隆皇帝的这些举措蕴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智慧,利于促进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发展,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加强清朝对南部边疆的直接管辖和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排除AC项;彻底消除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说法错误,排除B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的史实。
2.(2024•聊城)对于欧亚非地区而言,“美洲对旧世界作出的真正正面贡献,是它的植物大军”。这支“植
物大军”中包括()
A.葡萄B.玉米C.稻D.粟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玉米原产于美洲。这支“植物大军”中包括玉米。故B符合题意;葡萄原产于亚洲,排除A;
稻、粟原产于我国,排除C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玉米原产于美洲。
3.(2024•湾里区校级二模)分析下面的中国某朝代人口数量变化统计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年份人口数量(单位:百万)
1624100
1661180
1753200
1834400
A.该朝代很有可能是清朝
B.人口数量在16世纪持续增长
C.清朝前期人口快速增长
D.人口数量出现周期性的大波动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1661”“100”“1753”“200”“1834”“400”等信息和所学可知,1636年,皇太极
改国号为大清,到1912年宣统退位,所以该该朝代很有可能是清朝,A项正确;材料表格中的时间开
始于17世纪,排除B项;材料表格信息显示,清朝后期人口快速增长,排除C项;材料表格信息显示,
人口数量在持续增长,没有出现周期性的大波动,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2024•惠山区校级三模)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主要标志是
()
A.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商业城市的兴起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核心特征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即资本家出资购买生产资料,雇
佣工人进行生产,并从生产中获取剩余价值,B正确;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但
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排除A;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城市的兴起都不是资本主义萌
芽兴起的主要标志,排除CD。
故选:B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2024•榆树市校级二模)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
C.《资治通鉴》D.《齐民要术》
【分析】本题考查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
【解答】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
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
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能力,注意和贾思勰《齐民要术》区分。
6.(2023秋•香洲区期末)我国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朝前
期在粮食种植方面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相关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无敌舰队”横行大西洋
C.殖民地被掠夺
D.荷、法、英进行殖民争霸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结合明清时期外来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的史实进行分析。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
了全球食物物种交流,这样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作物传播到世界各地,
包括中国,A项正确;“无敌舰队”横行大西洋,主要是西班牙与英国之间的海上霸权争夺,与农作物
的传播无关,排除B项;殖民地被掠夺,重点在于对殖民地资源和财富的掠夺,并非是农作物传播的
直接原因,排除C项;荷、法、英进行殖民争夺,主要是这几个国家对殖民地的争夺,与农作物的传
播没有直接关联,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明清经济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2024•兴庆区校级二模)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
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导致()
A.自然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B.西方殖民势力被迫撤退
C.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D.中外贸易完全断绝
【分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识记闭关锁国政策相关知识。
【解答】A.这种观念不可能让自然经济得以持续发展,排除A项。
B.西方殖民势力被迫撤退说法错误,排除B项。
C.根据材料“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反映出当时由于自给自足的自
然经济的限制,清政府在对外政策中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这种政策使得中国逐渐落伍与世界潮流,C
项正确。
D.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不属于文化交流,并且中外文化交流并未阻断,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记闭关锁国的危害。
8.(2024•吉州区开学)下表是1661—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数据,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6078430
雍正二年(1724)6837914
乾隆三H^一年(1766)7414495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B.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C.经济作物品种增加D.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从顺治十八年也就是1661年到乾隆三十一年也就是1766年,清朝的耕地面积
呈现上升趋势,这一变化是清朝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的结果,A项正确;题干仅仅提到了耕地面积的增加,
无法得出粮食产量是否增加,排除B项;题干并未提及经济作物品种,比如棉花、茶等作物,排除C
项;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耕地面积的增加没有直接和必然的联系,材料属于农业,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9.(2023秋•邹城市期末)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统治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如图示意图中①处应
填()
北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B.签订《尼布楚条约》
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
【分析】本题考查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解答】①处是西南方向,清朝时期设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故C符合题意;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设
置伊犁将军都发生在西北方向,排除AD;签订《尼布楚条约》属于东北方向,排除B。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图中①
处应填设置驻藏大臣。
10.(2024•惠山区校级三模)清朝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标志
着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顶峰的是()
①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②设立南书房
③设立军机处
④大兴文字狱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志着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顶峰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设立南书房和设立军机
处的相关史实。
【解答】清朝初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
臣会议讨论,而且一旦作出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
君主专制,设立了南书房,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从而绕开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年间,朝
廷临时设立军机房,处理西北军务,不久改名军机处,成为常设机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
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
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到乾隆时期索性被撤销。军机处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
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设立南书房和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
到顶峰,②③正确,B项符合题意;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大兴文字狱是清朝前期
强化君权采取的主要措施,但不是标志着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顶峰,排除包含①或④的AC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标志着君主专制在清朝时达到
顶峰的相关史实。
11.(2024•黄冈开学)“15世纪,明成祖为他配备了医官、文书、通事、火长等军士和后勤人员,两万余
人先后七下西洋,……建立了庞大的朝贡系统”。材料中的他指的是()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材料的正确解读。
【解答】据材料“15世纪,明成祖为他配备了医官、文书、通事、火长等军士和后勤人员,两万余人
先后七下西洋,……建立了庞大的朝贡系统”并结合所学可知,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
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因此材料中的他指的是郑和,B项正确;岳飞是南宋抗金
名将,戚继光是明朝抗倭名将,郑成功在明清之际收复台湾、驱逐荷兰殖民者,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A项、C项、D项。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理解和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
12.(2024春•荏平区期末)郑和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其远洋航行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
之广都是空前的。他的航海活动()
A.使亚非各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B.促进了中国与欧美国家的经济交流
C.购买了大量非洲国家的财宝
D.增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的知识点,应把握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郑和下西洋》图,结合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
系,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13.(2024秋•五华区期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清
朝安定东南边疆的举措是()
A.设置伊犁将军B.雅克萨之战
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台湾府
【分析】考查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解答】A.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
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排除A项。
B.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
据点。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命令清军两次围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侵略军。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
清军大胜。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
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排除B项。
C.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排除C项。
D.根据所学可知,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
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D项正确。
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清朝在台湾建制的相关知识。
14.(2024•长安区三模)如图呈现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图中空白处应填写的是
()
郡县制—►三省六部制一►行省制度
秦朝唐朝元朝明朝
A.分封制B.闭关锁国
C.设立“三司”D.军机处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取消行中书省,
设立“三司”,即承宣布政使司一民政、财政;提刑按察使司一司法;都指挥使司一军务,互不统属,
使行省的权力分散。C项正确;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与示意图信息不符,排除A项;闭关锁国属于
对外关系,而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排除B项;军机处是清朝时期设立的,与题干示
意图信息不符,排除D项。
故选:Co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15.(2024•朝天区二模)康熙时,清政府明令禁止与南洋各国的贸易。雍正时,清政府规定“闽、粤洋船
出入,总在厦门、虎门守泊,嗣后别处口岸,概行严禁”。乾隆时,清政府宣布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
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对上述清政府的规定,解读错误的是()
A.对西方殖民者侵略起到一定的自卫作用
B.阻碍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科技文化的交流
C.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D.完全禁止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和人员往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响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故A表述正确,
不符合题意;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阻碍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科技文化的交流,故B
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故C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不是完全禁止与海外各国的贸易和人员往来,故D
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影
响。
16.(2024•安徽一模)16世纪,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
烧杀抢掠,造成巨大破坏,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澳门的租住权,稍晚
到来的荷兰和西班牙,分别占据了台湾岛南部和北部。这反映出()
A.明朝海防出现新问题B.政府主权意识的淡薄
C.中外经济联系的加强D.沿海商品经济的发达
【分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荷兰侵占台湾。识记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
澳门居住权、荷兰侵占台湾相关知识。
【解答】A.据所学可知,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
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同时,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荷兰民者侵占台湾、西班牙殖民者也相继
入侵,反映出这一时期明朝海防出现问题,A项正确。
B.题干中反映的是明朝东南沿海的海防问题,没有体现明朝的主权意识,排除B项。
C.中外的联系加强通过经济文化的交流体现,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
D.沿海商品经济的发达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记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荷兰侵占台湾
相关知识。
17.(2024秋•沈阳期中)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初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
精神。今天,我们游览的鸭绿江边的长城,其修筑时间是在()
A.清朝B.明朝C.西汉D.秦朝
【分析】本题考查明长城的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A.清朝时期并未修筑长城,与史实不符,排除;
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以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
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因此今天,我们游览的鸭绿江边的长城,其修筑时间是
在明朝,正确;
C.西汉时期虽然也修建了长城,但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并未到绿江边,排除;
D.秦长城的起止点是西起临洪,东到辽东,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明长城的知识,理解题干信息,掌握明长城的基本史实,分析选项利用排除法即可作
答。
18.(2024•澄海区校级一模)有学者对元明清“海禁”政策的实施进行考察,其发现如下表所示,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时期海禁时间开海时间
元朝约占13%约占87%
明朝约占25%约占75%
清朝(鸦片战争前)约占15%约占85%
A.清朝没有实施“闭关锁国”
B.,,海禁”遭受民众强烈反抗
C.元明清海外贸易并未断绝
D.清朝实行“海禁”最为彻底
【分析】本题考查闭关锁国政策。
【解答】根据材料“元明清‘海禁’政策的实施进行考察”可知,元明清时期开海时间远远高于海禁时
间的,说明在元明清时期海外贸易并未断绝,C项正确;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乾隆二十二年(1757)
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处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反馈数学试题含解析
- 正规公司用人合同协议
- 恒大购房合同补充协议
- 商品运输配送合同协议
- 商品预售房合同协议
- 员工买断合同协议
- 快速签约摄影协议书模板
- 快递合同补充协议书模板
- 员工劳务合同协议模板
- 快递外卖服务协议合同书
- 九年级中考2025年安徽中考数学真题汇编 专题19 统计与概率
- “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群相关单元的设计思路与教学建议课件(共51张PPT)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品管圈汇报书模板课件
- 同理心的应用教学教材课件
- DB4102-T 025-2021海绵城市建设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高清现行)
-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隐患清单
- 锡膏使用记录表
- 儿童保健学课件:绪论
- 中小学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岗位责任清单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