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新乡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 2025.04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古代不存在脱离科学的纯粹技术。长期以来,中国科技史研究面临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即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首先要弄清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孙小淳表示,重视实验、讲究逻辑是近代科学的突出特征,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分类、建立模型,以及解释事物间因果关系、弄清现象间关系等很多方面。孙小淳团队的研究表明,中国古代不仅有观察、测量,还有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例如,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学中有很多预测和实验,农学中有关于播种、嫁接的方法,手工业中有各种陶瓷制作技术,冶金领域有很多实践和验证,《墨经》中对小孔成像的认识有观察也有实验,等等。“我们谈的古代科学是指古代的‘知识体系’或古人对自然的解释,也有人把人类适应环境而产生的系统知识视为科学。”孙小淳说,“尽管这些方法、实验和模型并不系统,但它们证明了某些理论。”中国汉代制定历法时,曾有十多个“团队”参与竞争。他们做了大量观测,并通过构造模型解释自然现象。“制定历法要观测行星运动、恒星位置,要准确验证月相、预测日食及制定二十四节气时刻。”孙小淳说,“这需要精细测量、不断验证、修正模型。同时,帝王会委派相关人员进行验证,这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完全符合今天的科学规范。”如今人们只看到现代西方科技影响了中国,却忽略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几千年来的确一直在引进、吸收外来文明,但并非单向吸收,除了四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方面的成就也影响了西方。中国古代科技人员没有做过像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那样的实验,但有很多“实际的实验”。例如,研究人员在景德镇窑洞遗址发现了很多小瓷块,上面有标记和名字。这是匠人专门用不同配料、不同燃料、不同温度、不同包釉进行的样品烧制。“它就是一种‘实验’,工匠们要弄清各种材料、条件组合烧制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孙小淳说,“这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试验和数据,如果没有这些试验,不可能做出那么精美的陶瓷。只不过以前出于某种原因,如保守商业秘密没有公开。实际上中国古代有很多类似技术。”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考察,中国古代更强调科学的“济世经邦”作用,注重把知识运用到国计民生领域,因此,天文、农学、水利、医学等领域的成就都是将科技与治国理政紧密结合的成果。“除了一些观察、测量和试验,中国古代也不乏理论探索。”孙小淳说,“当然,这些探索后来没得到充分发展,但不能因此就断定中国古代文明中没有科学思想,没有科学的创造精神。”孙小淳认为,人类文明史相对宇宙历史只是极其短暂的一瞬,人类经历和认识的空间极其有限。“因此,我们对科学的认知还存在很多可能性,当前这些科学上的定律公式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世界科技史中,中华文明从未缺席,未来也不能缺席。“探究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科学故事,实质上是探寻科学的‘中国心’。”孙小淳说,“对科学‘中国心’的清晰认知涉及文化自信,关乎我们以什么姿态,以及什么心态面对过去和未来。只有把科学精神与中华民族之魂相结合,塑造科学的‘中国心’,才具有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向未来。”(摘编自张双虎《中国古代的科学实践如何进行》)材料二:我国著名文学家、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评价:“墨子在人类文明史上,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度。他在哲学、教育、科学、逻辑、军事防御工程等许多领域,都有杰出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平民圣人。”《墨经》的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几何学、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建筑学等方面,书中详细论述了运动、时间、空间三者之间的联系,认定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在几何光学领域的研究,基本奠定了几何光学的理论基础。《墨经》中的物理或几何知识多源于墨家成员的手工业实践经验,因此对我国后世的手工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墨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科学专著,在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学派和专著的出现是科学诞生的标志,墨子无疑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先驱,而《墨经》则理所当然成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第一个里程碑。《墨经》里记载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实验,该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这正是现代照相技术原理的起源。墨子还对声音的传播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井和罂(小口大肚的瓶子)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并巧妙地加以利用。他曾教导学生说,在守城时,为了预防敌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罂于井中,罂口绷上薄牛皮,让听力好的人伏在罂上进行侦听,以监知敌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并做好御敌准备。尽管当时墨子还不可能明白声音共振的原理,但是这个御敌方法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此外,墨子还明确了十进制的数位理论。墨子在科学领域的成就,领先西方近2000年。著名西方汉学家、中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曾赞叹:“墨子的科学水平,超过了整个古希腊。”我国著名的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杨向奎也曾说:“一部《墨经》无论在自然科学的哪一个方面都超过整个希腊,至少等于整个希腊。”墨子在科学领域的成就和《墨经》阐述的科技创新思想,直到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这也正是《墨经》蕴含的创新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之价值体现。(摘编自常洪涛《〈墨经〉:中国古代最早的科学专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关于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的问题存在争议,孙小淳团队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B.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等方面的成就对西方产生了影响,同时现代西方科技也对中国产生了影响。C.中国古代科技人员没有做过像伽利略那样的实验,所以中国古代不存在真正的科学实验和实验理论。D.《墨经》的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几何学、物理学等领域,某些知识源于墨家成员的手工业实践经验。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的科学方法多种多样,不仅有观察、测量,还有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这些方法的运用证明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存在。B.中国汉代制定历法时,进行了大量观测,建立模型并进行验证和修正,这表明中国古代科学在当时已经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C.《墨经》作为中国古代科学的先驱,其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墨经》中的科技创新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D.墨子在多个领域里都有着杰出的贡献,他的科学水平处于那个时期的高位,这一点得到了季羡林、李约瑟等多位学者的认可。3.下列选项,无法体现古代科技运用于当代的一项是(3分)A.现代照相技术原理起源于《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实验。B.现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借鉴了中国古代木工技艺中的榫卯技术。C.古代的造纸术经过改进和创新,仍然是现代造纸工业的基础。D.古代的烽火台通信方式在现代的某些影视剧中依然可以看到。4.相较于西方科学,中国古代科学有哪些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5.结合材料二,谈谈墨子的科学成就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6分)(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雪山大地(节选)杨志军黄昏正从天上沉下来,赭红的地表在天色中融作一片艳红,泛滥的赤光迅速移动着,白天的灿烂正在消逝。父亲①突然有了决断:赶快走,回到桑杰家去。他骑马扬鞭,马却不怎么听话,快两步慢三步。怎么啦,又不是畏途你怕什么?但很快父亲就发现马是对的,他听到阵阵轰鸣随风而来,走到悬崖边一看:啊嘘,野马河的水突然翻腾起了推石拉土的波浪,一路汹涌,狂泻而下。发大水了,是阳光太猛气温太热,野马雪山的冰雪消融得太快了?父亲不禁打了寒战,高处的水都这么大,回去必须经过的低洼地会怎样?可要是停下来不走,他去哪里过夜?露宿荒野是很危险的,别说一个外来人,就算土生土长的草原牧民,也不敢在没有刀枪没有藏獒的情况下一个人直面狼豹。他硬着头皮拉马往下走,终于远远望到了低洼地。还好,没有洪水泛滥的迹象,那就得快快穿越,天就要黑了。父亲骑上了马,马也看到了低洼地的平静,步子轻快起来。但是父亲还是太大意了,似乎第一浪洪水正等着他,一见他进入低洼地,就轰然漫过河床喧喧嚷嚷奔腾而来。父亲回头一看,心说完蛋啦,我来这里竟是要投奔鬼门关的,不死也得死啦。马惊慌得嘶鸣着,在浪峰前奔跑。父亲喊着:“快啊快啊。”挥动马鞭乱抽一气。马的狂奔瞬间到了极限,马蹄转眼浸在了水里。水位迅速升高,马很快跑不动了,停下来等着漂凫,不时地叫一声,恐惧绝望的哀鸣里饱含着对生的留恋。突然传来一阵喊声:“强巴科长啦,强巴科长啦。”父亲听到了,马也听到了,父亲回答着,从马背上溜下来,蹚着齐腰深的水往前走。前面黑黝黝的,像是一座荒丘,赛毛站在丘顶不停地喊。父亲拉马吃力地走着,很慢,等来到荒丘跟前时,水已经没过了脖子。他不会水,沉浮在水面上挣扎着,眼看要够着荒丘了,又让顺流而下的马拽进了激浪。赛毛站在水边,解下腰带甩了过来,喊着:“强巴科长啦,抓住,抓住。”父亲伸手抓了几次才抓住。“强巴科长啦,把缰绳给我。”她踩进水里,弯腰伸出一只手。父亲把缰绳使劲朝她扔去。赛毛一手用腰带拽着父亲,一手用缰绳拽着马,又瘦又小的身子骨不知哪来那么大力气,父亲和马都被她拽上了荒丘。但父亲和马都还没来得及站稳,水浪就追随而来,翻卷得又高又大,就像魔鬼派来的使者,一手撕住了马,一手撕住了父亲。又瘦又小的赛毛再也支撑不住了,一头栽向水里。其实她只要松手就安然无恙,但是她没有,没有松开连接着父亲的腰带,也没有松开连接着马的缰绳。父亲灌了几口水,被急流冲向了马,马在拼命泅水,拦住了父亲。父亲使劲蹬着马,再次靠近荒丘,扳住岩石的缝隙,爬了上去。等他稳住自己,再回头看时,赛毛已经不见了,马也不见了,只有大水浩浩而来,荡荡而去。牧人没有会水的,她只能依靠会水的马。父亲知道,一旦和野马河的波涛一起进入深渊似的黄河峡,那就没救了。赛毛本不该来到低洼地。赛毛期待着丈夫回来,也巴望着强巴科长出现。她的主意是,等桑杰一到家,就让他赶快带着藏獒去低洼地找强巴科长。但她等来的却是太阳的沉没和低洼地里流水的闪烁。她嘱咐索南看好家,照顾好弟弟妹妹,自己毅然走了过去。这是一条她天天背水的路,她知道哪里有高陵哪里有荒丘。水一直不退,低洼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但父亲和桑杰都知道,不管水退不退,赛毛和父亲的马都已经不在了。桑杰没有哭,也不让孩子们哭。父亲知道,这是因为活人的眼泪会滞留灵魂远去的脚步,就像被酥油粘住了羊毛,被水打湿了翅膀。孩子们是懂事的,除了索南会带着妹妹梅朵时不时高声念诵起祈福真言,没有什么异样。沉默的才让则愈加沉默,他伫立在高地上,望着低洼地和大水的眼睛晶亮而明澈,如同冰雪的精灵在无边的寂静里放光。父亲感觉到,才让的眼光有声音,有一种悲沉的能够穿透人心的声音。…………父亲虎头蛇尾的蹲点就这样结束了。他走向高地的边沿眺望低洼地,想着为自己而死的赛毛,忍不住抽泣了一声,泪光闪闪地蒙住了眼睛。桑杰来到他身后:“强巴科长啦,你哭啦。”说着也忍不住哭起来,边哭边招手,“孩子们,你们也过来,想哭就哭吧,你们的阿妈走啦。”才让第一个跑来。他们朝着低洼地扑通一声跪下了。全家人包括父亲,再也不克制不隐忍了,呜呜的哭声爆响而起。才让趴到地上,没有声音,只有如溪如河的眼泪,比所有人都多的眼泪,流淌在草丛里。父亲用衣袖擦掉眼泪,拉起梅朵,摸摸她干净的脸蛋,拉起索南,摸摸他的头,然后来到桑杰跟前:“桑杰啦,没忘了赛毛的心愿吧?”桑杰愣愣的,见父亲望着才让,自己便也望着才让。父亲说:“我想把才让带走,去找曼巴②给他治病。赛毛天天都在祈祷,‘才让会说话,将来骑大马,穿金纱’。”桑杰吃惊地啊了一声,没说话。父亲拉起依然趴着的才让,牵在手里说:“你放心,你们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角巴说:“桑杰你碰上好人啦,听我的,把哑巴儿子交给强巴科长。我看出来啦,他前世是雪山大地保佑过的善良人。”父亲、才让他们上路了。草原上昨天新开了许多蓝色的绒蒿花,今天又新开了许多粉色的早菊,遍地的花骨朵一个时辰跟一个时辰不一样。这是夏天走向盛典的标志。[注]①父亲是一名援藏的汉族干部。②曼巴:医生。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昏时分,野马雪山冰雪消融,野马河洪水翻腾,父亲的马早早就发觉了危险,不听使唤,不肯进入低洼地。B.又瘦又小的赛毛在洪水中紧紧抓住腰带与缰绳,不肯松手,救活了强巴科长,自己却不慎滑入水中不知所踪。C.赛毛和马都没有再回来,孩子们没有哭泣,索南带着妹妹梅朵高声念诵祈福真言,这也是遵从雪山大地上的习俗。D.父亲与桑杰一家人抱住痛哭流涕,既是哀悼为救人而不幸献出生命的赛毛,也是对多灾多难的草原生活的控诉。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表由赭红变成一片艳红,赤光泛滥迅速移动,黄昏瑰丽神奇,绚丽色彩的变化展现了雪山大地风光的旖旎迷人。B.由“不是畏途”到“打了寒战”,再到“竟是要投奔鬼门关”,反映了父亲的心理活动变化,表明了援藏工作的不容易。C.“等来的却是太阳的沉没和低洼地里流水的闪烁”,这诗歌般的语言描绘出在灾难来临时赛毛等待的焦急与失望。D.草原上蓝色的绒蒿花、粉色的早菊纷纷盛开,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父亲开始了新的生活,草原有了幸福的未来。8.文中写“父亲感觉到,才让的眼光有声音”,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9.有人说,《雪山大地》中的青藏高原,不只有海拔高度,更有精神高度。请你结合文本,谈谈对文中“精神高度”的理解。(6分)(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尝谓自古中兴,未有如东汉之治且久也。盖天下之民俗,常系于士,而士俗未尝不因于时。孟子曰:“无常产而有常心者,惟士为然。”今所谓士俗未尝不因于时,岂为士者视时而上下哉?盖时在天下,所以制时者在人君。清与浊分,廉与贪判,有所劝,有所激,则士俗成,士俗成而民俗成矣。呜呼!东汉多名节之士,维持巩固,以成久远之治,此后世所共知也。所以导而成之,岂不在于时耶?(选自费枢《廉吏传》,有删改)材料二:教化,国家之急务也,而俗吏慢之;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而庸君忽之。夫惟明智君子,深识长虑,然后知其为益之大而收功之远也。光武遭汉中衰,群雄糜沸,奋起布衣,绍恢前绪,征伐四方,日不暇给,乃能敦尚经术,宾延儒雅,开广学校,修明礼乐。武功既成,文德亦洽。继以孝明、孝章,遹追先志,临雍拜老,横经问道。自公卿、大夫至于郡县之吏,咸选用经明行修之人,虎贲卫士皆习《孝经》,匈奴子弟亦游大学,是以教立于上,俗成于下。其忠厚清修之士,岂唯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愚鄙污秽之人,岂唯不容于朝廷,亦见弃于乡里。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有删改)材料三:夫以经术之治,节义之防,光武、明、章数世为之而未足;毁方败常之俗,孟德一人变之而有余。后之人君将树之风声纳之轨物以善俗而作人不可不察乎此矣。光武躬行俭约,以化臣下,讲论经义,常至夜分。一时功臣如邓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闺门修整,可为世法。贵戚如樊重,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以故东汉之世,虽人才之倜傥不及西京,而士风家法似有过于前代。东京之末,节义衰而文章盛,自蔡邕始,其仕董卓,无守,卓死惊叹,无识。观其集中滥作碑颂,则平日之为人可知矣。以其文采富而交游多,故后人为立佳传。嗟乎,士君子处衰季之朝,常以负一世之名,而转移天下之风气者,视伯喈之为人,其戒之哉!(选自顾炎武《日知录》,有删改)10.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后之人A君将树B之风声C纳之轨D物D这善俗而作E人G不可H不察乎此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所以导而成之”与《荀子·劝学》“积土成山”中的“成”意思不同。B.“而俗吏慢之”与《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中的“慢”用法不同。C.若,如,好像,与《墨子·兼爱》“若使天下兼相爱”中的“若”意思相同。D.游,交际,交往,与《鸿门宴》“秦时与臣游”中的“游”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汉是安定长久的朝代,统治者能够努力分辨清廉与污浊,判别廉洁与贪婪,形成民风民俗,出现众多的名节之士。B.光武帝武功、文德皆能为天下赞扬,他在四处征伐、日理万机之余仍推崇儒家经典,礼待儒雅之士,完善礼乐制度。C.东汉是自夏商周三代以来,风俗教化最兴盛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光武帝、孝明帝、孝章帝等几代君主的不懈努力。D.光武帝躬身实践感化臣下,其十三个儿子都各自掌握一种技艺,故家庭教育超过前代,可东汉末年的气节道义已衰微。13.请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盖天下之民俗,常系于士,而士俗未尝不因于时。(4分)(2)其忠厚清修之士,岂唯取重于缙绅,亦见慕于众庶。(4分)14.为形成良好的民俗风气,三则材料分别认为应当怎么做?请简要概括。(3分)(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水龙吟·短衣匹马清秋①王渥短衣匹马清秋,惯曾射虎南山下。西风白水,石鲸鳞甲,山川图画。千古神州,一时胜事,宾僚儒雅。快长堤万弩,平冈千骑,波涛卷,鱼龙夜。落日孤城鼓角。笑归来、长围初罢。风云惨澹,貔貅得意,旌旗闲暇。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看鞬櫜②呜咽,咸阳道左,拜西还驾。[注]①原诗题注:“从商帅国器猎,同裕之赋。”商帅国器,《金史·完颜斜烈传》载:“名鼎,字国器,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裕之,元好问的字。②鞬蘂,盛放弓箭之器。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的第一、二句化用了李广将军射虎的典故,一个“惯”字,写出射虎者的英姿,以此称赞商帅打猎的勇猛和威武。B.上阕连用多个四字句,凸显围猎场面的恢宏盛大,其中西风猎猎再现猎杀环境,“千古”“一时”对举,展现规模。C.下阕写归途。打猎归来,黄昏落日映照孤城,鼓角声声,回荡于苍茫大地。此处有动也有静,充分调动读者感官。D.“貔貅”指威武的队伍,“得意”展现出围猎队伍沉迷战绩而忘我自负之态;万里天河,旌旗飘飘,留下无限遐想。16.本词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写围猎,请从场面描写、人物刻画、情感抒发这三个角度里任选两个角度分析二者的相同点。(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小刚物理成绩不太好,想让同学小华辅导他,小华说他们年龄差不多,不能好为人师,小刚就用韩愈《师说》里的“▲,▲”两句话来表明自己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2)战争便意味着牺牲和流血,所谓的胜利不过是将士尸身堆积的表象。正如《过秦论》中“▲,▲”两句所描述的一般,战争频繁总会造成大量死亡和遍地流血的惨烈结果。因此,我们要守卫和平,才能拥有安全的生存环境。(3)王老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侧面烘托”这一表现手法时,从唐宋诗文中例举了运用侧面烘托手法来表现音乐的句子:“▲,▲。”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人们常用“你脑袋进水啦!”比喻某些人脑子愚笨或者反应出错,然而现实中,我们的脑袋里正因为充满了“水”,才能很好地运转。有研究表明,人脑中有150mL的“水”,相当于一小杯啤酒的体积。人脑中为什么有“水”呢?不应该是血液吗?其实,人脑中的“水”叫作“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人的大脑悬浮浸泡在脑脊液中。在血管和大脑之间有一道血脑屏障,保证了人脑这个人体司令部和外界隔绝开来,只有脑脊液可以在人脑中流动,它从脑室流向中脑导水管,供大脑正常工作,既能确保大脑不受到外界有毒物质,也规定了体外一些激素对大脑的影响。人脑中的脑脊液一直在流动,也在不停地更换。有研究称,人脑一天24小时需要更换4次脑脊液。那么,大脑为什么需要“换水”呢?难道大脑的“水”中养鱼了吗?不错,大脑中的“鱼”就是我们的脑细胞,它们虽然不会像真鱼一样游来游去,但会排泻“废物”,没多久脑脊液里就会充满代谢而出的有毒物质。大脑进化了一种类淋巴系统,这相当于给人脑这个“大鱼缸”装上了过滤器,不停地给大脑“换水”。正是因为这种胶质淋巴系统对脑脊液的更换清洗,人类的大脑才能保持清醒。大脑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也就三斤左右,还没有一个西瓜重,却要消耗人体20%的能量,可谓是个“耗能大户”,大量的消耗工作会产生很多有毒物质。比如活性氧、免疫球蛋白、蛋白质片段等。更为可怕的是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这是一种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沉积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有着千丝万褛的关系。大脑“换水”经常发生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就像马路清扫车和垃圾车一样,一般都在清晨、傍晚,甚至凌晨工作。同样的,大脑清洗系统晚上开起,白天关闭,“换水”成了我们睡觉时的一种特殊功能。18.本文后四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找出两个并加以修改。(2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20.文段中多次出现双引号,下列选项中的双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叫作“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B.不错,大脑中的“鱼”就是我们的脑细胞。C.这相当于给人脑这个“大鱼缸”装上了过滤器。D.可谓是个“耗能大户”。21.该文段的语言有较强的科普特色,请加以分析。(5分)22.小月常常熬夜玩手机,请你结合文段为小月分析熬夜的弊端。(6分)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艺术家对待自己的艺术进程,或者“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惠洪语),或者守成固本,“大仍其意,小变其形”(李渔语)。前者勇猛精进,永不止歇;后者守其成以免散漫,渐渐自成一家。读了上述材料,处于青春时代的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人生理想与生涯规划,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人员有很多“实际的实验”,由“但它们证明了某些理论”“中国古代也不乏理论探索”可知,“中国古代不存在真正的科学实验和实验理论”的说法错误)2.B(“已经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说法不当,中国汉代制定历法的过程符合科学规范,但不能说明中国古代科学在当时已经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3.D(A项,现代照相技术原理起源于《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实验,体现了古代科技在当代的应用;B项,现代建筑借鉴榫卯技术,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延续;C项,古代造纸术是现代造纸工业的基础,体现了古代科技在当代的运用;D项,并非古代科技运用于当代,只是在影视中的再现)4.①中国古代科学更注重科学的“济世经邦”作用,将科学与国计民生、治国理政紧密结合,强调科学的实用性。②中国古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形式与西方有所不同,如中国古代有很多“实际的实验”,但没有像西方那样注重系统性。③中国古代科学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如墨子在科学领域的成就,领先西方近2000年。(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5.①重视科学创新:墨子在科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表明创新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当今社会应鼓励创新,培养创新精神。②注重实践经验:墨子的科学知识源于墨家成员的手工业实践经验,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③强调科学的社会价值:墨子的科学成就体现了科学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应充分发挥科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④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墨子在科学研究中不断探索,追求真理,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6.C(A项,“不肯进入低洼地”错误,原文是“马也看到了低洼地的平静,步子轻快起来”。B项,“自己却不慎滑入水中”错误,由原文“其实她只要松手就安然无恙,但是她没有,没有松开连接着父亲的腰带,也没有松开连接着马的缰绳”可知,她是因为体力不支而被父亲和马带入水中的。D项,“与桑杰一家人抱住”与原文内容不符,且“对多灾多难的草原生活的控诉”无中生有)7.D(“象征着父亲开始了新的生活”错,应该是“象征着才让开始了新的生活”;“草原有了幸福的未来”过度解读)8.①运用通感的手法,以声音反衬沉默,突出才让失去母亲的深沉的痛苦。②以细节描写的手法突显出父亲对哑巴才让的关注与爱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9.①父亲为帮助藏族牧民谋求幸福生活而出生入死,表现了援藏干部的时代使命感和能担当、肯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②赛毛舍己救人,桑杰一家人对亲人死亡的克制与隐忍,表现了草原牧民高贵的信仰,他们坦然承受苦难,释然对待死亡,对未来充满期盼。③父亲与桑杰一家之间的交往,表现了援藏干部与藏族人民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谊。(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的酌情给分)10.CEG[(原文标点)后之人君将树之风声,纳之轨物,以善俗而作人,不可不察乎此矣。]11.C(《墨子·兼爱》“若使天下兼相爱”中的“若”,与“使”一起,是“假如”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12.D(“其十三个儿子都各自掌握一种技艺”错误,根据材料三“一时功臣如邓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艺”可知,应是邓禹的十三个儿子)13.(1)大概天下的民风民俗,常常与士人息息相关,而士人的风气又常常受到时代的影响。(得分点:“盖”“系”“因”各1分,句意1分)(2)那些忠厚清廉的士人,不仅(何止)受到士大夫的尊重,也受到百姓的仰慕。(得分点:“其”“岂唯”“见”各1分,句意1分)14.①材料一认为应当强化士人的风气以促成民风民俗。②材料二认为应当重视教化以巩固风俗。③材料三认为应当持续推行经术和节义。(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常常说自古以来中兴的朝代,没有像东汉那样安定且持久的。大概天下的民风民俗,常常与士人息息相关,而士人的风气又常常受到时代的影响。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稳定不变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这样。”现在所说的士人风气受到时代的影响,难道是士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升降浮沉吗?其实,时代在变化,但能够掌控时代走向的在于君主。清廉与污浊分明,廉洁与贪婪判然有别,有所劝勉,有所激励,于是士人的风气就形成了,士人的风气形成则民风民俗也就形成了。唉!东汉之所以出现众多名节之士,正是因为他们能够维持巩固,从而成就了长久稳定的治理,这是后世所共知的。所以能够引导并成就这一切的,难道不是时代的缘故吗?材料二:教化,是国家最急迫的任务,但那些庸俗的官吏却轻视它;风俗,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但平庸的君主却忽视它。只有那些明智的君子,有深远的见识和长远的考虑,才能明白教化带来的巨大益处以及它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光武帝刘秀在汉朝中期衰败、群雄纷起的时期,从一个普通百姓奋起,继承并恢复了汉朝的前代事业,他四处征战,日理万机,(但即便如此,)他仍能推崇儒家经典,礼待儒雅之士,广泛开设学校,完善礼乐制度。他的武功成就之后,文德也广被天下。接着是孝明帝和孝章帝,他们继承先帝的遗志,亲临太学行养老礼,手执经书向学者请教。从公卿、大夫到郡县的官吏,都选用那些精通经典、品行高尚的人担任,连皇宫的卫士也都学习《孝经》,匈奴的子弟也来太学游学,因此教化从上层树立起来,风俗从下层形成。那些忠厚清廉的士人,不仅(何止)受到士大夫的尊重,也受到百姓的仰慕。而那些愚昧卑鄙、污秽不堪的人,不仅(何止)不被朝廷容纳,也被乡里唾弃。自从夏商周三代灭亡以来,在风俗教化的美好方面,还没有哪个朝代能像东汉这样兴盛的。材料三:用儒家经典来治理国家,用礼义廉耻来规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管理分享与交流计划模板
- 成都市 房屋征收 合同5篇
- 2025年国电“学安全、反违章、防事故”学习考试活动题库资料含答案
- 2025年物业服务合同风险防范合同范本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
- 职业道德考试自测题及答案
- 事业基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口腔诊所专业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软件测试笔试题目及答案训练题
- 驻马店中考试卷数学题及答案
- 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答辩备考试题及答案
- 复退军人就业创业课件
- 四级手术术前多学科讨论优化
- 解读:与自己握手言欢(南充)-2025中考作文题+写作指导+例文展示+点评
- 关于2024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 景区导览者2025年AI赋能报告智能导览新趋势
- 建筑业有效标准规范清单(2025年9月)
- 酒店改造全套方案(3篇)
- GB/T 45902-2025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风空调节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十二指肠溃疡护理查房
- 河南省焦作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