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1页
第三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2页
第三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3页
第三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4页
第三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

上册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1.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响度大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D.“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2.下列有关声音的特性,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B.乙图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敲盛水越少的瓶子音调越低

C.丙图中改变吸管中的空气柱的长度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色

D.丁图中改变用力的大小敲击鼓面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3.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诗词或俗语中有关声学知识的理解错

误的是()

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B.“两个黄鹏鸣翠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黄鹏的叫声

C.“蝉噪林逾静”,人离蝉越近,听到声音的音调越大

D.“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4.公共场所接听电话时,为了不影响他人,应尽量小声,这是指控制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5.从今年5月开始。“歌迷之城,太原宠你”系列演唱会举办超过十场,山西文旅特别提供

在太原看演出免费参观各大景点等优惠。关于演唱会中使用的各种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力敲鼓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

B.观众通过音调分辨鼓和钢琴

C.吉他是通过空气振动发声

D.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6.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倒车雷达B.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移动通信

7.郑州地铁6号线已经开通,一期为覆盖郑州市西南至东北轴向的城市轨道交通骨干线路,

极大的方便了郑州人民的出行,如图所示为地铁6号线在地上的通行路段,下列描述中正确

的是()

A.即将到站时会听到广播,听到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xlO8m/s

B.地铁到站鸣笛时要增大音量,其实质要将音调变高

C.地铁轨道地上部分两侧设有隔音屏障,其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8.别总以为植物“默默无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研究人员于2023年3月30日在发布的

研究报告中指出,植物也会发声。用能扩音的装置录音,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40千赫兹

至80千赫兹的声波,人无法直接听到的原因是植物发出声波的()

A.振幅大、频率高B.振幅大、频率低

C.振幅小、频率高D.振幅小、频率低

9.关于声音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如洪钟”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

D.“女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10.如图所示,一景区钟楼能每天正点用悠扬悦耳的声音报时,成为网红打卡地。下列有关

钟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6页

A.钟声和钢琴声主要是音调不同

B.钟声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钟声的响度较大,能在真空中传播

D.钟声的传播速度可以达到3x108m/s

二、填空题

11.眼镜店工作人员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超声波诊室的医

生用B超检查身体,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o

12.超声波测速仪是有效地监控汽车行驶速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小汽车进入

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己知测速

仪每隔1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

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4s,第二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3s。已

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则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m,小汽

车的速度为km/h。

13.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以听到闹钟的声

音(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由此可以猜想:真空_________(选填“能”

或“不能”)传声。

14.(1)请完成下列关于长度、时间、温度的测量。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所测铅笔

长度是cm;某次测量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值分别为:3.35cm、3.36cm、3.36cm,物

体的长度为c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温度计的示数是℃,温度计的分度值

是℃;

E℃

30

(2)有一种旅游项目叫漂流;一叶扁舟,顺水而下,出没浪端谷底,惊险刺激;我们说坐在

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假设以周围的山为参照物,橡皮艇上的

游客是(选填“运动”或者“静止”)的;

(3)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成语“掩耳盗铃”中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

没有阻止声音的;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m

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

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s,你会听到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15.每年11月1日为湖南省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日,长沙市400余台防空警报同时鸣响,低

沉雄浑的警报声响彻星城,增强了我市全民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这说明声音可以传

递;距离越远听到的警报声越小,这是由于距离会影响人们听到声音的

(填声音的特性)。

、实验题

16.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然后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

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

(2)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轻拨动钢尺振动,同时观察钢尺振动

的,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做:;

试卷第4页,共6页

(3)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源振

动的,听到声音的强弱还与有关。

17.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1)小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

钢尺,观察钢尺振动的(选填“快慢”或“幅度”),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这个实验

用来探究的关系;

(2)当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钢尺振动的频率(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

(3)结束后,小明想利用原实验器材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他应该在操作中保持—

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越大,基于这个证据

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越大,声音的越大。

(4)小华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

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A.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C.手没有压紧钢尺

四、计算题

18.湖北米字形高铁网逐渐形成,中部及其它省市旅客从武汉中转出行更快捷,成为热门中

转集散地。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小军随家人坐高铁来武汉旅游。下面是G312次高铁列车

的运行时刻表。

广州郴州衡阳长沙岳阳咸宁

站名武汉

南西东南东北

始发

到站时间7:538:289:109:4810:2710:55

发车时间6:367:558:309:149:5010:29—

里程(km)037753070785498410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列车在郴州西到武汉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途中列车要穿过一条隧道,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用了2min30s完全穿过长度

为2400m的隧道,求这列动车的长度是多少m?

(3)根据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进中遇到隧道要提前鸣笛。现在列车正准备进入某一隧道,

隧道入口前300m处有一座长600m的铁路桥,列车司机在车头刚到达铁路桥时鸣笛,假设

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列车鸣笛后经过多少秒司机才能听到回声?(f=340

m/s)

19.2023年10月16日,数艘日本船只非法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中国海警果断出手予以

警告驱离,没让日本染指中国领土主权的企图得逞,驱离日本船只后,若海警船从钓鱼岛以

40km/h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到浙江温州A地,己知浙江温州A地到钓鱼岛的直线路程为

360kmo求:

⑴海警所用的时间;

⑵若我国自行研制的某战机从浙江温州A地上空匀速直线飞行30min到达钓鱼岛上空,该

战机的速度;

(3)为了测量钓鱼岛海域的深度,海警船静止时从海面垂直向海底发射声波,3.4s后收到海底

反射回来的声波(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可看做1500m/s),求该海域海水的深度。

试卷第6页,共6页

《第三章声现象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DCBADCCCB

1.B

【详解】A.“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音色好,故A错误;

B.“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B正确;

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故C错

误;

D.“引吭高歌”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2.D

【详解】A.甲图中钢尺伸出桌面长度越长,拨动它时钢尺振动越慢,频率越小,发出声音

的音调越低,故A错误;

B.乙图中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一起振动发出声音,瓶内水越少,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所以敲盛水越少的瓶子音调越高,故B错误;

C.丙图中改变吸管中的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频率发生变化,可以改变音调,故C错

'口

乐;

D.丁图中改变用力的大小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幅度发生变化,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正

确。

故选D。

3.C

【详解】A.“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声音会从岸上经空气和水让鱼听到,

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据此可以辨别发声体;“两个黄鹏鸣翠柳”是根据声音

的音色辨别出黄鹏的叫声,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到发声体的距离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蝉噪林逾静”,人离蝉越近,听到声音的

响度越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响鼓还要重锤敲”,敲鼓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故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第1页,共7页

4.B

【详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

弱或大小,音色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在公共场所接听电话时,为了不影响他人,应尽量小

声说话,即声音的响度要小一些。

故选B。

5.A

【详解】A.用力敲鼓,增加鼓面振动的幅度,增加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

B.音色表示声音的品质与特色,观众通过音色分辨鼓和钢琴,故B错误;

C.吉他是由琴弦的振动发出声音,故C错误;

D.根据生活中噪声的定义可知,凡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演唱会

中的声音也可能是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BC.声音可传递信息,倒车雷达、声呐探测海深和用B超做体检都利用了超声

波,故ABC不符合题意;

D.移动通信利用电磁波传播,故D符合题意。

7.C

【详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340m/s,即将到站时会听到广播,听到的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错误;

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地铁到站鸣笛时要增大音量,

其实质要将响度变大,故B错误;

CD.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地铁轨

道地上部分两侧设有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

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用能扩音的装置录音,研究人员能捕捉到频率40千赫兹至80千赫兹的声波,不在

人耳达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植物发声人类听不见,扩音装置是扩大声音的响度的装置,

用到扩音装置说明声音的响度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答案第2页,共7页

9.C

【详解】AB.声如洪钟和震耳欲聋都是指声音的响度大,而不是音调高,故AB错误;

C.不同人的声音一般不同,声纹门锁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故C正确;

D.发高音指声音很尖,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故D错误。

故选Co

10.B

【详解】A.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可以用音色来区分乐器,故钟声和钢琴声主要是音色不

同,故A错误;

B.声音在空气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即声波,故B正确;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通常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约为5200m/s,液体中的声速约为1500m/s,气体中的声速

约为340m/s,不能达到3xl()8m/s,故D错误。

故选B。

11.能量信息

【详解】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眼镜变干净了,说明了声音可

以传递能量。

⑵超声波诊室的医生用B超检查身体,医生通过超声波了解病人身体状况。说明了声音可

以传递信息。

12.6864.4

【详解】[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小汽车处所需时间

0.4s八一

=-----=0.2s

12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超声通过的距离

S[=匕J1=电豳11

⑵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小汽车处所需时间

0.3s八

=-----=0.15s

22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测速仪超声通过的距离

s2=v声r=钳1m

小汽车行驶的路程

答案第3页,共7页

s=邑一$2=68m-5Im=17m

小汽车在这17m路程中所需时间

t=ls-0.2s+0.15s=0.95s

小汽车的速度

v=-=卫巴x17.89m/s=64.4km/h

t0.95s

13.由大变小不能

【详解】口]⑵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的响度逐渐变弱,即

可以听到闹钟的声音由大变小,进一步推理:当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时,将听不到铃声,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4.(1)1mm5.763.36-31

⑵橡皮艇运动

⑶产生传播0.051

【详解】(1)[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被平均分成10小格,则每小格表示1mm,所以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⑵由图可知,铅笔左端对齐零刻度,铅笔右端对齐刻度为5.76cm,所以铅笔长度是5.76cm。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所以物体的长度

3.35cm+3.36cm+3.36cm__.

LT=------------------------------«3.3ocm

3

[4][5]由图可知,0~10℃之间有10小格,则1小格表示1℃,所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由于液柱在0℃下方3小格,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3°C。

(2)口]坐在橡皮艇上的游客静止不动,即以橡皮艇为参照物,游客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

以游客静止不动。

⑵以周围的山为参照物,橡皮艇上的游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游客是运动的。

(3)掩耳盗铃”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

阻止声音的传播,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3]因为管长17m,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则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4]由于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铁中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所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播时间一定小于0.05s,则两次声音的间隔一定小于0.1s,此时人耳

答案第4页,共7页

无法分辨两次声音,故只能听到一次敲打声。

15.信息响度

【详解】口]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防空警报响彻星城,增强了我市全民

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警报声越小,

这是由于距离会影响人们听到声音的响度。

16.⑴高

(2)振幅控制变量法

(3)频率振幅距发声体的远近

【详解】(1)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且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

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2)山⑵轻拨与重拨钢尺,会导致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同,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伸

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轻拨动钢尺振动,再重拨钢尺振动。听钢尺声音大小,同时观察

钢尺振动的幅度小,这种实验研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3)口][2][3]声音高低即音调,影响声音高低(音调)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发出的声音越小,说明声音的响度不仅与振幅有关还与距发声

体的远近有关。

17.(1)快慢声音的音调与频率

⑵低于

(3)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幅响度

(4)C

【详解】(1)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与钢尺振动快慢有关,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观察钢尺振

动的快慢,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减小时,振动频率变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变高,说明音调

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所以是探究钢尺发出声音的音调

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原因可能

是钢尺振动的频率低于20Hz,发出的是次声波,人耳听不见。

(3)小明想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应保持钢尺振动快慢相同,即保持钢尺伸出桌

面的长度相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越大,所以可得

答案第5页,共7页

到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4)此实验要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拨动钢尺刻度尺,应观察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

情况听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可能手没有压紧钢尺,

应用手在桌边压紧钢尺,使钢尺紧贴桌面,这样另一端就不会振动了,故AB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故选Co

18.(l)230km/h

(2)600m

(3)5s

【详解】(1)郴州西到武汉之间行驶距离

5=(1067-377)km=690km

郴州西到武汉之间行驶时间

1=10:5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