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五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情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联盟期中学情调研高二历史试卷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写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考试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越来越多的国王自称“拉”之子,由神的化身转变为神的代理,可以随意更换各州长官,严密控制各州的经济活动。波斯帝国每个省的总督“升迁只能是优点得到国王承认的结果,而优点本身又是根据忠诚的程度界定的”。这共同折射出()A.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B.中央集权的特点C.古代区域文明的扩张D.早期文化的交流2.据《摩奴法典》记载:“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杀一个刹帝利,应该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只需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这些规定反映出古代印度()A.宗教融入法律维护统治秩序B.法律制定基于平等社会理念C.种姓地位左右社会财富分配D.法律条文凸显鲜明种姓色彩3.16世纪中期,诺曼底成为法国的地图制作中心。制图师们在知道太平洋存在的情况下,还大都对太平洋地区进行留白或只做简单描绘,相反,对北美海岸则描绘详细,甚至有人将北大西洋直接称为“法兰西海”。这些地图()A.说明法国建立了北大西洋霸权B.反映了法国海外殖民的状况C.显示出法国无意到太平洋扩张D.体现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4.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休谟指出,“手艺人和商人都挣了一笔钱,赢得了第二流人物的势力和声望他们既不肯像农民那样,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和精神上的自卑,而屈服于奴隶制统治的淫威,也不希望像贵族那样,骑在别人头上作威作福”,因此“形塑了不同于前商业社会的政治生态”。休谟意在强调()A.政府应重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B.工商业发展是政治进步的基础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必然性D.自由与理性精神渗透商业社会5.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各州掀起限制童工运动。但无论是南方种植园主还是北方资本主义工厂主,都认为限制童工是对自由劳动市场的粗暴干预,工人阶层也认为此举会影响家庭收入。这反映出()A.童工成为美国的主要劳动力B.社会矛盾得到缓和C.社会进步是一个曲折的过程D.工业革命进展缓慢6.西魏权臣宇文泰实行“赐复胡姓”政策,规定士卒须以主将的鲜卑姓作为姓氏。对于非鲜卑族主将赐予鲜卑姓,如杨坚的父亲杨忠,被赐姓普六茹氏;李渊的祖父李虎,被赐姓大野氏。这一举措()A.强化中央集权B.激化民族矛盾C.推动士族兴起D.促进民族交融7.下面是一首以劳动场景为主题的民谣“水车吱呀转不停,田间流水似银铃。农夫踏歌齐用力,汗水浇灌禾苗青。”以下农业工具中,与之相符的是()8.《左传·襄公十四年》中记载:“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有君而为之贰,使师保之,勿使过度。是故天子有公,诸侯有卿······以相辅佐也。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C.天人合一D.限制君权9.提拉克认为,印度要实现自治,就必须唤起广大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利用印度教发动群众投入到民族独立斗争之中。为此,提拉克重新解释印度教经典《薄伽梵歌》,强调书中克里希那大神为真理和正义而积极行动、忘我斗争的思想。这些认识()A.激化了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矛盾B.推动了印度反英斗争的新高潮C.促进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兴起D.强化了印度教的政治主导地位10.1917年5月1日,俄国临时政府外交部长米留科夫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声称临时政府“将充分遵守对我协约各国所承担的义务”,“把世界战争进行到彻底胜利”。5月3日,照会公布。此举()A.加速了一战的结束进程B.影响了俄国革命的方向C.巩固了二月革命的成果D.利于俄国国际地位提高11.1982年11月,10岁的美国学生萨曼塔给苏联领导人安德罗波夫写信,期望明白为什么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会如此紧张,随后她的来信发表在苏联《真理报》上并收到了安德罗波夫的回信。1983年7月,萨曼塔应邀到苏联访问两周,苏联新闻界作了大量报道。这折射出,当时()A.冷战难阻民间交流B.美苏政府建立对话机制C.美苏关系趋于缓和D.苏联有意缓和紧张局势12.进入21世纪,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空间和工作机会不断遭到挤压。尤其是生活在农业州和“铁锈地带”(传统工业的衰落区)的白人群体,面对席卷而来的移民浪潮和咄咄逼人的移民诉求,“受害者情结”被激发,身份认同被唤醒。据此可知,美国这一现象的出现()A.激化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B.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影响了美国当代民主政治D.阻碍了世界人口自由流动13.17世纪初,原本各为独立国家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位由詹姆斯一世兼任,他要求国民应该视自己为“一个政治体的成员”,还为推进两国联合建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并以英语作为官方用语。然而,他很快意识到“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并没有什么人服从他的意志”。这折射出当时英国()A.启蒙运动激发民众的独立意识B.贵族与平民之间矛盾日益尖锐C.构建民族国家进程的有限推进D.政治民主化趋势推动君主改革14.蒙古西征给欧洲带来极大的灾难:欧洲被外族入侵,封建制度遭受冲击,大军所至,焚毁田园,摧毁堡垒;更甚者,使教廷的权威蒙受极大的打击。欧洲人开始向内反思,希望重建一套安身立命的依据。因此,欧洲人()A.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B.重视人的力量追求现世生活C.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D.开展了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15.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积累临床经验博采众方,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东晋葛洪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A.中医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B.中医理论体系不断的完善C.疫病影响历史的发展进程D.中医对世界医学贡献巨大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5分。1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世纪前期,英国贵族地主、乡绅们不满足于固定地租的收入,纷纷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土地,进而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然后把土地集中起来,圈围成牧场。由于农业改良,1760-1815年英国农业产量增长了50%。在耕作中开始使用人造肥料和播种机,大规模地实施土壤改良、土地轮种、农田基本建设、农具改良、播种机代替人工撒播等措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中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英国圈地运动“实现了把贵族从传统的从业中解放,农民从土地上解放”。-摘编自《社会转型时期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状况及影响比较》等评析材料中关于英国圈地运动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或提出其他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7.(14分)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材料二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三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科学革命兴起的背景。(6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科学革命对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4分)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汉代,存在一套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各郡国每年均须“岁尽遣吏上计”,确保中央政府能够详尽掌握各郡国及其下属县、道、侯国的户籍数据。据史料记载,“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随后,随着经济的复苏与增长,加之社会相对稳定,人口数量显著上升,在武帝初期达到顶峰。然而,武帝中后期频繁的军事行动导致国力大损,“海内虚耗,户口减半”。至武帝晚年,鉴于征伐带来的严重后果,颁布轮台诏令;推行代田法以恢复生产。昭帝时期,“流民稍还,田野益辟,颇有畜积”“匈奴和亲,百姓充实”,宣帝时期人口数量继续增长。--摘编自葛剑雄《西汉人口考》材料二康乾盛世时期人口变化表--摘编自朱延惠《对鸦片战争前清朝人口统计的历史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武帝末到宣帝时西汉户籍人口数量继续增加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乾盛世时期人口增长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10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5年后,铁路的价值终于获得清廷认可。李鸿章特别强调修建铁路“便于军政”“便于京师”“便于转运”。初期的铁路建设,多选在经济并非十分发达的华北区域且以北京为出发点,向东北、向南、向西展开。由于资金短缺、技术困难等问题,清政府只得采用中外合办、官督商办、借款自办、官商合办、商办等建设和经营方式。例如京汉铁路修建需借大笔外款,清廷选择与比利时合作,引发了英国不满,英国遂提出承办津镇铁路等要求。-摘编自江沛《清末华北铁路体系初成诸因评析》材料二19、20世纪之交,欧洲列强在西非修建铁路、公路和港口。到1913年,英属西非铁路总长1405英里,法属西非铁路总长1545英里。到一战前,德属多哥与喀麦隆铁路总长分别为364.5千米与340千米。当时西非所有的铁路均是从沿海向内地辐射,有着特殊的用途,往往被称为“椰子线”“可可线”“棉花线”“铁矿线”“棕榈线”等。这些控制在殖民者手中的近代交通运输网,是建立在大量役使土著居民的无偿劳动的基础上,建设费用多由当地居民以各种捐税形式支付。--摘编自余建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非历史诸问题探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中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分析其推动因素。(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列强在西非建设铁路的背景,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7分)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校联盟期中学情调研高二历史试卷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15:BDBBC,DBDBB,DCCBA16.【答案】评分等级①第一等(12~11分):观点明确;能有机结合材料,多角度论证观点;逻辑严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②第二等(10~6分):观点较明确;论述较充分,表达清晰。在此基础上,如能结合材料或利用相关史实论证观点,则为10分;如不能,则按对前述观点、论述、表达等要求的符合度,确定为9~6分。③第三等(5~0分):观点不明确;未能利用材料或史实解释观点;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晰等,分数依次递减。以下为此题的几种解题思路,供参考。示例1:观点:我赞成英国圈地运动是对农民的暴力掠夺。论证:英国圈地运动中,贵族地主、乡绅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土地,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圈围成牧场。这是对农民利益的侵犯,农民被迫从自己的土地上离开,流离失所。贵族地主和乡绅已满足自己的利益和利润为前提,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莫尔做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同情农民和穷人,发现资本主义在原始积累中的罪恶,对这一过程做了真实的批判。结论:圈地运动对农民而言是一场灾难。资本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示例2:观点:我认为英国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必要前提。论证:英国贵族地主、乡绅们圈占土地,实现了土地集中,有利于农业集体化耕作,实现了农业技术的改进和粮食产量的增长。资本主义性质的大农场和大牧场有利于革新技术和改良推广新品种等,有利于工业革命条件的成熟。圈地运动实质是英国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运动。实现了英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农村阶级关系的变化,贵族地主、乡绅们发展为农业资本家,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实现了“农民从土地上的解放”。结论:应充分肯定圈地运动的积极作用。示例3:综合以上两种观点。17.【答案】(1)特点:哲学思想发达;注重理性思维;体现知识融通;研究领域广泛;影响深远。(4分)(2)背景:欧洲古典文化成就的传承;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提倡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近代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世纪后期以来,世俗学校教育的进步和发展;阿拉伯科学成就的输入。(任答3点6分)(3)启示:重视基础科学科普教育;贯彻自然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