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_第1页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_第2页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_第3页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_第4页
主题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1.(2021·安徽)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来被削弱、分裂和不堪一击了,所以这些白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根据他们的亲身观察加深了这种印象。”这意在说明一战(

)A.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B.结束于世界人民的反战运动C.终结了欧洲的优势地位D.有利于被压迫地区民族解放命题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D2.(2024·安徽)1917年秋,俄国经济濒于全面崩溃,粮食危机已经发展为城市居民的真正饥荒,彼得格勒、莫斯科的居民每天只能得到极少量面包,有时甚至连这点面包也没有。该局面(

)A.暴露出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B.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C.迫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退出一战D.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命题点

2十月革命B3.(2022·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在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会议上,中国代表顾维钧沉着镇定,不卑不亢,侃侃陈词:“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以文化言之,山东为……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固无讨论之余地。是以如就本会承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则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权利。”——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命题点

3巴黎和会(1)根据材料,概括顾维钧从哪些角度论证了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山东是“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的依据。(6分)历史文化;民族语言;宗教;人口与经济;和会标榜的原则;等等。(4分,任答四点即可)山东是孔子的(答孟子亦可)出生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分,任答一点即可)(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最终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谈谈“山东问题”给你的启示。(4分)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2分)启示:维护国家主权是每个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弱国无外交。(2分)4.(2020·安徽)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C.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D.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命题点

4新经济政策B5.(2022·安徽)1925—1927年夏季之前,苏联连续三年粮食丰收。然而,1927年底之前国家仅征收到240万吨粮食,为计划征收数量的52%。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联推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垦荒运动命题点

5农业集体化C(单位/千万英镑)1.(2024·江苏扬州)下表是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该表直接反映(

)A.各国经济迅猛发展B.欧洲列强扩军备战C.两极对峙局面形成D.多极化趋势的出现B国别时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1890年2.881.281.483.143.742.91914年11.083.662.827.685.748.822.[跨学科·美术]下图为一战期间美国海军的征兵海报《哇!我真希望我是一个男人!》,据此可推知(

)A.一战提升了女性社会地位B.世界局势即将发生重大转变C.美国女权运动达到新高潮D.国防动员方式出现根本变化B3.1914年后,所有参战国都干涉经济生活,参与调节和组织工作。国际贷款业务由此从私人转到国家手上,成为政治筹码。由此可见,一战期间参战国(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经济损失非常严重C.强化了政府经济职能D.注重全球经济联系C4.[时空观念]准确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必备技巧。下图所示历史事件(

)A.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尝试C.推翻了沙皇俄国的专制统治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D5.(2024·山东烟台)由英法美操纵的会议在凡尔赛宫召开,列强为了实现各自目的尔虞我诈、矛盾重重。几经讨价还价,终于在1919年6月28日签署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随后协约国同其他战败国也相继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解决了欧洲、非洲和西亚战后秩序问题。由此可见,该会议(

)A.确立的国际秩序由大国主导B.保障了战后永久和平C.消除了参战各国之间的矛盾D.体现了平等协商原则A6.(2024·淮北模拟)“英国力图保持该体系所确立的现状并维持、发展在华利益,因此必然同日本的继续扩张发生冲突,英日矛盾将不断激化。美国力求保持远东及太平洋地区的新均势,因此美日矛盾终归不可调和。”材料说明该体系(

)A.加强了列强的力量B.维持了长久世界和平C.潜伏着巨大的危机D.保护了参战国的利益C7.(2024·江苏扬州)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

)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A8.下图所示俄国(苏联)工业总产值比重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B.农业集体化运动开展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9.下表所示内容表明20世纪前期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A.原因复杂 B.方式多样C.过程曲折 D.结果一致B国家事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10.重大历史事件推动历史进程。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改正:【

】(2)1922年签署的《凡尔赛条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改正:

“《凡尔赛条约》”改为“《九国公约》”

×√【

】(3)1926年,在列宁领导下,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改正:

】(4)扎格鲁尔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改正:

“扎格鲁尔改革”改为“卡德纳斯改革”

ד列宁”改为“斯大林”

×11.某校九年级同学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12分)任务一

【分析图表——解释战争原因】(1)请写出示意图中A、B代表的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A:三国同盟;B:三国协约。(2分)任务二

【梳理知识——回顾战争进程】(2)请根据下面的年代尺,写出1917年发生的与战争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2分)

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不久后退出一战。(2分)任务三

【解读图片——评价战后格局】

(3)图1、图2反映的两次重要会议召开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会后共同构成的战后国际新秩序是什么?(4分)目的:讨论战后安排,协调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2分)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