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师生情谊_第1页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师生情谊_第2页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师生情谊_第3页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师生情谊_第4页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师生情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师生情谊》

目录导读

•考情分析:根据近年中考,精准定位考点'提高复习效率。

二、理■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增强记忆力、提高理解力。

三、盘■知识梳理:夯实基础'助力掌握重点,明确考点。

(-)基础知识:每课必背的核心观点(选择题知识点)

(-)考点命题:

考点1、认识教师

考点2、师生交往

考点3、家的意味

考点4、孝亲敬长

考点5、亲子冲突、和谐家庭

四、究•真题赏析:了解中考模式'熟悉中考题型和命题方向。

\^辨•易混易错:点拨易混易错关键点,避开陷阱,冲刺高分

1/13

近2年,全国各省中考相关考点分析:

年份省份题型设问角度考点

2023年福建选择体现类亲情、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2023年四川雅安选择理解类、做法类师生关系、和谐家庭

2023年山东德州选择体现类教师职业的意义和要求

2023年湖北十堰选择理解类孝亲敬长

2023年湖南张家界分析说明原因+做法孝敬父母的原因+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23年辽宁锦州简答题理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年份省份题型设问角度考点

2024年山东枣庄选择原因类走近老师

2024年贵州铜仁选择做法类师生交往

2024年山东青岛选择理解类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2024年江苏徐州选择理解类亲情的表现形式、亲子冲突、沟通的方法

2024年辽宁选择做法类构建和谐家庭

2024年四川德阳选择意义类构建和谐家庭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分析说明做法类感受父母的爱、孝敬父母

根据近2年中考考情分析,得出高频命题点:

命题点1: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命题点2:师生交往

命题点3:亲子冲突的危害与化解方法

命题点4:孝敬父母、构建和谐家庭

2/13

g思维导图

教师职业的特点:文明传承者之一、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

走进老师

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年龄、学识、阅历、性格等差异、方法和方式不同

正确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承认差异、接纳不同、尊重理解

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真诚、恰当表达观点和见解

师生之间一教学相长

分享学习感受、学习成果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师生交往

彼此尊重

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亦师亦友

主动关心、理解老师

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

家的作用:身心寄居之所,心灵的港湾

中国人的家:生活共同体、避风港

家的意味

原因:精神内涵、传统美德、法定义务

孝敬父母

做法:尽孝在当下,尊重、倾听、感恩

体味亲情: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家庭结构变化但亲情仍在

危害:伤害双方感情、影响家庭和睦

爰的碰撞

化解方法:需要双方都做出努力、

爱在家人间

亲情之爱一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

沟通传递爱试着接纳父母的做法

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

现代家庭的变化:结构、规模、观念变化;沟通方式变化;家庭氛围和生活内容的变化

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和睦相处

让家更美好互相信任、体谅、包容

建设和谐家庭共同分担家务劳动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

3/13

>知识梳理]

03

(-)《师生情谊》必背核心句…高频选择题

1、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3、时代对教师提出更高的的要求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4、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5、彼此尊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

6、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7、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亲情之爱。

8、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9、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任动表达孝敬之心。

10、亲子冲突处理不好的危害是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11、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可以帮助双方缓解化解矛盾,增进感情。

1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13、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14、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15、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1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这表明老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体现教师“无私奉献”精神。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体现孝敬父母

19、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蕴含的道理是孝亲敬长。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表达出了作者对亲人、家庭的思念。

(二)《师生情谊》高频考点命题点:

第六课《师生之间》

考点一:认识老师

1、教师的作用/教师职业的特点是什么?

□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教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和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4/13

2、时代对教师提出哪些更高的的要求?(四有好老师?)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3、为什么老师风格不同?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

口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怎样对待对风格不同的老师?

口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尊重老师的“不同”,

口发现不同风格老师的优点。

口了解老师教育行为的目的;

口主动与老师交往。

考点二:师生交往

5、什么是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口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6、怎样做到教学相长?

口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口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口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

7、怎样对待老师的批评?

□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不足。

□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8、什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表现?

□学生乐于学习,教师寓教于乐,

□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9、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老师是我们知识学习的指导者,也是我们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老师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尊重老师,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的相互交流,可以促进共同进步。

口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10、怎样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5/13

口彼此尊重,是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口平等相待、相互促进,和老师成为朋友;

口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学会正确处理与老师发生的矛盾。

11、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口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口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第七课《亲情之爱》

考点三:家的意味

12、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13、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家的作用?

□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14、中国文化中“家”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什么样子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考点四:孝亲敬长

15、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孝道”?)

文化:口“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道德:口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法律:口孝亲敬长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16、我们怎样孝敬父母?

□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学会尊敬、倾听、感恩。

口具体做到:努力学习,体谅父母的辛苦,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考点五:亲子冲突'和谐家庭

17、亲情有什么特点?我们怎样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口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家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亲情仍在。

18、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①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6/13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

③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

突难以避免。

19、亲子冲突有什么危害?

①伤害双方的感情,危害身心健康。②影响家庭的和睦,影响学习与工作。

20、怎样解决亲子冲突?

①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②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原则)

③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的爱

④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21、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有哪些?

①关注事实②把握时机③留意态度④选择方式⑤考虑环境

22、怎样让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家庭和谐?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口家务我分担。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增强家庭责任意识。

口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变化。

口有效的交流沟通,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和谐相处。

23、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有什么意义?

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②有助于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③有助于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建设和谐家庭。

高频命题点1:认识教师

1.(2024•山东枣庄•中考真题)“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强则教育

强,教育强则国家强,尊重和关爱教师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让尊师成为风尚,让重教温暖每一位教师,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国家之所以倡导全社会尊师重

教,是因为()

A.教师是人类文明的唯一传承者B.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

C.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D.教师的风格不尽相同

【答案】C

7/13

【详解】本题考查走近老师。

C:国家之所以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是因为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故C符合题意;

A:“唯一”的说法太绝对,夸大了教师的作用,故A错误;

BD:材料没有体现“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的风格的不同”,故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老师拿来一些废纸壳、矿泉水瓶、旧木板等材料。面对

同学们疑惑的目光,老师笑着说:“废品也可以利用,让我们试试。”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用这些材料

学会了制作简易水火箭。这告诉我们()

□相信老师,不要有任何质疑□应该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面对老师的引领,要积极参与□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我们成长很重要

A.□□B.□□C.□□D.□□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要求的相关知识。

□:老师并不是完全对的,故□说法错误;

□:题干与主动关心、理解老师无关,故口不符合题意;

□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与指导下,用旧材料制作出了简易水火箭,启示我们面对老师的引领,要积极参与,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我们成长很重要,故□□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3.(2024•贵州铜仁・中考真题)有的老师担心学生失学而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有的老师背

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这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正如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

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面对老师,我们应该()

口不忘师恩,尊重老师口平等相待,坦成友好

□关心老师,理解老师口减少沟通,服从安排

A.□□□B.□□□C.□□□D.□□□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

□□□:分析可知,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们应该铭记老师的教诲和付出,从内心尊重老师;老

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我们可以真诚地与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老师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我们要关心老师的身心健康,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付出;故口□□符合题

□: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有效的沟通,我们应该主动与老师交流,而不是减少沟通;故□错误;

故本题选A。

8/13

4.(2023•山东济南・中考真题)浙江的潘老师误将作业布置给上届已毕业的学生,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交作

业”,表达对老师的思念之情……这场“美丽意外”启示我们()

A.要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B.正确对待老师的缺点和不足

C.在师生交往中可以获得美好情感

D.只有师生情谊才能让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师生交往。

C:分析题文,潘老师受到上届已毕业的学生的“作业”;学生们用“交作业”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这说明在师生交往中可以获得美好情感;c正确;

AB:观点不符合题干主旨;AB不符合题意;

D:只有•…才能,观点太绝对;D错误;

故本题选C。

高频命题点3:孝亲敬长

5.(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父母是我们成长的见证者和陪伴者,在与他们的依恋和“碰撞”中,我们体悟

着与家人的相处之道。中学生娜娜和妈妈的下列要求合理的是()

每天的日记要给妈妈看我想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不要藏起来,妈妈想了妈妈可以先敲门再进入

解你的想法。我的房间吗?

---------------------.^—

保护眼睛很重要,你不我学习很忙,妈妈可以

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不要让我做家务了吗?

、不能用电脑,不能…,A.k----------k---------

-----------一④

A.□B.□C.□D.□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A:日记是孩子的隐私,父母不应该查看,故A说法错误;

B:孩子可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进入孩子的房间应该先敲门,故B说法正确;

C:应该合理的使用手机、电脑和电视,故C说法错误;

D:我们要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为构建和谐家庭做贡献,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高频命题点4一亲壬冲突

6.(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对漫画《训》(见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有()

9/13

□母亲要正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母亲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观念

□母亲与孩子沟通时要控制好情绪

□孩子对母亲的训诫应该一切照办

A.□□B.□□C.□□D.□□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亲情的表现形式.亲子冲突的表现及产生原因、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的认识和理解。

□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漫画《训》中母亲的教育未能做到平等交流和科学指导,这表明母亲

与孩子沟通时要控制好情绪;同时母亲要正确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故□□说法正确;

□:母亲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观念,我们学习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课本外知识也是学习的一

部分,故□说法错误;

口:孩子不应该无条件地遵循母亲的训诫,孩子需要学会独立思考和判断,而不是盲目服从,故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7.(2024・辽宁•中考真题)“餐桌上可口的菜肴热气腾腾,温馨的厨房里有家人忙碌的身影",这是宁宁放学

回家时看到的情景。让家更美好,宁宁应该()

口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完全听从长辈的意见

□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A.□□□B.□□□C.□□□D.□□□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让家更美好,宁宁应该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与家庭成员和

睦相处;故□□口符合题意;

□: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虽然长辈的经验和意见值得参考,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应该在尊重

长辈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和选择;故□错误;

□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有利于我们养成劳动的习惯

□旨在提升青少年的劳动技能口能增强我们的家庭责任意识

10/13

A.□□B.□□C.□□D.□□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构建和谐家庭。

□:题文内容属于参与家务劳动,并未涉及法定义务,故□说法错误;

□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内容可知,积极参与家务劳动有利于我们养成劳动的习惯,能增强我们的

家庭责任意识,故□□说法正确;

□:参与家务劳动的目的在于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并非提升劳动技能,故□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高频金题点3:-孝亲敬长

9.(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事理发展逻辑,对图重新排序。

(2)简述图□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⑴排序:□□□□.

(2)示例:口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学会尊敬、倾听、感恩。

【分析】考点考查:感受父母的爱、孝敬父母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子女,需要运用感受父母的爱的知识,从理解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11/13

关键词:小的时候,在妈妈的抚慰下懂得哭泣;随着年龄的增长,妈妈一直陪在我们身边;随着时光的

流逝,我们慢慢长大,父母们也逐渐老去;我们要孝敬父母,不能让他们太孤单一可链接口□口口;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子女,需要运用孝敬父母的知识,从启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不要让她等太久,不要让她太孤单一可链接尽孝在当下,或是孝敬父母不能等待;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0.(2024•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是甜蜜轻松的避风港,是世世代代血脉相连的共同体,总能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家

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阅读材料,谈谈你在人生第一所学校中的收获。基于以上收获,你应该做些什么。

(上述要求需至少从两个角度作答)

【答案】

收获:

口收获亲情与关爱。家人始终给予我无条件的爱和支持,让我在成长过程中充满安全感。比如,在我生病时,

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感受到温暖,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