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运动和力 (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运动和力 (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运动和力 (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运动和力 (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讲义:运动和力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二力

专题09运动和力(5-8分)(解析版)

目录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4

考点二二力平衡..............................................................7

考点三摩擦力...............................................................11

考点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4

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15

题型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5

题型二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7

题型三惯性及解释惯性现象..................................................18

题型四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9

题型五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20

题型六判断摩擦力方向和大小................................................22

题型七利用运动图像求摩擦力................................................24

题型八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5

题型九力的示意图作图.......................................................28

题型十求合力或分力方向和大小..............................................29

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考点要求新课标要求命题预测新旧教材对比

主要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令新教材新增

>2.2.5通过实验和科学推用,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常以同一直线上

理,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也会二力的合

牛顿第一定律能运用物体的惯性解释出现实验探究题。主要命题点有:对牛成。虽然旧

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惯性的概念、生活教材没有安

现象。中的惯性现象、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排力的合成

影响。的内容,但

属于常考热点。考查题型主要有选择题、是在考试或

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命题点有:平平时的练习

>224。知道二力平衡条

二力平衡衡状态与平衡力、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中都会涉及

件。

平衡条件的应用、辨析平衡力和相互作到力的合

用力、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等成。新教材

>223通过常见事例或实将它独立出

是常考热点,常考题型有选择题、填空

验,了解摩擦力。探究并来,预示该

题和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摩擦力的

了解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考点的内容

摩擦力概念、分析物体是否受摩擦力、生活中

与哪些因素有关。需要考生详

利用和防止摩擦力的现象、探究滑动摩

>4.2.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细了解和熟

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等

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练掌握。因

新教材新增考点,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此在中考复

析的基础。通常与其他力学考点综合考习过程中,

同一直线上二>2.2.4了解同一直线上的蛰,通常出现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应有针对

力的合成二力合成。题和实验探究题。命题点有:求物体受性、系统性

到的合力、根据合力判断物体的运动状的学习该考

态等点。

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匚含力-0.丽•依态不ent_:

:军・力;逢而依&s壹内白:一切制*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定义时,忌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线运动

:压力大小.接触面相状态.

牛神第M力a2m^运^

一定律

It大事《!的方法:堵大用力大小.摩掾力神:吟耐flUKig树

增大接触面唱&程度"态不变的性质.

法:胃小压力大小.

情性-影・因索:质・

减〃强电面粗糙程度、使接的面运动

分胃.滚动代替滑动

和力-注意:惯性不是力,愦性

合力、与速度无关

力的合成'

台力:m个力作用.运

同一吗个力平翻

方同8同:1呜呜,合上二力的

力方向与西力方向相同同作:为力作用

合成二力平衡

方向相反:F**|F~FzL合>:西力大4

力方向与较大力方向相阊反陶:两力方同相反

共线:两力作用在冏一亶线

3

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考点聚焦

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1)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认为: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

掉,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2)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毛巾表面

实验图111s__________棉布表面

_______________r"木板表面

实验器材刻度尺、斜面、小车、木板、棉布、毛巾

(1)转换法:用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大小来反映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控制变量法: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在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只改变

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在木板上铺上不同材料)

(3)科学推理法:根据实验结果推理得出,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足够长,则小车将在水平面

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设计与(4)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后继续运动的原因:小车具有惯性。

分析(5)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停下来的原因:受到阻力的作用。

(6)小车从斜面滑下到最终停止的过程中主要的能量转化: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

(7)若小车最终冲出了木板,实验改进方法:①更换长度更长的木板;②降低小车在斜面上

由静止释放的高度。

拓展:

4

(8)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①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②重力势能与高

度的关系;③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大;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将一直

实验结论

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牛用国第一定律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I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也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①该结论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I②“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

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I③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I④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中不存在这样的

理解物体;

I⑤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要分为两个阶段:不受力之前和不受力之后。

不受力之前不殳力之后

静止——►保持/止

运动—>将做匀速汽线迅动

三、惯性

1.惯性

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与物体是

影响因素

否受力、运动快慢无关。

①一切物体具有惯性;

理解②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而不是一种力。所以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力”,只能说

“由于惯性”或“具有惯性”。

①跳远运动员的助跑;②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③利用盛水容器,泼水浇菜;④烧锅炉

利用时,用铁锹往炉膛内添加煤;⑤撞击锤柄几下,套紧锤头;⑥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⑦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等。

①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②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③运输玻璃制品,装玻璃制品需

防范要包装且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④骑自行车的速度太快,容易发生事故;⑤当汽车超载时,

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时,车不容易刹住等。

5

2.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一般步骤:(1)明确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2)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部分;

(3)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4)得出结论。

如锤子的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套在锤柄上。如图所示

①明确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锤头和锤柄一起向下运动;

②找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部分:锤柄突然停止;

③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

④得出结论:锤头就会牢牢地套在锤柄上了。

易混易错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不受力的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得出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理想实验法。

2.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固有属性,不是力,因此不能说成惯性力,更不能与力比

较大小。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惯性就小,运动状态易改变。

针对训练

1.【生活实践】(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可以除去附着在被子上的灰尘,这

是()

A.利用惯性B.防止惯性的危害C.利用摩擦D.减小摩擦的影响

【答案】A

6

【详解】拍打被子时,被子由于受到手的作用力由静止变为运动,而被子上的灰尘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

静止状态,灰尘和被子就会分离,由于重力的作用就会落下来,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生活情境】(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图是马恒同学在公园里玩滑板车的情形。他站在滑板

车上不断蹬地,使滑板车沿水平方向前进,关于此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断蹬地使滑板车向前,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停止蹬地滑板车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运动中的滑板车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当滑板车停下来时,它的惯性将会消失

【答案】C

【详解】A.不断蹬地说明,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错误;

B.停止蹬地滑板车就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阻力改变了滑板车的运动状态,故B错误;

C.运动中的车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其运动状态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

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当滑板车停下来时,仍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o

考点二二力平衡

考点聚焦

一、平衡力和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两种状态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力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状态,我们就把这几个力为平衡力

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二个力的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

二力平衡

就彼此平衡,我们称之为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

件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简记为:“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7

实验目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要想找到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两个力之间的关系,应该先想办法在物体上施

实验思路

加两个力使物体平衡,然后在物体平衡时测量这两个力,看看这两个力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实验图

__

实验器材小车、滑轮、托盘、钩码、棉线、水平桌面等。

(1)通过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

(2)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来改变力的大,卜。

(3)尽量减小装置间的摩擦(小车和桌।由),防止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创新:

实验设计与既卜

分析

(4)纸片质量要小,减小重力对实验的;荡响;

(5)两边的定滑轮高度不需要相同。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九彼

实验结论

此平衡。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

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如果知道了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就可确定另外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1)我们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时,利用二力平衡,这时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弹簧测力计

对物体的拉力相互平衡,大小相等。

(2)我们用用重锤线显示重力的方向,也利用二力平衡,这时重锤所受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相互平衡:

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

i

,万重锤线

V

G

2.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运动状态

8

受力情况运动状态

物体不受力时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受平衡力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力时

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根据物体物体运动状态判断物体受力情况

运动状态受力情况

静止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

匀速直线运动受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4.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下X

力的示意图fG

〃分〃▼

同G

点受力物体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本质区别)

同时性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力的性质同种性质的力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易混易错

1.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理解

(1)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不受力。

(2)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的作用,如搬而未起、推而不动

时,物体受力情况虽发生改变,但仍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力仍然平衡。

(3)速度为零r静止状态:物体静止时速度为零,但物体速度为零时并不一定保持静止状态。如竖直

上抛达到最高点的物体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不能保持,故在最高点时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

针对训练

1.(2024•宁夏•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片和F2是物体所受的两个力,其中受力情况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9

F=2N

2尸I=2N

【答案】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详解】[UA.图中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两个力不是平衡力,则物体受力情况不属于二力

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力没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两个力不是平衡力,则物体受力情况不属于二力平衡,故B

不符合题意;

C.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两个力是平衡力,则物体受力情况属

于二力平衡,故c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相等,所以两个力不是平衡力,则物体受力情况不属于二力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⑵由于图C中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是一对

平衡力,所以物体受力情况属于二力平衡。

2.【生活情境】(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某同学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详解】A.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C.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错误;

10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一物体上,并且二力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也

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三摩擦力

考点聚焦

一、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

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分类

类型区别示例

_匚

手握瓶子静止时,手与瓶子之间的摩

静摩擦力/////////✓//✓///////////////

擦力

推物体而不动产生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4-

人滑冰时,滑冰鞋和冰面之间的摩擦

////)

滑动摩擦力/////✓/////////////////

在粗糙面上滑动的物体产生的J攀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F一

正常行驶的自行车,自行车车轮与地

滚动摩擦力////////

面之间的摩擦力

沿水平方向拉动小车,运动的小车的车轮产生的摩擦

力为滚动摩擦力

3.产生条件

(1)两物体直接接触且有相互作用的弹力;(2)两接触面均粗糙;(3)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

动趋势。

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时起阻力

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5.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①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②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

越大。

(2)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其相平衡的力有关,可用二力平衡求解。

6.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1

实验目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一根据生活经验,同样的接触面,物体越重,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同样的压力,接触面越粗糙,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只要控制接触面相同,测量不

实验思路

同压力下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就可以找到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同理,控制压力不

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可以找到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带钩的木块、木板、祛码、毛巾等

(1)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

木块与长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

(2)控制变量法:①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改变

压力大小;②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控制压力不变,改变接触面的

实验设计与粗糙程度。

分析(3)实验设计不足之处:很难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不稳定。

(4)实验改进:改进方案如下图所示。

木块feagn々

%八'木板一二

将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与木板相连,拉环处固定,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这样不但方便读数,

而且长木板也不需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5)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实验结论(2)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二、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1)摩擦有时是有益的。如用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间的摩擦;人行走时,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刹

车时,刹车装置的摩擦以及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等。

12

(2)摩擦有时是有害的。如机器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会使机器磨损,进而使机器丧失原有的精度

和功能等。

2.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目的方法实例

增大压力刹车时用力捏闸

增大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煤渣

摩擦

变滚动为滑动急刹车时,车轮停止滚动

减小压力运动员做单杠回环动作时,手不能将单杠握得太紧

减小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滑梯的表面做得很光滑、冰壶运动员“刷冰”

摩擦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在笨重的物体上加上轮子

变滑动为滚动磁悬浮列车、给轴承加润滑油、气垫船

易混易错

1.相对运动方向的理解

“相对运动方向"不是"运动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对于地面而言的,而物体的相对(趋势)运动

方向是相对于和它接触的物体而言的。因此,摩擦力有时阻碍运动,有时有利于运动,无论哪种情况,摩

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大小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只要这两个因素没有发生改变,不管物

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都不变。

(2)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与静摩擦力平衡的力的大小,这个力发生改变,静摩擦力大小也改变。。

针对训练

1.【学科实践】(2024•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小明观看亚运会比赛时,看到以下场景,其中属于减小摩擦

的是()

A.滑板运动员的滑板装有轮子B.自行车运动员刹车时用力捏闸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D.长跑运动员鞋底有粗糙的花纹

【答案】A

【详解】A.滑板运动员的滑板装有轮子,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

思;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C不符

合题意;

13

D.长跑运动员鞋底有粗糙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5N的水平拉力尸的作用下一

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B.甲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乙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D.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C

【详解】A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上不受拉力,所以

没有摩擦力,故AB错误;

CD.乙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也是平衡的,它受到向右的5N的拉力,必然受向左的5N的摩擦力。故C

正确,D错误。

故选C。

考点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考点聚焦

一、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

如果一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在物理学

中,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作力的合成。

2.平衡力的合力为0

物体受到几个力时处于平衡状态,则物体所受合力为0。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时的效果。

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的规律

方向求合力示意图

F合

月和尸2方向相同-O*——

合力大小为:F^=Fl+F2,合力方向与两个力方向相同

14

产2F1._\正合

------->----->

耳〉工,合力大小为电=耳-工,合力方向与耳的方向相同

丹片?合

可和尸2方向相反<-----------.—>•

工〉与,合力大小为心=工-6,合力方向与工的方向相同

巴凡(尸L尸2)

<------•------>

二力平衡,合力等于0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如果方向相同,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与这两个力

的方向相同;如果方向相反,合力的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一致。

2.同一直线上多个力的合成,可以转化为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针对训练

1.(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某同学练习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能够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排球

具有,排球的重力为2.7N,在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某时刻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0.5N,方向竖直向下,

此时排球所受合力大小为N„

【答案】惯性3.2

【详解】[1]排球离开胳膊后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在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和重力均竖直向下,则合力为

这=G+/=2.7N+0.5N=3.2N

题型精研•考向洞悉

题型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2024•湖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保持同一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

高度由静止滑下,只改变水平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只受摩擦力的作用

15

B.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相同

C.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该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该实验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详解】A.不计空气阻力,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过程中,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只

受摩擦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小车在粗糙程度越大的水平木板表面滑行时,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速度减小的越快,小车滑行的距离

越小,故B错误;

C.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时,对水平木板的压力一定,因此水平木板表面越粗糙,所受的摩擦力越大,故

C正确;

D.由于绝对光滑的水平面是不存在的,因此该实验不能直接验证当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物体将一直做

匀速直线运动,而是根据科学推理得出的,故D错误。

故选C„

2.(2024•湖北武汉•模拟预测)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将棉布铺在—(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

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

阻力,它将—;

(3)请在图中画出小车从斜面上滑下过程中,小车的后轮对斜面的摩擦力o

【答案】(1)水平木板同一高度由静止

(2)增加做匀速直线运动

(3)见解析

【详解】(1)口][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本实验中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所以让小车每

次都从同样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所以斜面上不能铺棉布,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从而观

察在不同阻力作用下小车滑动的距离,所以应在水平木板上铺上棉布,以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小

车在水平面上所受到的阻力。

(2)口]⑵实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由此推理可知,如果

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一直运动下去。

(3)小车下滑过程中,受到斜面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则,则斜面受到的摩擦力是沿斜面

16

向下的,作用点为斜面与小车后轮接触面的中点,作图如下所示:

技巧点拨I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因此在分析时要注意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是什么以及物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关键看物体在不受力前的

运动状态,不受力前是静止状态,不受力后仍保持静止;不受力前是运动的,不受力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3.【学科实践】(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四名同学的观点,

正确的是()

A.甲同学: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乙同学:汽车转弯过程中,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C.丙同学:跳远要助跑,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丁同学: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直接得出来的

【答案】B

【详解】A.力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一定条件下,足球不受力时也能运动,故

A错误;

B.汽车转弯过程中,运动的方向在不断改变,则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B正确;

C.惯性的大小只跟质量有关,跳远要助跑,是利用物体的惯性,其惯性大小不变,故C错误;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论证得出的,故D错误。

故选B。

4.(2024•安徽宣城•一模)一个氢气球下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匀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若细线突然断裂

时,会出现的现象,可能正确的是()

A.氢气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继续匀速上升B.重物立即加速下落

C.重物将先上升后下落D.重物保持原速度一直上升

【答案】C

【详解】重物原来随气球匀速上升,受到拉力和重力作用,当细绳断裂后,由于惯性物体会继续向上运动,

但物体此时只受重力作用,方向竖直向下,因此重物在重力作用下会落下来,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o

17

题型三惯性及解释惯性现象

技巧点拨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即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其大小只和质量有关,与物体的

运动状态以及是否受力都无关。另外,还需要注意惯性不是力,因而描述惯性时不能与“受到”、“作用”

等词搭配使用,更不能说“惯性力”。

解释生活中惯性的现象的步骤:一、确定研究对象,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一个物体或物体的哪一部分;

二、确定被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状态;三、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四、由于惯性,研

究对象要保持原来的什么状态,结果会出现什么现象。

5.(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关于质量、惯性、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瓶矿泉水从广州带到北京重力变大是因为质量变大

B.质量相同的铝块与铜块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C.重力和惯性的大小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物体只有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答案】C

【详解】A.质量不随位置改变而改变,一瓶矿泉水从广州带到北京质量不变,根据G=mg可知,同一物

体的重力还与g有关,不同位置的g可能不同,故A错误;

B.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时,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相同的,故B错误;

C.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其他条件不变时,质量越大重力越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故C正确;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Co

6.【跨学科实践】(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下列运动场景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

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

【答案】C

【详解】A.举重运动员用力将杠铃举起,这是通过运动员对杠铃施加力的作用,使杠铃由静止变为运动,

或由较低位置变为较高位置,这是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表现,与惯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田径运动员起跑时用力向后蹬地,这是运动员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

也会对运动员施加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从而使运动员向前运动,与惯性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标枪运动员投掷前向前助跑,是为了使标枪在出手时具有较大的速度,由于惯性,标枪会保持这个速度

继续向前飞行,从而飞得更远,这是利用惯性来提高运动成绩的例子。故c符合题意;

D.百米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会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

18

一段距离;但这种情况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或说是不利影响),不是利用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题型四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7.(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实验

方案。小张同学认为乙方案更合理,理由是乙方案中使用小车时对实验的影响更小,可以忽略不计。

实验中同学们认定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力平衡,所依据的现象是小车

小车

F,叫F2Fi।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