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2025年中考生物可能涉及的必背知识点:一、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遗传物质DNA。-植物细胞除了具有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外,还有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作用)、液泡(含有细胞液,与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细胞的生活-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如水、无机盐等)和有机物(如糖类、脂肪、蛋白质、核酸等)。-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植物细胞还能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细胞分裂-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明显,先复制加倍,再均分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动物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能保护体表,小肠腺上皮能分泌消化液)、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神经组织(能够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植物体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如根尖分生区、茎的形成层)、保护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如叶的表皮)、输导组织(能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如叶肉细胞、果肉细胞)、机械组织(起支持和保护作用)。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例如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等八大系统,这些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六大器官。二、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等)和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关系)。-例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的是捕食关系。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例如,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说明蚂蚁对堤坝的影响。三、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绿色植物的类群-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如海带、紫菜等,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具有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作用,如葫芦藓。-蕨类植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了今天的煤炭,如肾蕨。-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等)和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种类最多的类群,如桃、苹果等)。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器官:叶。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上有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叶肉、叶脉。-意义: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等。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反应式:\(CO_{2}+H_{2}O\frac{\text{光能}}{\text{叶绿体}}有机物(淀粉)+O_{2}\)-意义:制造有机物,为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地球上生物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4.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反应式:\(有机物+O_{2}\xrightarrow[]{酶}CO_{2}+H_{2}O+\text{能量}\)-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四、生物圈中的人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如葡萄糖、淀粉等)、脂肪(是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如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等)、维生素(如维生素A缺乏会患夜盲症,维生素C缺乏会患坏血病等)。-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等。-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淀粉在口腔开始消化,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开始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乳化脂肪,不含消化酶)、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特点有利于消化和吸收,如小肠很长,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人体的呼吸-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体外。-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和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3.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白细胞(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能吞噬病菌)、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血管的类型-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室)。心脏的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血液循环的途径-包括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在全身毛细血管网处进行物质交换,将氧气和营养物质送给组织细胞,同时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带回血液)和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在肺部毛细血管网处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排泄是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②通过呼吸系统以呼出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③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和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五、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动物的运动-运动系统的组成: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骨连结(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摩擦,缓冲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骨骼肌的结构和特性: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2.动物的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蜘蛛织网等。-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如小鼠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等。-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如蚂蚁、蜜蜂等昆虫,以及狼、猴等哺乳动物都具有社会行为。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植物的生殖-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绿色开花植物通过开花、传粉、受精,最终形成果实和种子,这种生殖方式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如月季、葡萄等植物常用扦插繁殖)、嫁接(如苹果、梨等果树常用嫁接繁殖,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压条等,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如家蚕、蜜蜂、蝴蝶等。-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若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相似,只是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如蝗虫、蟋蟀、蝼蛄等。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如青蛙的生殖过程为雄蛙鸣叫(吸引雌蛙)、抱对(提高受精率),然后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受精卵发育成蝌蚪,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变成幼蛙,最后发育为成蛙。4.鸟的生殖和发育-鸟的生殖具有季节性,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几个阶段。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保护作用)、卵壳膜、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保护和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营养物质)、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等。5.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的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基因、一个是隐性基因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6.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物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考核试卷
- 豆腐干的品质提升技术考核试卷
- 水果销售经典话术
- 数字智慧方案5498丨商业综合体智能化方案共
- 豆类作物种植的农业土地资源利用考核试卷
- 火力发电厂运行监控与故障处理考核试卷
- 2025年板材无模多点成型压力机合作协议书
- 数字智慧方案5445丨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分享北京环境交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施工图预算(课件)
- 杭州安全运维试学
- 2025年工程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腰椎病的影像学》课件
- 2025年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高考模拟试题(二)英语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5年初三中考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宏观经济学导论》课件
- 2025年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英语教辅电子版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年浙江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考点4 天体观测 (课件)
- 2025-2030不粘锅市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螺栓连接在横向振动下的松动机制与力学分析
- 10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9个必考点】(必考点分类集训)(人教版2024)(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