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吉林省盟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吉林省盟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吉林省盟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吉林省盟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吉林省盟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吉林省盟校生物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B.水解之后生成ADP,ADP可继续水解释放能量C.三个磷酸键含有的能量不完全相同D.图中a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2.某同学利用紫玉兰、诸葛菜、山茶、茶梅和红花檀木的叶片为材料,放大相同倍数后观察、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然后做“质壁分离实验”,记录开始滴加0.3g/mL蔗糖溶液到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时间并计算平均值。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该实验中的各组材料之间相互对照B.各组实验中红花檀木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C.山茶细胞体积最大,从接触蔗糖溶液到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最长D.细胞液浓度:山茶<茶梅<紫玉兰<诸葛菜<红花檀木3.图为人工种子,下列与其培育生产过程有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种子一般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B.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C.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4.下图是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都是以电信号传送的B.若abc依次为下丘脑、垂体、性腺,则激素d叫促性腺激素C.若图表示捕食关系,则de过程存在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因素D.若图表示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则c一定是传出神经和它支配的内分泌腺5.某校学生尝试用琼脂作载体,用包埋法固定α-淀粉酶来探究固定化酶的催化效果。实验结果见下表(假设加入试管中的固定化淀粉酶量与普通α-淀粉酶量相同)。实验表明1号试管中淀粉未被水解,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步骤组别1号试管2号试管固定化淀粉酶√普通α-淀粉酶√淀粉溶液√√60℃保温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滴加碘液√√现象变蓝不变蓝注:“√”表示加入试剂或进行该步骤。A.实验中的温度过高,导致固定化淀粉酶失去活性B.淀粉是大分子物质,难以通过琼脂与淀粉酶接触C.水浴保温时间过短,固定化淀粉酶未将淀粉水解D.实验程序出现错误,试管中应先加入碘液后保温6.根据“化学元素→化合物→C→组织→器官→洋葱”,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烟草花叶病毒相比,C能独立生活,两者都含有脱氧核糖核酸B.蓝藻和C都有核糖体,若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则都有叶绿素参与C.洋葱鳞片叶表皮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也可以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D.洋葱富含钾、锌、硒,与根尖成熟区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7.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下列哪项调节过程的机制与此最为相似A.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B.湖泊受到污染,导致鱼死亡使鱼类数量减少,鱼的死亡会使污染加重C.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D.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8.(10分)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C.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D.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自然界中细胞的多样性二、非选择题9.(10分)图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利用CO2合成(CH2O)的过程,玉米叶肉细胞通过“CO2泵”内的一些化学反应,将空气中的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保证(CH2O)的合成顺利进行;图2表示光照强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过程①是,物质A是,过程②的进行还需要等物质参与。(2)如果在玉米叶肉细胞中注入某种抑制剂使“CO2泵”的活性降低,则在短时间内,维管束鞘细胞中C5的含量。(3)图2中当光照强度从20klx增加到25klx,玉米CO2吸收速率没有发生变化,这主要受到图1中过程(填序号)的限制;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玉米每小时能固定mL的CO2。(4)研究发现晴朗的夏季中午光照增强,温度过高,叶片气孔开度下降,作为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减少,而此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受影响,其原因是玉米。10.(14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种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血红蛋白分子β一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导氨酸代替,导致功能异常。回答下列问题:(1)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可以合成正常血红蛋白达到治疗目的。此操作__(填“属于”或“不属于”)蛋白质工程,理由是该操作___________。(2)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血红蛋白时,可先提取早期红细胞中的______,以其作为模板,在____酶的作用下反转录合成cDNA。(3)检测受体菌是否已合成血红蛋白可从受体菌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__________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表明该受体菌已合成血红蛋白。(4)既可以通过将健康外源基因导入到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对患者进行体外基因治疗,还可以对患者进行更简便的_________治疗。两种方法都可以解决器官移植中所面临的___________二两大问题。11.(14分)人对健康的追求越来越高,近年来碳酸饮料和方便面等食品的销量越来越差,而酸奶和果汁等较为健康的饮料的销量稳步上升,同时胡萝卜素也被广泛用作饮料的添加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中纤维素和果胶的单体分别是__________。生产上常用__________来瓦解细胞壁,使榨汁变得容易,同时也使果汁更加澄清。(2)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稳定性很好,能持续发挥作用,但是制作果汁时若将其直接加入苹果泥中,则无法从果汁或残液中回收,造成很大浪费,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酶固定在载体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酶分子很小,一般采用________法和_______法进行固定化。细菌细胞相对于酶分子来说比较大,如果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将这些细菌固定,可以采用_________法。(3)工业生产上,可以从胡萝下中提取胡萝卜素。提取胡萝卜素常采用萃取的方法,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纸层法进行鉴定,其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鉴定过程中,通过观察萃取样品中是否出现了对应于标准样品中位于展开剂前沿的____________来确认是否提取到了胡萝卜素。1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下图所示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极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图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运输的共同点是都需要____________,如果将图2所示细胞放在无氧环境中,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及所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3表示的生理过程及所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图1为ATP结构简式,其中A表示腺嘌呤,P是磷酸基团,b、c是高能磷酸键。A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腺嘌呤和一分子核糖构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详解】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A正确;ATP水解时断裂c化学键释放能量,形成ADP和Pi,ADP继续分解断裂b键释放能量,形成AMP和Pi,B正确;ATP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为普通化学键,所以三个磷酸键含有的能量不完全相同,C正确;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错误。故选D。2、D【解析】

据题文的描述和分析图示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详解】A: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实验中的各组材料之间形成相互对照,A正确;

B:各组实验中,红花檀木的质壁分离所需平均时间最短,因此质壁分离的速度最快,B正确;

C:山茶的细胞平均数最小,说明其细胞体积最大,因此从接触蔗糖溶液到发生质壁分离的时间最长,C正确;

D:柱形图显示,视野中细胞平均数由多到少为:红花檀木>诸葛菜>紫玉兰>茶梅>山茶,而发生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由短到长为:红花檀木<诸葛菜<紫玉兰<茶梅<山茶,据此可推知细胞液的浓度由低到高为:红花檀木<诸葛菜<紫玉兰<茶梅<山茶,D错误。

故选D

由题意“放大相同倍数后观察、记录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可推知:细胞平均数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因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而且外界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差越大,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柱形图呈现的各类细胞平均数和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平均时间,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3、B【解析】

A、人工种子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然后包上人工种皮就形成了人工种子,A正确;B、人工种子是由人工种皮和胚状体组成,胚状体已具有根、芽的分化,仍然具有分裂能力,B错误;C、由于人工种子是由组织培养而来,遗传物质都相同,C正确;D、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的,离体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的,D正确。故选B。4、C【解析】

若题图表示反射弧,则a代表感受器,d代表传入神经,b代表神经中枢,e代表传出神经,c代表效应器;若题图表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则a代表下丘脑,d代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代表垂体,e代表促性腺激素,c代表性腺;若题图代表捕食关系,则食物链为a→b→c,则d和e均代表被捕食过程;若题图表示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则a可能代表温觉感受器,d代表传入神经,b代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e代表传出神经,c代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如立毛肌)或腺体(如肾上腺)。【详解】若题图表示反射弧,则a代表感受器,d代表传入神经,b代表神经中枢,e代表传出神经,c代表效应器,则其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方式有电信号(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传递)两种,故A错误;若a、b、c依次为下丘脑、垂体、性腺,则激素d叫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故B错误;若图表示捕食关系,de分别代表a被b捕食过程和b被c捕食过程,该种捕食关系的存在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使各种生物数量总是维持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积极意义,故C正确;若图表示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则c为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皮肤和汗腺等,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本题对学生逻辑推断能力要求较高,需深刻理解生物教材中的相关生理过程,并能将其转化为与题图类似的概念模型进行内化提升,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整合与归纳的技巧的训练。5、B【解析】

1、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过程:酵母细胞的活化;制备氯化钙溶液;制备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2、探究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详解】1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固定化淀粉酶,由于淀粉分子太大,难以通过琼脂扩散与淀粉酶接触,因而导致反应无法进行,所以加碘液后变蓝,故选B。6、A【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根据题干信息“化学元素→化合物→C→组织→器官→洋葱”分析可知,C为细胞。【详解】A、与烟草花叶病毒(RNA病毒)相比,C(细胞)能独立生活,细胞中含有脱氧核苷酸,但是烟草花叶病毒没有脱氧核苷酸,A错误;B、蓝藻和C(细胞)都有核糖体,若两者进行光合作用,说明C是洋葱的叶肉细胞,则两者的光合作用都有叶绿素的参与,B正确;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内表皮可以用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正确;D、洋葱富含钾、锌、硒,与根尖成熟区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正确。故选A。7、B【解析】

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详解】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结合后,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而凝血酶的产生又能加速凝血酶原与凝血因子的结合;该反应属于正反馈调节。寒冷时,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A错误;湖泊受到污染,导致鱼死亡使鱼数量减少,鱼的死亡会使湖泊污染加重属于正反馈调节,B正确;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使血糖浓度下降属于负反馈调节,C错误;生态系统中,捕食者数量增长,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故选B。本题以血压为素材,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血压正常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其次要求考生识记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概念,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出其调节机制。8、D【解析】

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意义: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详解】A、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A正确;B、细胞学说中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正确;C、细胞学说的建立经历了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C正确;D、细胞学说只是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没有涉及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了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容易题。二、非选择题9、(1)CO2的固定C3化合物[H]和ATP(2)增加(3)①200(4)CO2有“CO2泵”(维持维管束鞘细胞内有较高CO2浓度)【解析】

试题分析:(1)图1维管束鞘细胞中①是CO2的固定,产生的A为三碳化合物。②过程需要光反应提供[H]和ATP。(2)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若CO2浓度下降,CO2的固定受阻,短时间内C5的含量增加。(3)当光强达到光的饱和点后,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是CO2浓度。图2可知,植物呼吸速率为50ml/h,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净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速率为150ml/h,玉米光合作用固定CO2速率为150+50=200ml/h。(4)由题可知:玉米叶肉细胞通过酶催化一系列反应将空气中的“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使维管束鞘细胞积累较高浓度的CO2,所以叶片气孔开度下降时,玉米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受影响。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10、不属于没有对现有的蛋白质进行改造(或没有对基因进行修饰)mRNA逆转录抗原一抗体体内基因供体器官供应不足和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解析】

蛋白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也就是说,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是包含多学科的综合科技工程领域。【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将正常的血红蛋白基因导入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由于是将原有基因导入患者体内,并没有对基因进行改造,因此也没有对蛋白质进行改造,所以不属于蛋白质工程。(2)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血红蛋白时,可先提取早期红细胞中的RNA,以其作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3)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一般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法。(4)基因治疗分为体内基因治疗和体外基因治疗,面临的两大问题是供体器官供应不足和器官移植发生免疫排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蛋白质工程的相关知识点,明确蛋白质工程属于第二代基因工程,利用蛋白质工程不仅可以改造基因,而且可以不断的产生改造后的蛋白质。11、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化学结合物理吸附包埋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不同的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胡萝卜素层析带【解析】

①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纤维素酶能够催化纤维素水解;纤维素是由许多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可以提高水果的出汁率,并使果汁变得澄清。②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细胞个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③胡萝卜素萃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