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文化文学常识》知识点专练(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文化文学常识》知识点专练(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文化文学常识》知识点专练(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文化文学常识》知识点专练(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升初《文化文学常识》知识点专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文学常识—知识点专练

然,知识详解

(一)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作家、名著内容、名句等的了解。主

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文化常识:文化常识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地理、民俗等的了解。主

要考察学生对各类知识的识记以及掌握程度。

考点1:文学常识(重点)

里要如考前指导

(一)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型题时,首先熟悉课文等文学作品、作家等内容的识记,多练多背多复习。

(-)常考题型

1.选择题:①判断和题干内容相对应的内容;②选择题干中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2.填空题:对题干中句子挖空部分的文学常识进行填空

3.判断题:判断题干中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是否正确

(三)答题技巧

1.识记重要文学常识

六年级上册

■《草原》作者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猫城记》、《茶馆》

试卷第1页,共10页

・《穷人》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被称为“俄国文学的良心”,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

娜•卡列琳娜》

・《少年闰土》,选自《故乡》,作者鲁迅

鲁迅,原名周树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呐喊》、《彷徨》、《朝花夕

拾》等。

六年级下册

・《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腊八粥》作者沈从文,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沈从文:中国近代作家,被誉为“乡土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边城》

・《匆匆》,作者朱自清,文章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要珍惜分分秒秒,不要虚度

光阴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被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代表

作《荷塘月色》《匆匆》《背影》

・《为人民服务》,作者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做的演讲

2.常考作者及其代表作

①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以母爱、童真和大

自然为主题。代表作:《寄小读者》《繁星》《春水》

②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家》《春》《秋》(合称“激流三部曲”)

③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擅长描写儿童生活。代表作:《稻草人》

④郭沫若:现代著名诗人、历史学家。他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女神》《屈

原》

⑤曹文轩: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草房子》《青铜葵花》

3.做题方法

按“见一背一”的方式巩固积累,文学尝试较多较大,范围很广,可以按照见到一个积累一个

的方式去积累与背诵。

&

w习题训练

1.请选择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第2页,共10页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先不管它。

B.创造性复述和缩写故事都是分享民间故事的好办法。

C.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铁拐李乘拐杖,何仙姑乘荷花,汉钟离骑着用纸折成的毛驴踏浪

而去。

D.油条最初的名字叫做“油炸桧”,这里的“桧”特指南宋奸相秦桧。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腊月二十四,掉尘扫房子”,扫尘是民间风俗,寓意“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

统扫出门。

B.策划书一般包含活动名称、活动目的、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分工、活动流程等方

面的内容。

C.阅读时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人物图谱。

D.写作品梗概时要连贯表达,可适当补充内容,写写自己的感受。

3.连一连,写一写。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陶渊明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鲁迅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朱熹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颜真卿

你还想到了哪些与珍惜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呢?请写一写。

4.请把下列有关孔子的歇后语连一连。

孔夫子的徒弟咬文嚼字

孔夫子念书都是闲(贤)人

孔夫子搬家斯文扫地

孔夫子拿扫帚净是输(书)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5.下列表明经常接近某种事物就会对它了解、熟悉的道理的一项是()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物莫能陷也”中“陷”的意思是“陷阱”。

试卷第3页,共10页

B.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C.“敏而好学”中“好”的意思是“喜好”O

D.“他的脸色十分苍白,眼神也跟平常不一样。”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

7.判断,对的打“铲,错的打“x”

7.《匆匆》一文的作者是老舍,文章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8.“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是说,无论跟什么事物相处时间长了,就会了解它的习性()

9.柳公权是唐代人,代表作是《玄秘塔碑》,赵孟^是元代人,代表作是《三门记》,他们

都是我国楷书名家。—

10.赵孟^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行书代表作之一。—

11.填写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⑦、®,新文化运动

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⑨、《故事

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⑩。

12.下面关于鲁迅先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有的人》是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写的一首诗。

B.《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笑谈碰壁”这件事看出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对“我”的关爱。

C.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为了唤醒国人,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枪与旧社会进行不屈不

挠的斗争。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呐喊》……

13.明明参加娄底市阅读知识抢答赛,好多次机会,都没有想到正确答案,十分后悔自己平

时没有好好积累。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这种现象,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C.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4.下列句子中引用的名言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林在围棋比赛中赢了自己的教练,教练引用《荀子》中的名言赞叹道:“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

B.我们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督促自己及时反省,不断完善自己。

C.小明不爱读书,妈妈劝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现在不抓紧,将来要后悔。”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览群书,反复阅读积累,才能妙笔生花。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试卷第4页,共10页

A.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过程。

B.“蒸”是一个形声字,下面的“四点底”说明这个字与“火”有关。

C.柳公权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D.《草原》和《北京的春节》都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考点2:文化常识(重点)

划重包考前指导

(-)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型题,重点在于平时的阅读与积累,拓宽阅读面,识记重要的常识,多练多背多复

习。

(二)常考题型

1.选择题:①判断和题干内容相对应的内容;②选择题干中正确或错误的选项

2.填空题:对题干中句子挖空部分的文学常识进行填空

3.判断题:判断题干中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是否正确

(三)答题技巧

1.反复识记,反复练习

①二十四节气:分为四组,每组六个,对应春夏秋冬四季

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识记口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②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

亥猪

③重要节假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习俗: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拜年、发红包。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习俗: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

清明节:阳历4月4日-6日之间。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习俗:赏月、吃月饼、团圆饭。

试卷第5页,共10页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

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东汉时期的蔡伦。

印刷术: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

指南针:战国时期的司南,宋代改进为指南针。

火药:唐代炼丹家。

⑤中国戏曲:

角色分类:生(男性角色),旦(女性角色),净:(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丑(滑稽角色)

戏曲种类:

京剧:

起源:清代中叶,融合了徽剧、汉剧等地方戏曲。

代表剧目:《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空城计》。

越剧:

起源:浙江竦州,流行于江浙一带。

代表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

黄梅戏:

起源:安徽安庆,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

代表剧目:《天仙配》《女驸马》。

豫剧:

起源:河南,流行于中原地区。

代表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

川居U:

起源:四川,流行于西南地区。

代表剧目:《白蛇传》《秋江》。

⑥书法四大家:

书法家朝代书法风格特点

欧阳询唐欧体(楷书)字形方正,笔画挺拔,庄重肃穆。

颜真卿唐颜体(楷书)字形宽博,笔画厚重,豪迈大气。

试卷第6页,共10页

柳公权唐柳体(楷书)字形瘦长,笔画刚劲,清秀挺拔

赵体(楷书行书

找孟^元字形圆润,笔画柔美,优雅飘逸

草书)

⑧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⑨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⑩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2.其他文化常识

①岁寒三友:松竹梅

②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③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④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⑤《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⑥“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⑦年龄:

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20岁;而立:30岁;不惑:40岁;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古稀:70岁;耄耋:80、90岁;期颐:100岁

⑧五音:宫商角徵羽

⑨汉字发展历程:甲骨文一金文一大篆一小篆一隶书一楷书一行书、草书

16.知识拓展填空。

新中国成立的时间是(),中国的全称是(),国旗是

(),国歌是()□中国的语言是(),是世界上使用

人口最多的语种。中国的首都是()。

17.常识积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B.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带的面具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C.《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试卷第7页,共10页

D.《天净沙•秋》的词牌名是“秋”。

18.请选择下面句子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其中包括我们的爸爸、妈妈、邻居奶奶等。

B.要懂得幽默,就得读书。例如“中指、食指、无名指并立,就像关公出场。”这句中的幽

默,只有读了《三国演义》才能体会到。

C.汉字的字体主要经历了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D.《摔跤》中对小胖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只是为了侧面凸显小嘎子的机灵。

19.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于2016年11月30日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

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节气是哪一项?()

A.立春大寒B.春分大雪

C.立春大雪D.春分大寒

20.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宋八大家”是指包括韩愈、苏轼、欧阳修、曾巩在内的八位著名文学家。

B.人或事物专用名词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北京”写作“Beijing”。

C.春节、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21.将十二生肖序填写完整。

子——、丑—―、寅——、卯—

辰——、巳——、午—___、未_

申—―、酉—―、戌—―、亥—

22.按照十二生肖排序,2018年是狗年,那么2019年就是()年。

A.猪B.鸡C.鼠D.猴

23.下列诗句不是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4.我是小小百科家

1、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突

出贡献。

2、()是我国创办私人学校的第一人。

试卷第8页,共10页

3、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它与()并称“乐府双璧”;我国古

代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4、唐宋八大家是()()()()()()()()。

5、莫扎特是()国的作曲家,童年被誉为“”,作品有()

等。

6、奥运会起源于()(填国家),第一届奥运会在()(填城市)举办。

25.关于“四”

文房四宝:()、()、()、()

国画四君子:()、()、()、(

文人四艺:()、()、()、()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卜()、(

26.读诗句,写出诗句中包含的节日与习俗。

(1)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节日:习俗: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节日:习俗:

(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节日:习俗:

12.戏曲知多少

27.我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下列剧种及其经典剧目配对错误的是()=

A.黄梅戏——《天仙配》B.藏戏一《文成公主》

C.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D.京剧——《变脸》

28.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词语全部和戏曲有关的一项是()

A.亮相行当跑龙套粉墨登场B.压轴叫板领头雁有板有眼

C.捧场行头唱白脸妙笔生花

29.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不同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各具特色的戏剧样式。

在雪域高原有,在陕西有,在安徽有,尤其是被称为国粹之一,

享誉海内外。(填序号)

A.秦腔B.黄梅戏C.京剧D.藏戏

30.了解民风民俗,下面习俗与寓意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出远门前吃饺子:寓意吉祥如意,常交好运。

B.腊月二十四,捶尘扫房子:寓意除陈布新,把穷气、晦气扫出去。

试卷第9页,共10页

c.重阳节登高:寓意新的一年里越长越高。

D.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已到。

31.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赵孟^是一代著名书法家,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2)每当我想放纵自己,不好好努力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长歌行》中的那句诗

(3)诗歌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读来或让人感同身受,或引人思绪万千。王建以“,

不知秋思到谁家”表达了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深切怀念;王观以“若到江南赶上春,"

抒发了对朋友真诚美好的祝愿;曹植则以“,视死忽如归”道出了自己为国建功立业

的豪迈情怀。

(4)小军做错了事,爸爸严厉地批评了他,小军很不高兴,妈妈这样劝小军:

“。”(请写一句学过的俗语)

试卷第10页,共10页

1.c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策略、民间故事知识和文学常识。

C.八仙过海故事中,张果老骑着用纸折成的毛驴踏浪,不是汉钟离。此项该说法错误。

故选C。

2.D

【详解】本题考查阅读方法和策略、习俗、策划书知识积累。

D.写作品梗概时,语言要简洁,注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筛选概括,合并成段,去除枝叶,

保留主干。一般不能补充内容,或写自己的感受。故该说法表述错误。

故选D。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陶渊明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鲁迅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朱熹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A颜真卿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详解】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话是颜真卿说的,意思是年轻时不懂得要早早地

努力学习,到老了才后悔读书太晚。诗句强调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应该在年轻的

时候勤奋学习,以免到老后追悔莫及。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是朱熹说的,意思是少年时期很容易变老,学业却难

成,须知珍惜光阴,不能轻视每一点一滴的时间。这句诗是强调年轻的时候时间流逝得很快,

而学业成就却不是容易之事,因此要珍惜时间,不要轻易浪费,以免错失学习的机会。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话是陶渊明说的,意思是大好年华一去不复返,一天之中

也没有第二个清晨,时间稍纵即逝。这句诗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性和珍贵性。诗人通过“盛

年,,与“一日,,的对比,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因为时间过去后是无法重来的,每一天、每一

个清晨都应该得到珍惜。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是鲁迅说的,意思是时间是可以被

挤出来的,就像海绵里的水,可以通过挤压来获取,说明时间的利用可以通过努力和主动去

发掘。通过“海绵”与“时间”之间的类比,强调了时间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只要愿意去合理规

划和安排,总能发现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学习和工作,反映了一种主动管理和珍惜时间的态度。

答案第1页,共9页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陶渊明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鲁迅

故:

盛年不裁来,一日难再晨.朱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八颜观卿

珍惜时间有关的名言警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孔夫子的徒弟咬文嚼字

孔夫子念书1都是闲(贤)人

4-孔夫子搬家、斯文扫地

孔夫子堂扫帚净是输(书)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详解】本题考查歇后语。

在日常学习中要注意积累。

孔夫子的徒弟一都是闲(贤)人:取“贤”的谐音“闲”。指全是闲着没有事的人。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孔夫子搬家一净是输(书):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家里应该有很多藏书。因此,他搬家

的时候,搬的东西当然都是书。这里取“书”的谐音,写成“输”,形容赌博或比赛的结果都是

输,没有赢过。

孔夫子拿扫帚——斯文扫地:斯文,指文化或文人。孔夫子是“斯文”人,孔夫子扫地就是“斯

文扫地”。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孔夫子是很有学问的人,他拜师肯定是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指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或辈分、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5.C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理解。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话强调的是广泛听取不同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偏听偏信则

会导致不明真相。它主要讨论的是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与“接近某种事物就会了解、熟悉“无

关。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句话表达的是通过与有智慧的人交谈,能够在短时间内

获得大量知识或启发。它强调的是通过交流获取知识,而不是通过长期接触来熟悉事物。

C.“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这句话直接表达了“经常接近某种事物就会对它了解、熟悉”

的道理。靠近水边的人会了解鱼的生活习性,靠近山林的人会熟悉鸟的叫声。这正是题目所

答案第2页,共9页

要求的道理。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强调的是通过长时间观察或经历才能了解事物的本

质或人的品性。虽然涉及时间因素,但它更侧重于“时间检验”而非“接近事物”。

综上所述,C选项“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最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描写方法和文学常识。

A.该句出自《韩非子》的“自相矛盾”故事,意思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刺穿它(盾)因此,

“陷”在此处是动词,意为“刺穿、穿透”,而非名词“陷阱”。可知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7.x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和课内文章理解。

《匆匆》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作者不是老舍。文章紧扣“匆匆”二

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8.7

【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如果生活在水边,经年累月地观察水中的鱼,那么就能熟悉鱼的

性情;同样,如果生活在山上,经年累月地观察山上的鸟,那么就能听懂鸟的叫声。这句话

说明了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地进行观察,时间

长了,就会了解它的习性。

故说法正确。

9.7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柳公权是唐代书法家,其代表作《玄秘塔碑》以楷书著称,展现了其独特的书法风格和深厚

的艺术造诣。赵孟^是元代的书法家,其代表作《三门记》同样以楷书闻名,体现了元代书

法的精髓。两者虽非同一时代,但都是我国楷书领域的杰出代表,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

响。

故此题说法正确。

10.X

答案第3页,共9页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赵孟^是元代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并融合了行书的笔意,

《三门记》是他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故此题理解错误。

11.思想家革命家《彷徨》《朝花夕拾》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

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鲁迅的代表作品散文集主要包括《朝花

夕拾》和《野草》。

12.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作家作品。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而《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应将“小说集《朝花夕

拾》”和“散文集《呐喊》”对调,以表述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理解与运用。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意思:在你真正应用知识于实际中的时候,才发

现自己学的知识不够;很多事情不亲身经历,不会知道它的难处的。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意思:是指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C.“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语出《增广贤文》,意思:用心的栽花,施肥、灌溉

等都做了很多,但花却总是不开,最后还是枯萎了;而随意折下来的一枝柳条随意插在地里,

从来没有照料它,几年过去,却成了郁郁葱葱的柳树。预示着任何事情要顺其自然。

D.“路遇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摘自《增广贤文•上集》,意思: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

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结合句义可知,形容明明同学十分后悔自己平时没有好好积累古诗的名言是:书到用时方恨

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故选A。

14.C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

答案第4页,共9页

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

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用在劝诫小明不爱读书不合适。

故选C。

15.C

【详解】本题考查书法知识,汉字的演变,作家作品。

C.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楷书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三门记》

是元代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故选C。

16.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

汉语北京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了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

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国家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国旗

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中国的语言是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种。

17.D

【详解】略

18.C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学常识。

A.表述错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不仅包括我们的爸爸、妈妈、邻居奶奶,

还有小区里锻炼身体的叔叔阿姨,学校里的老师,维护秩序的交通警察等。

B.表述错误,虽然读《三国演义》可能会对理解某些与三国相关的幽默有所帮助,但并非

只有读了这本书才能体会到这种幽默。丰子恺《手指》这样描述的:“五指中地位最优、相

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高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

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故多读像丰子恺《手指》一类的作品可

以感受作者语言的幽默。

D.表述错误,在文学作品中,对每个角色的描写都是为了多方面地展现其特点和性格,而

不仅仅是为了衬托其他角色。对小胖墩的描写不仅能从侧面表现小嘎子,同时也独立地构建

了小胖墩自己的形象,使他在读者心中更加立体、丰满。

答案第5页,共9页

故选c。

19.A

【解析】略

20.C

【详解】本题考查了文化及文学常识、拼音拼写规则、节气。

C.有误。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故选C。

21.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

狗猪

【详解】考查了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

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

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

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2.A

【详解】略

23.D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从“清明时节”可明显看出

描写的是清明节,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等习俗,是中国传统节日。

B.“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元日”指的是农历正月

初一,即春节,“新桃换旧符”是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等习俗的体现,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

统节日之一。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此诗描写

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有登高、插茱萸、赏菊等习俗,诗句中的“佳节”指的就是重阳节,是

中国传统节日。

D.“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是一首送别

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没有涉及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元素与内容。

故选D。

答案第6页,共9页

24.1、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2、孔子3、《诗

经》;《楚辞》;《孔雀东南飞》,《木兰辞》;陆游。4、韩愈、

柳宗兀、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5、奥地利、音乐神童、《渴望春天》(作品不止一部,正确即可)6、希腊、

雅典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外文学常识以及百科知识,要做对此类题没有特殊的途径,关键靠我

们多多留心,多多积累。

25.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梅兰竹菊琴

棋书画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要注意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包括学过的

相应文学常识,都要经常翻看并熟记于心。注意不要背混了相关文学常识,不要搞错一些内

容即可。

26.端午节赠艾重阳节赏菊七夕节穿红丝

【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