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故都的秋》课件_第1页
复习《故都的秋》课件_第2页
复习《故都的秋》课件_第3页
复习《故都的秋》课件_第4页
复习《故都的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1.语言构建与运用: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了解文章创作背景。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3.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秋”这一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郁达夫1、人生经历:自幼多病,三岁丧父,生活拮据。在日本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回到国内,他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2、个人性格:抑郁、多愁善感3、文艺观和审美观: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预学:知人论世

郁达夫的生命轨迹(1913年9月—1945年9月)1913.9随兄长赴日留学,在日留学十年,漂泊异乡饱受欺辱。1921.6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1921.9—1933.3从事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1933.4—1936.2上海——杭州,此时日本侵略,国家连年战乱,民不聊生。1938.12携妻儿到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治短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2.5由于日军进逼,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曾被日军强迫翻译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不少印尼群众、华侨。1945.9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时年50岁。预学知人论世导学:(一)解题,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是指哪里?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为题呢?(二)找文眼,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神就是散文的中心,文眼哪一句?(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三)讨论描写了北国之秋的哪几幅画面?

(一)

本文题目是“故都的秋”,故都是指哪里?为何不用“北平的秋”为题呢?

“故”——过去的,有一种怀旧感、历史沧桑感;“都”——北平作为京都,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

所以,这座城市的浓烈而醇厚的文化气息让郁达夫心醉神迷。(二)找文眼,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神就是散文的中心,文眼是哪一句?(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北国的秋,却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讨论描写了北国之秋的哪几幅画面?秋院晨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一起欣赏

秋院晨景图原文: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改文: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就在皇城人海中,租屋、泡茶、一坐,你也能看到天空,听到飞声,细数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牵牛花和秋草。

互学:思考每幅图作者描写秋的哪些景物(意象)?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的?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净、悲凉”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受?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秋景图景物景物特点描写手法作者感受秋院晨景图青天、驯鸽、破屋、牵牛花、秋草冷色调为主具有沧桑感清幽宁静视、听觉,以动衬静、情景交融清凉舒朗、秋意萧瑟请同学们完成以下表格: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秋景图景物景物特点描写手法作者感受秋院晨景图青天、驯鸽、破屋、牵牛花、秋草冷色调为主具有沧桑感清幽宁静视、听觉,以动衬静、情景交融清凉舒朗、秋意萧瑟秋槐落蕊图秋槐、落蕊、丝纹、梧桐空旷寂静悲凉寂静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引用清静、悠闲、落寞秋蝉残声图秋蝉悲凉萧瑟听觉悲切、悲凉秋雨话凉图灰天、凉风、雨悲凉萧瑟拟人、情景交融清静、寂寞秋果奇景图枣、橄榄、风、沙土悲凉萧瑟视觉、比喻、情景交融清秋的佳日郁达夫写这些景物抒发什么的情感?

悲凉

郁达夫三岁丧父,十七岁便随

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这种坎坷的经历,形成其抑郁善感

的性格。1930年,他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1922--1923年间,辗转地上海、杭州、北京,居无定所,饱尝漂泊之苦。

本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的愁苦与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对整个人生和民族命运的感悟。为什么郁达夫喜欢故都秋天的“悲凉”?结合作者的个性气质、时局经历与审美倾向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为什么郁达夫喜欢故都秋天的“悲凉”?结合作者的个性气质、时局经历与审美倾向的资料,谈谈你的看法。小结: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3步读文法”第一步:落实“写什么”1.抓标题2.找线索3.理内容

第二步:紧抓“怎样写”——把握散文艺术特色1.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2.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3.散文的语言艺术

第三步:思考“为什么写”——挖掘散文主题意图悟学仿照课文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个关于校园的秋的景物描写片段(200字左右)范例:轻轻地,轻轻地,风姑娘正在小碎步地向我们走来,树上的叶子与她撞了个满怀,在半空中飘啊飘啊落在铺上金黄色地毯的大地上;花儿的守护者“小叶子”也与她撞个满怀,正吐出它的小水滴,一滴一滴落在大地上迎接她的到来。听,同学们书声琅琅,向风姑娘展现他们铿锵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