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第第页《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动荡的春秋时期A卷(基础)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A.周平王东迁洛邑B.国人暴动C.齐桓公成为霸主D.西周被犬戎所灭【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平王东迁洛邑标志东周开始,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A项符合题意;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属于西周后期,排除B项;齐桓公成为霸主是在春秋时期,但不是开始的标志,排除C项;西周被犬戎所灭标志西周灭亡,排除D项。【知识点】动荡的春秋时期【难度】★【题型】选择题2.《吕氏春秋》记载:“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材料可以佐证()A.铁制农具的出现B.牛耕的使用C.私学的兴起D.诸侯的争霸【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一个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倒乖乖地跟他走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材料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普遍使用,B项正确;题干没有提到铁质农具,排除A项;题干与私学和诸侯的争霸无关,排除C、D两项。【知识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难度】★【题型】选择题3.“东周时期,周王室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但这一时期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诸侯争霸C.周平王东迁洛邑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引发社会的变革,出现诸侯争霸,D项正确。【知识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难度】★【题型】选择题4.“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政治局面发生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征伐”本该是天子出,而此时却“自诸侯出”,由此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周天子势力衰微,几个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因此出现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政治局面,D项正确。【知识点】王室衰微【难度】★【题型】选择题5.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C.社会安定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霸主,D项正确。【知识点】动荡的春秋时期【难度】★【题型】选择题6.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政局动荡。诸侯国面对时局,千方百计壮大自己的实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A.秦国B.齐国C.晋国D.楚国【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天子,攘四夷”为号召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体现了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崛起,政由方伯,B项正确。【知识点】诸侯争霸【难度】★【题型】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而建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材料三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材料四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材料五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易经》(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制度?(2)材料二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材料三体现了哪一制度?施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4)材料四中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5)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远古、夏商周时期国家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制度:禅让制。(2)标志:启继承王位,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3)制度:分封制。目的:巩固周初政治形势,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4)状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5)原因: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发展。【知识点】夏商周的更替、动荡的春秋时期【难度】★【题型】材料解析题B卷(巩固)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姓、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名子耕。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A.汉人把牛当做图腾B.牛耕技术广泛应用C.牛、耕字容易写D.井田制得以废除【答案】B【解析】我国在春秋时期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根据题意,B项正确;“汉人把牛当做图腾”和“牛、耕字容易写”两项表述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排除A、C两项;“井田制得以废除”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知识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难度】★★【题型】选择题2.鼎,作为礼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可僭越(超越本分)。据文献记载,西周天子用九鼎祭祀,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但春秋晚期寿县蔡侯墓使用了九个鼎。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分封制有所动摇B.青铜器铸造水平提高C.天子与诸侯趋于平等D.鼎不再是礼器的象征【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格的等级制度”指的是分封制。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逐渐遭到破坏,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已无力控制诸侯,分封制被破坏,A项正确。【知识点】王室衰微【难度】★★【题型】选择题3.在“读史明智”主题活动中,小李同学在一书中看到了如下目录,据此推断该书的主题是()目录·第一章周室东迁王纲解纽·第二章列国争霸的序幕·第三章“尊王攘夷”·第四章晋国的兴起和晋文公的霸业…………A.文明起源早期国家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合纵连横改革变法D.秦朝始建二世而亡【答案】B【解析】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东周前期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此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B项正确。【知识点】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难度】★★【题型】选择题4.齐桓公在称霸过程中提出了“尊天子,攘四夷”的口号,其目的是()A.维护周天子的地位B.排除周边氏族的威胁C.借天子的影响来发展自己的势力D.巩固和维护分封制【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当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借助周天子的影响来发展自己的势力,进而称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故选C项。【知识点】诸侯争霸【难度】★★【题型】选择题5.《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这段话主要反映出当时()A.尊王攘夷,巩固分封B.迁都频繁,异姓反叛C.周室衰微,诸侯争霸D.纣王残暴,武王伐纣【答案】C【解析】根据“问鼎小大轻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以鼎和簋的数量区分贵族等级,鼎是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鼎,表明其野心,体现的是当时王室衰微,C项正确。【知识点】动荡的春秋时期【难度】★★【题型】选择题6.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推动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族群的同化,这也成为秦汉间所谓“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中国至此进入华夏时代,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材料反映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是()A.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B.战争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C.战争是华夏族形成的主要原因D.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答案】B【解析】根据“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推动了炎黄、东夷、苗蛮三大族群的同化,这也成为秦汉间所谓……华夏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便逐渐确立了”可知,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使得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从而促进了民族交融,B项正确。【知识点】诸侯争霸【难度】★★【题型】选择题7.战车自商代晚期出现,春秋趋于鼎盛,战国时战车逐渐被灵活的步兵、骑兵所取代。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A.奴隶制开始瓦解B.封建制度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车兴衰是与战争的规模和范围扩大有关,为了适应山地作战的需要,各诸侯国不断扩充步兵数量,所以战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的战争,D项正确。【知识点】诸侯争霸【难度】★★【题型】选择题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铁口木耒(注:耒是一种可以脚踏的翻土农具。这件耒是南方楚国的物件,其主体是木器,底端基座套有铁口)铁臿(chā)(注:当时的铁农具,大多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这类铁臿是安装在木臿刃口上的,以增强切割力)材料二管子对(齐桓公)曰:“……美金(指青铜)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指斧)榻,试诸壤土。”——《国语·齐语》材料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和使用铁器的国家之一……在中原地区,至迟在公元前800年前后的西周晚期,冶铁术发明,人工冶铁制品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此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铁器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春秋战国时期,铁器获得相当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变革。——摘编自白云翔《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1)史料按载体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片和影像史料。请自拟标准,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2)就研究“春秋铁农具”而言,分别判断上述材料的证据价值如何?简述你的理由。(3)上述三则材料能否证明“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铁农具”这一结论?为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答案】(1)按照史料的表现形式,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材料二和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2)材料一价值最大,材料二次之,材料三价值最小。理由:材料一属于出土文物,材料二是春秋时的记载,材料三是后人的研究。(3)能够证明。因为实物史料与当时人的言论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4)作用:生产力大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推动了经济制度的变革。【知识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难度】★★【题型】材料解析题9.春秋时期社会有很大的发展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斜一春秋战国是手工业大发展的时期。铁器普及和科技进步,提高了手工业生产水平,大规模手工业作坊相继出现,手工业的分工也更精细。冶铁、煮盐、木器制造、皮革、纺织、漆器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材料二周王室势力变化表朝代辖地军队人口地位西周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约方圆千里的土地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东周东周初年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约方圆600里,往后辖地越来越少,最后只有约方圆百里的土地平王东迁后,王室辖下的军队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材料三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斗争。在此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1)结合材料一,我国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周王室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周王室地位的什么变化?(3)材料三描述的是春秋时期的什么现象?据材料回答这种现象产生的影响。举出三个你所知道的春秋时期的霸主名字。【答案】(1)表现:手工业的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新兴产业不断增多。(2)变化:周王室人口、土地、兵力、财力、物力等发生了变化。实际变化:周王室衰微,诸侯王有很大的势力。(3)现象:诸侯争霸现象。影响: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霸主: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其答三个即可)【知识点】动荡的春秋时期【难度】★★【题型】材料解析题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桓公改革: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晋文公改革:重用狐偃、赵衰等人,修明内政,整饬法纪,增强战备,施惠百姓,发展生产。接受狐偃“尊王攘夷”的主张。材料二图1春秋青铜附耳牛头螭纹蹄足镬鼎(图1):此鼎发掘于一座春秋大墓,墓主人是晋阳城的缔造者——晋国卿大夫赵简子。墓内出土两组7个青铜列鼎。最大的一件青铜鼎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是国内已知最大的春秋大鼎。材料三商代已经使用木耒等农具,二人或多人共同耕种,相互协作。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卜辞是商代占卜的记录……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主要的农作物黍、稷、麦、稻、菽(豆类)等,都能在卜辞中看到。——摘编自张卫亚《先秦重农抑商思想发展浅析》材料四春秋时期,青铜器上的雕镂纹饰趋向细致工整,造型轻巧灵便,出现了错金铭文。存世的吴、越青铜剑,其冶铸淬炼之精,合金技术之巧,外镀之精良,花纹之铸造,皆世所罕见。煮盐、冶铁、漆器等部门发展起来。齐国的丝织品、楚国的漆器等水平很高。一部分工匠成为个体生产和经营者,聚居于城中的“肆”里,边生产边销售。(1)根据材料一,归纳齐桓公与晋文公称霸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什么社会状况。(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出商代农业的特点。(4)结合材料四,指出我国春秋时期手工业生产的特点。【答案】(1)共同原因:重用人才;通过改革实现国富兵强;利用“尊王攘夷”这个口号发展自己的势力。(2)社会状况:春秋时期,青铜器成为尊贵和权力的象征,等级森严。(3)特点:技术先进;农作物种类多;统治者重视农业。(4)特点:手工业的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知识点】动荡的春秋时期【难度】★★【题型】材料解析题C卷(拓展)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是考古发掘的战国时期部分墓葬信息表。它反映出当时()墓葬名称墓主身份墓道数墓道长(米)面积(平方米)附属设施金村V号墓周天子176.2148.6车马坑2固围村M1魏王2125756无胡庄韩王陵韩王2无95424座陪葬坑邯郸二号陵赵王27016005座陪葬坑,23座小型陪葬墓A.墓葬规制严整B.分封秩序走向瓦解C.贵族阶层开始没落D.墓葬制度已遭破坏【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所给信息可知,从墓葬规格来看,诸侯的规格有些已经超过了周天子,反映出分封制的逐渐瓦解,社会变动剧烈,等级秩序遭到破坏,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墓葬规制严整,排除A项;“开始没落”的信息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墓葬制度是否完善,排除D项。【知识点】王室衰微【难度】★★★【题型】选择题2.公元前663年,北方山戎部落攻打燕国,燕国向齐国求助。管仲献策齐桓公:“戎狄豺狼,不可厌也(总是不能满足);诸夏亲昵,不可弃也,”于是齐桓公援助燕国,攻打山戎。这说明()A.援燕是齐应尽义务B.山戎已成中原霸主C.周王命令受到遵从D.华夏认同逐步形成【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戎狄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表明山戎和狄如豺狼般贪得无厌,“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表明齐国和燕国都是华夏族,应该予以帮助,说明华夏认同逐步形成,D项正确;齐国等认同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教育课程设置与2025年创新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构建报告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课件-第4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 快时尚品牌如何应对时尚零售行业模式变革中的产品创新与市场定位策略研究与应用策略报告
- Unit+3+Family+matters+Understanding+Ideas外研版高中英语(2019)必修第一册
- 新课标公开课Unit1 Happy Holiday Section B 1a-1d课件+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河北省雄安新区雄安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 太空养鱼题目及答案
- 题目及答案100题
- 养殖服务管理办法
- 兼业代理管理办法
- 仪表联锁培训课件
- 氧疗的护理课件
- 2025年高净值人群消费心态及行为研究报告-胡润百富
- 2025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标准模板
- 竹编教学课件图片
- 2025年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特岗教师招聘10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财产险定价模型-洞察及研究
- CJ/T 152-2016薄壁不锈钢卡压式和沟槽式管件
- 太极教程短视频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bot模式项目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