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联读古典诗歌,梳理发展脉络《氓》教学过程一了解《诗经》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赋比兴”手法;二自由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诗歌韵味;三精读《氓》,积累文言字词,熟悉诗歌的故事情节;四分析主人公心路历程,探究爱情悲剧的原因。(一)导入新课《氓》这首诗,讲述了一场两千多年前的爱情故事。虽然时间久远,但诗中所表达的意境、感情、感受、意识却极具现代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具有现代性的爱情故事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在先秦叫做《诗》,或者取诗的数目整数叫《诗三百》,本来只是一本诗集。但是,从汉代起,儒家学者把《诗》当作经典,尊称为《诗经》,列入“五经”之首。(二)关于《诗经》教学过程关于《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诗歌
总集。收入
从西周到春秋
时期的诗歌
305
首。内容:风雅颂手法:形式:赋比兴四言为主,重章复沓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现实主义
的源头。教学过程(三)四言诗:读准字音氓(méng)之蚩蚩(chī)
匪(fēi)我愆(qiān)期
将(qiāng)子无怒乘彼垝(guǐ)垣
尔卜尔筮(shì)
体无咎(jiù)言
于(xū)嗟鸠兮
犹可说(tuō)也
其黄而陨(yǔn)自我徂(cú)尔
淇水汤汤(shāng)
渐(jiān)车帷裳
士也罔(wǎng)极
靡(mǐ)室劳矣
言既遂(suì)矣
咥(xì)其笑矣
躬自悼(dào)矣
隰(xí)则有泮(pàn)教学过程(三)四言诗: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恋爱热情幸福沉痛怨恨清醒刚强婚变决绝从每节中找出一句诗句作为中心句,试说说诗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变故后的变化。(一)全诗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
(1)恋爱(第一、二章)
——
热情、幸福
(2)婚变(第三、四、五章)——
怨恨、沉痛
(3)决绝(第六章)
——
清醒、刚烈
教学过程二、文本详析思考探究1:结合文本分析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忠厚老实不专一粗暴无情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不守信用、品德败坏
男主人公分析形象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体贴温柔、有主见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率真痴情、美满幸福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女也不爽不畏贫苦、用情专一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勤劳淳朴忍辱负重无奈悔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清醒坚强、冷静果断女主人公明确: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加强了情感表达的形象性。1.有女主人公婚前与婚后的对比:(1)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在笑载言”,这表明“我”作为一个纯真、热情的少女,对爱情和幸福充满了渴望。(2)婚后,“于嗟女兮,无与士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作为人妻,却遭遗弃,既后悔又令人伤心。当初的渴望变成了失望,对比强烈。(四)在《诗经·氓》里面,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2.也有“氓”婚前与婚后的对比:(1)婚前,“氓之蚩蚩”,对人一副笑嘻嘻的样子。(2)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心愿已经实现了,就对妻子施暴了。婚前婚后,判若两人。(一)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明确:1.士变心说:“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2.社会道德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当时的社会风俗,人们的爱情观所造成的。3.社会制度说:“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到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由贫穷的变化引发婚姻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婚姻制度是建筑在经济之上。4.年老色衰说:“三岁为妇,糜室劳矣;夙兴夜寐,糜有朝矣
”
。教学过程三、深入探究教学过程(二)《诗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赋、比、兴”,试找出《氓》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这类手法,讨论一下它们的作用。
明确: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2.第三、四章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两章以抒情为主,诗中皆以桑树起兴,从女子的年轻貌美写到体衰色减,同时揭示了男子对她从热爱到厌弃的经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3.比:诗中又用斑鸠喻年轻的姑娘,抒发了女子切肤之痛和深深的忧怨。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引起女子多年贫苦生活的回顾,也隐含着用叶黄而落自比的意思,多年的苦日子磨去了女主人公的青春年华,与那萎黄而落的桑叶是何等的相似啊!诗句之间,饱含着女主人公对生活的感慨和叹息,抒发了她追悔莫及的不尽怨恨,令人体味、深思!明确:1.句型均为四言,节奏短促,古朴庄重。全诗分为六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六个小节起承转合,成为一个整体。2.采用了比兴、对比、呼告等表现手法,和借代、顶真等修辞手法,将一位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演绎得一波三折、动人心魄。3.叠词和叹词的频繁运用也使诗歌增加了不少音韵美,读来如同一出引人入胜的传奇好剧,令人沉潜其中,欲罢不能。(三)赏析诗歌的艺术特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在很多爱情故事里,都要给男主人公取一个名字,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梁山伯,《孟姜女哭长城》中的万喜良,《西厢记》中的张珙等,这首诗为什么不给男主人公取个名字呢?真情永恒只是个例,故能被人牢牢铭记,而负心忘义之人却比比皆是。所以,这个女子所遇到的命运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群人,一批人,甚至是几代人。这个女主人公的可敬之处,就在于她不愿屈服,而是敢于抗争,勇于把握个人命运,勇敢追求独立幸福的生活。她和我们将要学到的《祝福》中的祥林嫂无论是从行为上还是从思想上、精神上,都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四、总结追寻诗歌之本探寻文化未来请以“氓,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话。
氓,我想对你说,当年你走后,我满心期待,等待着你回来娶我,苦苦筹措,等到你的到来。风雨并行,入嫁你家,任劳任怨,不曾抱怨,而你却不曾珍惜,难道你真的变了吗?当年那个忠厚老实的人,终究是离去了吗?你的心飞远了吗?那为何当年给我许下那份承诺,却不曾兑现。而今我已累了,困了,倦了,厌了,不再怨了,心已化成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教师网络授课心得体会分享
- 科研机构年度工作计划范本
-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专题训练题和解析
- 房地产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 教师职业禁忌行为反思心得汇编
- 孤独症儿童综合康复训练方案
-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方案
- 物业管理安全检查工作手册
-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与案例分析
- 复盘后勤住宿方案
- 活动二 小小“啄木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 脑出血护理查房1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章 图形的相似(知识归纳+题型突破)(解析版)
- 2025年体育课蹲踞式起跑标准教案
- 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与外部推广
- 走近科技-大学生创新实践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内蒙古工业大学
- 急性心力衰竭抢救流程
- 《冷水机培训》课件
- 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课件-肘关节X线摄影
- 水下无人潜航器技术-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