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修复项目技术方案_第1页
土壤修复项目技术方案_第2页
土壤修复项目技术方案_第3页
土壤修复项目技术方案_第4页
土壤修复项目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修复项目技术方案

1总论

1.1任务由来

1.2编制依据

1.3编制内容

2场地问题识别

2.1所在区域概况

2.2场地基本信息

2.3场地环境特征

2.4场地污染特征

2.5土壤污染风险

3场地修复模式

3.1场地修复总体思路

3.2场地修复范围

3.3土壤修复目标

4修复技术筛选

4.1土壤修复技术简述

4.2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

5修复方案设计

5.1修复技术路线

5.2修复技术路线说明

5.3修复工程量估算

6环境管理计划

6.1修复工程监理

6.2二次污染防范

6.3工程验收监测

6.4环境应急方案

7修复工程设计

7.1施工准备

8修复费用概算

9结论

9.1可行性研究结论

9.2问题和建议

一、总论

.任务由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

关停或搬迁,遗留下来大量可能存在环境污染的场地。如果

这些场地未经环境调查评估或修复,场地的再利用就可能

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国家环保部、联合工信部、国土资源部、

住建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尹发

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提出“被污染场地未经治理修复的,

禁止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禁止开工建设与治理修复无关的任

何项目”要求。

某省《关于规范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要

求:原从事化工、农药、石化、医药、金属冶炼、铅蓄电池、

皮革、金属表面处理、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贮存利用

处置危险废物及其他可能造成场地污染的工业企业,场地在

开发利用前,污染责任人或场地使用权人应委托专业机构对

受污染场地开展环境调查工作,需进行风险评估的,污染责

任人或场地使用权人应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评

估工作。

某化工厂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超过30年历史。公司

位于某市某区某镇刘塘桥8号,产品主要为抗氧剂。根据某

市城市规划建设要求某化工厂区退役后的场地规划用于工

业用地。经过场地环境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确定该场地部

分区域土壤存在污染超标情况,超标因子为苯,需要进行修

复治理。

2018年3月,某市某区某镇人民政府委托建业恒安工程

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原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地块土壤

修复项目》公开招标文件,要求对本场地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处置。经过公开招投标工作,确定无锡生量环境工程有限公

司为中标单位,负责该地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2018年4月,根据我司项目工作人员对项目场地踏勘以

及招标资料详细分析,编制本项目土壤修复方案,为项目现

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1.2编制依据

本方案根据国家及行业法律法规、导则标准、条例和文

件等资料编写,并参考国家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1.2.1法律法规、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2)《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

(3)《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2016)

(4)《中华人无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

(5)《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

(6)《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

的通知》(环办〔2004〕47号)

(7)《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

知》(环发〔2012〕140号)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

治理工作安排通知》(国办发〔2013〕7号)

(9)《关于规范工业企业场地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W)《某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1.2.2技术导则、标准及规范

(1)《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

(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

(3)《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4)

(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

(5)《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6)《2014年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目录(第一批)》(2014

年)

(7)《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10)《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2011)

(11)《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2)《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DB11/T783-2011)

(13)《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

行)》(2014.12)

(14)《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

(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1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GB50720-2011)

(19)《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

(2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

2015)

1.2.3其他文件

(1)《原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地块土壤修复项目》公开

招标文件

(2)《原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地块土壤修复项目》答疑

澄清

(3)《原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地块场地环境调查及风险

评估报告》(2017年8月)

(4)《原某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地块土壤修复项目》技术

文件(2018年4月)

(5)现场踏勘资料

13编制内容

修复方案包括场地问题识别、场地修复模式、修复技术

筛选、修复方案设计、环境管理计划、修复工程设计、成本

效益分析等几部分。

2场地问题识别

2.1所在区域概况

2.1.1自然环境概况

2.1.1.1地形、地貌、地质

某区地貌属太湖平原,低山残丘环湖,山体由泥盆系石

英砂岩、粉砂岩组成。土质以黄棕壤和黄红壤为主,质地粘

重,颗粒甚粗。因受长期的剥蚀构造作用,山顶多呈尖浑及

馒头状。一般沿湖岸一侧坡度较陡,坡角20-35°o受湖水

长期侵蚀,致使港湾和浪蚀崖较为发达,东部是太湖冲积平

原,地势低平,为粘土,粉质粘土、粉细砂、中粗砂堆积而

成。

某区地层隶属于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山、平、好

交错,以惠山三茅峰(海拔328米)为最高点,共分两支:一支

以惠山(头茅峰海拔229米、二茅峰海拔301米、三茅峰海

拔328米)、青龙山(海拔68.5米)、舜柯山(海拔133米)、桃

花山(海拔80米)、华藏山(海拔157米)、杨湾山(海拔135米)

入太湖遥接马迹山(冠嶂峰海拔263米、灵山秦履峰156米),

另一支自横山(海拔84米)、独山(海拔40米)、充山(海拔69

米)、太湖三山、宝界山、直至嶂山(海拔230米)、雪浪山(海

拔142米),两列山之间环抱着太湖一角。低洼好区也大多临

湖,主要珏区有马珏、大湾好、梅珏、黄泥田港仔、农场好、

长广溪好、新湖好、沙滩联坪等。山丘高度大部分在100至

320米。平原区高程在3.5〜6.2米之间(吴淞高程,下同),

好区高程较低约1.0〜3.5米左右。

2.1.1.2气候、气象

某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

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冬季北风多,受北方大陆冷空

气侵袭,干燥寒冷,夏季偏南风居多,受海洋季风影响,炎

热湿润,春夏之交多“梅雨”,夏末秋初多台风。

某区多年平沟气温15.6℃,极端最低气温-12.5℃(1969

年),极端最高气温39.9℃(2003年);最冷出现在1月份,

月平均气温2.9℃,月平均最低气温-0.3℃;最热出现在7月

份,月平均气温28.0℃,月平均最高气温31.9℃。年平均无

霜期约222天,最早初霜日为1955年10月19日,最晚终霜

日为1961年和1987年4月16日。年平均相对湿度80%;年

平均水面蒸发量935毫米,最大1223毫米(1967年),最小

741毫米(1980七);陆地蒸发量756毫米。

某区多年平沟降雨量为1112.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125天。降水年际变化较大,1954年降水量达1521.3毫米,

1991年1630.7毫米,而1978年降水量仅552.9毫米;降雨量

时空分布不均,5〜9月份的汛期雨量约占年平均降雨量的

60〜70%,汛期最大降雨量记录为1991年,达1216.1毫米。

每年春夏之交,为典型的梅雨期,其籽点为范围广、雨期长、

雨量集中。平均梅雨日约27天,平均梅雨量246.1亳米;最

长梅雨期56天(1954年,梅雨量410毫米),最大梅雨量792.2

毫米(1991年,梅雨日55天)。

2.1.1.3水文持征

某区区域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除太湖外,全区共有大小河道534条,总长度425公里。境

内拥有五里湖、梅梁湖、贡湖水域,全区沿太湖湖岸长达112.6

公里。

水资源历年平均总量485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平均总量

460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年用水总量3587万立方米。

汛期为每年的5〜9月,非汛期为10月〜翌年的4月。

多年平均水位3.06米,历史最高水位4.88米(1991年7月2

日),历史最低水位1.92米(1934年8月26日)。多年平

均最高水位3.90米,多年平均最低水位2.69米。警戒水位为

3.59米。

21L4植被、生物多样性

粮食作物以稻谷、小麦为主,油料作物以油菜籽为主,

蔬菜瓜类种植较广。林地主要种植乔木、灌木、水杉等树种,

林间附有草坪;果园主要种植柑桔、葡萄、桃子。畜牧业以

养猪、羊、家禽为主;水产品以鱼类、虾蟹类为主。区域内

无国家自然保护区,无森林,无珍稀濒危物种,仅有鸟类、

鼠类、蛇类、蛙类及昆虫等小型动物。

2.1.1.5地下水

地下水贮存在地壳浅部地层中的重力水,是依附于地壳

浅部地层并同地质环境密切相关的水体,一般认为地下水的

形成、运移、富集以及水化学特征是有贮水介质的性质和所

处得地质环境决定。无锡地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上层滞水

混合类型。补给来源主要为河水、沟渠渗流和大气降水,水

位受季节雨水影响。地下水水位最低在每年的冬季枯水期,

其水位约在地表下4.5米左右,标高0.10米左右(黄海高程)。

地下水水位最高在丰水期为每年夏季雨季,其水位可与地面

平,标高在2米左右(黄海高程)。

本地块所属区域属于太湖水网平原,地下水层松散岩类

孔隙含水岩组,潜水含水层为泻湖相亚粘土夹粉砂。无锡市

域是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地下水水质好,适宜

饮用、取水距离近、水温夏凉冬暖,这些特点使地下水开发

利用成为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地下

水水资源包括浅层淡水、深层承压水和微咸水。

某市第四纪地质属滨湖沼相沉积夹有长江古河道冲击

沉积。第四纪沉积厚度从东到西一般约130-200米,除潜水

含水层外,主要有第1、第2承压含水层。第2承压层,含

水层厚度20-50米,顶板埋深在110-12。米左右,单井出水量

一般1000-2000m3/d,水质较好。

2.1.2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概况

2.1.2.1地理位置

某区位于东经120°17',北纬31°33、地处长江三

角洲腹地,某市西南部。南依太湖,北接北塘、惠山两区,

东连南长区、新区,西临常州武进区。境内水陆交通便捷,

环太湖公路、京杭大运河、锡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张家港、

江阴港、无锡机场、上海虹桥机场、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

场近在咫尺,组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立体的四通八

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2.1.2.2土地资源

滨湖全区总面积628.1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58.46

平方公里(耕地29.19平方公里、园地31.46平方公里、林地

44.57平方公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25.79平方公里、交通运

输用地26.56平方公里、其他土地0.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

369.69平方公里(其中太湖面积207.18平方公里)。

2.123人力资源

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9.69万人。据区公安部门统

计,全区户籍总户数17.55万户,户籍人口47.07万人,其中

男性人口23.19万人,女性人口23.8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5221人,人口出生率11.09%);死亡人口2886人,人口死亡

率6.13%。;人口自然增长率4.96%)。全年迁入总人口7443人,

其中省内迁入3678人,省外迁入3765人;迁出总人口5761

人,其中迁往省内3076人,迁往省外2685人。

2.124水资源

全区水域面积约369.6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8.85%o

除太湖外共有大小河道534条,总长度425公里。区内现有

河道434条,总长448.86公里,家塘229只。水资源历年平

均总量48500万立方米,地表水平均总量46000万立方米,

地表水年用水总量3587万立方米,其中:农牧业用水总量

2787万立方米、工业用水总量661万立方米、生活用水总量

139万立方米。

2.1.2.5湿地资源

境内拥有蠡湖、梅梁湖、贡湖及太湖水域。湿地资源主

要集中在太湖、蠡湖以及主要的入湖河道(小溪港、梁溪河、

直湖港、长广溪、尚贤河等),包括:长广溪湿地、贡湖湾

湿地、尚贤河湿地、马山湖滨湿地、十八湾湖滨湿地等,总

面积约15000亩(不包含太湖、蠡湖水域)。湖泊湿地对滨

湖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降解污染物、

提供水资源和观光与旅游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长广溪湿地

为连接蠡湖和太湖的生态廊道,总长十公里,占地约2.6平

方公里,其中水面约0.8平方公里。以该湿地为依托的长广

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于2005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城市湿地

公园名录,为全国十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2.1.2.6生物资源

区内气候温和,山地、平原、河流兼备,动植物资源相

当丰富,植被种类兼具温带和典型亚热带的特点。境内沿太

湖丘陵山地植被种类丰富,有2000种左右,鸟类600多种,

鱼类W7种。

2.127旅游资源概况

某区濒临烟波浩渺的太湖,紧靠“江南第一山”惠山,

拥有风光秀丽、长达112.6公里的太湖湖岸线,作为中国最

佳旅游城市和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的无锡市的旅游景点大部

分集中在该区,境内有AAAAA级景区3个(灵山胜境、央

视基地(三国城、水浒城)、鬣头渚),AAAA级景区4个

(梅园、蠡园、太湖欢乐园(动物园)、锡惠名胜区),AAA

级景区5个(龙头渚、雪浪山生态园、龙寺生态园、太湖花

卉园、唐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7个(九龙湾乡村家园、

雪浪山生态园、龙寺生态园、唯琼农庄、太湖花卉园、慕湾

生态园、红沙湾农业观光区)。

区内有高88米的青铜大佛——灵山大佛所在地、被誉

为东方神仙岛的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有享有太湖绿宝

石美誉的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区;有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亲

笔题写的“太湖佳绝处”——露头渚风景区;有暗香浮动、

香雪如海的梅园;有一代佳人西施泛舟的水如锦、桥如虹的

蠡湖风光;有中央电视台凭借秀丽山水,在此兴建的唐城、

三国城、水浒城等影视基地;近年还新辟了水上摩天轮、丽

星温泉、长广溪湿地公园、太湖花卉园、九龙湾乡村家园、

龙寺农业生态园、雪浪山农业生态园等一批旅游新景区和新

景色。

2.128行政区域划分

某区辖胡康1个镇,马山、华庄、雪浪、蠡园、太湖、

河埒、荣巷、蠡湖8个街道办事处。现有103个社区居民委

员会,7个村民(社区居民)委员会。拥有无锡太湖国家旅游

度假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江苏省某A经济开发区、江苏省

某山水城旅游度假区、江苏某B经济开发区等三个省级开发

区;以及国家、省、市级特色园区某市(国家)工业设计园、

某市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某市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某市太

湖新城科教产业园、某市国家生命科学园、某科技创业园、

国家集成电路(某市)设计中心、创想科技园。

2.129经济发展状况

境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近代民族工商

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和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2014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8.1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

为0.6:45.9:53.5;财政收入160.42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

收入83亿元;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9。亿元;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496.2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

产值比重41.5%;规模工业用电量8.4亿千瓦时;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249.37亿元;到位注册外资1・4亿美元,自营出口16.68

亿美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69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2332元;旅游总收入165.59亿元,接待旅游总人数1499.97

万人。

某镇隶属于某市某区,位于江苏省某市西南,东南濒临

太湖,西南与常州武进的雪堰镇毗邻,西北与阳山镇交界,

东北与钱桥街道的藕塘相接。2011年,辖区面积36平方公

里,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1个工业园。

2.1.3区域环境概况

2.1.3.1水环境质量状况

1、太湖

2013年太湖无锡水域总体水质符合IV类评价标准(总氮

作为单独评价指标仍劣于V类),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与

2012年相比,氨氮、叶绿素和总氮浓度分别下降12.6%、2.1%

和2.5%,高镒酸盐指数稳定达到HI类水质标准,总磷、化学

需氧量和富营养化指数分别上升16.2%、1.6%和0.8%。

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无锡有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别为太湖的沙渚、

锡东水源地,长江的肖山湾、小湾、澄西水源地以及宜兴的

横山水库水源地。2013年,6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

部达标。

3、河流

(1)主要出入湖河流

无锡主要出入湖河流有大港河、乌溪港、陈东港、大浦

港、洪巷港、官渎港、社渎港、殷村港、百渎港、直湖港、

梁溪河、小溪港、望虞河等13条。2013年,13条主要出入

湖河流水质符合口〜田类标准的有3条,同比减少1条;符

合W类标准的有9条,同比增加2条;符合V类标准的有1

条,同比减少1条。

(2)区域内主要河流

全市区域内主要河流水质总体略有改善。34条主要河流

中水质符合□〜II1类的河流有6条,同比增加1条;水质符

合IV类的河流有17条,同比持平;水质符合V类的河流有5

条,同比持平;水质劣于V类的河流有6条,同比减少1条,

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

(3)行政交界断面水质

2013年,33个区域补偿断面水质达标率较去年有所降低,

其中达到考核要求的断面有10个,占比30.3%;从区域上看,

宜兴北部河流、市区京杭运河、伯渎港、望虞河西岸支流张

家港河和新兴塘九里河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略有改善;

锡北运河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持平;锡澄运河出境断面较入

境断面水质有所变差。

2.132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13年,无锡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按《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GB3095-2012)(新标准)要求进行,评价指标为二

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一氧化碳和

臭氧6项。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均超过二级标准,一氧化碳

和臭氧无年平均标准限值。与2012年相比,二氧化硫浓度下

降了18.4%,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细颗粒物浓度分别

上升了9.3%、33.3%和28.8%。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99

天,占比54.5%,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03)。

江阴市和宜兴市在年底建成新标准6项指标监测能力,

因此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老标准)中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3项指标进行评价。江

阴市和宜兴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

均达到二级标准;江阴市和宜兴市空气达标天数比例分别为

86.3%和87.6%,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7.5%和9.3%。

全市酸雨频率为59.8%,同比上升了18.6个百分点,降

水pH值为4.65。无锡市区酸雨频率38.0%,同比上升了3.3

个百分点;江阴市酸雨频率82.2%,同比上升了294个百分

点;宜兴市酸雨频率65.2%,同比上升了18.9个百分点。

2.133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3年全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为55.6分贝,同比持平,

质量等级为三级(一般);无锡市区昼间区域环境噪声为56.7

分贝,同比下降0・2分贝,质量等级为三级(一般);江阴市

区域环境噪声昼间为55.2分贝,同比下降0.4分贝,质量等

级为三级(一般);宜兴市区域环境噪声昼间为53。分贝,

同比上升了0・4分贝,质量等级为二级(较好)o

2013年,全市道路交通环境噪声昼间均值为66.9分贝,

较去年下降了12分贝,质量等级为一级(好);无锡市区道

路交通环境噪声昼间均值为67.9分贝,同比下降了0.8分贝,

质量等级为一级(好);江阴市道路交通噪声均值68.0分贝,

同比上升1.0分贝,质量等级为一级(好);宜兴市道路交通

噪声均值64.4分贝,同比下降3.4分贝,质量等级为一级(好)。

2.134生态环境状况

2013年,无锡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2.15,生态环境

质量级别为良。无锡市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1.23,生态

环境质量级别为良;江阴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0.27,生

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宜兴市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71.68,

生态环境质量级别为良。

2.2场地基本信息

2.2.1企业基本信息

无锡正茂化工厂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超过

30年历史。法人代表为王伯仁。公司位于无锡市滨湖区胡墩

镇刘塘桥8号,产品主要为抗氧剂。

2.2.2场地使用历史

根据收集的环评资料显示,无锡市正茂化工厂主要从事

化工原料的生产,主要产品如下:

聚酯催化剂ZM-24(乙二醇睇)、聚酯催化剂三氧化二睇、

工业级三氧化二睇、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酸、吩嘎嗪、对叔丁

基邻苯二酚(TBC)、N.N-二正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AI-61R)、

抗氧剂ZM—405(类同于NAUGARD445)等。

其生产所用的原辅材料如下:

苯胺为13吨/年;a-甲级苯乙烯为17吨/年;石油醒为

35吨/年;蒙脱土为2吨/年;金属镶660吨/年。

223场地现状情况

无锡正茂化工厂占地面积25000平米,合38亩。经过初

步调查获知,场地为坐北向南的长方形地块,西边临河,北

边为自然绿地,东边为自然绿地和菜地组成,场地内部设施

尚未拆迁完毕,存有部分设施以及生产设备。

2.3场地环境特征

本场地东侧、西侧和北侧均为农田,其中西侧紧邻场地

为一条河流,场地南侧为警务站、老年人协会及少量门面厂

房。

2.4场地污染特征

2.4.1场地地下水污染状况

2.4.1.1地下水有机物污染状况

场地内地下水监测井总计5口,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监

测项目总计128种,经检测均未超标,均低于检出限。

场地地表水样点共两个,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监测项目

总计128种,经检测均未超标,均低于检出限。

2.4.1.2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

对场地内采集的5份地下水样品按照我国《地下水环境

质量标准》(GB14848-93)共送检5个样点的重金属样品5

个,对八种常见重金属(铜、锌、铅、镉、铝、镇、碑、汞)

进行了检测。部分样品检测出铜、锌和镉,但都低于《地下

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93中III类水质标准。

2.4.2场地土壤污染状况

2.4.2.1场地土壤中重金属检出情况

本次共取土壤样品71个,其中6个样品进行重金属检

测,重金属(铜、锌、锲、辂、铅、镉、碑、汞)检出率为

100%o

2.422场地土壤中挥发性有机物检出情况

本次共取土壤样品71个,其中71个样品进行挥发性有

机物检测,4个样品检出苯,1个样品检出异丙基苯、正-丙

苯、叔丁基苯、1,3,5-三甲基苯、1,2,4-三甲基苯、对一异丙基甲

苯,一个样品检出蔡。

2.4.2.3场地土壤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检出情况

本次共取土壤样品71个,其中71个样品进行半挥发性

有机物检测,38个样品检出苯酚,34个样品检出邻苯二甲酸

二(2-乙基己脂),1个样品检出菲、一个样品检出荧;1、1

个样品检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个样品检出二苯胺&N-亚

硝基二苯胺、1个样品检出咔座。

2.5土壤污染风险

2.5.1高风险污染物的确定

根据建立的暴露概念模型及确定的暴露途径和模型参

数,针对筛选确定的非敏感用地方式下的风险评估关注污染

物,分别计算其检出最大浓度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致癌风险和

非致癌危害商,从而确定场地内的高风险污染物;计算结果

见表2.5.1。

表2.5.1场地风险计算结果

序是否作为

检出污最大检非致癌危

号单位致癌风险超风险污

染物出值害商

染物

1苯mg/kg27.313.07E-057.86E+00是

2乙苯mg/kg0.3345.06E-081.28E-03否

异丙-

3基苯mg/kg35.802.74E-01否

正-丙-1.18E-02

4苯mg/kg4.25否

5苯mg/kg24.2-8.17E-03否

峥4

6一mg/kg147-3.87E-02否

根据导则中建议的可接受风险水平,对单一污染物以

1.0E-06为可接受致癌风险水平,对于非致癌风险,单一污染

物以1为可接受风险水平。可知,场地中共有1种污染物超

过了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2.5.2高风险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

通过上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对场地土壤污染从保护人

体健康的角度,定量评估了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危害;根

据《导则》要求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筛选出了超过可接受风

险1.0E-06及1的污染物,作为该场地土壤中建议的修复目

标污染物,计算了基于保护人体健康的土壤污染物风险控制

值,作为制定或确定场地土壤修复目标污染物目标值的重要

依据。

经筛选,本场地在规划的用地方式下超过可接受风险水

平的污染物有1种挥发性有机物,其风险控制值见表2.5.2o

表2.5.2土壤中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的污染物的风险控

制值单m位:mg/kg

检出污非敏感用地风险控

T检出限最大检出值

染物制值

1苯0.000127.310.856

表2.5.2中关注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为完全基于理论、不

考虑污染物生物有效性的条件下计算的理论值,在实际应用

中,应与场地的使用和管理相关方进行沟通交流,根据场地

土壤风险管理及开发需求对风险控制值进行适当的调整,用

于后期场地污染土壤的清理和修复。

2.5.3超风险点位及污染物分布

根据上述单一污染物的风险控制值,筛选非敏感用地方

式下的超风险点位及点位上的超风险污染物,筛选结果见表

2.5.3.1,超风险点位分布见图2.532。

表2.531土壤中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的污染物分布单位:

样点单位深度笨

S4mg/kg1.5-3.0m27.31

S4mg/kg3.0-4.5m6.93

S15mg/kg0-1.5m3.00

S16mg/kg0-1.5m1.06

图2.5.3.2超风险点位分布图

254超风险控制值区域图

依据风险控制值和污染物的浓度,划定场地土壤的超标

区域范围见图2.5.4.2到254.4,总超标的土方量为9600m3,

最大的超标深度到4.5米,不同点位及深度土方量汇总见表

2.5.4.1o

表254.1不同点位及深度土方量汇总表

编号面积(m2)层次(m)土方量(m3)

1-1#32000-1.54800

2-1#16001.5-32400

3-1#16003-4.52400

合计64009600

图2.5.4.20-(-1.5)米超标区域

图254.3(-1.5)-(-3.0)米超标区域

图254.4(-3.0)-(-4.5)米超标区域

3场地修复模式

3.1场地修复总体思路

图3.1场地修复总体思路

3.2场地修复范围

1、场地污染点位:S4、S15和S16;

2、场地土壤污染面积:4800nf,其中S4区为1600叽

S15和S16区为3200m2;

3、场地污染深度范围:0-4.5m,其中S4区为1.5-4.5m,

S15和S16区0-1.5m;修复范围如图325:

图325土壤修复范围

3.3土壤修复目标

场地修复习标值如图3.3

表3.3场地修复目标值

土壤深度污染物种类测定方法修复目标(mg/kg)

0〜4.5m苯国标(HJ741)0.865

4修复技术筛选

4.1土壤修复技术简述

4.1.1热脱附技术

热脱附是用直接或间接的热交换,加热土壤中有机污染

物到足够高的温度,使其蒸发并与土壤相分离的过程。热脱

附器中的热量传递媒介为空气、燃烧气或惰性气体,热脱附

系统是加热使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从固相变成气相的物理过

程。热脱附系统根据加热传递方式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接触

(燃烧)和间接接触(燃烧)热脱附;根据进料方式不同又

可分为连续进料和间歇进料热脱附;根据热脱附系统的处置

温度范围不同又可分为高温和低温热脱附。根据处理和修复

对象的性能不同,所采用的热脱附系统也具有很大的不同,

但总的来说所有热脱附系统,其工艺基本包括两个过程:

(1)加热污染物料,蒸发有机污染物;

(2)有效处理尾气,阻止污染物的排放(气、水、固)。

4.L2水泥窑共处置技术

水泥的生产过程是利用含碳酸钙、二氧化硅以及铁、铝

氧化物的原料(主要为石灰石和粘土)经破碎后,按一定比

例配合、磨细并调配为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在1400℃

以上的水泥窑内煨烧至部分熔融,生成具有水硬特性的以硅

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过程。由于水泥生产具

有高温条件,原料需求大,容量空间大等特点,使水泥窑共

处置污染土壤成为可能。

4.1.3化学氧化

化学氧化技术主要是往土壤中掺入化学氧化剂,使污染

物降解或转化为低毒、低移动性产物的一项修复技术。原位

化学氧化技术不需要将污染土壤全部挖掘出来,而只是在污

染区的不同深度钻井,将氧化剂注入土壤中,通过氧化剂与

污染物的混合、反应使污染物降解或导致形态的变化。最常

用的氧化剂是高镒酸盐、过硫酸盐、Fenton试剂和03等。

也可以将污染土壤挖掘出来进行异位化学氧化处理。

4.1.4气相抽提技术

气相抽提技术(SVE)运行机理是利用土壤中空气流动,

用真空设备产生负压驱使空气流过土壤空隙,从而夹带挥发

性有机物流向抽取系统,抽提气体收集和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SVE基础上,可通过空气加热、蒸汽加热等方法提高土壤

温度,从而有效扩展SVE技术的应用范围,达到强化SVE的

效果。

4.1.5微生物技术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活性,将有毒物质降解转

化成无毒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环境,去除污染。环境中的微

生物种类繁多,代谢类型千变万化。作为一个整体,微生物

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是巨大的。可以说,绝大多数有机污染物

都能被微生物所分解。

4.2土壤修复技术可行性评估

4.2.1热脱附技术

热脱附技术可用于处理本场地土壤苯污染土壤的修复,

处理费用较高。

422水泥窑共处置技术

正茂化工厂项目场地内污染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为苯,可

以采用焚烧技术对其进行处置。但焚烧处置费用较高,且场

地附近无水泥窑可以使用,如运到外地水泥窑,运输过程中

的环境风险太大。

4.2.3化学氧化

化学氧化技术可以用来处理该厂区内污染土壤,建议采

用异位化学氧化技术处置本场地污染土壤。

4.2.4气相抽提技术

气相抽提技术对于苯系物污染土壤具有施工难度小、价

格低廉,本场地污染土壤经预处理后进行SVE修复可达到较

好的修复效果。

4.2.5微生物技术

绝大多数有机污染物都能被微生物所分解,本场地污染

物为苯,可以达到有效、安全的处置效果。

5修复方案设计

5.1修复技术路线

图5.1修复技术路线图

5.2修复技术路线说明

首先进行土壤短驳,将基坑土壤开挖后短驳至土壤处置

工棚,同时做好基坑降水工作。为了防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

废气外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土壤处置工棚采用负压密

闭方式。

土壤处置过程中,考虑到土壤特性和土壤中建筑垃圾对

后续工序的影响,应对土壤进行预处理。首先进入筛分机械

进行土壤筛分破碎,然后按边搅拌边投加的方式加入生石灰,

投加量为待修复土壤重量的2%-4%,以提高土壤孔隙率,为

后续化学氧化处理提供较好的反应环境。同时,由于生石灰

与土壤中的水份反应产生热量,促使土壤中的苯的挥发,使

土壤中的一部分苯以气态形式转移到空气中,降低土壤中苯

的含量。为了保证苯不外溢,在生石灰预处理的同时必须启

动废气处理装置,将密闭工棚中含苯废气抽出进入活性炭吸

附处理系统。

污染土壤经预处理完成后,实施化学氧化处理。氧化药

剂采用3%-5%的工业级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通过喷洒

的方式添加到污染土壤中,按2%-5%(重量比)比例投加。

具体操作采用土壤搅拌机械均匀搅拌,使污染土壤和双氧水

充分的混合及接触,对土壤进行氧化处理。为保证氧化效率,

氧化药剂与污染介质需静止反应3-5天,然后对处置土壤采

样检测,检测指标为污染土壤特征污染指标(苯),土壤堆

体自检采样数量按照每500m3不少于1个进行采集。将自检

结果与项目土壤修复目标值进行对比分析,若是自检结果小

于等于修复目标值,则土壤修复治理自检合格,可以申请修

复验收;若是自检结果大于修复目标值,则土壤修复治理自

检不合格,需要进行再次修复处置,直至自检合格为止。经

验收合格后的土壤回填基坑。

基坑水经检测如果达到接管标准,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如果达不到接管标准,需进入现场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合格

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5.3修复工程量估算

场地污染土壤工程量:9600m3,其中S4区为480011?,

S15和S16区为4800m3o

修复工程估算表

区域S4S15、S16

工程量/rr?48004800

合计/n?9600

5.4修复方案比选

表5.5

技术水泥窑焚烧工气相抽提技微生物技

热脱附化学氧化

名称艺术术

技术

一种处理有机工艺简单,具修复周期短,操作简该技术对场成

污染物的成熟有污染物处理单,适应范围广,可地要求低,

技术,可以显范围宽、设备处理多种有机物污原位、异位

著减少废物体可移动、修复染土壤。模式均可;

积,使污染物后土壤可再利与其它修复

优点完全破坏,处用等优点,可方法相比,

理时间短。有效处理本场该技术操作

地PAHs等简单、费用

SVOCs污染土较低。

壤达到修复目

费用较高、需能耗大,处理费用高,会破坏土壤修复效果受处置周期

要进行排放控费用高及微生物结构,不适土壤类型及较长

制,适用于不用于农业农地污染污染程度影

能再循环利用土壤的修复。响较大;可

缺点

或无法安全填能出现拖尾

埋的有机类具及反弹现

有较高热值的象。处置周

废物。期时间较长

可以用来修复USEPA在超级化学氧化技术主要美国超级基技术成熟

危险废物或难基金污染土壤用来修复被油类、有金修复场地

降解有机物污修复中,有59机溶剂、多环芳烧、修复技术最

染的土壤,国个点采用此技农药以及非水溶性常用的修复

内有相关应用术。此外,利用氯化物污染的土壤。技术之一。

案例。热脱附技术处通常这些污染物在

技术

理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中长期存

应用

也在我国北在,很难被生物所降

京、浙江和江解,而氧化修复技术

苏地区得到试可以对这些污染物

点和运用。起到降解脱毒的效

果。国内外应用案例

较多。

大多

提技绝

气相抽

可以

技术

氧化

化学

术可

吸技

热解

厂项目

某化工

苯系

术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