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提能训练练案29植被_第1页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提能训练练案29植被_第2页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提能训练练案29植被_第3页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提能训练练案29植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练案29植被一、选择题(2025·河北秦皇岛模拟)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在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正相关,而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则与热量呈负相关。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读图,完成1~3题。1.该地区可能是()A.台湾 B.甘肃C.湖南 D.新疆2.N地植物物种丰富度高于M地的主要原因是N地()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B.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C.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D.晴天较多,太阳辐射更强3.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负相关的原因是()A.蒸发量大,加剧水分不足B.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变化较小C.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减弱D.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较少[答案]1.D2.C3.A[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植被丰富度为西高东低,北、中、南偏高,符合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的分布特征;由于属于水分缺乏的区域,新疆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负相关,北、中、南山地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植被丰富度高于盆地;纬度位于40°N附近,受盛行西风影响,西侧降水多,西侧植被丰富度高,故该地为新疆,D正确。台湾为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正相关,南部热量高,南部植被覆盖度较高,与图不符,A错误;甘肃为水分缺乏的区域,南部为山地,降水较多,南部植被覆盖度高于中部河西走廊,B错误;湖南为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正相关,南部热量高,南部植被覆盖度较高,与图不符,C错误。故选D。第2题,由上题分析结合所学可知,N地位于准噶尔盆地,M地位于塔里木盆地,N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影响时间长,且盆地向西开口,水汽易进入,降水多于M地,C正确;M、N两地位于非季风区,不受东南季风影响,A错误;N地偏北,纬度高,热量条件偏差,B错误;N地降水多于M地,晴天较少,D错误。故选C。第3题,由材料可知,在水分缺乏的区域,热量越高,蒸发量越大,则土壤水分条件越差,因此植物物种丰富度与热量呈负相关,A正确;在水分缺乏的区域,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B错误;气温高,光合作用不一定会减弱,C错误;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不一定少,D错误。故选A。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某地年均温-7.4℃,年均风速11.7m/s,降水丰富但蒸发强烈,地表多为疏松的火山灰及其风化物;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为主,植株矮小,匍匐贴地,根系发达,草本很少。随气候变化,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据此完成4~6题。4.灌木植株贴地生长反映了当地的生境条件是()A.气候寒冷 B.土质疏松C.蒸发旺盛 D.风力强劲5.该地灌木退化的主要原因是()A.蒸发加剧 B.肥力下降C.降水增多 D.光照增强6.草本植物入侵后,最先成为优势种群的位置是()A.缓坡 B.沟谷C.陡坡 D.台地[答案]4.D5.A6.C[解析]第4题,寒冷是苔原带的气候特征,但不会导致灌木植株贴地生长,A错误;土质疏松利于灌木植株扎根且直立生长,B错误;蒸发旺盛会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影响灌木植株的生长速度,但不会使其贴地生长,C错误;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内年均风速11.7m/s,风力强劲,灌木植株为适应这一恶劣环境,不得不贴地生长,D正确。故选D。第5题,蒸发加剧会导致土壤中水分减少,难以满足灌木植株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该地灌木退化,A正确;肥力下降会导致灌木生长速度减缓,生物量减少,但不会导致灌木退化,B错误;降水增多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多的水分,利于灌木植株生长,C错误;光照增强会促进灌木枝叶生长,不会导致灌木退化,D错误。第6题,随着气候变暖,该地苔原带受到草本植物的入侵。与缓坡、台地相比,陡坡土壤水分易流失,土壤水分含量较少,土壤温度易上升,更有利于草本生长成为优势种群,A、D错误,C正确;沟谷地势较低,水分易汇聚,沟谷内土壤水分含量多,利于灌木生长,草本植物不会最先成为优势种群,B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河湖植被生态缓冲带是在水域与陆地之间一定区域内建设的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植物带,是河湖重要的生态空间。在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河湖、营造动物生境、美化河湖景观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图为河岸植被缓冲带结构示意图。(1)指出影响植被缓冲带作用效果的因素。(2)分析河湖植被生态缓冲带减少氮磷等面源污染物进入河湖污染的原理。(3)植物种类的选择能够直接影响植被缓冲带的生态效益,推测植被缓冲带所选植物种类的特点,并说明原因。[答案](1)植被种类和垂直结构;植被缓冲带的宽度;所在区域坡度;植被缓冲带的植被覆盖度;气象因素(降水强度);所在区域土壤类型或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2)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富营养物质;植被缓冲带固结土壤,减少了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进而减少污染物进入水域;增加植被覆盖率,拦蓄增加地表径流在地表的滞留时间,促进地表径流下渗,进一步减少随径流流失的氮磷等面源污染物;土壤中的微生物通过一系列微生物作用,参与土壤中氮磷循环,进而减少土壤中氮磷流失。(3)①选择耐旱或根系发达的深根系植物。因为无降雨或降水少时,植被缓冲带一般处于干旱状态,植物较为缺水,深根系植物可以向深层土壤吸收水分,同时可以减少浇水频率;②选择抗雨水冲刷的植物。因为植被缓冲带有一定的坡度,在降雨量较强的情况下,雨水径流急速冲向植被缓冲带,对植物有较强的冲刷作用;③选择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因为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可以帮助缓解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对植被缓冲带的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减少污染物进入河流;④选择寿命长且耐粗放管理的本土植物。因为本土植物有很强的适应性,不易受当地的极端气候影响,成活率较高,且维护费用低。[解析]第(1)题,据材料植被生态缓冲带“在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河湖、营造动物生境、美化河湖景观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植被缓冲带作用效果的因素包括植被种类和垂直结构、植被缓冲带的宽度、所在区域坡度、植被缓冲带的植被覆盖度等会影响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营造动物生境、美化河湖等方面的效果;而气象因素(降水强度)、所在区域土壤类型或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会影响水土流失的强度等。第(2)题,植被生态缓冲带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水中氮磷等营养元素,从而减少进入水体的氮磷含量;植被生态缓冲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地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进一步减少随径流流失的氮磷等面源污染物;植被缓冲带固结土壤,减轻水土流失,减少了因地表径流对土壤冲刷进入水域的氮磷等面源污染物;植被缓冲带通过土壤中微生物,参与土壤中氮磷循环,减少土壤中氮磷流失等。第(3)题,植被缓冲带应选耐旱或根系发达的深根系植物。原因是植被缓冲带所处地势较高,无降雨或降水少时,植被缓冲带土壤水分较少,植物较为缺水,深根系植物根系发达,可以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保证自身生存需要,同时可以减少灌溉频率。适合选择抗雨水冲刷的植物。因为植被缓冲带有一定的坡度,在强降雨时,地表径流流量大,流速快,对植物有较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