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级高一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阶段性联合测评(Ⅱ)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宫空间站(运行轨道约400千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轨道上运行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属于()A.天然卫星 B.行星 C.人造天体 D.恒星2.天宫空间站围绕的中心天体是()A.月球 B.土星 C.木星 D.地球3.维持天宫空间站运行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 B.矿物能源 C.化学燃料 D.氢燃料英国牛津大学2025年1月28日发布公报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已证实在一颗类太阳恒星的宜居带附近存在“超级地球”。这颗新发现的行星被命名为HD20794d,质量是地球的6倍,距离地球约20光年,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HD20794d具有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①温度适宜,有液态水存在②宜居带内的光照稳定③适宜呼吸的大气环境④行星之间互不干扰,各行其道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HD20794d可能位于()A.太阳系之外、银河系之内 B.银河系之外、总星系之内C.河外星系中的某一星系内 D.太阳系中的某一行星系统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太阳活动区13664爆发耀斑活动,耀斑的峰值强度为X8.7级,达到大耀斑等级。这是自2013年起,太阳爆发的最大级别的太阳耀斑(见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此次太阳耀斑爆发,可能与其相伴随且在同一太阳大气层发生的太阳活动是()A.太阳黑子 B.日珥 C.太阳风 D.色球爆发7.太阳耀斑的活动周期约为()A.11年 B.13年 C.15年 D.16年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2025年8月28日4时53分左右,位于日本鹿儿岛县和宫崎县交界地的新燃岳火山喷发,火山烟尘最高达到5500米。图1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2为新燃岳火山喷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新燃岳火山喷发的烟尘主要来源于图1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9.图中①层以上的圈层具有的特点是()A.不连续分布的坚硬岩石构成 B.地震的主要发源地 C.大洋部分厚度大于大陆部分 D.由地壳和地幔组成202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某中学生随家人到广西桂林旅游,拍摄了优美的桂林山水照片(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在图示景观中,能够看到的地球圈层有()A.大气圈、地幔、生物圈、岩石圈 B.软流层、水圈、生物圈、岩石圈C.地球外核、水圈、生物圈、地幔 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11.关于图中生物圈与其他圈层的位置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独立于其他圈层而存在 B.生物圈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图中的植被根系深达岩石圈,冠层延伸至大气圈的中上部 D.生物圈与图中的水圈、大气圈互不重叠,界限分明2011年,中科院学者在青藏高原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原始的披毛犀化石,该化石距今约370万年。披毛犀身上披着御寒的长毛和浓密的绒毛,皮下有厚厚的脂肪,长达1米的鼻角可以刮开冰雪,以寒冷气候中生长的灌木和草类为食。披毛犀曾随气候变化发生过两次大迁徙,第一次是由青藏高原向我国华北、东北迁徙,第二次是由我国华北、东北北迁至西伯利亚,并最终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灭绝。下图为披毛犀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在披毛犀生活时期,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是()A.河湖纵横,气候暖湿 B.森林茂密,草原广阔 C.光照充足,四季如春 D.气候高寒,冰雪覆盖13.在披毛犀生存时期(距今约370万—1万年),地球正处于地质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下列有关该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雏形基本形成 B.大规模的物种灭绝,恐龙从此消失C.全球气候变冷,进入第四纪大冰期 D.蕨类植物繁生,是重要造煤时期14.中科院学者在青藏高原发现最原始披毛犀化石,这对我们理解该地区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化石与地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更古老地层中,可能发现披毛犀祖先化石 B.该化石所在地层中,同时能发现三叶虫化石C.化石是确定地层相对年龄的最重要依据之一 D.该化石所在的地层形成时期应处于沉积环境在河谷两侧分布有洪水不能淹没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在洪水时被淹没、枯水时出露的滩地叫河漫滩,分布于河床一侧或两侧。河漫滩的形成是河床不断侧向移动和河水周期性泛滥的结果。下图为某河谷河漫滩和阶地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河漫滩与阶地的关系是()A.河漫滩是形成阶地的前身 B.阶地不断下降成为河漫滩C.河漫滩泥沙大多来自阶地 D.阶地的海拔取决于河漫滩16.河流阶地是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场所,表现在阶地()①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②地势平坦,节省建筑投资③自然环境优越,没有自然灾害④邻近河流,生产生活用水充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2075年太阳将会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即地球被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的行星,开启全新的地球时代。图1为《流浪地球》宣传海报,图2为“流浪地球”计划示意图。(1)概括“流浪地球”寻找人类新家园的基本轨迹。(2)简述比邻星与太阳具有的共同特点。(3)分析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的地球仍然存在生命的“金锁链条件”。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5年2月,我国首口超万米的深地塔科1井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成功完成钻地勘探,此举标志着我国在“深地”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地震波是探测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重要媒介,地震波波速不连续面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科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结构,为钻探选址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二:下图为中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图。(1)请说明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特性差异,并解释地震波波速不连续面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主要依据。(2)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规律。(3)“深地”勘探与太阳能开发都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阐述我国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好处。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瀑布在地质学上叫跌水,即河水垂直地从高空跌落的现象。瀑布形成原因之一是在软硬岩层交界面地带水流对河底软硬岩石的差别侵蚀,因软的岩石侵蚀较快,河床出现明显的落差,流水近乎垂直跌落,形成瀑布。图1为瀑布形成示意图,图2为瀑布景观图。(1)描述图1所示瀑布地貌的突出特征。(2)图1中,构成瀑布上部“悬崖”的坚硬白云岩和下部被掏空的泥质灰岩在抗侵蚀能力上差异显著。试解释这种差异造成该处容易发生崩塌的原因。(3)指出图2中除了瀑布外的典型河流地貌,并描述其形态特点。

2025级高一年级大数据应用调研阶段性联合测评(Ⅱ)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3题答案】【答案】1C2.D3.A【4~5题答案】【答案】4.C5.A【6~7题答案】【答案】6.B7.A【8~9题答案】【答案】8.A9.B【10~11题答案】【答案】10.D11.B【12~14题答案】【答案】12.D13.C14.B【15~16题答案】【答案】15.A16.C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首先进入木星轨道,而后弹射出太阳系,最终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成为比邻星行星。(2)同属恒星,自身能发光、发热;均由炽热的气体构成;都质量巨大,能吸引周围天体绕其公转,构成一个天体系统。(3)泊入比邻星宜居轨道的地球,与比邻星距离适中,使地球能获得适宜的光热条件;适宜的温度保障大量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体积、质量没有变化,仍然能够吸引浓密的大气,并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氧气。【18题答案】【答案】(1)差异:纵波传播速度较快,且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原因: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当波速发生突然变化,说明物质组成或状态发生了显著改变,该界面即不连续面,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2)总体分布不均,大体上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青藏高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贫乏的地区。(3)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我国太阳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