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1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2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3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4页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高二语文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一、阅读(70分)(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②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应以宽厚之德对待天下民众和事物。《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论语》中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激发人们弘扬光明正大的德性,自觉把“道”弘扬光大。这种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形成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以道德秩序构造出一个群己合一的世界。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理想支撑。《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推崇天下为公的治世之道,倡导公共意识、公共道德,引导人们超越个体,各有所养、各尽所能,胸怀天下、谋求大同。中国古人讲,“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认为“天下”并不是个别人、个别国家、个别民族的天下,而是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天下,表达出所有人、所有国家、所有民族都应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守望相助的愿望和理想。④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实践支撑。“讲信修睦”源自《礼记·礼运》,讲的是要相互讲信守义、建立和睦关系;“亲仁善邻”出自《左传·隐公六年》,讲的是要亲近仁道、友善邻国,这是治理国家的方略。中华文明是推崇信义、和睦、仁道、友善的伟大文明。个人、团体、民族、国家之间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是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丝绸之路就是这种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结出的硕果。南北朝时期沈约在《宋书》中讲“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记载了丝绸之路上商贾、使者来往频繁的热闹场面与繁荣景象。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其他重要元素,也为共同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都对中华文明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的拘囿,形成开放包容、平和中正的文明特质作出了贡献。⑥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同时也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⑦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的理念。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军控、裁军和防扩散进程,反对军备竞赛,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⑧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着天下大同、共生并进、交通成和的理念。今日中国以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大国担当将这些理念发扬光大。中国毫不动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⑨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⑩求和平、谋发展,凝结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发展的智慧。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给予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我们要继续深入挖掘中华文明和平性的丰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更多中国方案,使之在人类应对风险挑战、开辟光明未来的道路上彰显更大的价值、更强的力量。(摘编自王杰《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B.“推己及人”的人己关系准则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践行传承与历史长河的淘洗积淀而形成的。C.中华民族基于明德追求与大同理想而形成了讲信守义、和睦相处、仁爱相助、友善邻里的处世之道、交往之道。D.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是我们的大国担当。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3分)()A.如果不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哪些元素对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的塑造起了作用,将不利于对其进行深入理解。B.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为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提供了精神支撑、理想支撑和实践支撑。C.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精华中的和平性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历史根基、提供了充沛文化滋养。D.中国能够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思考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坚持团结合作,是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分不开的。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⑤段中提到的“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生态理念的一项是(3分)()A.B.汉代董仲舒说“天人之际,合而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C.上饶市婺源县秋口镇石门自然村房前屋后种植树木,同时对古树名木也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D.2023年8月24日,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岛核污染水,并计划在未来30至40年内排放130多万吨。4.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4分)5.当今的中国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请结合材料概述我国在建设美好世界中做了哪些方面的努力。(6分)(二)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牵风记(节选)徐怀中“野政文工团”派出一个小分队,来九团慰问演出。思想内容没得说,可是出来进去总是那么几个熟悉面孔,太乏味了!台下开始发难:“不看!不看!不看!”最初只有少数人起哄,后来像是受到恶性传染,到处尖声刺耳地打起了口哨。报幕人员从大幕中缝处钻出来,他每次出现,观众都以为演出将会做出重新调整。台下又狂呼乱喊起来:“出来一个坤角儿!出来一个坤角儿!”宣传队队长亲自到大幕前讲话,面目严肃到不可能更加严肃:“我可以负责地向你们声明,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坤角儿,绝对没有!”“有!”“有!”台下齐声揭露。小分队里确实有两位女演员,可是今晚排定的节目单里没有女角,分派她们反串俩鬼子兵。团长齐竞接到报告,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有人认出了团长,彼此提醒:“一号!”“一号!”前面几排观众端端正正坐好了,远处的人似乎觉察出有什么不对头,也都不敢再出声了。齐竞这才开始队前训话:“丢人现眼!给八路军丢人现眼!给‘虎团’全团将士丢人现眼!”全场空气像是凝结在一处,紧张极了,大家都听到自己的心咚咚地跳。齐竞转身向当值的现场总指挥挥手说:“解散!各单位带回!”老乡们叹息说,可惜一台好节目,就这样吹灯拔蜡了。“请等一下!请等一下!”传来一个女孩子的呼喊声。“虎团”团长齐竞远远看到,那个女孩子站在场地最后,一只手抱着长长的一个什么物件。她很有自信的样子,脸上总挂着那么一丝天然的微笑。女孩仰起脸,向高居于舞台台口的齐竞提出交涉:“首长同志,你好!碰巧我带着古琴,就由我为大家弹奏一支曲子,可以吗?”一个花季少女怀抱古琴,突然出现在队列前,齐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陪同女孩子的地方干部上前说明,她是从北平来的女学生,名叫汪可逾。路经此地,正好赶上“虎团”在开晚会。齐竞脸上顿时感觉热辣辣的,这一下,让沦陷区来的女学生看笑话了!应该欣然接受,还是婉言谢绝呢?他心想,作为现场的最高指挥员,决不可冷冰冰地板起面孔,对着如此天真烂漫的一种想法,劈头一瓢冷水浇下来。“欢迎欢迎!请到台上来!请到台上来!”齐竞正式发出邀请。汪可逾登上舞台,她已经高兴得迫不及待地解开琴囊,取出了古琴。“啊哟天哪!这不是一张宋代古琴吗?”齐竞随口吟诵出了白居易《废琴》诗句,“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女学生也来了兴致,以白居易的另一首诗做回应:“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老乡们也都重新围拢上来,等待恢复演出。自然是由齐竞担任了报幕员:“安静!安静!现在请小汪同学为大家演奏一支古琴曲,好不好啊?”“好!”只见汪姑娘缓缓抬起右臂腕,纤纤素手弹出了一个散音——空弦音。她的这张宋琴共鸣极佳,洪亮一如铜钟。离开舞台一段距离,便可以隐约听到远处接连不断的炮声。台下观众早把战火纷飞隆隆炮声掷诸脑后了,一支古琴曲营造出了超乎音响感受的一种空幻氛围,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二十世纪末,军事科学院一个战史编写小组重访太行山根据地。抗战初期许多著名战例,便发生在这一带,日军发起规模空前的一九四二年五月大“扫荡”,此地也正是遭受祸害的中心地区。当地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全都作为亲历者接受了采访。让来访者大失所望,老人们对当年战斗中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记忆很模糊,掏不出他们几句话了。而要成年未成年的一个北平女学生,以她尚不娴熟的技艺弹奏了几支古琴曲,令老人们却至今难以忘怀,连种种细节都能讲得出来。那位汪姑娘怎样席地而坐,怎样将古琴架在双腿上,又怎样缓缓抬起右腕,以右手中指尖弹拨出一个空弦音。那天独立第九旅举办的军民同乐晚会,远远超出了娱乐的涵义,令战史编写组各位将校难以置信。而事实上,那个夜晚军情正是十万火急。日军已经完成隐蔽合围部署,并组成了“挺进杀入支队”,企图对太行区领导机关来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的向心奔袭。我军则采取“敌进我进”战术,适时向日军后方交通线和据点发起猛烈攻击,迫敌回援,变被动为主动。敌我双方作战指挥的电报讯号往返交错,在茫茫夜空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汪姑娘的古琴曲,悠悠然穿过那张炽热的电讯网,随疾风流云远远传向四方。齐竞接到指挥部加急电报,来不及先向汪姑娘打一声招呼,让她终止演奏,而是直接向全场宣布:“全体起立!出发!”转眼之间,台上已经空空的了,幕布一收,再看不出这里有过什么舞台的痕迹。“一号”和他的两名警卫员已经上马了,团民运科科长跑来报告,说那个北平女学生向他报名参军,非跟着部队走不可。齐竞一听就急了:“你有脑子没有?她拿着边区政府的介绍信,要去太行二中,你半路把人拐跑了,怎么交代?”远远看见,小汪深一脚浅一脚向这边跑过来,他指头戳着民运科科长的鼻子尖喝令:“甩掉她!听清楚了,甩掉她!”齐竞一抖缰绳飞奔而去,两名骑兵通信员紧随其后,消失在黑暗中。(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慰问演出的演员人数少,都是老面孔,加上没有女角,导致战士对节目失去兴致,又是起哄又是狂呼乱喊。B.团长齐竞的出场让慰问现场乱糟糟的局面迅速发生了改变,由此可见齐竞在九团战士中的影响力。C.。D.齐竞对民运科科长的喝令简短而有力,既体现其军人身份,又暗示出军情紧急,还包含着对想要参军入伍的汪可逾的反感。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B.小说对团长齐竞的语言描写精彩传神,特别是队前训话和吟诵诗句两处,前后形象判若两人,对比鲜明。C.文中描写汪可逾的音乐演奏很有艺术特色,如“清风明月,万籁俱寂,令全场军民泰然心悦,陶醉不已”,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D.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一方面概括小说的写作背景;另一方面开启下文,由军民同乐的晚会写到严峻的战争局势。8.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汪可逾这一人物形象。(4分)9.《牵风记》是战争题材,为何要详细描绘汪可逾的演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三)阅读III(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吴楚反时,孝王使安国及张羽为将,御吴兵于东界。张羽力战,安国持重,以故吴不能过梁。梁孝王,景帝同母弟也,窦太后爱之。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乃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向。惟梁最亲,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其后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令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不如勿许,兴兵击之。”安国曰:“千里而战,兵不获利。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群臣议者多附安国,于是上许和亲。安国为人多大略。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节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所推举A皆廉士B贤于己者C也D士亦以此E称F慕之G唯天子以为国器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A.事,与《论语》十二章中“请事斯语矣”的“事”意思相同。B.僭,文中指超越本分,古时指地位在下者冒用地位在上者的礼仪、器物、名号等。C.“御吴兵于东界”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要誉于乡党朋友”的文言句式相同。D.而,与《论语》十二章中“人而不仁”的“而”意思不同。1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楚七国之乱时,韩安国曾受命和张羽一起在梁国东境抵御吴国叛军,二人各有专长,因此吴国叛军不能越过梁国防线。B.作为梁孝王使者的韩安国机智明理,能言善辩,最终化解了梁孝王与窦太后、汉景帝之间的嫌隙,解开了汉景帝的心结。C.韩安国曾遭狱吏羞辱,后来官复原职,担任梁国内史,但他不仅未报复狱吏,反而予以善待,体现了他宽宏大度的胸怀。D.在汉与匈奴的“战和”问题上,韩安国权衡利弊,虑事周全,说服了众多大臣和皇帝,最终皇帝同意依然实行和亲政策。13.翻译下列句子。(8分)(1)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4分)(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4分)14.韩安国反对汉匈开战,主张和亲的理由是什么?(3分)(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秋夕有怀​许浑(唐)​露滴梧桐叶渐稀,月明松下客单衣。​空庭独对寒蛩切,远塞谁听画角微?​故国书来逢岁晚,他乡梦断忆庭闱。​鲈鱼正美①秋风起,却叹征尘满素衣。​【注】①鲈鱼正美:典出《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思念家乡吴地的鲈鱼羹,遂辞官归乡。​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露滴”“叶稀”“月明”勾勒秋夜清冷之景,“客单衣”点明诗人客居身份,奠定全诗孤寂基B.颔联“寒蛩切”以虫鸣反衬庭院空寂,“画角微”写远方边塞的号角声微弱可闻,暗含对戍边者的牵挂​C.颈联“故国书来”与“他乡梦断”形成对比,“岁晚”“庭闱”等词强化了思乡之情与归乡渴望​D.16.这首诗如何通过“景”与“情”的关系表达诗人的复杂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某中学高二教学楼悬挂的一幅标语“坚定信念,铸就坚韧之魂;肩负使命,迈向远大前程”与《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表达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2)中医讲究“治未病”,即在问题尚未显现时就采取措施,避免问题恶化,这和《〈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预防思想很相似。(3)《大学之道》中,写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当我们漫步山野,偶遇一丛小黄花时,它或许正在演绎着一场进化连续剧。在美国西部的荒野中,科学家曾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本该穿着鲜红外衣、专为蜂鸟盛开的猴花,竟在花丛边界开出了金灿灿的黄色花朵。。①几十年来,②英国科学家一直在实验室用各种仪器审查着这片花海,③一场关于颜色、气味与生存的进化大戏被层层揭开。④根据研究显示,⑤蜜蜂对黄色花朵有着近乎执着的喜爱,⑥当红花与黄花同时出现时,⑦80%的蜜蜂会造访黄花。但进化的玄机远不止于颜色——科学家发现,黄花还悄悄升级了香氛系统,释放出更浓郁的气味分子。原来,蜂鸟是视觉系“颜控”,而蜜蜂却是嗅觉派“气味侦探”,这场“换装行动”精准拿捏了“新客户”的感官偏好。不过,新合作总有磨合期。当蜜蜂钻进黄花时,常因体型不匹配把花朵撞得七零八落,花粉传递效率大打折扣。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进化过渡期的试错现场:先改变颜色吸引新客户,再慢慢调整花型适配。就像商业转型中先改招牌引流,再优化服务体验,植物的进化策略竟与人类商业智慧(

)。实验室中显微镜下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