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中考化学5年(21-25)真题分类汇编——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方程式考点01物质构成的奥秘(5年5考)命题点频次题型年份及分值考查内容分子和原子5年4考选择题2025年4分2024年2分2023年2分2022年2分2021年2分\o"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t"/czhx/zj64443/_blank"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t"/czhx/zj64443/_blank"\o"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元素5年2考选择题\o"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t"/czhx/zj64445/_blank"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分类、
\o"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t"/czhx/zj64445/_blank"元素符号书写及含义、\t"/czhx/zj64445/_blank"\o"地壳中元素的含量"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考点02化学方程式(5年5考)命题点频次题型年份及分值考查内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年3考选择题、实验题、填空与简答2025年6分2024年15分2023年6分2022年11分2021年13分
\o"化学方程式的书写"\t"/czhx/zj64453/_blank"化学方程式的书写、\t"/czhx/zj64453/_blank"\o"化学方程式配平"化学方程式配平、\t"/czhx/zj64453/_blank"\o"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5年4考计算题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t"/czhx/zj64454/_blank"\o"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
\o"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t"/czhx/zj64454/_blank"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考点01物质构成的奥秘1.(2025·山西·中考真题)氢气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分析变化过程,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微观粒子中有氢分子 B.微观粒子模型均为原子C.微观粒子结构均未改变 D.微观粒子数目均未改变【答案】A【详解】A、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故图示表示氢分子,选项正确;B、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氢分子模型不是原子模型,选项错误;C、如图所示,氢分子分解成了氢原子,氧分子分解成了氧原子,选项错误;D、如图所示,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哦改变,但反应前分子总数是3个,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个,分子数目改变,选项错误;故选:A。2.(2023·山西·中考真题)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C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的间隔变小 D.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答案】C【详解】A、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错误;C、水蒸气形成冰晶,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分子本身不变,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正确;D、水蒸气形成冰晶,分子本身不变,每个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C。3.(2022·山西·中考真题)“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A.水分子体积变大 B.水分子分解加快C.水分子质量增大 D.水分子数目增多【答案】D【详解】A、空气中湿度变大,水分子增多,但水分子本身没变,选项错误;B、空气中水的含量增多但水未发生化学变化所以水分子没有分解,选项错误;C、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不变的,选项错误;D、空气中湿度大的原因是水含量增多,水分子的数目增多,选项正确;答案为:D。4.(2021·山西晋中·中考真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根据下图有关苯分子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在不断运动 B.它体积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它真实存在【答案】A【详解】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苯分子肉眼不可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发现,说明它的体积很小,通过图像可以看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能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苯分子的图像,说明它真实存在,不能说明它在不断运动。故选A。5.(2025·山西·中考真题)以下是四种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其中表示金属元素的是A. B.S C.O D.C【答案】A【详解】A.Ag是银的元素符号,银是金属元素;符合题意。B.S是硫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C.O是氧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D.C是碳的元素符号,属于非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4·山西·中考真题)世界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Mg B.Si C.Al D.O【答案】C【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元素符号为Al;故选C。考点02化学方程式7.(2024·山西·中考真题)在书写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配平之前,首先要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为A.3 B.4 C.7 D.9【答案】A【详解】配平化学方程式时,首先要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种类和数目进行观察,未配平状况下P原子个数为1,O原子个数为2,反应物原子总个数为3,故选:A。8.(2024·山西·中考真题)阅读分析,解决问题:世界之最2021年1月13日,全球第一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问世,它运用磁铁“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原理。运行时速可达620公里每小时,这一发明,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速度。高温超导的“高温”是-196℃左右的温度,是相对于-270℃至-240℃之间的温度而言的,不是我们传统认知里的“高温”。而超导就是超级导电。科学研究发现,当把超导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电阻会神奇消失,从而具有超级导电性。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在-196℃时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向轨道上喷射液氮后,可以降低轨道和车轮的温度,既能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同时也能在列车底部形成气垫,使列车与轨道隔离,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不需要燃油,液氮的来源也比较丰富,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1)高温超导的“高温”,所指的温度是。(2)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环保特性的原因是。(3)液氮在磁悬浮列车系统中的作用是,液氮来源丰富的原因是。(4)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上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种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5)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利用了氮气的化学稳定性,但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答案】(1)-196℃左右(2)运行效率高,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3)用作冷剂、形成气垫液氮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4)物理性质(5)N2+O22NO【详解】(1)根据“高温超导的‘高温’是-196℃左右的温度”可知,高温超导的“高温”,所指的温度是-196℃左右;(2)根据“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不需要燃油”以及“列车与轨道隔离,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可知,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具有环保特性的原因是运行效率高,能够显著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3)根据“由于液氮具有制冷作用,经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向轨道上喷射液氮后,可以降低轨道和车轮的温度,既能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同时也能在列车底部形成气垫,使列车与轨道隔离,减少摩擦和空气产生的气动阻力,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可知,液氮在磁悬浮列车系统中的作用是用作冷剂,用于降低轨道和车轮的温度以保持轨道的超导性;形成气垫,隔离列车与轨道,减少摩擦和气动阻力,提高运行速度;液氮来源丰富的原因是它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4)物理性质概念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上磁铁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这种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5)在一定条件下氮气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9.(2022·山西晋中·中考真题)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
分析流程,回答问题:(1)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2)制坯机中将坯泥制成坯体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3)若坯料中铁粉没有被除去,则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搅拌(2)物理变化(3)【详解】(1)练泥机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其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搅拌,可使其充分混合;(2)制坯机中将坯泥制成坯体的过程,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铁燃烧会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故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2021·山西晋中·中考真题)冰与火的完美邂逅在地壳中,钠元素的含量位居金属元素中的第四位。钠呈银白色,质软,密度比水的小,具有可燃性等性质。一般保存在煤油中、它的单质和化合物用途广泛。如果让性子刚烈的金属钠与沉稳大气的巨型冰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结果?用镊子把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再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油。在空气中,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切开后银白色的金属表面迅速产生了白色物质氧化钠(Na2O),但该过程不会发生燃烧。再取一大块冰,在其表面挖一个较深的坑(如图)。用遥控车将钠放入冰坑底部,刹那间,冰火两重天的壮美奇观瞬时产生,钠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噼里啪啦发出巨响,火光四射,火花飞溅。燃烧殆尽,观察到冰块上裂纹纵横交错。把无色酚酞溶液滴入冰坑,坑内液体变红。钠用它火一般的“热情”熔化了寒冷的坚冰。
阅读文本,回答问题:(1)钠的物理性质有(写1条)。(2)钠不能保存在水中的原因是。(3)冰坑周围裂纹纵横,说明反应过程(填“吸热”或“放热”)。(4)钠与冰相遇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5)钠切开后表面产生白色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银白色/质软(合理即可)钠能与水反应(合理即可)放热H2/氢气【详解】(1)物理性质指不用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硬度等,故填:银白色或质软或密度比水的小。(2)钠不能保存在水中是因为钠会与水发生反应。故填:钠能与水反应。(3)将钠放入冰坑底部,刹那间,冰火两重天的壮美奇观瞬时产生,钠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噼里啪啦看巨响,火光四射,火花飞溅。燃烧殆尽,观察到冰块上裂纹纵横交错,说明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故填:放热。(4)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钠与冰反应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或氧气,又知该气体具有可燃性,故该气体可能是氢气。(5)钠切开后表面银白色的金属迅速与氧气反应产生了白色物质氧化钠(Na2O),故反应方程式为:。11.(2024·山西·中考真题)探究“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1)实验原理:图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现象:图1中带火星木条不复燃。图3中的现象为。(3)实验结论: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问题与思考】(4)研究表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有无变化?(5)常温下,图1试管内也产生了氧气,但带火星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可能是什么?【答案】(1)(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加快(4)无变化(5)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缓慢产生氧气量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详解】(1)图2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1中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木条不复燃。图3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氧气具有助燃性,现象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说明二氧化锰可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4)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它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5)常温下,图1试管内也产生了氧气,但带火星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可能是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缓慢产生氧气量很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2.(2025·山西·中考真题)实验室用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理论上可以制得多少升氢气?(已知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g/L)(1)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填“改变”或“不变”)。……(2)根据题目要求,完成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1)改变(2)解: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详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氢元素显+1价,反应后氢气中氢元素显0价,故填:改变;(2)见答案。13.(2023·山西·中考真题)“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经过多年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其最大的优点是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1)“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可表示为:,X的化学式是,X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2)用58.5tNaCl(其利用率在96%以上)制碱,至少能生成的质量是多少?【答案】(1)NH3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2.4%或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6%(2)解:设至少能生成Na2CO3的质量为x解得x=101.76t答:至少能生成Na2CO3的质量为101.76t。【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1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4个氢原子、1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则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即为NH3;NH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见答案。14.(2022·山西·中考真题)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拨,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实验室用KC1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O2,其中MnO2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求KClO3完全反应后生成O2的质量。【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2)解:KClO3的质量为:2g÷25%-2g=6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x≈2.35g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详解】(1)b曲线始终不变则,证明该反应未发生,可能原因是未加热、温度不够等,合理即可。(2)已知二氧化锰质量为2g,它在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25%,则氯酸钾质量为2g÷25%-2g=6g,再结合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15.(2021·山西·中考真题)在一次作业批改中,王老师发现4位同学在同一题中出现了不同的错误,为帮大家理清思路,老师将错误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1)仔细观察:你发现解题过程中的错误有______处。(2)纠正错误:老师点拨后,请将正确的解题过程写出。【答案】(1)5/五
(2)解: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为:7g×(1-30%)=4.9g
设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x=1.92g
答:制得氧气的质量为1.92g。【详解】(1)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氧气质量(x)的位置颠倒;氯酸钾的质量错误(应为7g×(1-30%));计算结果错误;缺少比例式;缺少答共5处错误;(2)见答案。考点01物质构成的奥秘1.(2025·山西临汾·一模)户外高压铜芯电线在夏天会变长,看起来像字母“U”,发生的变化是A.铜原子的数目增多 B.铜原子的质量增大C.铜原子的体积增大 D.铜原子的间隔变大【答案】D【详解】户外高压铜芯电线在夏天会变长,看起来像字母“U”,是因为夏天温度高,铜原子间的间隔变大,铜原子的数目、质量、体积不发生变化,故选:D。2.(2025·山西·一模)如图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硅原子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硅原子静止不动 B.硅原子之间有间隔C.硅原子肉眼也可看到 D.硅原子可用电子秤称量【答案】B【详解】A、原子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固体中硅原子虽然位置相对固定,但仍在不断运动着,选项A不正确;B、原子之间并非紧密无间,硅原子之间存在一定间隔,选项B正确;C、该图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硅原子图像,人的肉眼无法直接构成到单个硅原子,选项C不正确;D、单个原子的质量极其微小,无法用普通电子秤直接称量,选项D不正确。故选B。3.(2025·山西·一模)地壳中,部分元素的含量分布图如下,其中质量分数排第一的金属元素是A.氧 B.硅 C.铝 D.钙【答案】C【详解】金属元素大部分都是以“钅”为偏旁(金、汞除外),则由图可知,地壳中质量分数排第一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C。4.(2025·山西吕梁·一模)2024年,地球出现近二十年来最强地磁暴,全球多地可见色彩绚丽的极光。绿色与红色极光来自氧原子,紫色与蓝色极光往往来自氮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判断它们属于不同元素原子的依据是A.核电荷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电子层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答案】A【详解】元素是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氮原子和氧原子的质子数分别是7、8,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它们属于不同元素原子,故选:A。5.(2025·山西长治·二模)镭可用于放射性治疗、放射性示踪等多种领域,下图是镭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有关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为88 B.元素名称为C.属于非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88【答案】A【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镭原子序数为88;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8,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镭,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则该元素符号为Ra,故选项说法错误;C、镭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6.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6.(2025·山西吕梁·二模)《诗经》中“菲葭苍苍,白露为霜”的优美诗句,生动刻画了河畔秋深的景象。其中“白露”、“霜”的原因是A.水分子数增多了 B.水分子体积变大了C.水分子间距离改变了 D.水分子发生了分解【答案】C【详解】A.状态变化是物理过程,水分子数量不变,错误。B.状态变化中分子体积不变,错误。C.温度降低导致分子动能减小,分子间距离缩短,从而形成露或霜,正确。D.分解是化学变化,而这里只是物理状态改变,正确。故选:C。7.(2025·山西·一模)徐光宪及其团队经400多次的萃取分离,最终得到纯度大于99.9%的镨、钕。这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镨原子中质子数为59C.钕的元素符号是nd D.镨与钕原子质量相等【答案】B【详解】A、钕字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B、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序数,故镨原子中质子数为59,选项正确;C、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右上角的符号为元素符号,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钕的元素符号是Nd,选项错误;D、在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镨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9,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则镨与钕原子质量不相等,选项错误;故选B。8.(2025·山西晋中·二模)《化学鉴原》是中国第一本近代化学理论教科书。下图为锂在《中西名元素对照表》和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有关锂的分析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名称为Li C.原子的中子数为3 D.相对原子质量为6.94【答案】D【详解】A、锂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右上方符号表示元素符号,则锂的元素符号为Li,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左上方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则锂原子的中子数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通常省略不写,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2025·山西晋城·一模)“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北斗卫星的心脏是铷原子钟,铷原子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铷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37个中子 B.容易得到电子 C.有5个电子层 D.呈正电性【答案】C【详解】A、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圆圈外弧线上的数字为层数电子数,由图可知,铷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37,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反映出中子数,选项错误;B、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电子,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铷原子有5个电子层,选项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呈电中性,选项错误;故选C。10.(2025·山西吕梁·二模)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1 B.镓是一种金属元素C.镓的原子质量是69.72 D.镓的元素名称为Ga【答案】B【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镓元素的原子序数是31,即其核外电子总数是31,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是31,错误;B、镓元素名称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不是原子质量,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字母是元素符号,镓的元素符号为Ga,元素名称是镓,错误。故选B。11.(2025·山西太原·一模)“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一种。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 B.氯化钠 C.金刚石 D.二氧化碳【答案】B【详解】A、铁是由铁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12.(2025·山西临汾·一模)钒电池产业是一种新兴科技产业,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B.图中x的数值是11C.钒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D.钒原子质量是50.94【答案】B【详解】A、钒字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A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1个钒原子中有23个质子,且23=2+8+2+x,x=11,故选项B正确;C、钒原子核外最外电子数为2,小于4,易失去电子,故选项C错误;D、由元素周期表一格中的信息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故选项D错误;故选:B。13.(2025·山西阳泉·一模)钼被称为“能源金属”,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图中“42”表示A.质子数 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答案】A【详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钼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钼原子的质子数为42。故选:A。考点02化学方程式14.(2025·山西晋中·一模)《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C.铜原子的质量为 D.铜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答案】B【详解】A、铜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故铜原子核内有29个质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是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15.(2025·山西晋城·一模)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可以吸收空气污染物二氧化氮,其反应原理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A.NH3 B.N2 C.N2O5 D.HNO3【答案】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N、O、C、H的个数分别是14、16、4、16,生成物中含N、O、C、H的个数分别是0、16、4、16,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4个N,故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16.(2025·山西晋中·二模)侯德榜是我国的化工先驱,他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工业制备纯碱的技术垄断。其制碱原理中有一步反应为:。X的化学式是A.NaOH B. C. D.【答案】B【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Na、1Cl、1C、1N、5H、3O,反应后除X外有1N、4H、1Cl,则X中有1Na、1C、1H、3O,为NaHCO3,故选B。17.(2025·山西长治·二模)山西老陈醋有3000多年的历史,酿醋过程中涉及以下微观示意图所示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为和 B.生成物为C.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减少 D.反应中元素的种类增多【答案】B【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为和,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8.(2025·山西朔州·模拟预测)稀土元素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工业生产铈(Ce)盐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为2Ce(OH)4+8HCl=2CeCl3+8X+Cl2↑,X的化学式为A.HCl B.H2OC.H2 D.O2【答案】B【详解】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Ce、O、H、Cl个数分别为2、8、16、8,反应后Ce、O、H、Cl个数分别为2、0、0、8,则8X中含有8个O和16和H,则X为H2O。故选B。19.(2025·山西运城·模拟预测)2025年1月29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奇幻动画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在电影里,太乙真人的炼丹房神秘又奇妙,那丹炉更是充满玄机,壁炉上刻着这样一个简化版化学方程式:2HgO2Hg+O2↑。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C.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甲、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答案】C【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甲为氧化汞、乙为汞,丙为氧气,氧化汞、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而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构成,故A错误;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丙为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则保持物质丙(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正确;D、甲是氧化汞,其是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丙为氧气,其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错误。故选C。20.(2025·山西太原·一模)采用催化氧化法将工业副产物制成,可实现氯资源的再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A. B. C. D.【答案】B【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4个H、4个Cl、2个O,反应后除2X外有0个H、4个Cl、0个O,则2X中含有4个H、2个O,所以X的化学式为;故选:B。21.(2025·山西吕梁·一模)在《哪吒2魔童脑海》里,太乙真人的炼丹炉壁上刻着一个简化版的方程式。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甲、乙、丙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保持物质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C.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发生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答案】C【详解】A、从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HgO)由HgO分子构成,乙物质(Hg)是金属汞,由汞原子直接构成,丙物质(O2)由氧分子构成,并非三种物质都由分子构成,错误;B、丙物质是氧气(O2),由氧分子构成,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而不是氧原子,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发生改变。从微观示意图也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汞原子和氧原子)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正确;D、该反应是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原选项中未标注反应条件“Δ”和氧气的气体符号“↑”,错误。故选C。22.(2025·山西长治·一模)化学变化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我们在解释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本质原因时,需要确定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内容为A. B. C. D.【答案】D【详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是: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它物质(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则反应后原子种类和个数和反应前相等,即:;故选D。23.(2025·山西吕梁·二模)丙烯是生产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原料。丙烯可由丙烷(C3H8)反应得到,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丙烯由两种元素组成 B.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 D.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A【详解】A、根据图像,丙烯化学式为C3H6,由C、H这两种元素组成,该选项正确;B、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C3H8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3H6、H2,化学方程式为,可知生成的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该选项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该选项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该选项错误。故选A。24.(2025·山西太原·一模)汽车使用的汽油或柴油燃烧时会产生有害气体。汽车尾气催化处理装置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氮原子个数增加 B.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C.m属于混合物 D.生成的m、n分子个数比为【答案】D【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CO、NO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CO2、N2,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氮原子个数不变,A错误;B、反应前氧元素在CO和NO中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在CO2中氧元素化合价还是−2价,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B错误;C、m是二氧化碳,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生成的m(二氧化碳)、n(氮气)分子个数比为2∶1,D正确。故选D。25.(2025·山西吕梁·一模)汽车尾气催化处理装置可将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进行转化,其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的物质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后物质类别没有发生变化C.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A【详解】A、据图可知,反应物一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反应物一氧化氮由氮、氧元素组成,即反应物由碳、氮、氧三种元素组成;生成物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生成物氮气由氮元素组成,即生成物也由碳、氮、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反应后元素种类没有发生变化。A正确;B、据图可知,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所以反应后物质类别发生变化。B不正确;C、据图可知,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所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C不正确;D、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A。26.(2025·山西晋中·二模)阅读分析,解决问题:嫦娥飞天
探月取壤2024年6月底,嫦娥六号返回器成功着陆,标志着中国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两度着陆月球背面的国家。嫦娥六号成功发射,主要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提供动力,芯一级采用液氢液氧发动机,数百台发动机一起助力,将嫦娥六号送到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采用快速智能采样技术,通过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方式采集了月壤,顺利带回1935.5g月背样品。不仅填补了月球背面研究的历史空白,更为人类研究月球早期演化、背面火山活动提供了直接证据。地球化学分析进一步揭示,嫦娥六号样品中的铝氧化物和钙氧化物含量较高,而铁氧化物(FeO)含量相对较低。与嫦娥五号任务的月球正面样品表现出巨大差异。近日,我国科学家基于嫦娥六号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水含量,这对揭示月球起源、岩浆活动、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嫦娥六号升空过程火箭发动机会消耗大量液氢和液氧,从微观角度解释,液氢和液氧从贮箱内喷出体积变大的原因是;发动机工作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嫦娥六号采集月壤样本的方式为。(3)科学家对月壤进行实验研究时,为防止地球大气干扰月壤成分,采样容器需填充高纯度氮气,利用了氮气的性质是。(4)写出嫦娥六号样品中铝氧化物或钙氧化物的化学式:。(5)月球背面的月幔水存在形式之一是水冰,水和冰具有相同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答案】(1)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钻取和表取(3)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4)/(5)化学【详解】(1)从微观角度解释,液氢和液氧从贮箱内喷出体积变大的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发动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由题干信息可知,嫦娥六号采集月壤样本的方式为钻取和表取;(3)科学家对月壤进行实验研究时,为防止地球大气干扰月壤成分,采样容器需填充高纯度氮气,利用了氮气的性质是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4)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则嫦娥六号样品中铝氧化物或钙氧化物的化学式可以是或;(5)月球背面的月幔水存在形式之一是水冰,水和冰都由水分子构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27.(2025·山西晋中·二模)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常温常压下无色气体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你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提示:丙物质的化学式为SiF4)。(1)物质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0/零(2)【详解】(1)物质丁为氮气,氮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2)由图可知反应为NF3与硅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SiF4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8.(2025·山西·一模)探究“水的组成及变化”实验方法:①在电解器玻璃管中加满水(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玻璃管内的现象。②切断装置中的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检验电解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1)实验原理:图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现象:①通电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1:2.②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更旺,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3)实验结论:。【问题与思考】(4)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5)还可以通过什么实验研究水的组成?【答案】(1)(2)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3)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4)增强水的导电性(5)氢气燃烧实验【详解】(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方程式为:;(2)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更旺,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4)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纯水的导电性较差,加入氢氧化钠后可以加快电解反应的进行;(5)还可以通过氢气燃烧实验来研究水的组成。将氢气点燃,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通过观察生成的水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29.(2025·山西临汾·一模)光掩膜石英玻璃基板在半导体和光学等领域应用广泛,工业上以液态为原料生产光掩膜石英玻璃基板的流程如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1)燃烧室内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2)为使液态充分反应,可进行的操作是。(3)切割室中发生变化的类型属于。(4)成膜室中生产时温度不能过高,原因可能是。【答案】(1)化合反应(2)搅拌(合理即可)(3)物理变化(4)会影响成膜的质量(合理即可)【详解】(1)燃烧室内发生燃烧反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2)通过搅拌可以增加SiCl4与水的接触面积,促进反应的进行。(3)切割室内没有新的物质量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温度过高可能会影响成膜的质量。30.(2025·山西长治·模拟预测)同学们学完初中化学知识后,尝试构建了核心物质统领的多元体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2)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可以转化为水,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3)初三化学学到了不少生成水的反应,请写出一个反应物是化合物,能生成水但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4)用物质的性质可以推断物质的转化,由水和过氧化氢都可以转化成的一种物质是。(5)水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举一例:。【答案】(1)分子的构成不同(2)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合理即可)(3)(4)氧气/O2(5)农业上用于灌溉(合理即可)【详解】(1)水和过氧化氢组成元素相同,而水是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由于分子的构成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不同,故填:分子的构成不同;(2)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氢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和氧子,故填:分子分解,原子重新组合;(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物都是化合物,能生成水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4)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都可以转化成氧气,故填:氧气或O2;(5)水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如可用于灭火、农业上用于灌溉等,故填:农业上用于灌溉(合理即可)。31.(2025·山西大同·一模)氢氧化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无机阻燃剂。一种利用光卤石(主要成分为,含有少量及其他不溶性杂质)—氨水法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碳酸镁微溶于水,。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1)溶解池中搅拌的目的是。(2)操作1后可得粗制卤水。操作1的名称是,其作用是。(3)反应池中除生成氢氧化镁外。还生成氯化铵,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当遇到火源时,氢氧化镁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镁会在燃烧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镁隔离层,达到灭火的目的。氧化镁可能具有的性质是。【答案】(1)加快光卤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2)过滤除去光卤石中的不溶性杂质(3)MgCl2+2NH3⋅H2O=Mg(OH)2↓+2NH4Cl(4)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等(合理即可)【详解】(1)溶解池中搅拌可以加快光卤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使光卤石与水充分接触,让光卤石能更快、更充分地溶解;(2)操作1后得到粗制卤水,是将不溶性杂质与溶液分离,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其作用是除去光卤石中的不溶性杂质;(3)反应池中是氯化镁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H3⋅H2O=Mg(OH)2↓+2NH4Cl;(4)氧化镁能在燃烧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隔离层达到灭火目的,说明氧化镁可能具有的性质是熔点高(不易熔化,能稳定地覆盖在燃烧物表面)、化学性质稳定(不与燃烧物或周围物质发生反应,从而起到隔离氧气等助燃物的作用)等。32.(2025·山西·一模)我国的茶文化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是制红茶的部分工艺流程。已知:发酵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之间最强。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1)萎凋是自然条件下适当蒸发水分,使叶片柔软。日光下萎凋用时较短,微观原因是。(2)揉捻作用包括做形、破坏茶叶细胞壁等,该过程属于变化。(3)发酵需将揉捻叶加力压紧,盖湿布在日光下焐晒。加力压紧的目的是(填“增大”或“减小”)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湿布的作用是。(4)烘干通过炭火烘焙,木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物理(3)减小调节温度,使温度保持在33~55℃,让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最强(4)【详解】(1)日光下温度较高,从微观角度看,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水分蒸发速率变快,所以日光下萎凋用时较短。(2)揉捻过程中只是茶叶的形状发生改变,以及破坏茶叶细胞壁,没有新物质生成,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3)加力压紧揉捻叶,是让茶叶堆积起来,相对来说减小了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防止茶叶被氧化;已知发酵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33~55℃之间最强,湿布中的水分蒸发吸热,可调节温度,使温度维持在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强的范围内。(4)木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在充足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3.(2025·山西朔州·一模)氢能船舶随着我国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三峡氢舟1号”成功启航,我国离氢能船舶的“大航海时代”越来越近。该船使用的氢能来自于三峡电站产出的绿电制氢,全过程形成了“氢从水中来,再回水中去”的闭环模式,真正实现了能源利用的零排放。目前,氢燃料电池在船舶领域的应用还面临巨大挑战。与氢能车相比,氢能船舶处在高湿、高盐环境中,并且倾斜摇摆角度也比氢车大,这对燃料电池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国内船舶全部采用气态储氢方案,存在储氢量不多的问题,需要开发液态储氢方案,提高储氢系统能量密度。在功率方面,一般100~300千瓦级就可以满足氢能车辆整车动力要求,而氢能船舶则需要200~1000千瓦级。因此,加氢基础设施也要能契合船舶大量、快速充氢的需求。随着燃料电池技术持续突破和相关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国内氢能船舶时代即将到来。阅读以上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三峡电站发电利用的能源是。(2)氢燃料电池的氢来源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氢能船舶所用电池应具有的性能是(答一点)。(4)氢能船舶比氢能汽车加氢量大,主要是因为。(5)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储氢比液态储氢储气量小的原因是。(6)与传统船舶相比,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的优势是。【答案】(1)水能(2)2H₂O2H₂+O₂(3)能耐高湿(合理即可)(4)船舶所需功率大,需提供的氢能更多(5)气体分子间间隔大(6)零排放、对环境无污染【详解】(1)峡电站利用水的势能发电,故其能源来源是水能;(2)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与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O2H₂+O₂;(3)氢燃料电池在船舶上的使用环境更恶劣,对电池要求更高,如耐高湿、高盐、能在较大倾斜和摇摆中正常运行等;(4)氢能船舶的动力需求通常远大于氢能汽车,因此加氢量也随之增大;(5)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单位体积内分子数较少。同体积下,气态时分子间间隔更大,分子数目更少,所以储氢量较小;将氢液化后,分子间距离减小,能够储存的氢量更大;(6)与传统的依靠化石燃料的船舶相比,氢燃料电池船舶排放物主要是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34.(2025·山西吕梁·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进行实验】(1)实验步骤:①按图1所示连接仪器。②。③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5等分。④点燃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并塞紧橡皮塞。⑤燃烧结束后,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在数显设备上得到的曲线如图2。(2)实验原理: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问题与思考】(3)①气压—时间图像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为。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试剂选择的原则是(任写一点)。【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倒流入到集气瓶中气体的1/5处(2)(3)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压强增大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详解】(1)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连接仪器后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燃烧结束后,装置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到水倒流入到集气瓶中气体的1/5处;(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我也喝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①气压—时间图像中,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为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导致压强增大,因此BC段曲线上升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试剂选择的原则是生成物中不能有气体,否则不能形成压强差,不能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5.(2025·山西吕梁·三模)同学们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了少量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请你与他们一同完成以下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目的】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实验原理】(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装置】(2)如图所示,其中的玻璃仪器除试管外,还有(写一种)。【实验步骤】(3)制取氧气①。②在试管中装入少量高锰酸钾,安装好仪器。③加热试管,收集氧气。④停止加热时,需。(4)验证氧气的性质欲验证氧气的性质,可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答案】(1)(2)酒精灯、集气瓶(3)按图示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4)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详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如图所示,其中的玻璃仪器除试管外,还有酒精灯、集气瓶;(3)在装入试剂前,需按图示连接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免装置漏气浪费药品;停止加热时,需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4)氧气具有助燃性,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具有助燃性。36.(2025·山西朔州·三模)某小组同学为比较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不同,进行了下列实验。(1)实验步骤:①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填仪器名称)火焰上加热,观察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②把燃着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2)实验原理: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4)实验结论:。【问题与思考】(5)若用硫代替木炭进行该实验,需进行的调整是(写一点)。【答案】(1)酒精灯(2)(3)发出白光,放出热量(4)相同条件下,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5)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也在集气瓶中进行,且两个实验均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合理即可)【详解】(1)①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木炭在空气中烧至红热;(2)集气瓶中发生反应为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4)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红光,放出热量;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氧气中氧气浓度比空气中氧气浓度大,说明相同条件下,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5)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散逸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故需进行的调整是: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也在集气瓶中进行,且两个实验均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用于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37.(2025·山西晋城·模拟预测)近年来,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很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已经正式迈入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的时代。空间站的部分氧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组成,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电解水实验。(1)电解水时,向200g水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其导电性,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是由构成的。先接通直流电源,待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后再关闭电源,检验a、b玻璃管中气体的具体操作是。(2)计算电解18g水,理论上可制得的氧气质量。【答案】(1)离子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玻璃管尖嘴口,再小心地转动活塞放出气体(2)解:设理论上可制得的氧气质量为。答:理论上可制得的氧气质量为。【详解】(1)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氢氧化钠会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这些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增强水的导电性;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管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b管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检验氢气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氢气具有可燃性,会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所以具体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b玻璃管尖嘴口,再小心地转动活塞放出气体。(2)见答案。38.(2025·山西大同·一模)根据情景要求,完成“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确定气体发生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考政治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卷)(统编版)-政治(全解全析)
- 保安的正规合同范本
- 房子瓦片出售合同范本
- 租户续租合同范本模板
- 股票合同范本
- 平房维修施工合同范本
- 公司购买资产合同范本
-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专业知识讲座教案
- 小型糕点店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八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的一生复习新版济南版教案(2025-2026学年)
- 中国五冶集团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招生老师业务提成协议书
- 入团考试题库及答案海南
- GB 46039-2025混凝土外加剂安全技术规范
- 苏教版新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单元知识
- 2025至2030中国大闸蟹养殖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非标设备现场组装方案(3篇)
- 托幼一体化模式对教师队伍素质培养路径探析
- 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试题附全答案
- 香水制作培训课件
- 骨密度装备质量控制与应用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