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电大2025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国开电大2025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国开电大2025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国开电大2025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国开电大2025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开电大2025年《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句话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一层次的价值要求?()A.国家层面B.社会层面C.公民层面D.世界层面2.法治思维的核心是()A.权力本位B.义务优先C.权利保障D.道德教化3.下列关于集体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集体主义否定个人正当利益B.集体主义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C.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D.集体主义只适用于计划经济体制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条款首次写入宪法是在()A.1954年B.1978年C.1982年D.2004年5.根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进诚信建设,要突出的重点是()A.政务诚信B.商务诚信C.社会诚信D.司法公信6.下列行为中,属于行使宪法赋予公民监督权的是()A.市民通过“12345”热线反映小区噪音问题B.大学生在校园网发帖批评食堂饭菜质量C.网民在微博发布未经核实的交通事故视频D.业主因物业纠纷拒绝缴纳物业费7.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对青年确立人生观的启示是()A.个人奋斗可以脱离社会B.社会关系决定个人成败C.人生价值只能在社会关系中实现D.社会关系是阻碍个人自由的枷锁8.下列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错误的是()A.它体现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全链条B.它强调民主不仅体现在投票日,更体现在日常政治生活C.它等同于西方式的“竞争性选举民主”D.它通过制度化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9.根据《民法典》,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具有()A.行为能力B.民事权利能力C.民事责任能力D.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下列做法最能体现法治精神的是()A.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特事特办”B.交警对轻微交通违法“看人下菜碟”C.法院直播庭审,裁判文书全面上网D.村委会以“村规民约”代替法律调处刑事案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漏选、错选均不得分)11.下列关于理想信念的说法,正确的有()A.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B.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当前阶段的具体体现C.个人理想必须服从共同理想,不允许存在差异D.理想信念缺失可能导致“软骨病”E.理想信念只在革命战争年代重要,和平时期可以淡化12.下列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有()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依法纳税C.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D.维护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E.参加选举13.下列行为中,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A.成年子女常回家看望父母B.夫妻约定婚后财产AA制C.父母强迫子女报考所谓“热门”专业D.对未成年子女实施家庭暴力E.邻里之间互谅互让、守望相助14.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下列哪些行为涉嫌违法甚至犯罪?()A.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B.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并散布他人淫秽视频C.在直播间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D.通过“人肉搜索”公开他人住址、身份证号E.在个人微博发表对某明星的负面评价15.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包括()A.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D.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E.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打“√”,错误打“×”)16.道德与法律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的功能,但道德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7.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五年。()18.根据《刑法》,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20.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明示收集使用规则,并经被收集者同意。()21.我国选举法规定,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当严格相等,不得差别对待。()22.家庭美德建设只涉及夫妻关系,与代际关系、邻里关系无关。()23.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底线,德治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24.根据《民法典》,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25.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6.材料:2024年12月,东北某高校学生小赵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捡钱包寻失主”的短视频,点赞量破百万。后经警方查实,该视频系小赵与同学摆拍,钱包内银行卡、身份证均为伪造。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小赵处以行政拘留七日,并责令平台删除视频、禁言账号。请结合材料,运用“法治与德治关系”原理,说明青年如何在网络空间实现“知行合一”。27.材料:2025年3月,浙江某社区试点“时间银行”制度:志愿者存储服务时间,未来可兑换他人为自己服务。试点半年,注册志愿者达2100人,累计存储时间4.6万小时,其中70%为“银发”服务。然而,也有人质疑“时间银行”存储的时间未来能否兑现、是否涉嫌“打白条”。请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诚信”要求,分析“时间银行”如何兼顾道德激励与制度保障,实现可持续运营。28.材料:2025年“五一”假期,甘肃敦煌莫高窟景区推出“夜游模式”,游客张某为拍“飞天”照片,越过护栏,触摸北魏壁画,导致壁画局部脱落。景区报警后,检方以涉嫌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对张某批准逮捕。请从“法治意识”与“文化自信”双重视角,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在旅游中成为“文化守护者”。五、论述题(25分)29.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材料二:2025年《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显示,受访的3万名大学生中,81%把“实现个人价值”列为人生首要目标,仅43%把“奉献社会”列入前三位;在“遇到老人摔倒”情境测试中,有28%选择“直接扶”,52%选择“先录像再扶”,15%选择“找旁人作证”,5%选择“避开”。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