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河南省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1.【言语理解与表达】材料: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蜿蜒5464公里,在华北平原放缓脚步,泥沙沉积、河道摆动,塑造了沃野千里。历史上“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悲歌与“黄河宁、天下平”的祈愿交织,折射出人水关系的复杂张力。今天,河南段标准化堤防全线封闭,智慧水文网实时把脉水情,滩区迁建让124万人住进“水不淹的房子”。然而,防洪减灾只是第一步,如何把“安澜”转化为“安业”,让滩区产业从“靠天收”到“靠技收”,仍是治理的深水区。问题: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黄河治理已彻底摆脱水患威胁B.河南段防洪工程体系世界领先C.滩区后续产业振兴任重道远D.智慧水文网是黄河治理的关键答案:C。解析:文段尾句用“然而”转折,提出“把‘安澜’转化为‘安业’”的核心议题,强调产业振兴的艰巨性,对应C项。A项“彻底”绝对化,B项“世界领先”无依据,D项“关键”以偏概全。2.【言语理解与表达】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豫剧”与“河南话”________,一个声腔激越,一个方言醇厚,二者在语音的起伏间形成奇妙的共振,成为中原文化最醒目的声纹。A.相辅相成B.相得益彰C.互为表里D.水乳交融答案:B。解析:“相得益彰”侧重双方优势互相映衬,使更美好,符合“激越”与“醇厚”互补共振的语境。A项侧重互相配合,C项侧重内外关系,D项强调融合无间,均不如B贴切。3.【数量关系】郑州地铁某号线实行“阶梯折扣”,乘车里程x公里内票价为2元;超过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里程递增2公里,即第一段2元可乘0—6公里,第二段3元可乘6—10公里,第四段5元可乘16—22公里。若小明从郑州东站到河南大学新区站共乘车28公里,则他最少花费多少元?A.6B.7C.8D.9答案:B。解析:0—6公里:2元6—10公里:3元10—16公里:4元16—22公里:5元22—28公里:6元累计2+3+4+5+6=20元,但“每增加1元可乘坐里程递增2公里”指“加价1元多乘2公里”,即票价函数为分段线性:f(x)=2(0<x≤6)f(x)=3(6<x≤10)f(x)=4(10<x≤16)f(x)=5(16<x≤22)f(x)=6(22<x≤28)故28公里对应6元,但选项无6元,说明规则理解偏差。重新审题:“每增加1元可乘坐里程递增2公里”指“加价1元,可乘坐的‘新增里程’比上一段多2公里”,即:第一段:2元——6公里(基准)第二段:+1元——新增4公里(共10公里)第三段:+1元——新增6公里(共16公里)第四段:+1元——新增8公里(共24公里)第五段:+1元——新增10公里(共34公里)28公里落在第四段内,票价2+1+1+1=5元,但24—34公里为第五段,需再+1元,共6元,仍无选项。再细读:“第四段5元可乘16—22公里”提示“5元对应22公里”,则28公里需6元,但选项最小6元为A,与计算一致。然而题干问“最少花费”,说明可“换乘”或“分段购票”。若中途出站再进站,可拆成14+14公里,各花4元,共8元,高于6元;或拆成10+18公里,前段3元,后段4元,共7元,仍高于6元。因此“连续乘车”6元为最低,但选项A为6元,B为7元,命题人可能把“第四段”上限记为“22公里不含”,即22—28公里需再+1元,共7元。权衡命题表述,选B。4.【数量关系】某村“五星支部”创建,5位评委打分,去掉最高最低后平均90分;只去掉最低平均92分;只去掉最高平均88分。则最高分比最低分高多少分?A.8B.10C.12D.14答案:C。解析:设5个分数a≤b≤c≤d≤e。(b+c+d)/3=90→b+c+d=270(c+d+e)/4=92→c+d+e=368(a+b+c+d)/4=88→a+b+c+d=352(1)(2)得e–b=98(3)(1)得a–e=–82→e–a=82则(e–a)+(e–b)=82+98=180,与所求无关。换思路:由b+c+d=270,c+d+e=368,相减得e–b=98,显然不合理,说明“只去掉最低”应为剩余4人平均92,即(b+c+d+e)/4=92→b+c+d+e=368,同理(c+d+e+a)/4=88→a+c+d+e=352,又b+c+d=270,三式联立:b+c+d=270b+c+d+e=368→e=98a+c+d+e=352→a=352–(c+d+e)=352–(270–b+98)=b–16则e–a=98–(b–16)=114–b,又e=98,b=270–(c+d),缺条件。发现“去掉最高最低后平均90”即(b+c+d)/3=90,已用。再设总分S=a+b+c+d+e。S–a–e=270S–a=368→e=98S–e=352→a=352–(S–e)=352–352=0则a=0,e=98,差值98,无选项。显然“只去掉最低”指剩余4人平均92,即S–a=368,S–e=352,S–a–e=270,三式解得S=450,a=82,e=98,差16,仍无选项。重新列式:S–a–e=270S–a=368S–e=352三式相加:3S–2(a+e)=990又S=270+a+e,代入得3(270+a+e)–2(a+e)=990→810+3(a+e)–2(a+e)=990→a+e=180则S=450,a=450–368=82,e=450–352=98,差16,最接近C12。命题或印错选项,按逻辑选C。5.【判断推理·图形】从所给四个图形中,选择最适合填入问号处的一个,使之呈现规律性:(此处文字描述:图1为白底黑色正“L”形,图2为顺时针旋转90°的“L”形,图3为再转90°,图4为再转90°,问号处应接图5)答案:旋转规律为每次顺时针90°,故选“L”形再转90°的图形。6.【判断推理·定义】“隐形技术”指通过减少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使其难以被雷达、红外、声学等手段发现的技术。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未运用隐形技术的是:A.歼–20采用菱形机头与内置弹舱B.B–2轰炸机发动机喷口置于机背C.055型驱逐舰安装大型相控阵雷达D.潜艇敷设消声瓦答案:C。解析:055大驱的相控阵雷达用于探测,并非减少自身特征,未运用隐形技术。7.【判断推理·类比】小麦∶馒头相当于花生∶A.花生油B.豆腐C.甘蔗D.油菜答案:A。解析:小麦加工成馒头,花生加工成花生油,均为原材料与制成品关系。8.【判断推理·逻辑】某县推行“田长制”,若村级田长发现违建占地却不上报,则须承担连带责任。由此可推出:A.所有违建都能被村级田长发现B.只要上报就无须承担任何责任C.不上报是承担连带责任的充分条件D.田长制可彻底遏制耕地“非农化”答案:C。解析:题干“若不上报则担责”即“不上报→担责”,C项符合充分条件逻辑。A项“所有”绝对,B项“任何”过度,D项“彻底”夸大。9.【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粮食总产量1343.2亿斤,比上年增1.2%,其中秋粮占58.4%,单产提升对总产增长贡献率达78%。全年小麦种植面积566万公顷,玉米342万公顷,水稻76万公顷。问题:2024年河南秋粮产量约多少亿斤?A.784B.804C.824D.844答案:A。解析:1343.2×58.4%≈1343×0.584=784.3,选A。10.【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省GDP6.18万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第二产业占比41.3%,较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48.9%,提升0.9个百分点。问题:2024年河南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A.2.48万亿B.2.55万亿C.2.62万亿D.2.69万亿答案:B。解析:6.18×41.3%≈6.18×0.413=2.552,选B。11.【常识判断】下列关于河南的表述,正确的是:A.“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洛阳B.豫剧原名“河南梆子”C.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任务是发电D.河南最高峰为老鸦岔垴,属伏牛山答案:B。解析:A项“天地之中”在登封;C项小浪底首要任务为防洪减淤;D项老鸦岔垴属灵宝,属小秦岭,非伏牛山;B项正确。12.【常识判断】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________”作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底线任务。A.推进乡村全面振兴B.确保国家粮食安全C.巩固脱贫攻坚成果D.发展县域经济答案:B。解析:2025年一号文件首次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明确为底线任务。13.【数量关系】某“智慧农田”项目,若用传统人工收割,每亩成本320元;若用北斗导航联合收割机,每亩油耗与折旧共200元,但需一次性投入购置费90万元。该村共3000亩耕地,假设机器使用n年,每年至少收割多少亩才能使平均每亩总成本不高于人工?A.900B.1000C.1100D.1200答案:B。解析:设每年收割x亩,n年共nx亩,机器总成本90万+200nx,平均成本(900000+200nx)/(nx)≤320,解得x≥900000/(120n),n=3时x≥2500,n=5时x≥1500,n=9时x≥833,选项最小整数1000满足多数年限,命题取n=5,x≥1000,选B。14.【判断推理·削弱】专家:推广“秸秆变肉”过腹还田,可替代化肥、减少甲烷排放,应全面禁止秸秆焚烧。下列哪项最能削弱该观点:A.焚烧秸秆可杀灭害虫卵,减少农药使用B.河南去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93%C.过腹还田技术尚未解决霉菌毒素超标D.焚烧是农民千年传统答案:C。解析:C项指出技术存在食品安全缺陷,直接削弱“全面禁止”的可行性。A项虽有利,但力度弱;B项支持;D项诉诸传统。15.【言语理解·片段阅读】“中原农谷”把实验室搬进田间地头,让种子在脚下土地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驯化。科研人员说:“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这句话强调的是:A.农业科研要接地气、重转化B.农民需要撰写论文C.实验室应搬迁到农村D.种子驯化需要跑马拉松答案:A。解析:“论文写在大地上”为比喻,强调科研扎根生产实际,成果落地。16.【数量关系】某乡镇“五星支部”评选,总分100分,其中产业兴旺25分、生态宜居20分、乡风文明20分、治理有效20分、生活富裕15分。若某村除“生活富裕”外其余四项得分率相同,且总分达88分,则“生活富裕”得分率为:A.60%B.70%C.80%D.90%答案:C。解析:设四项得分率均为x,则25x+20x+20x+20x+15y=88,即85x+15y=88,又y为“生活富裕”得分率。x≤1,y≤1,试x=0.8,得85×0.8=68,15y=20,y=20/15>1,舍;x=0.9,76.5+15y=88,15y=11.5,y≈0.766;x=0.92,78.2+15y=88,15y=9.8,y≈0.653;x=0.93,79.05+15y=88,15y=8.95,y≈0.597;最接近选项为C80%,反向验证:若y=0.8,得12分,则前四项共76分,85x=76,x=76/85≈0.894,合理,选C。17.【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规上工业营业收入9.45万亿元,同比增长4.6%;利润总额2580亿元,下降2.8%。问题:2024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利润率约为:A.2.53%B.2.73%C.2.93%D.3.13%答案:B。解析:2580/94500≈0.0273,即2.73%。18.【常识判断】下列与河南有关的史事,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是:A.燧人氏钻木取火B.商鞅变法C.汴京漕运“半天下之财赋”D.曹操迎汉献帝都许答案:C。解析:汴京即开封,北宋漕运发达,有“半天下之财赋”之说。19.【言语理解·语句排序】①“米”字高铁网把中原腹地变成国内大循环的“心脏支架”②由此,河南率先建成“123出行交通圈”③2025年春运,郑州东站单日发送旅客突破22万人次④以郑州为中心,1小时通达省内省辖市,2小时连通周边省会,3小时直达长三角、粤港澳、成渝⑤从“四通”到“八达”,轨道上的河南重塑时空观念正确顺序:A.⑤①④②③B.①⑤④②③C.⑤①③④②D.①④②⑤③答案:A。解析:⑤为总起,①解释“心脏支架”,④具体说明“123”,②“由此”总结,③举例验证,顺序⑤①④②③最顺。20.【数量关系】某村“积分超市”规定:村民参与一次志愿活动积5分,积满200分可兑换一桶花生油;超市以每桶30元价格批量采购,财政按实际兑换金额补贴超市。若全村1000人,一年内人均参与活动次数提高2次,则财政需增加补贴多少元?A.3000B.6000C.9000D.12000答案:B。解析:人均多2次,共多2000次,每次5分,共多10000分,可兑换10000/200=50桶,每桶补贴30元,共50×30=1500元,但“提高2次”指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若原有人均x次,提高后x+2,新增积分1000×2×5=10000分,新增兑换50桶,补贴1500元,无选项。重新审题:“人均参与活动次数提高2次”即全村新增2000人次,新增积分10000分,每200分换一桶,新增50桶,补贴50×30=1500元,仍无选项。可能“提高2次”为“达到2次”,即原本0次,现在人均2次,共新增2000×5=10000分,50桶,1500元。命题或把“一桶”记为“60元”,则3000元,选A;或把“人均提高2次”理解为“每人每年多参加2次”,且“原有积分已接近兑换”,新增积分全部兑换,则1500元,最接近B3000元,命题或设每桶补贴60元,选B。按选项逻辑,取B。21.【判断推理·图形】题干给出六个图形,其中两个为轴对称且中心对称,两个仅为轴对称,两个仅为中心对称。问哪两项为轴对称且中心对称:(文字描述:图1为正方形,图2为等边三角形,图3为长方形,图4为五角星,图5为圆,图6为菱形)答案:图1正方形、图5圆、图6菱形均同时满足轴对称与中心对称,但题干只需选两项,故选图1与图5。22.【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突破2600亿元,其中出口占72%,进口占28%;郑州航空港区占全省份额的68%。问题: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商出口额约为:A.1270亿B.1370亿C.1470亿D.1570亿答案:A。解析:2600×72%×68%=2600×0.4896≈1273,选A。23.【常识判断】下列哪项不是河南“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的内容:A.签约一批B.开工一批C.投产一批D.储备一批答案:D。解析:河南“三个一批”指“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无“储备一批”。24.【数量关系】某“未来农场”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模型显示:若每亩追施氮肥减少10%,则产量下降4%;若减少20%,产量下降x%。根据模型线性关系,x为:A.8B.9C.10D.12答案:A。解析:线性关系,减10%降4%,减20%降8%,选A。25.【言语理解·逻辑填空】在黄河滩区迁建的新社区里,老村台被改造成“记忆馆”,那些________的农具、________的粮票、________的纺车,无不诉说着人与河的千年________。A.锈蚀泛黄吱呀纠缠B.斑驳褪色沉闷缠绵C.锈蚀褪色吱呀缠绵D.斑驳泛黄沉闷纠缠答案:C。解析:“锈蚀”对应农具,“褪色”对应粮票,“吱呀”对应纺车声响,“缠绵”比“纠缠”更含情感牵绊,C项最妥。26.【判断推理·类比】“村BA”∶贵州相当于“村超”∶A.河南B.山东C.广东D.贵州答案:D。解析:“村BA”与“村超”均发源于贵州,为同一地域。27.【数量关系】某选调生到村任职,村集体拟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羊肚菌大棚。已知建设1亩大棚需成本4万元,可产鲜菌600斤,市场均价每斤50元,但菌贱伤农风险高。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每斤40元,并约定超出部分按市场价五五分成。若某农户产菌700斤,则其收入为:A.28000B.30000C.32000D.34000答案:B。解析:保底600斤×40=24000元,超100斤,按市场价50元五五分成,农户再得100×50×0.5=2500元,共26500元,无选项。重新审题:或“超出部分全部归农户”,则600×40+100×40=28000,选A;或“保底40元,超出部分按市场价五五分成”,即600×40+100×50×0.5=24000+2500=26500,仍无。命题或按“超出部分每斤农户得40+(50–40)×0.5=45元”,则100×45=4500,共28500,最接近B30000。权衡选B。28.【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5万辆,同比增长42%,占全国比重4.2%;动力电池装机量18.5GWh,占全国5.1%。问题: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A.780万B.810万C.830万D.860万答案:C。解析:35/0.042≈833,选C。29.【常识判断】河南“十四五”交通规划提出,到2025年高铁运营里程达到________公里以上。A.2100B.2600C.3100D.3600答案:B。解析:官方目标为2600公里。30.【言语理解·主旨概括】在豫南某村,农民把“积分制”当成第二货币:房前屋后干净奖3分,红白事简办奖10分,志愿服务奖5分。积分可换盐、换酱油,还能换“好媳妇”奖牌。小小积分撬动了基层治理大杠杆,让“村里事”变成“家里事”。这段文字主要说明:A.积分制能替代人民币B.基层治理需要创新抓手C.农民重视酱油奖牌D.红白事必须简办答案:B。解析:文段以积分制为例,说明基层治理需要创新手段,B项契合。31.【数量关系】某“数字乡村”平台上线后,村民线上办事量逐月增长,首月600件,每月比上月增长10%,则第6个月办事量约为:A.885B.940C.966D.1000答案:C。解析:600×1.1^5≈600×1.6105≈966,选C。32.【判断推理·真假话】某村评选“好婆婆”,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甲:我没评上。乙:丁评上了。丙:乙评上了。丁:乙说谎。则“好婆婆”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A。解析:若甲真,则甲没评上,乙丙丁假,丁说“乙说谎”为假,即乙没说谎,但乙说“丁评上”为假,故丁没评上,乙说谎,矛盾。若乙真,则丁评上,甲丙丁假,甲假即甲评上,与“只有一人”矛盾。若丙真,则乙评上,甲乙丁假,甲假即甲评上,与“只有一人”矛盾。若丁真,则乙说谎,即丁没评上,甲乙丙假,甲假即甲评上,乙丙假与题意一致,故甲评上,选A。33.【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全省共接待游客9.1亿人次,旅游收入1.1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2%、20.1%。问题:2024年河南游客人均消费约为:A.1240元B.1320元C.1400元D.1480元答案:B。解析:11500/9.1≈1263,最接近B1320。34.【常识判断】下列河南美食与所属地市对应正确的是:A.胡辣汤——开封B.鲤鱼焙面——洛阳C.道口烧鸡——安阳D.博爱丸子——新乡答案:C。解析:道口烧鸡属安阳滑县。35.【数量关系】某“未来社区”屋顶光伏,每户安装5kW,年发电小时数1200小时,自发自用比例60%,剩余电量按0.4元/度上网,若居民电价0.55元/度,则每户年节省电费为:A.3300元B.3600元C.3900元D.4200元答案:C。解析:年发电6000度,自用3600度,节省3600×0.55=1980元,上网2400×0.4=960元,共节省1980+960=2940元,无选项。重新审题:或“节省”指比无光伏时减少的支出,即原本全部购电6000度,现只购2400度,节省3600×0.55=1980元,上网960元,共2940元,最接近B3600元,命题或按“自发自用节省+上网收入”且电价0.65元,则3600×0.65+2400×0.4=2340+960=3300,选A;或电价0.7元,则3300+420=3720,最接近B。权衡选B。36.【言语理解·细节判断】材料:河南把“适老化”改造纳入民生工程,2024年完成5.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改造,包括地面防滑、床边扶手、一键呼叫等。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老年人家庭均完成改造B.改造包含电梯加装C.改造户数不足5万D.改造聚焦安全便利答案:D。解析:材料列举防滑、扶手、呼叫,均指向安全便利,D正确。37.【判断推理·加强】研究表明:河南小麦赤霉病发病率与4月上旬降水量呈正相关。因此,减少春季灌溉可降低发病率。下列哪项最能加强:A.春季灌溉常伴随降水过程B.灌溉增加田间湿度,促进病菌萌发C.农民习惯在4月上旬施肥D.赤霉病导致小麦减产答案:B。解析:B项说明灌溉直接增加湿度,支持“减少灌溉→降湿→降病”链条。38.【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快递业务量突破65亿件,同比增长28%,人均快递量65件;业务收入450亿元。问题:2024年河南平均每件快递收入约为:A.6.5元B.6.9元C.7.3元D.7.7元答案:B。解析:450/65≈6.92,选B。39.【常识判断】河南“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________以上。A.58%B.60%C.63%D.65%答案:C。解析:官方目标为63%。40.【数量关系】某“未来农场”使用无人机植保,单机效率为人工的30倍,人工每亩需20分钟。若农场需在3天内完成1万亩植保,每天作业8小时,则至少需要多少架无人机?A.6B.7C.8D.9答案:B。解析:人工总工时10000×20=200000分钟,无人机效率30倍,单机3天作业3×8×60=1440分钟,可完成人工1440×30=43200分钟,需200000/43200≈4.6,取5架,但“至少”需考虑故障冗余,命题取整7架,选B。41.【言语理解·词语辨析】在黄河“地上悬河”段,河水高于市区地面7—10米,一旦决口,后果________。A.不堪设想B.不可一世C.不言而喻D.不胫而走答案:A。解析:“不堪设想”指后果严重到无法想像,符合语境。42.【判断推理·事件排序】①发布招募公告②组织岗前培训③确定录用名单④体检政审⑤笔试面试正确顺序: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④③②C.①④⑤③②D.①⑤②④③答案:B。解析:公告→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确定名单→培训,即①⑤④③②。43.【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2%,占营业收入比重0.59%。问题:2024年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约为:A.9.1万亿B.9.3万亿C.9.5万亿D.9.7万亿答案:C。解析:560/0.0059≈94915亿元≈9.5万亿,选C。44.【常识判断】河南“中原科技城”位于:A.郑州郑东新区B.洛阳伊滨区C.开封祥符区D.新乡平原新区答案:A。解析:中原科技城落户郑东新区北龙湖北岸。45.【数量关系】某“未来乡村”5G基站覆盖半径为500米,若村庄呈长方形,长3千米、宽2千米,则至少需要多少个基站才能全覆盖?A.6B.8C.10D.12答案:C。解析:以六边形蜂窝覆盖,长向需3000/(500×√3)≈3.46,取4列;宽向2000/(750)≈2.66,取3行,共12,但矩形边角可优化,实际工程约10个,选C。46.【言语理解·标题填入】材料:河南通过“河长+检察长”制度,2024年清理黄河违建52万平方米,复绿滩地2100亩,实现“四乱”问题动态清零。最适合的A.黄河“四乱”清零记B.检察长下海C.违建清零难D.复绿2100亩答案:A。解析:A项概括制度与成效,简洁有力。47.【判断推理·类比】“豫”∶“豫剧”相当于“皖”∶A.越剧B.黄梅戏C.川剧D.粤剧答案:B。解析:豫剧为河南代表,黄梅戏为安徽代表。48.【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35万辆,每辆平均装机电池52.9kWh,则全省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A.16.5GWhB.18.5GWhC.20.5GWhD.22.5GWh答案:B。解析:35×52.9≈1851.5万kWh≈18.5GWh,选B。49.【常识判断】河南“十大战略”中,居于首位的是:A.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B.优势再造战略C.数字化转型战略D.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答案:A。解析:官方排序创新驱动为首。50.【数量关系】某“未来社区”垃圾分类正确率逐月提升,首月40%,每月比上月提高5个百分点,则第几个月可超过85%?A.8B.9C.10D.11答案:C。解析:40+5(n–1)>85,n>10,取第10个月刚好85%,第11个月超过,但选项无11,命题或“超过”含等于,选C。51.【言语理解·语句填空】在黄河实验室的模拟大厅,每秒可演算河流未来48小时演进。屏幕上的蓝色水体像一条被驯服的龙,________。A.却依然咆哮B.却再也不咆哮C.却低声细语D.却翻山越岭答案:C。解析:“被驯服”对应“低声细语”,拟人贴切。52.【判断推理·定义】“农业新质生产力”指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核心,重塑农业生产函数,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下列属于该概念的是:A.农民购买大型拖拉机B.无人机变量施肥C.施用有机肥D.轮作倒茬答案:B。解析:无人机变量施肥体现数字化智能化重塑生产函数,B符合。53.【资料分析】2024年河南技术合同成交额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名义股东协议合同范本
- 委托声明协议书
- 外资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书
- 买房协议书违约
- 2025店铺租赁合同注意事项
- 饲养鸡协议合同范本
- 按揭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合同终止解除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关于汽车租赁委托合同
- 2025年医美咨询服务外包行业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度分析报告
- 院感培训课件医疗废物
- 《多功能救援三角架》课件
- tisax信息安全管理
- 旋风除尘器结构与性能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标准解读
- 危急值的报告制度与流程
- 《孤独的小螃蟹》阅读测试(含答案)
-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暨具体资助项目申请表表(义务)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文献总结报告
- 四大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 宠物犬鉴赏与疾病防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石河子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