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1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2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3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4页
初中历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 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它是最长的战略行军,纵横15个省,长驱两万五千里……

它有最密集的战斗频率,平均每天一次;最高的牺牲率,平均每300米牺牲一名战士;以及最恶劣自然环境的征服,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它被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称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史诗”,斯诺评价为“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远征”……长征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课标要求:认识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了解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感悟长征精神。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能够依据地图讲述红军长征中的主要历史事件(时空观念、历史解释)2.通过阅读教材,学生能够说出对遵义会议意义的理解。(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通过课程学习结合视频感悟长征精神,激发学生爱国、爱党、继承长征精神的情怀。(家国情怀)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一、艰难启程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二、生死抉择

遵义会议三、精神永传红军长征的胜利目录学习活动:阅读课本89页,说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原因。(要求:按段落阅读,找出与原因相关语句,进行归纳2分钟)

原因:

(1)客观:敌我力量悬殊;(2)主观:博古和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根本原因)展示:

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指: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一、艰难启程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红军遭遇严重挫折,苏区大部分区域丧失。其结果是红军(

)A.被迫开始了长征B.开展了北伐战争C.召开了古田会议D.进行了三湾改编

评价任务:A一、艰难启程红军反“围剿”与战略转移学习活动:通读全文依据地图以中央红军长征为主线,讲述红军长征中的主要历史事件。(要求:先自读,再小组交流共8分钟)

展示:

①1934.10从江西于都、瑞金出发开始长征②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③强渡乌江,夺取遵义④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⑤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⑥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⑦强渡大渡河⑧飞夺泸定桥⑨爬雪山⑩过草地⑪突破腊子口⑫1935.10吴起镇会师

⑬1936.10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二、生死抉择遵义会议前后合作探究:通过通读全文,你认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关键史事是什么?并说明理由。(要求:理由按照史实+影响的格式表述,小组讨论2分钟)

展示:

我认为关键史事是:遵义会议理由:

遵义会议前军事上:博古李德左的错误指挥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血战湘江,损失过半。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四渡赤水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的围歼计划,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取得长征胜利。最终使中国革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后教师补充:

领导上:毛泽东被剥夺军队领导权;博古李德取得军事最高指挥权。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遵义会议中共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实事求是,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二、生死抉择遵义会议素养拓展(历史解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如图),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摘编自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从材料中提取两个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遵义会议成为“中国革命的命运大转折”的理由。【答案】信息:①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②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理由: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开始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二、生死抉择遵义会议学习活动(一):红军长征平均每天战斗一次,平均每300米牺牲一名战士;翻越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雪山,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物资极度匮乏……通过课程学习结合视频思考:红军为何能取得长征胜利?

展示:

追问:长征精神内涵是什么?教师小结:

⑴坚定的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⑵为救国救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⑶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革命大无畏主义精神。⑴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⑵伟大的长征精神的支撑。三、精神永传红军长征的胜利九年级(1)班同学以“重走长征路,再温红色情”为主题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制作了如下知识图谱。这体现了红军战士(

)学科语文音乐美术红色文化长征万里路迢迢,风萧萧,雨飘飘。浩气比天,千军势如潮。

——《江城子▪亿长城》

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仆后继杀虎狼。

——《突破封锁线》(部分)

《大锅炉的故事》(局部)A.依靠群众、实事求是的精神B.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D.乐观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三、精神永传红军长征的胜利评价任务(一):B学习活动(二):齐读长征胜利意义,感受长征在中国革命历程中的重要性。

⑴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⑵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⑶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下面图文材料记载的事实反映出长征途中(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剑阁县剑安镇城墙上刻下“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左图为复原文字),直接宣示党的政治纲领。另有遵义的群众描述说:“红军一到,满街热闹,墙上鲜红,好似过年。”长征沿途群众还自发编唱歌谣道:“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标语指方向。红军走了留哪样?留下话儿暖心肠!”A.通过有效宣传播撒了革命火种B.彻底摆脱了“左”倾思想的影响C.政治纲领缺乏实施的客观条件D.沿途群众支持及时补充了兵源评价任务(二):A三、精神永传红军长征的胜利三、精神永传红军长征的胜利

习主席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航天人以“长征精神”攻克技术难关,实现探月、探火梦想扶贫工作者不怕苦累,以“长征精神”打赢脱贫攻坚战“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依然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动力。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三、精神永传红军长征的胜利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1月,贵州遵义内容:肯定了、增选了、取消了;意义:确立了、形成了、三个挽救、一个转折、一个标志。1934.10瑞金血战湘江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1935.10吴起镇会师1936.10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标志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堂小结:长征开始长征转折点红军长征胜利意义: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革命新局面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⑴坚定的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⑵为救国救民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⑶顾全大局,舍己为人的革命大无畏主义精神。课堂小练:1.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长征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以下是在长征途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遵义会议②飞夺泸定桥③巧渡金沙江④过草地⑤翻雪山⑥会宁会师⑦四渡赤水A.①⑦②⑥④③⑤

B.①⑦②④⑤⑥③C.①⑦②④⑤⑥③D.①⑦③②⑤④⑥D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2.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议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到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与“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要自己想问题”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国共合作实现 B.南昌起义爆发C.八七会议召开 D.遵义会议召开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堂小练:D3.陈毅曾写下这样一首词:“山一程,水一程,万里长征足未停。太行笑相迎。昼趱行,夜趱行,敌伪关防穿插勤。到处是军屯。”这首词体现了()A.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C.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D.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A第15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课堂小练:

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