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2+海水的性质_第1页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2+海水的性质_第2页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2+海水的性质_第3页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2+海水的性质_第4页
2026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22+海水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2课时海水的性质核心考点考题概览202520242023海水的性质山东卷,18题,14分,考查海水的性质浙江6月卷,21题,2分,考查海水的盐度浙江1月卷,14题,2分,考查海水的性质福建卷,6题,3分,考查海水温度安徽卷,12-14题,9分,考查海水的温度和盐度河北卷,8-10题,9分,考查海水性质山东卷,8-9题,6分,考查海水性质山东卷,8-9题,6分,考查海水盐度【考情分析】【复习目标】1、理解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形成原理,掌握其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能够解读海水性质相关图表,提取信息并分析地理问题。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程标准】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考频较高,试题涵盖选择题与综合题,主要考查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一、海水的温度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程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状况。海水热量的收入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海水热量的支出主要是海水蒸发所消耗的热量。太阳辐射海水蒸发特别提醒:长期来看,收支平衡;短期来看,收支不平衡,但在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热量收支不平衡。海洋的热量=收入(太阳辐射)—支出(海水蒸发)1、热量来源一、海水的温度思考1:据图描述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并说出影响因素。2、分布规律——水平方向上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不同纬度海区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区表层水温大致相同南北半球:北半球海水等温线分布不规则,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近似平行于纬线;北半球水温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水温影响因素:纬度(太阳辐射)、海陆分布一、海水的温度思考2:海水温度最高值并不出现在赤道附近,请说明原因。2、分布规律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热容量小,在吸收相同热量的情况下,陆地温度要比海水温度高得多;陆地上方大气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同纬度的海域,导致水温最高的海域不在赤道附近,而在10°N附近。世界大洋7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世界大洋1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一、海水的温度思考3:分析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和日变化规律。2、分布规律——水平方向上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高于冬季;一天中午后14-16时最高,日出前后最低太平洋西经170°低纬度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一、海水的温度思考4:读图总结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原因。2、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上水温垂直变化规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深层水温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原因:太阳辐射能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热量主要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太平洋西经170°低纬度某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一、海水的温度2、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上项目水温原因表层区趋向于均匀分布由于海流和波浪的作用,上下层海水不断发生热量交换温跃层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阳光很难到达深水区受外界影响较小,变化缓慢,温度偏低阳光无法进入,海水流动性不强(1)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①不同纬度海区:表层海水温度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水温大致相同②同一海区表层水温:夏季高于冬季;一天中午后14-16时最高,日出前后最低③同一纬度不同海区:暖流流经海区水温高;寒流流经海区水温低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深层水温随深度变化幅度不大(2)水温垂直变化规律:时空分布规律

变化规律原因(影响因素)随时间变化夏季水温高,冬季水温低①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多,海水热量收入大于支出;②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量少,海水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季节)随空间变化水平方向沿南北方向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能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沿东西方向①暖流经过的海域温度偏高;②寒流经过的海域温度偏低同一纬度,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洋流)垂直方向①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②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①太阳辐射能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②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越向深处海水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海水深度)[小结1]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方法技巧]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影响因素规律原因纬度海水温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水深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太阳辐射是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且太阳辐射首先达到海水表层季节同一海区,夏季海水温度高,冬季海水温度低夏季太阳辐射较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海陆分布靠近陆地的海域,夏季水温较高,冬季水温较低与海洋相比,陆地比热容较小,近岸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洋流同纬度海域,暖流水温高于寒流水温水平运动,如洋流(寒流与暖流);垂直运动,如上升补偿流等精讲点拨海洋表层水温高低的比较影响因素原因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的主要聚集地,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少;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寻更适宜的温度。对海洋运输的影响经过高纬度地区,水温低,结冰期时间长,通航时间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如北极东北航道缩短了亚洲东部到欧洲西部的航运距离,节省运输时间与能耗。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全球尺度:海洋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使温差变小。区域尺度: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大,同纬度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比内陆地区小。对娱乐休闲的影响海滨浴场的游客旺季合人们休闲度假,不同纬度海水的温度差异影响旅游周期长短、旅游收入。温差发电垂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低纬地区垂直温差较大一、海水的温度3、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考向题组精练考向二海水温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美地峡西侧海域受赤道逆流影响,存在季节性暖池(多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大于28℃的暖海区)。受各种因素影响,中美地峡两侧海面温度季节和空间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某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3.中美地峡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冬季气压带、风带整体南移,(北半球)表层海水水温偏低,加之受东北信风影响,中美地峡山地狭管效应明显,离岸风势力强,西侧海域上升流明显,引起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中美地峡东侧海域受陆地阻挡,北赤道暖流在此汇聚,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引起冬季中美地峡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大,D正确;夏季赤道逆流北移,中美地峡西侧海域暖池效应明显,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B错误;春季和秋季大气环流稳定,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A、C错误。故选D。D考向题组精练考向二海水温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美地峡西侧海域受赤道逆流影响,存在季节性暖池(多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大于28℃的暖海区)。受各种因素影响,中美地峡两侧海面温度季节和空间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某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4.图中甲、乙两处表层海水温度与周边海域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

)A.陆地风势力强B.海域较为封闭C.汇入径流较多D.寒流影响显著解析:据材料可知,图示海域为1月,北美大陆冷空气南下,受东北信风的叠加作用,狭管效应显著,陆地风势力强,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引起甲、乙两处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偏低,A正确;甲、乙两处海域宽阔,不封闭,B错误;冬季降水较少,西侧海域汇入径流较少,C错误;寒流流经,使海水等温线呈条带状,不符合图中海水等温线闭合的状态,D错误。故选A。A考向题组精练考向二海水温度特征分析研究表明,中美地峡西侧海域受赤道逆流影响,存在季节性暖池(多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大于28℃的暖海区)。受各种因素影响,中美地峡两侧海面温度季节和空间差异较大。下图示意某年1月一次冷空气南下过程中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5.与冬季相比,夏季中美地峡东、西两侧海域表层海水(

)A.东侧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升高B.西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升高C.西侧海域的渔获量全年最多D.东侧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变大解析:分析可知,与冬季相比,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逆流在陆地轮廓影响下,在中美地峡西侧海域汇聚,形成夏季暖池效应,故西侧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升高,B正确;夏季东侧墨西哥湾海域降水多,汇入径流量多,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海水密度变小,A、D错误;西侧海域冬季受上升流影响,营养物质随冷海水上泛,浮游生物丰富,渔获量全年最多,C错误。故选B。B二、海水的盐度1、概念概念:指每1000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总克数,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35‰。海水味道既咸又苦原因:氯化钠(味咸)和氯化镁(味苦)是海水中主要的溶解盐类。海水中的无机盐来源:地壳岩石风化产物及火山喷出物和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大量溶解盐。盐类物质海水质量盐度=35‰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二、海水的盐度2、分布规律——水平方向上盐度\‰30北纬不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变化示意20100-10南纬60°20°0°20°40°60°3635343332盐度温度温度\℃40°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低纬度海区递减。(呈“马鞍”形)思考:据图说出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的规律。副热带海域炎热少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最高。赤道海域虽然温度最高,蒸发强烈,但降水丰沛,因此盐度并不是最高。高纬度海区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偏低。北半球高纬度海域入海径流较多,河流淡水稀释,降低海水盐度。二、海水的盐度2、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上思考:简述海水盐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垂直方向上,从海平面至约1000米深度处,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变化较大;1000米深度以下,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变化较小。在中低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高,随深度的增加,盐度降低;在高纬度海区,表层盐度较低,随深度的增加,盐度升高。二、海水的盐度2、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上浅表层盐度比较均匀盐跃层中低纬度海区随深度增加,盐度降低高纬度海区随深度增加,盐度升高深海区近似均匀分布水平方向赤道海域

气温高,蒸发强,但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不高副热带海域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高中高纬海域

气温较低,蒸发较弱,盐度较低南北半球

纬度40°~60°附近海域,北半球盐度较低,主要是因为该纬度带北半球陆地广阔,有较多的河川径流入海,对海水起稀释作用垂直方向海平面至约1000米深度处中低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高纬度海区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1000米深度以下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变化较小[小结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二、海水的盐度3、影响因素因素影响温度温度越高,促进海水蒸发,且水温较高利于提高溶解度,盐度越高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降水量>蒸发量,盐度低;降水量<蒸发量,盐度高入海径流靠近径流入海口的海域,或丰水期径流量较大,淡水稀释海水,盐度偏低;大洋边缘盐度往往比中心低洋流同纬度地带,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结冰和融冰海水结冰时盐度升高,融冰时盐度降低海域封闭状况海域相对封闭时,海水与外界水体交换少,海水保持较高或较低盐度状态二、海水的盐度3、影响因素因素红海(盐度最高)波罗的海(盐度最低)位置气候位于副热带海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降水量位于副极地海区,降水较多而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淡水汇入两岸为干燥的沙漠地区,几乎没有陆地淡水注入四周陆地河流众多,有大量淡水注入海区形状海域较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低盐度的海水交换少海域封闭,仅有狭窄水道与外海相通,与高盐度的海水流入少二、海水的盐度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晒盐制碱提镁海水养殖海水淡化

船只吃水深度与海水盐度呈反比。海水盐度越大,浮力越大,船只吃水深度越浅。视频

实拍青岛百年盐场古法晒盐二、海水的盐度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盐场的选址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气候地形海水盐度气温高,光照强,降水少、晴日多,多风,蒸发旺盛广阔、平坦的泥质滩涂,便于晒制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高远离河流入海口,海水盐度高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沉积物颗粒较细,孔隙率较低)海水不易渗漏;且利于海盐收集,不易混入沙粒二、海水的盐度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长芦盐场——中国最大的盐场:沿岸为淤泥质海滩,滩涂宽阔;全年雨季短且降水集中;春季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有利于海盐生产。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地处淤泥质海岸,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蒸发强烈,利于海盐生产。(2022·山东卷)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如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题。典题体验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乙丁丙B.甲丁乙丙C.丙乙丁甲D.丙丁乙甲D

(2024·安徽卷)某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投放数千个监测浮标,获取了全球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海量数据。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该观测网。图a为我国在阿拉伯海投放的某个浮标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持续漂移轨迹示意图,图b为该浮标获取的不同深度海水逐旬平均温度图。据此完成1~3题。变式演练1.浮标获取的数据显示,在200~500m深度,甲海区海水年均盐度高于乙海区,主要原因是甲海区(

)A.受高盐海水输入影响B.蒸发旺盛C.缺少陆地淡水注入D.降水稀少A解析:蒸发、降水、陆地淡水主要影响表层海水盐度,B、C、D错误;浮标获取200~500m深度海水盐度,甲地靠近红海等高盐度海区,说明甲海区受高盐海水输入影响,海水年均盐度高于乙海区,A正确。故选A。

(2024·安徽卷)某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投放数千个监测浮标,获取了全球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海量数据。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该观测网。图a为我国在阿拉伯海投放的某个浮标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持续漂移轨迹示意图,图b为该浮标获取的不同深度海水逐旬平均温度图。据此完成1~3题。变式演练2.图b中7月、8月份表层与50m深度海水温度相近,主要是因为(

)A.西南季风强劲,形成持续大量降雨B.西南季风强劲,带动下层海水上涌C.热带气旋活跃,减少太阳直接辐射D.热带气旋活跃,消耗海洋表层热量B解析:该海域7月、8月份受西南季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冷海水上泛引起表层和50m深度海水温度相近,B正确,A错误;夏季7月、8月份阿拉伯海西部海域受到上升流影响,表层海水温度低,不利于热带气旋生成,阿拉伯海热带气旋活跃主要在4—6月和9—11月,C、D错误。故选B。

(2024·安徽卷)某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投放数千个监测浮标,获取了全球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海量数据。我国于21世纪初加入该观测网。图a为我国在阿拉伯海投放的某个浮标2011年11月至2016年6月持续漂移轨迹示意图,图b为该浮标获取的不同深度海水逐旬平均温度图。据此完成1~3题。变式演练3.该全球海洋观测网获取的海量数据可应用于(

)①研究厄尔尼诺现象②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③调控海水温度和盐度④指导远洋捕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B解析:根据材料“某全球海洋观测网在全球海洋投放数千个监测浮标,获取了全球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度、盐度、溶解氧、叶绿素等海量数据”可知,这些海量数据可以为研究厄尔尼诺现象提供依据,以及提高中长期天气预报的能力,对指导远洋捕鱼意义重大,①②④正确;这些海量数据不能调控海水温度和盐度,③错误。故选B。考向题组精练考向一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2024·山东卷)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月份中,M区域浮游植物密度最高的是(

)A.1月B.4月C.7月D.10月解析:阿拉伯海周边河流淡水注入少,海水上升流较强,底层营养盐类上泛,因而阿拉伯海营养盐类多;孟加拉湾降水多且周边河流淡水注入多,抑制了海水上升流的强度,从而推断出孟加拉湾营养盐类少;7月份该区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将阿拉伯海高营养盐海水带到孟加拉湾。C考向题组精练考向一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2024·山东卷)海洋浮游植物密度的空间分布与海水性质、营养盐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远岸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受陆地影响较小。如图示意孟加拉湾及其周边区域。据此完成1~2题。2.与7月、8月相比,12月至次年1月N区域海水盐度较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蒸发B.降水C.径流D.洋流解析: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陆域为热带雨林气候,气温和降水变化均较小,排除A、B;降水变化小,因此陆地径流变化小,同时岛屿所带来的陆地径流量不大,排除C;7月、8月,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以将孟加拉湾北部的入海径流稀释后的海水带到这里,海水盐度低,12月至次年1月,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受北部径流稀释海水作用影响小,海水盐度高,选择D。D三、海水的密度1、概念: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单位是kg/m³。思考:据图说出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水平规律和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三、海水的密度2、分布规律水平分布规律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原因:海水温度的增密效应大于盐度。纬度越高,水温越低,密度越大垂直分布规律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中低纬度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往下(一般至1000米深)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再往下则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很小原因:低纬度海区表层海水温度高,密度较低,随深度增加,水温下降,密度增大;中纬度海水,在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均匀高纬度海区,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很小三、海水的密度3、影响因素负相关正相关正相关水的质量不变,但是体积增加,则密度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增加质量不变,体积缩小,密度增大三、海水的密度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航行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加的海水层,因浮力较大,有利于潜艇的航行海水的密度差异会产生密度流,表层海水由盐度低的海区流向盐度高的海区,影响海上航行“海中断崖”因浮力突然变小,会造成潜艇事故军事侦察海水密度迅速增加的深度范围内,对声波有反射和折射作用,潜艇不易被声呐侦测到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事件TheaccidentoftheU.S.Navy's"longtailshark"nuclearsubmarine考向题组精练考向三海水密度特征分析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6~7题。6.图中能正确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表层海水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所以①是海水密度曲线,③是海水温度曲线;海水盐度与降水量、蒸发量密切相关,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少,但是蒸发量大,成为盐度最高的区域,因此海水盐度变化是从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所以④是海水盐度曲线。故选A。A考向题组精练考向三海水密度特征分析吃水深度是指船舶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通常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下图示意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据此完成6~7题。7.若一艘考察船由60°S向60°N航行,据图推测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

)A.一直减小B.一直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由材料“通常船舶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呈负相关”并结合图示可知,由60°S到60°N,海水密度(①曲线)先变小,后变大,所以该船吃水深度大致为先增大,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