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16免疫调节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相关免疫疾病 基础题组 1,3,4,7 2,5,6,8 题号 能力题组 9,10,12 11 1.(2010 年南通一模)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抗原呈递给 T 细胞,刺激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B.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C.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抗体 解析:记忆细胞在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先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答案:D。 2.(2010 年广州质检)关于人体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 B.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 A 细胞受损 C.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 D.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 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 错误;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 B 细胞受损,而 不是胰岛 A 细胞受损,B 错误;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二者都属于 免疫系统疾病,C 正确;猫叫综合征是 5 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不是染色体数目 变异,D 错误。 答案:C。 3.(2011 年郑州质检)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
3、确的是()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T 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 D.受到抗原的刺激,B 细胞可以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淋巴因子不能攻击靶细胞,而是由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细胞 的杀伤力。 答案:C。 4.(2011 年辽宁大连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对 a、 b、 c、 d 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a 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 B.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C.c 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d 细胞通
4、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析:由图可知 a、b、c、d 分别表示吞噬细胞、B 细胞、靶细胞、效应 T 细胞,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 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靶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攻击下裂解死亡属于 细胞免疫,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B。 5.(2011 年江苏苏北四市联考)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 的免疫反应是() A.B 细胞、T 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 B.T 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 T 细胞 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 H1N1 流感病毒 D.“甲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
5、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解析: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不能分裂,B 细胞和 T 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分裂;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甲流感疫苗”是失去活性的病毒,并不具有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 答案:B。 6.(2010 年扬州一模)肠道病毒 EV71 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 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 侵入机体后经 T 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 EV71 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 T 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 EV71 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 EV71 后,需
6、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 解析:EV71 侵入机体后先经吞噬细胞处理暴露出抗原,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刺激 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则需细胞免疫将靶细胞杀死,暴露出抗原后,再由抗体与抗原 结合,在此过程中需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作用。记忆细胞受刺激后先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再产生抗体。 答案:D。 7.(2011年安徽合肥高三质检)下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式图和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 B 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 (1)据研究表明,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如图一)是一种单链 RNA 病毒,其基因组 RNA 自身即
7、可发挥翻译模板 的作用。其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2)根据图二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的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 T 细胞 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 B 物质,B 物质的化学本质是。物 质A由效应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效应T细胞,则这是一个调节过程,物质A为。 解析:(1)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增殖过程,合成自身蛋白质是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2)人体细胞 内侵入病毒后才变为效应 T 细胞的靶细胞,由图可知人体细胞表面的 MHC 与病毒的抗原性物质结合才能被 效应 T 细胞识别,识别过程是通过效应 T 细胞表面的特异性糖蛋白
8、与抗原结合来实现的。 效应 T 细胞能释放 淋巴因子加强免疫效果,因此这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 答案:(1)寄主细胞的核糖体 (2)MHC糖蛋白(正)反馈淋巴因子 8.(2011 年宁夏银川质检)霍乱弧菌会引起人类患霍乱病,主要通过污染水源或鲜鱼、贝壳类食物而引起烈性 肠道感染,它产生的霍乱肠毒素导致小肠液过度分泌,严重者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甚至休克死 亡。 患过霍乱的人可获得长久的免疫力,再感染的较为少见。 有研究小组做了以下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体重相同的小鼠三只,标为 1、2、3 号,都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 X 射线照射; 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
9、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第三步:分别向 1、2、3 号小鼠体内注射等量的新鲜 T 淋巴细胞液、新鲜 B 淋巴细胞液和?; 第四步:分别向三只小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在相同条件下饲养 20 天后,分别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 中抗体的含量。 (1)若实验的检测结果是 3 号小鼠体内血清中抗体含量最多,则第三步中的?对应的操作是 这说明。 (2)实验中第二步的目的和意义是 , 。 (3)若先将毒性弱的霍乱菌苗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作为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 该过程会出现下图(填 A 或 B)所示的现象。 (4)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
10、小鼠没有发病,则在此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 是,其主要生理反应是 。 解析:本题通过生物学实验来考查免疫学的相关知识,此部分内容重点把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 免疫过程中各种免疫细胞的作用。 抗体的产生与 T 淋巴和 B 淋巴细胞是分不开的,因为 T 淋巴细胞可以把抗 原信息呈递给 B 淋巴细胞,导致其增殖分化,如若抗原直接单独刺激 T 淋巴和 B 淋巴细胞,免疫力不强,所以产 生抗体比较少,若实验的检测结果是 3 号小鼠体内血清中抗体含量最多,则第三步中的?对应的操作是新鲜 T 淋巴和 B 淋巴细胞混合液;为了排除实验动物体内残留的免疫细胞或物质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所
11、以增加了实验中第二步操作。若先将毒性弱的霍乱菌苗注入正常小鼠体内,则毒性弱的霍乱菌苗起到了抗原 的作用,引起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其中是 记忆细胞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和二次免疫有关。 答案:(1)新鲜 T 淋巴和 B 淋巴细胞混合液在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下,小鼠获得的免疫力最 强 (2)排除实验动物体内残留的免疫细胞或物质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3)抗原B (4)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在体内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9.(2010 年江西九江模拟)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
12、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 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造血干细胞经分裂、分化形成的 a、b、c 可能分别为红细胞、T 细胞、B 细胞 B.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 C.属于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过程属于效应阶段 D.当 Y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会引起免疫缺陷病 解析:a 可为红细胞,b 是 T 细胞,c 是 B 细胞,d 为浆细胞,X 为抗原,Y 为抗体。由此可以知道图示为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感应阶段、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感应阶段是指抗原侵入机体后,被吞噬 细胞吞噬,吞噬后再将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传递给 T 淋巴细胞,再通过 T 淋巴细胞传递给 B 淋巴
13、细胞。 反应阶段是指 B 淋巴细胞被激活后形成效应 B 淋巴细胞,其中一小部分转化为记忆细胞,大部分效应 B 淋巴 细胞迅速增殖,产生大量的效应 B 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效应阶段效应 B 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再与抗 原结合发挥免疫反应的过程。 答案:D。 是() 10.(2011 年安徽阜阳质检)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 B.采用方法可以使人体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 C.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 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 解析: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采
14、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因为注射抗体后,短时间内抗体数量增多,狂犬病病毒 能够很快被消灭而达到免疫目的;采用方法可以使人体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因为注射抗原,能够 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以达到长期预防作用;采用方法使人体产生浆细胞形成抗体的过程 叫体液免疫;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 答案:D。 () 11.(2011 年南京高三模拟)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
15、少,但仍能产生少量浆细胞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解析: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而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可以直接传递给 T、 B 淋巴细 胞完成特异性免疫过程;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 反应,B 正确;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但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可以直接被 B 细胞识别,增殖 分化产生少量浆细胞;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来加强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答案:A。 12.(2011 年广州质检)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
16、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 蛋白质(如 HSP60、HSP90 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请回答: (1)当细胞受高温刺激时,HSP 迅速地被诱导出来,以避免细胞结构被破坏,这表明生物的性状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2)下图表示 HSP60 发挥作用的示意图,据图推测 HSP60 所起的作用是。 (3)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 HSP90 比正常细胞的含量,这提示我们在开发 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应考虑。 (4)在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 识别作用(见下图)。 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a 表示 T 细胞的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 解析:由图可见在 HSP60 的作用下多肽链折叠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所以 HSP60 起的作用是促进 肽链形成蛋白质。由题干中“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 的一类蛋白质(如 HSP60、HSP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西物理高一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铜陵市第一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陕西西安地区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小商户客户资料管理办法
- 银行培训平台管理办法
- 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
- 市委党校组织员管理办法
- 东莞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
- 集团应急专家管理办法
- 2025年云南省中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初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模拟测试卷02
-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国情教育实践基地(虎门渡口西岸物业提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B62T 4415-2021 当归栽培技术规程
- 合同公司变更协议书范本
- 文学概论考试要点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年中国数据标注产业深度分析报告
- 学校粉刷门窗协议书
- 2025-2031年中国材料预浸料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法人更换免责协议书
- 2025-2030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融资发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